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4370.周梅森主要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原狱》、《黑坟》、《重轭》、《神谕》、《沦陷》、《此夜漫长》、《孤乘》,中篇小说集《大捷》、《红粉之战》、《庄严的毁灭》、《国殇》、《中国往事》,影视文学剧本《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共和国往事》,文集《周梅森文集》(12卷)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4371.周梅森作品展示
     《梦想与疯狂》
     《梦想与疯狂》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完美融合的典范作品。在一个资本时代呼啸而至,并以其排山倒海的力量改变人们生活和命运的时刻,被誉为中国作家中的经济专家的周梅森蛰伏三年,向读者呈现了这部文学“及时雨”——揭示资本内幕和资本人格的长篇力作。
      三个典型人物:孙和平、杨柳、刘必定的精彩亮相,使这部惊心动魄又光怪陆离的长篇小说,下面接触了中国变革中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国家发展和社会正义的博弈,各种社会力量(能量)在利益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博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与博弈,财富欲望与道德坚守的博弈,给读者呈现出一幕幕既陌生又熟悉,既勾心斗角又波澜壮阔的深度现实场景。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通过一个市级领导班子的交接,描写了一场同志之间的战争。 这三部作品结构恢宏,视角多变,故事大开大合,震撼人心。作者以浮雕般的艺术功力,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构成了我国九十年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
     《天下财富》
     《天下财富》以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和股分制企业改造的进程为壮阔舞台,热情地讴歌了劳动与创造,奋斗与拼搏,公道与正义,对变革时期特有的疯狂投机现象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反思和揭示。
     《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主线,展现了一幕幕气势磅礴,场面壮观的当代生活画卷,客观而深刻地揭示了前进中的重重困难和尖锐矛盾。
     《我主沉浮》
     《我主沉浮》一切都在演变,一切都无定数。不论功臣,还是罪人,他们曾共同创造了这段历史,引领着一个民主在不断探索中走到了今天!
      周梅森以一个省级领导班子为叙事主体,精心塑造了省长赵安邦、省委书记裴一弘、省委副书记于华北等一批高级领导干部形象。同时,首次将笔触伸入到了经济生活的核心,揭示了资本和资本运作的秘密,市场经济和权力经济的关系,成功地刻画了资本大鳄自原崴,腐败“精英”钱惠人的艺术形象,对我国二十五年来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故事惊心动魄,令人警醒,令人震撼。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大气之作,是作者继《中国制造》、《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国家公诉》之后的又一次成功突破。
     《至高利益》
     《至高利益》是一部揭示政绩工程内幕的当代政治小说。 周梅森从政治体制的反思入手,再度推出最新力作《至高利益》,展示了当代政治最尖锐、最核心的矛盾及政治家的抉择。 主人公李东方由市长继任市委书记之后,面对着两位前任大搞政绩工程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省委书记钟明仁当年抓的国际工业园实际上是个垃圾园,恶性污染事件频发;副省长赵启功在任时抓的新区套住了三百亿资金,搞得地方财政几近破产;基层乡镇干部发不出工资,二十万人下岗失业,群访事件不断,高层干部腐败堕落,田壮达携三亿巨款外逃……李东方面对危局,忍辱负重,在年轻市长助理贺家国无私无畏的支持下,为前两任领导的“政绩”擦屁股,一次次陷入政治窘境和险境之中。《至高利益》继续保持着周梅森以往作品中那种强大的思想冲击力,浑然天成的凛然正气和大气磅礴的一贯风格。故事大开大阖,情节惊人动魄,令人不忍释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6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4372.周梅森获奖作品
      长篇小说《黑坟》获中国煤矿文学长篇小说一等奖,《沉沦的土地》获《花城》文学奖,《人间正道》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6年十佳小说奖,《天下财富》获1997年十佳小说奖,《中国制造》获庆祝建国50周年献礼作品奖,中篇小说《大捷》获《时代文学》奖、《国殇》获《花城》文学奖、《军歌》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电影文学剧本《阙里人家》(合作,已拍摄发行)获全国优秀影片奖,电视剧剧本《人间正道》(已录制播出)获中国电视飞天奖一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一等奖及五个一工程奖、《天下财富》(22集,已录制播出)获全国优秀剧本一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4373.当代文学作品推荐《立体交叉桥》
