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2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2 06:38 编辑

                         1969年12月7日   
      面粉和菜整整拉了一车。到达熊息沟已是下午一点。
     连里改善伙食,吃炖肉,搞得有些乱。食堂的劈柴烧个精光,也无人过问,我发了火。在会上我谈了山下的形势和我们的工作,谈了要自己解决劈柴的问题。炊事班固然辛苦,但还有潜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解决困难而不去麻烦连里。
      关于吃饭问题,一定要强调突出政治,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强调节约闹革命。我们每天是有八毛钱的补贴,有人一张嘴就说八毛钱吃什么,这是错误的。现在粮,菜,副食,各方面都有困难,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要正视这个现实,估计到可能的困难。只有立足艰苦奋斗,反对大手大脚,才能不陷入被动,而保持好的稳定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2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2 06:38 编辑

               1969年12月8日   
      上午由于疏忽大意,忘记了早晨没有吃馒头,屉锅里的水是冷的,致使中午馒头下来晚了,饭送到山上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影响到同志们的工作,我感到很惭愧。
      工作中出现矛盾是正常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有不足,条件很困难,加上有些人修养太差。要开展好斗私批修,要搞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把政策交给大家共同管理,问题就好办了。
                          1969年12月9日
       全连成立的经委会晚上第一次开了一个半小时的会。由我讲了如何搞好伙食管理,生活补贴及如何正确对待,如何克服可能的困难等问题。总之,要留有余地,有计划性,要反对大吃大喝,寅吃卯粮,任何时候都不能搞得山穷水尽。现在有两千多斤面粉,几百斤粗粮,几百斤鲜菜,几十斤猪肉,一只羊,80斤糖。如果后续物资不到,是要搞好计划的。主席的生日和元旦就要到了,既要考虑到节日,也要考虑到平时,统筹安排,才能有主动。
       炊事班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谨慎地为同志们服务,要好上加好,再好上加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2 17:35 编辑

                   1969年12月10日   
      早晨由于工作疏忽,小米粥馊了,同志们没有喝上稀饭,中午前我给大家送去一担开水。
      由熊息沟到劳动的地方快马爬犁也要跑二十五分钟,几乎步步上坡,担着一担水,穿着秋衣,浑身都是湿漉漉的。当我把开水送到同志们的面前,大家都非常高兴。自己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满足了同志们的需要,增添了他们的干劲,这就是我的幸福啊。
       从早忙到晚,身体乏极了,炊事班的工作还是发生了很多问题,如烧干锅,烧坏水圈,饭馊了,有时不能按时开饭,我都是有责任的。自己只考虑到要身先士卒,没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应该说炊事班的工作是好的,态度是端正的,只是作风上和思想上还不能提到临战的状态,有些拖拉,要从这方面入手,得以克服。
      炉灶大都露火,需要进行检修,要影响吃饭。操心的事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了,全连如此,是个糟糕的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2 17:38 编辑

                 1969年12月11日     
      中午给同志们送的烤饼,利用一上午的时间彻底地修理了炉灶。下午时间富裕,打扫了食堂内外的卫生。环境靠我们去改变,好的环境能给我们力量,人抓的紧,分工合作得好,一切工作都能搞好。
      跟给倒套子的送草料的汽车下山。家里的连队很忙,大家都有自己的事。食堂发生大变化,换了新同志,环境搞得很清洁,工作也很有起色。晚上就住在连里,盖的是别人的被子。副教同志不同意我住招待所,还是作罢吧。
            1969年12月12日
        买了豆油,,还有一些粗粮,加上定好的菜,明天可以上山了。为了满足同志们的需要,还买了冻梨。看来有些分外,但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讲不算多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2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2 17:42 编辑

                   1969年12月13日      
      每次回孙吴都不轻闲,暂短的停留要办很多事情,还有搬运,装车。回到山上还要卸下来,安置好。炊事班长又病了,今日回了孙吴,山上的任务更重了。
                    1969年12月14日
       紧张的工作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在山上要为一百多人的吃饭着想,在山下也是为一百多人的吃饭筹划,一是要干,二是要算,三是要办,任何一点都不能松懈,不能马虎,于是自己就成了事务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的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不放松政治的学习,形势的关心,运动的体察,要时刻置身于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之中,追随革命的潮流,永远前进。
     今天是星期天,开两顿饭,下午改善伙食炸的咸鱼。上山来的几个星期都改善了伙食,今后能否保证这一点,作为司务长是要耿耿于怀的,无论是包子,还是炖肉,都是要每日揣算的。困难很大,不能像有些单位那样搞得青黄不接,整天坐在家里吃两顿对付饭。条件是靠人创造的,能动性可以克服一大半困难。注意节约,注意留有余地,注意广泛地猎取生活资源,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首先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问题。
       明天又要结算伙食费了,在未来的伙食月里,有主席的诞辰和元旦需要改善伙食,又要忙一阵了。
      气温下降,几天都是零下37-38度,真正的严寒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2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2 17:46 编辑

