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3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4541.三岛由纪夫人物评价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活动,大致以6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前期主要受20世纪初法国作家雷蒙·拉迪盖(1903一1923)、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和19世纪英国作家王尔德(1854~1900)的影响,大多描写青年男女的性苦闷和浪漫的爱情故事,以不少笔墨刻画变态心理和风流韵事。代表作有《虚假的告白》(1949)、《潮骚》(1954)、《志贺寺上人之恋》(1954)、《金阁寺》(1956)、《忧国》(1966)、《丰饶之海》(1966~1970)等。
      1970年11月,三岛由纪夫煽动军队组织武装政变失败,切腹自杀。他是一个在政治思想上谬误多端、在艺术上的成就又不容抹煞的复杂人物。
      三岛由纪夫与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安部公房以及后来的得诺贝尔奖的大江健三郎等都是在国际间闻名的日本作家,其中三岛的影响力是最大的,除了因为他自己积极费心努力,让自己追求美的小说等是被翻译成最多外语版本之外,他的戏曲作品如《萨德伯爵夫人》,或是《近代能乐集》等不断在日本以及法国等诸外国上演,是最为多彩亮丽的一位作家,但是因为他的自刃的死法,与芥川龙之介或是太宰治选择相当文学的神秘的死之仪式不一样,三岛在自己四十五岁,知名度已经登上世界顶峰,成为“世界一百人”中唯一被选出来的日本人,他的艺术家地位屹立,美国人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等,但是在此当儿,他对进行军事训练的右翼团体的同志留下檄文,并在辞世之歌托付了自己“谏世”的感怀,并冲进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室,然后在阳台上呼吁自卫队队员起义,然后用日本传统的方法自尽,因为是如此的死法,让三岛文学从他死的刹那便逆光四射,如果不将三岛由纪夫的死冷静地客观化的话,是无法正确地认识三岛文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3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2-3 19:15 编辑

      4541.《砂女》赏析
     《砂女》是讲存在的荒谬。住在砂村的居民如西西弗一样,明知道滚到山顶的石头还会落下(明知今天清理的沙到了明天还会堆积),可是他们把这当作生活的理所当然。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日复一日与沙做斗争。与沙斗争,并不因为他们站在了包围家园的道德高度,而是因为生活即如此。
      《砂女》描写在一个死亡的沙漠,不知名的旅行者掉入了地下迷宫,发现了住在这里的唯一人类_砂女。旅行者认为砂女知道迷宫的出口,而砂女却极力劝他在这里安心住下。砂女一天到晚的忙着把落下的砂子清除出去,维护迷宫以至它不会倒塌。后来终于被旅行者找到砂女向外输送沙子的通道,但是他已经不想出去了。
      作品描摹的是荒凉的社会状态,人们忙忙碌碌,最后不知自己的目标何在,而就算是最初还有理想的"旅行者",最后也被消磨的没了意志,苟安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4542.《砂女》作者
      安部公房,日本小说家,剧作家。由于长期接受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派影响,以他的作品往往具有特殊的场面、奇怪的情节、象征的手法和深刻的寓意,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闯入者》、中篇小说《野兽们向往故乡》、长篇小说《砂女》 、长篇小说《他人的脸》 ,剧本《幽灵在这里》和 《朋友》,评论集《沙漠的思想》等。70年代以后的新作则有《梦的逃亡》和 《笑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3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4543.安部公房创作生涯
      安部公房生于东京泷野川一个医生的家庭,原籍北海道。公房出生翌年,举家到了沈阳。小学、中学在沈阳就读,已经开始阅读家中收藏的《世界文学全集》、《近代戏剧全集》,对表现主义的作品深感兴趣。1940年,公房16岁中学毕业后,独自回国入东京成城高校,攻读理科。不久得了肺病,又回到沈阳的父母身边,疗养了一年。1942年春,再次回国复学。这时东京的战争气氛更加浓厚,学校加强军事训练,他十分嫌恶。面对时代的不安,他埋头研读尼采、雅斯贝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倾倒陀思妥耶夫斯基,涉猎了他的许多文学作品。
      1940年回日本升学。1943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医学系,喜爱搜集昆虫标本和醉心于里尔克的《形象诗集》。1944年10月,东京战局日趋紧张,全国总动员,全面征兵,他估计日本将败,便伪造诊断书,休学到了沈阳。日本无条件投降的1945年冬上,其父感染斑疹伤寒而亡故。他与作为作家的母亲被遣返回到故里北海道石狩川流域的祖父母家,然后自己只身上了东京。可以说,他幼少年时代从出生地。成长地、原籍地来回过着游移不定的生活。他自己也说,写自传开头总是无从下笔,因为他是个没有故乡的人。在他感情底部流动着对故乡的一种憎恶,也许他的文学思想是由于这种背景而来。