     《立体交叉桥》是刘心武的一篇中篇小说,是其在“四人帮”被粉碎后创作的一部作品,作品主要描述侯锐、侯勇、侯莹一个普通家庭在“四人帮”破坏后所经历的生活状态,借此探寻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人们怎样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4374.《立体交叉桥》简介
     《立体交叉桥》是由优秀现代文学作家刘心武创作的优秀现代文学文学作品。《立体交叉桥》把现实主义引向了深化的道路。它没有满足于表面地、平面地反映生活,它也没有把生活写成按照某种意图或方案来进行构思的情节故事。它象恩格斯所说的,让“无数的个别愿望和个别行动的冲突”,相互错综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交叉的生活的网。在这一个网里面,每一个人物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思考和行动。 然而,他们的思考和行动,必然要碰到另外的人的思考和行动,于是有冲突,有争论,有同情,有安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8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4375.《立体交叉桥》创作背景
      在“四人帮”已经粉碎了五年之后,在三中全会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之后,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已经大踏步地在前进的时候,再要把革命的“问题”和现实主义的方法从外面加以结合的写法,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了。刘心武自己可能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作为一个认真的艺术家,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摸索,他探寻,他终于写出了《立体交叉桥》这样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4376.《立体交叉桥》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4377.《立体交叉桥》内容特色
      刘心武的《立体交叉桥》的特色,在于把生活写得细,写得深,写得具体和真实,他没有停留在平面地描写生活,而是把生活立体地加以描写;他没有停留在单线地描写生活,而是把生活交叉起来描写。这样,他在这篇作品中就不仅给人以真实和具体的感觉,而且给人以立体和透明的感觉。
      人物角色
      作品的描写多层次地开拓下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也就逐渐由平面而变成立体,构思的情节由单线的发展而变成复线的交错,作品中的人物,侯锐、侯勇、侯莹以及他们的父母,还有侯锐的爱人白树芬、二壮、蔡伯都和葛佑汉、傅燕敏等,加起来,总共不过十个人物左右,但一齐汇集到十六个平方米的房屋之中,于是兄弟姊妹的关系,婆媳的关系,叔嫂的关系,等等关系,就象无数相互冲突的电子和原子构成了庞杂的物质世界一样,构成了一幅虽然小但却十分复杂十分丰富的生活画面。在这个生活画面中,既没有第一号人物,也没有第二号人物;既没有英雄,也没有坏蛋;他们都只是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经过“四人帮”的破坏之后,生活着和工作着的普通人物。他们每个人都怀有美好的理想,都曾想为社会主义的事业作出某些贡献,但由于“四人帮”所造成的严峻的现实,又不能不使他们有的消沉了,有的愤激了,有的甚至沾染上了一些歪门邪道。即使是蔡伯都,这个经过辛勤的努力成了著名编剧的人物,他除了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诚实的劳动态度之外,也别无任何的英雄色彩。至于葛佑汉,这个“能最充分地利用一切他所认识以及他仅仅是知道的社会关系,去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人,也不过鸡钻狗营,而并无什么大的恶行。 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这样一些人们所熟悉的、在实际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的人物,因此,人们感到真实、亲切而又可信。
      人物性格描写
      要把人物性格的描写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写得丰满一些,写得更富有生活的气息,就应当突破被理解得简单化了的对比法和类型法的框框,而深入到生活之中去,让人物从生活本身的树上长出各种各样的绿叶,开出各种各样的花。刘心武的《立体交叉桥》,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可喜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小说中的人物,是有类可分的,但他写的时候,并没有青、红、黑、白,强加区分,而是按照生活发展的过程和生活本身内在的逻辑,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出场,一个一个地交叉在一起。他们都是侯家那个十六平方米房屋中的产儿,他们有共同的关心和共同的利益,他们都是典型的大城市中的小市民。父亲侯勤丰,是个老好人。儿子侯勇进屋,他会“居然欠起身”,劝儿子喝酒,向儿子送菜。可是儿子不领情,“端起碗,使劲地一躲”,结果他“吃了一惊,筷子一抖,在一块红烧带鱼中段掉到了地下”。但这样一个人,他却忠于职守,常常义务地去值班。侯勇似乎很蛮横,不讲理,他听了葛佑汉的孬主意,甚至希望他的妹妹侯莹发疯,然后他好以此为理由,申请从外地调回北京。然而,当他的妹妹真的疯了,“他的心又忽然软了下来。侯莹真的疯了!