                            1969年12月15日   
      思想工作,榜样的力量,对于搞好一班人马,形成过硬的作风有决定的作用。
       今天炊事班不仅是缺了一位班长,又抽出一个身体粗壮的同志去抬大木,还有一名炊事员得了病躺在床上。一下子减少三个壮劳力,怎么办?由我亲自带头,带着两个男同志和一名女同志硬是拿下了全部工作任务。不但完成了中午的送饭任务,还多蒸出一锅馒头,下午的工作也干净利落,及时。我切切实实地感到了人的因素第一的正确。人不在多而在精,有好的作风,好的干劲,就可以节省人力,支援第一线的工作。
      炊事班的好同志很多,大多数干活十分主动,不用吩咐就可以知道干什么。对这样的同志一定要支持,表扬,发挥他们的优良品格带动大家完成我们的工作任务。
      挺拔的青松满山皆是,革命的年轻人到处可见。在这深山老林里我们的心激荡着波涛。人啊,总要给下一代留下些不朽的精神和物资上的财富。活着就要拼命干,一生献给毛主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4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4 07:13 编辑

                       1969年12月16日      
       树老山深人马喧,缭绕炊烟攀树端。
       沟中泉水一眼井,上上下下好艰难。
       破布遮门冷气重,火烤胸前背后寒。
       一日三餐为革命,东风化雨待来年。
                      1969年12月17日
       晚上回到孙吴。
       连里已经打完靶了,军训基本结束,很快就要构筑工事和挖防空洞之类的东西了。
       关于粮食指标和豆油的补贴问题,供销科的同志仍然坚持他们的意见,副参谋长没在家,只有回来再请示了。我想买点挂面在毛主席生日时吃,供销科不同意,说首长有指示吃挂面是“不艰苦奋斗”,批评我不会过日子,不懂“艰苦”二字。至于过年的东西还是什么也没有,唯一可行的就是开信按家中的标准买粮。
        这次主要的任务是把伙食费弄出来,可是一连和二连均没有开支,加工连开了,已经带到山上,三连还没有到日子,看来困难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4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4 07:15 编辑

                         1969年12月18日   
       一连死了三头牛,两头连里吃了,剩下这头要给山上的同志,副教已经答应,可其他干部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真不知道有些人是怎么想的,难道山上的同志不应该吃肉吗?······
      给山上的同志买了梨,柿子,糖,四板豆腐,明天拉上山。还有一桶柴油和给红光大队的马草。准备到三分队弄些肉,毕竟快过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4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4 07:18 编辑

                             1969年12月19日     
      关于山上的生活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这里的情况的确比家里的连队好。作为一名司务长,给同志们创造好的条件是自己的责任。什么都怕比较,同样采伐,独立四营的连队没有菜吃,饭也吃不饱,整天吃两顿饭,什么也不干,那就说不过去了。问题在下面,责任在上边。我们现在有菜,有粮,有油,有调料,还有一部分肉,一些糖,应该是知足的。只要我们向艰苦的连队看齐,有一颗艰苦奋斗的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班长同志回到了山上,上士也不下山了,炊事班的工作会好干得多了。
      加工连又上了12名同志,山上人数近120人了。现在缺的是大挂车,要耽误在它身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24 22:16 编辑

                   1969年12月20日     
       毛主席说的积极的思想斗争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今天在天天读之后,炊事班进行了一次思想交锋会,就一些同志工作中说笑打闹的问题,我提出来批评,可能很严厉,甚至和一位女同志争吵起来,但最后经过用毛主席的思想去分析,对照,通过斗私批修,还是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矛盾是不能回避的,一定要拿到桌面上解决。大家对我的工作也提出来一些意见,对于批评的部分,我感到很对,是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毛主席说让人家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大家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思想上交了锋,矛盾解决了,事业就前进了。
       炊事班的兴旺是大家公认的,这是积极的思想斗争的结果。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做武器,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6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