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418.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419.晏几道:
      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420.沈括: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421.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11 04:38 编辑

      422.黄庭坚:
      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423.秦观:
      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扬州高邮人。北宋文学家,词人。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熙宁十一年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424.陈师道:
      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425.周邦彦:
      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426.王若虚:
      金代文学家。字从之﹐号慵夫﹐入元自称滹南遗老。早年尽力于学﹐以其舅周昂和古文家刘中为师。章宗承安二年擢经义进士﹐官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县令﹐皆有善政。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又奉使西夏﹐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11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427.元好问:
      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5 06: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