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兴安樵夫

牧耕十八连(原创长篇小说连载)

  [复制链接]
向东 发表于 2015-5-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5-5-5 16:15 编辑

     汽车在冰雪的公路上疾驰,一股股的雪粒从车尾卷上了车厢。坐在后面的几个人用脚踩着后帘布,企图不让雪刮进来,可是颠簸的汽车和气流使得帘布还是不断地飘起。一会功夫,几个人就成了雪人。
     坐在里头的人们虽然不受雪粒的抽打和气流的吹刮,但是,在半明半暗的车厢里面遭受颠簸摇晃,让他们感到头晕目眩,体质薄弱的已经翻江倒海地呕吐了。
     脚上穿的大头鞋在这冻死狗的三九天的汽车上早已经冻透了。车上只有黄崇泽穿的是抗寒‘脚手’‘齐克密’,他只感到脚上有点凉并无大碍。
     姚富民本来是准备上山遛套子的,所以脚上蹬着‘齐克密’,身上穿着皮衣裤,这身装束足可以让他安然无事地闭目入睡。
第一个检查站到了,边防军上来查验边境居民证。司机招呼大家下车跺跺脚尿泡尿。
    “快拉我一把,腿都麻了。”侯移山伸手向黄崇泽求援。
    “袁招娣,你也下来透透风吧。”尚志红站在车下喊道。袁招娣吐得一塌糊涂,瘫软地趴在车上叫苦。林玉娇把她搀扶起来,在大家的帮助下,袁招娣下车蹲在地上,捧着脑袋喘粗气。
     再次上车,姚富民告诉大家,为了防冻两只脚的十个指头在鞋里要不停地挠动。并让大家背靠背地坐在车上互相取暖。
   
     车行到第二个检查站,车外传来了争吵和叫骂声。这是一个边防、林业和临时性政策综合检查站。有几个插队的知青正在和一个带着红箍的年轻人在厮打辱骂,听了一会才闹明白,原来是为知青带了菜墩和白面受到了罚没,几个知青气愤不过与其较量。
     真是惺惺惜惺惺,战险峰等几个知青想到自己也将受到这样的厄运,不顾车上人的劝止和边防战士的阻拦跳下车去帮架。经过一番争夺,知青抢回了白面。但是,带箍的年轻人还是护着菜墩绝不放禁。一个愤怒的知青急眼了,从路旁捡起了一块大石头,双手举起来冲了上去。带箍的年轻人抱头就跑。知青把几个菜墩用石头砸碎。嘴里喊道:“让你没收,让你没收!狗日的靠关系回城几天就不知道姓啥了。不让老子拿走,我让你也用不成!”
     知青解完了恨上了客车走了,带箍的年轻人带着气又走到军马场的代客篷车上要进行检查。司机还没等知青们行动,就指着他的后背喊道:“你给我下来!什么车你都敢检查,谁的车你都敢检查!”
     带箍的年轻人像是触了电一样,转过身来强装笑脸地说道:“看走眼了,看走眼了。”
    “你他妈的听着,以后没收无证木材那是你的本分,把人家的口粮扣下,人家回城吃什么?记住了,咱们都是知青,互相照顾着点。不然小心晚上走夜路有人打你的黑枪。”司机的一顿数落,带箍的小子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
    “哥们,原来你也是知青啊?你真够意思,到了街里我们请你吃饭。”铁牛拍着司机的肩头说。

     开车的司机叫韩晓明,六四年下乡的初中生。人很正义,见不得不平事。不过,他很有心计,很少现事现报,要是他逮住了谁,事后再把你治服。这带箍的小子就吃过他的亏。
     有一回,韩晓明开车拉了几块木板给从省城调到某县的亲戚,在检查站被此人查到了要没收,后来费了好大的劲儿,通过县林业局的林政科才过了关。韩晓明记住了这一次,决心整治一下这小子。时间过了几个月赶上往回拉弹药,韩晓明故意招摇过世勾引这小子上车检查。当他看过了车上的东西之后,韩晓明从驾驶室的枪架上取下冲锋枪顶着他的前胸问:“看到什么了?”
    “弹药箱子。”
    “你再看看车篷布上写的什么。”
这小子看了一眼圈起来的‘军’字,不知所以的张口结舌地发呆。
    “你再看看车上挂的是什么?”
他再看看车上的三角小红旗,两溜汗水开始流了下来。
    “对不起,随便查验标密的军车,你得跟我们走一趟。上车吧!”
吓破了胆的小子只好乖乖地上车,走出一段路之后,他害怕地请求韩晓明放了他。
    “师傅,我不知道军车的规矩,我看了也不说出去,绝对保守秘密。千万别把我交到您们那儿,那样的话,我这一辈子就完了。”
     韩晓明不理不睬地开着车继续往前走,大约走出二十多里地的光景。停下车看了一眼带着苦相,拖着哭腔的可怜虫。
    “你刚才说了那么多的拜年话我都没入耳,只有 ‘知青抽调上来不容易’这句话打动了我。看在‘知青’这两个字的面子上,我放了你。以后办事留点儿后德,不该查的,不该罚的放一马。记住了么?”
    “记住了,记住了。谢谢你,谢谢你。”
    “快下去,二十里地自己走回去吧。”
     其实,一车弹药没那么重要。车上的红旗只是易燃易爆承载车辆的安全避让标志,与军事机密毫无关系。在那个紧张的政治形势下,不解内情的人没有正确的意识,才被唬住了。这个韩晓明真算得上足智多谋,只是下手狠了点。从此之后,那小子见到韩晓明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避之而恐不及。
u=405144083,2349875564&fm=21&gp=0逊克_conew1.jpg