      安部在东京,继续学业,同时开始写诗,自费出版了《无名诗集》。战后初期他生活贫困,营养不良,半工半读,靠卖咸菜和煤球为生。但通过这段艰苦的生活和奋斗,培养了乐天而又孤独的性格,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热情,也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文学素材。东大医学系毕业后弃医从文,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终道标>写就后,有的学者说“写出《终道标》的安部公房的出现,对战后文学来说,是划时代的事件”。可见他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安部公房在战后走上文坛,就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陆续发表小说《闯入者》、《梦的士兵》、《异端者的告发》等,很快成为战后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近代文学》的同人。他无固定职业,过着穷困的生活,为工厂职工组织文学小组而奔走,同时先后发表 了《墙--卡尔玛氏的犯罪》、《赤茧》,分别获得了芥川奖和战后文学奖,一举成名,正式登上文坛。
      在他的文学生涯中,写下了在日本现代文学史占有地位的《砂女》、《箱男》、《他人的脸》、《石眼》、《燃烧的地图》,以及短篇集《饥饿的皮肤》、《闯入者》等。此外,他还写了许多剧本和文艺评论,其中剧本《幽灵在这儿》、《夏本武扬》、《朋友们》分别获岸田演剧奖、艺术节奖和谷崎润一郎奖等。他的作品在欧洲有广泛的影响,《砂女》获法国的最优秀外国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3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4544.安部公房作品风格
      安部公房走上文坛的50年代,正是日本战后时代的终结。日本社会开始摆脱战后的混乱、贫困和战争的阴影,经济进入复苏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但又面临新的矛盾和危机。这时期,日本存在主义作家将目光关注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和人的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表现出一种悲观与绝望的情绪,只相信自我的完善,而不相信民众的变革力量。他们虽也不乏对政治、社会的关心者,但大多陷入追求个人内心的不安和日常生活的矛盾中去。
      从此他就在作品中、努力打破共同体的束缚,在都市的孤独中,寻找和创造存在的新路。他的《砂女》描写一个昆虫学者在现实不断侵蚀自己的生活的威胁下,作出自己的选择,进入一个砂洞里,在不断地与侵蚀而来的砂搏斗中,绝望地发现了现实世界的一个新侧面。作者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砂搏斗的精神运动,寓喻人在混乱的社会的孤独中,通过努力才能创造人的存在的客观条件,才会寻找到存在的可能性。《砂女》作为存在主义代表作。更具典型的意义。
      可以说,安部公房的作品大多是描写人与现代社会的疏远,陷入孤独和绝望的生活,于是设定奇异的幻想,比如设定在一个“物体”内,自在地转换形象和构建非现实的世界。来追求人的内在性。他的《墙——卡尔玛氏的犯罪》设定在“墙内”,《砂女》设定在““砂洞内”,暗喻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人与人、人与社会互不沟通,处在一种绝对孤独的抽象世界里。
      安部公房无论是设定在“墙内”、“砂洞内”,还是设定在”箱内”、“茧内”,但这些都不是不可逾越的界限,相反地他窥视这些东西的内里,尽管内里黑暗也要探个究竟。一他在(墙》里就说:主人公撞上了“墙”,尽管他无法把目光从墙上移开,但他却被墙内的黑暗所吸引,盯住墙想把墙内看个仔细,它成为主人公采取行动的契机。
      安部公房在现实中发现了超现实,又努力捕捉超现实的现实。他塑造的人物无论变身、变形的形象是“茧人”、“墙人”还是“砂人”、“箱人”等.都作为构成现实的总体,构成“物”的世界与“实存”的世界,即外部的现实与内部的现实的双重异化。但他们虽然被双重地闭锁在现实的秩序和自我意识的内部,还是顽强地挣扎着表现自己的精神。所以说,安部的文学世界岂止没有脱离,而且深深而牢固地植根于日本的今日和明日的现实。在他的绝望内里,回响着希望之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4545.电影《砂女》
      成就影响 1964年《电影旬报》年度最佳,20世纪日本百佳电影。同时,它也是塔尔科夫斯基最喜爱的十部电影之一。在这个充满隐喻感的故事里,摄影完美展现了荒漠、砂丘与人物的微妙关系,而配乐则不时地营造着诡秘、压抑的气氛。无尽的荒漠,幽闭的砂丘,背后隐藏着人性欲望的无穷张力。作品将存在的无奈和畏惧推向了一个艺术表现的高峰。那徒劳的西绪福斯式的反抗和最终无法逃逸的环境,莫不就是人类生存的终级象征。
      内容简介