他痛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想起了和妹妹小时候天真无邪的种种游戏。至于侯锐和他的爱人白树芬,年轻时都是大学生,都怀有纯真的感情,高尚的理想,他们都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然而,“四人帮”的破坏,残酷的现实,却又使他们“枯竭到麻木状态”,再很少去思考幸福呀、理想呀“这类重大严肃的问题”。二壮,这是一位正直的善良的然而带几分憨气的劳动人民,他不为别的,只为要尝尝坐小汽车的味道,就叫一部出租汽车。他爱侯莹,但他又没有爱的条件,他只是死死地爱着,终于得到了侯莹的报偿。总之,作品中的人物,他们的性格,都既不简单,也不划一,他们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他们相互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着,相互依存着,同时又相互矛盾着,相互争执着,从而他们虽然同时长在一棵树上,他们却又个性分明,各不相同,从远远看去,他们并没有差别,他们共同构成了生活中的一个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4378.《立体交叉桥》人物冲突
      虽然在创作《立体交叉桥》之前刘心武就以《班主任》等短篇小说广为人知,但他作为优秀、成熟的小说家出现,应当说是从《立体交叉桥》开始的。 《班主任》等作品主要是以思想的敏锐振聋发聩,但其思想大于形象及至概念化、主题先行等艺术上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而《立体交叉桥》,则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对人物心灵深入细致的描绘、丰富的思想意蕴,展示出独特的魅力。这篇小说是以住房紧张为中心来展示北京普通人的生活面貌,描绘市井社会的众生相的。侯家三代人挤在一间从当中隔开的平房里,因此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侯锐这个安分守己的中学教师没有能力调回城里,没有能力搞到房子,和父母挤在一起,因此只有受弟弟的白眼和奚落,只有可怜巴巴地盼着立交桥动工;侯勇虽然和家在北京、有四室一厅住房的高干女儿结了婚,但并不被小舅子、小姨子们看得起,还得回到父母窄小的家中来争地盘、闹矛盾。侯家父母在高干亲家那里开了眼界,才知道自己原来生活得如此可怜,于是盼望女儿也能和高干或教授的儿子结婚,一天一天等下去,几乎把女儿弄成神经病。侯家作为普通市民是这样为一点点生存空间而挣扎,蔡伯都那样一个出名的剧作家,也只分到两间房。
      而那个不学无术、寡廉鲜耻的市侩葛佑汉,却住上了大三居室,生活条件比谁都好。小说在展示这些极富生活气息的普通人生活图景的时候,特别注重对人物心灵世界的刻画。这在侯勇和二壮两个形象的塑造方面尤其突出。在塑造侯勇这一形象的时候,小说着力表现他心灵中邪恶与良知的冲突。仅仅是靠乘人之危和高干女儿结了婚,他就自以为身价倍增,回到家里看谁都不顺眼,训哥哥,骂妹妹,对待拿他当贵客的父亲也极不耐烦。但另一方面,在看到妹妹神经质地发出惊叫的一瞬间,他回忆起童年时代和可爱的小妹妹在桌子下面玩卖水的游戏,于是又伤感又惭愧,主动去拉躲在桌子下面的妹妹,承认自己错了。 父亲给他夹带鱼的时候他厌烦地往旁边一躲,带鱼掉到地上。父亲看到儿子当了“将门贵婿”之后连家里的鱼都嫌弃,不禁眼圈发红、鼻子发酸。这时侯勇的良心又有所发现,掩饰说坐飞机反胃不想吃荤腥,并伸筷子去夹凉拌黄瓜。
      在塑造二壮这一形象的时候,小说主要是写这个朴实、憨厚、健壮的普通市民青春的苦闷和他对侯莹那真诚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的爱怜。在贫困、压抑的生活中,他为了尝尝小轿车的滋味,曾经自己掏钱坐出租车。看到蔡伯都给侯莹介绍对象,他只知道怒目而视。侯莹找对象屡次失败,他暗自得意。对市井生活的多侧面展现,对人物心灵世界复杂性的揭示,使小说具有了丰富的思想蕴含,耐人寻味。虽然小说是以往房问题为题材,但它表现的主要不是住房问题,而是社会的落后与不公平、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苦闷、被压抑被扭曲的人性、道德的堕落,等等。“立体交叉桥”所指的并非仅仅是北京市多见的那种多层的桥,它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社会等级、人们心灵中不同层次的情感和道德体验,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4379.《立体交叉桥》构思
      作者在小说中说,“立体交叉桥,意味着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空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供更多必要的回避机会,因而也就意味着抚慰、平息大量因空间壅塞而感到压抑与痛苦的灵魂!”可见这是一篇写社会、写心灵的小说,住房是一种衡量人的尺度、一种构成人的因素。在艺术上,这篇小说值得注意的是它独具匠心的构思和真实、细致的描写。
小说叙述的故事从黄昏侯锐在十字路口徘徊开始,至夜里10 点多钟几个人送侯莹去医院结束。故事发生的地点以侯家那个拥挤的家为主。过去的许多往事被作者用这样那样的方式穿插进来。因此整篇小说场面集中,线索清晰而又内容丰富。无形中与戏剧创作的“三一律”相吻合。多种冲突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来表现,也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作品很少夸张和刻意的修饰,直接的议论和行情也不多,整个叙述是客观、平静而又细致的。对侯家那个拥挤不堪的家的描写,几近于舞台说明。恰恰是这种看似平淡、漫不经心的叙述,使作品获得了强烈的真实感,显示了作家小说技巧的圆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1 14: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