U3075P28T3D2432910F326DT20090323115021_conew1.jpg
     
10431041_083192_conew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5-5-5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5-5-5 15:52 编辑

t0159a4ac0ba3c42b3c_conew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5-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篇一块儿看,还真累眼睛。知青岁月那些事儿,说也说不完啊!樵夫作者你太伟大了!干吗写得这么吸引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5-5-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5-5-5 17:18
两篇一块儿看,还真累眼睛。知青岁月那些事儿,说也说不完啊!樵夫作者你太伟大了!干吗写得这么吸引人!?

感谢欣赏祝你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5-5-6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5-5-6 15:33 编辑

     经过一天的颠簸,午后四点钟才到了火车的起点。晚上大家挤上了火车,虽然站位多座位少,互相轮换着坐下来歇歇脚打个盹也比汽车上的挨颠受冻强了许多。再说离家乡和亲人一步步地临近了,那份心情是何等的愉快呀。

     靳大龙没有像知青那样归心似箭,毕竟年纪大了几岁,离家多了几年,比较起来心情平静得多了。
    下了火车,大家告别之后,乘各路汽车向不同方向走去。靳大龙的家很近,带的东西也不多,一个人溜溜达达地向回走。经过贺敬猷的家门口,他看到一个女孩子面对门上的锁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看背影只见棉帽子下露出两只短辫,看不清脸面认不出是谁。但是,靳大龙猜想此人一定与贺敬猷有关系。他轻声地问道:“你找谁呀?”
     姑娘听到有人问慢慢地转过身来,凝神地望着靳大龙。大龙也仔细地端详着面前的姑娘,似曾相识又说不出她是谁。过了一会姑娘眼睛一亮喊道:“你是大龙哥吧?”
     “你是—”
     “我是小妍呢。”
     “是你呀,都成了大姑娘了。你这是?”小妍是靳大龙同班同学贺敬猷的妹妹,靳大龙一直把她当成亲妹妹看。
     “我从兵团回来探亲,事先没和爸妈打招呼,想给他们一个惊喜,没想到碰了个大锁头。”
     “天挺冷的,先到我家吧。一会再回来。”
     “好吧。”
     “小妍,我猜不错的话,你今年十七岁。”
     “猜得不错,你回来招下乡知青的时候,我没满十六周岁,爸妈不让我报名。去年,我去了兵团五师。”

     两人说说笑笑地走进了大龙的家门。小妍进门大大方方的问了一声“阿姨,您好吧。”
     靳妈妈看到贺小妍惊讶地看着大龙,似乎在问这是谁,她和你什么关系?大龙好像没有反应,只是叫了一声‘妈’之后,就去为小妍放东西,找座位,倒水。

     靳妈妈把大龙拉到卧室里问道:“这个姑娘是你—”
     “妈,这是贺小妍,妍子。你想起来了吧。”
     “她是小妍呢。哎呀,这孩子怎么回来了呢?他爸妈都去了‘五七干校’,本来就怕她知道了担心,这一回来可咋办好哇。”靳妈妈没了主意。
     “怪不得她家锁着门。现在只好告诉她了,瞒是瞒不住了。”靳大龙肯定地说。
     “那也得吃了饭再说。”
     “好,听妈的。”

    靳妈妈回到客厅笑着说:“小妍,你可真出落成大姑娘了,阿姨都认不出来你了。”
    “阿姨,是兵团的馒头养胖了,风吹雨淋变样了。”小妍不无自豪地说。
    “这孩子还像小时候一样活泼可爱。阿姨就想有个女儿,可偏偏只有两个小子。现在他们一个在部队,一个在军马场,平时不见面,偶尔回来也是东走西串不着家,这要是女儿咋地也能陪陪妈妈。”靳妈妈不无遗憾地说。
    “那你就收小妍做女儿吧,我和弟弟保证不嫉妒。”靳大龙说得很认真。
    “小妍,你愿意认我这个妈妈不哇?”靳妈妈把小妍拉近身边问。
    “愿意,从现在起我就叫你靳妈妈。”小妍把头靠在靳妈妈的肩头上孩子似地说。
    “好,好,好。我下厨做几个菜招待我的女儿。”说完,靳妈妈就到厨房里忙了起来。