      主人公,某学校教员仁木顺平,利用休假日外出采集昆虫标本,住宿砂穴民家。穴中只住有一位年轻女人。第二天“他”醒来发现,通往地面的绳梯已被人撤去,始知自己受了欺骗。这处砂的村落由那位把“他”引往砂穴中的“年长者”控制着。虽有粮水烟茶平均按时供给,却无行动自由。“他”几次劝导年轻的女人放弃这种无视自我存在的、为了苟活而终日挖砂不止的活动,却遭到女人绝念而平静的拒绝:不可能。在与女人的肉体生活中,“他“获得过短暂的快乐,但逃跑的心不死。然而几次行动都惨遭失败。后来在送已有身孕的女人去医院时,“他”得到了通往地上的绳梯,却已无心逃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4546.安部公房社会评价
      据说,大江健三郎获奖后曾有如下表示:“如果安部公房先生健生,这个殊荣非他莫属,而不会是我。”这也许不完全是一番谦辞。作为战后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一道成长起来的作家,安部的创作仿佛是一代日本人的心灵史,那种由于物化现实而导致的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的“间离”感、“疏隔”感,充斥于他的作品;而作家对于这种现实,无论就思考的深度或表现手法的成熟而言,都直逼卡夫卡,如称之为“日本的卡夫卡”,我以为是不为过的。和卡夫卡一样,安部的作品风格冷峻,意念性很强,叙述偏于抽象。他从来都是撇开现实的外部,直接描写它的内在结构——比如说,他极少完全地描写人物的经历的事件,而是直接表现人物的存在状态,这使得我们很难看到故事的发生,很难寻求情节的演进,目光永远被引向人的处境,并思考这样的处境。 安部笔下的后工业社会空间,具有一种混凝土式的冰凉、坚硬、冷漠的基调,它是隔断、难以沟通的,大抵正如(他人的脸)所形容的那栋S公寓:“被那堵和蔼的墙壁严严遮挡着,以至于我一直处于彻底的孤独之中”。与此同时,他笔下又一再出现逃离的意象(如《野兽跑向故乡》、《砂女)、(箱男》)。不可逃离的坚硬坚实与反复的逃离冲动,构成了他作品中一个主要而奇怪的矛盾;其结果,人的摆脱混凝土般物化现实的努力,只能以钻进“纸箱”、“砂洞”、一空茧”,藏在“他人的脸”之后这一类方式而告终,虽然是对现实的某种摆脱和遗忘,实质上却不得不陷于更深刻的孤独。这些可惊讶的超现实的笔触,貌似荒谬,其实却是后工业社会中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在物的挤压之下,想要逃离而又无可逃离,渴念自我、渴念个性化空间而又惧怕孤独,诸如此类的两难境地,日益构成全球性的精神苦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4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4547.《性的人》赏析
      20世纪后半叶给文学冒险家留下的垦荒地只有性的领域了。《性的人》通过作为“性的人”青年J的同性恋、性滥交等反社会的行为,来体验人的存在的真实,人性存在的真实。还通过“我们的时代”的靖男在同情人的性快乐与无能的反复中,思考我们的时代日本青年不可能具有积极意义上的希望,同时在快感刚萌芽就立即枯萎,但并非由于生理上的因素,而是因为陷入“精神阳痿”的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4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4548.《性的人》作者
      大江健三郎(日本语:大江 健三郎/おおえ けんざぶろう oekizabulo,1935年1月31日-),日本当代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出生于日本四国偏僻的山村,在东京大学修读法国文学,1957年正式踏上文坛时便赢得了“学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赞语。1994年10月13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2-4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4549.大江健三郎人物简介
      大江健三郎(日本语:大江 健三郎/おおえ けんざぶろうōe Kenzaburō?,1935年1月31日-),日本当代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出生于日本四国偏僻的山村,在东京大学修读法国文学,1957年正式踏上文坛时便赢得了“学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赞语。
      1994年,他因作品中“存在着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契机、崭新的见解、充满凝练形象的诗这种‘变异的现实主义’,让他回归自我主题的强烈迷恋消除了语言等障碍”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但某些日本人得知大江获奖时相当惊讶、愤怒,他们认为“持续批评日本的态度”才是大江被瑞典学院青睐的原因。大江本人的解释是,他的获奖是“边缘(文学)对中心的胜利”(他认为从文化角度上看,日本应该被视为世界的边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1-13 09: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