     吃过饭之后,贺小妍要回家看爸爸妈妈。靳妈妈拉住她的双手,用深情爱怜的眼神看着她,动了几次嘴唇才说出难于启齿的话语。
    “孩子,不要回去了。那里已经是人去屋空了,你的爸妈在三个月之前就去了‘五七干校’了。”
    “我爸身上有伤,身体一直不好,到那里要干体力活,他怎么能吃得消哇?”贺小妍担心地说。
     “孩子,有你妈妈照顾着不会出什么事儿的,你就放心吧。再说去那里总比在家受批斗强得多了。你靳叔叔和你爸爸在一起,干活的时候他会帮他的。”
     “我还是不放心,明天我就去干校看她们。”小妍显得十分焦急。
     “好,哥陪你一起去干校,咱们带点东西给他们送去。”
    听了大龙的一席话,小妍的心情轻松得多了。
    “我同意你们去干校,但是,一定要在春节前赶回来。”靳妈妈提出了要求,她是怕‘五七干校’不方便。
    “妈,您就放心吧。那个地方不会让我们住下的,能让我们见上一面就不错了。”靳大龙想得更切合实际。

    春节,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无论在什么样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下,他的底蕴依然那样浓厚。因为她的根深深地扎进了炎黄子孙的心里。
除夕之夜迎年的鞭炮稀疏地响了几声,喜庆的红灯只点亮了几处。但是,人们在宁静中悄然地露出了笑容与年打着照面。
     街上的大喇叭较每天少了几句令人震颤的口号,多了一些激昂的歌声;街道上少了几群手持棍棒的派仗‘勇士’,多了几伙串亲访友的拜年人。
    走在街上人数最多的表情最敞亮的就是探亲归来的知青,他们没有政见派别的顾忌,没有风口浪尖的烦恼,更没有自身陷入的折磨。他们相互走访,谈论着回来的见闻。只是少数知青有对亲人磨难的牵挂无心走出家门。其中,就有靳大龙和贺小妍。

     贺小妍和靳大龙从干校回来,不敢对靳妈妈说起干校生活条件的艰苦,只用‘挺好’两个字哄老人家高兴。
     干校艰苦的劳动和生活,对于军人出身的老农垦靳声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贺教授可就吃不消了。到干校来的人必须过两个关口,一是思想关,晚上的学习是少不了的,五、六十岁的人劳累一天睡眠不足,真是煎熬不起。二是劳动关,术业有专攻,让拿笔杆子的秀才操锄弄犁,挖土掏粪,心理上的压力,体力上的消耗,实在是难以承受。
     贺小妍一想起这些就为老父亲担心受怕。靳大龙每天陪伴着小妍,想着法子为她排忧解难,引她高兴。
     一些知青来看靳大龙,大龙每次都要把小妍介绍给大家,让小妍一起谈天说地,喝酒打扑克。年轻人之间的交流给小妍带来了快乐。

     尚志红第二次到靳大龙家是一个人来的,靳妈妈为她打开屋门告诉她大龙和小妍在书房。尚志红推开屋门时,两个人面对面地坐在椅子上,大龙指着几张扑克牌比比划划的说着什么。看到两个人的头近乎于相抵,神情专注地样子,尚志红心里一阵泛酸。
     靳大龙看了一眼尚志红点点头示意她坐下,然后,继续点划着扑克,说着一些命啊,运啊的话语。
     尚志红感到了被冷落的尴尬,不自然地坐在椅子上晃动着身子。
两个人的手相终于完事了,小妍说了一句:“尚姐来了。”然后,又转向靳大龙说道:“龙哥,你从哪学来的鬼卦灵?”
     “这是闲着没事的勾当,逗人开心而已。”靳大龙说完,转向尚志红问了一句,“志红,你什么时候回去?”
    “过完初五就回去。”尚志红回答。
    “龙哥,我到您们军马场工作就好了。”小妍打断他们的对话。
    “没啥理由怎么调转过去呀?”靳大龙漫不经心地回答。
    “我去投奔你不就是理由么?就这么定了,你回去就办个商调来。”小妍还是小孩子的思维。
    尚志红听得一头雾水,真的闹不清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了。唉,这次来的真是不顺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5-5-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5-5-6 16:01 编辑

201011291604854895_conew1.jpg

t01a823fee3d54b8d9e_conew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5-6 1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λ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5-6 1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5-6 1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信号实在是不好!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5-5-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回,作者写的是军马场生活与知青探亲的真实写照,素材虽然是来源于生活,但并没有一分地夸张与捏造。写的太好了!期待下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9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