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1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11 06:11 编辑

                       1969年11月13日      
       几个师直分队正在发生一场大的变化。前些日子二连与五连各两个排的成员抽调龙镇,昨日师里又宣布一连与三连各抽两个排去哈青,即独立一营。在调动的日子里,人的思想,生活秩序,工作制度都发生着相应的反应。
       因为调出的都是非值班分队的人员,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前几天二连的人把营房的食具砸个稀巴烂,今日三连的同志又动刀动枪,发生了一场流血事件。我们的连队还是较好的,但东游西走大吃大喝的还是大有人在。被抽调的同志抵触情绪很大,有各种活思想,给连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题目和内容。
       在变动的时候最容易看到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在转折的关口最容易识别革命的真伪。一切听毛主席话的人,想到的都是革命利益,想到自己肩上的重任,而把自己的一切置于度外。在无限浩大的生活之海中,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个人的幸福与不幸又是多么的渺小。只要我们活着对人民有好处,在推动历史的前进中有一点贡献,我们就有了最大的安慰,我们就没有任何东西不可抛弃的。
        让懦夫去哀叹吧,让庸人去清谈吧,真正的自觉地战士应该放开眼界看未来,坚定不移向前进。不管世界发生什么,总是奋斗,前行。祖国的千里边疆将要在我们的手里改天换地。
       正是:千变万变心不变,
                  天涯海角靠斗争。
                  青山处处埋忠骨,
                  鲜血染得江山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11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11 06:12 编辑

                           1969年11月14日      
      乘越野车又往四季屯拉回六个油桶,为上山同志做炉子用。
      目前与山上同志消息断绝。昨日连长上山没有跟回人来,一两天之内车很难上山,因为那辆越野车别有用途,党委会的同志要乘坐它去看地形。
        做两件事情,一是在修理连加工一些铁篦子,一是加工炉子。再买些副食准备着下次一并带到山上去。
        前往哈青的同志还没有走,师里正在组织他们学习,这是正确的。调动么,就要先做思想政治工作,单纯的调动,而且以甩包袱的方式,那就无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甚至是有害的。
       好多事情,不是看你怎样说,而是看你怎样做。突出政治,革命需要,不是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折中主义和实用主义所能代替的。我们某些人学会了令人作呕的两面派作风,实是糟糕透顶,证明政治上的极端腐败。把阴谋诡计当成策略,把欺骗面向同志,这是和共产党人的作风没有丝毫共同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11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11 18:58 编辑

                      1969年11月15日     
      由于经济紧张,这个月的工资在开支的日子却开不出。这不仅个人拮据,伙食收入也是个问题。
      这么大个师,居然没有钱,没人说为什么。也没人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有钱,钱到哪里去了,是国家不给还是给少了,是国家没有计划还是我们没有安排。就是一句话:没有钱。真不知道这应该由谁负责,难道由大家吗?
     不当其位,不谋其政。去年全师亏损一千多万,今年恐怕更多。有人不是吹嘘过的,此时不知做何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1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11 19:00 编辑

                    1969年11月16日   
      前往哈青的同志总算是出发了。不过师直分队的人也丢尽了。女同志临走嚎啕大哭,哭声夹着风势好像要震动整个孙吴,不知道的还以为出来什么事情呢。男同志直到中午才开车,还有六名同志下落不明,据说已经离开孙吴回了天津。抱怨,谩骂,加上离愁别感,使连里的氛围十分冷清,虽是欢送,糟蹋了形式,白费了心思。
     一个革命者,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甚至被碰得头破血流,但他既然称为革命者,便不能有丝毫的屈服,越在高压下越生活战斗得更好。一个人如果追求个人的出路,想的只是个人的利益,把一切看成命运的摆布,自暴自弃,自怨自艾,那就像是一个傻瓜坐在别人的船上,不知道到哪里靠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11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11 19:05 编辑

                 1969年11月17日      
     今天接到两封信,一封是妹妹11月6日寄来的,一封是老同学郭忠记11月9日寄来的信。两封信给我两种不同的感觉,前者使我高兴欢快,后者使我伤感与默然。
      妹妹谈的是她的战斗生活,充满着激情和火热。她也上山了,经过整团当上了团支部书记,正在用自己的双手抓革命促生产。我当然为之高兴。
      郭忠记是在“窗外下着雪”的冷清的环境中伴随着他不适应环境的心情写的。他对连队的一些松懈的管理,低下的劳动效率十分不满,“三个小时干不成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都白白地浪费掉了,生命也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他认为自己的思想觉悟还是学生时代的思想觉悟,分析事物的能力还是学生时代的能力,世界观也还是学生时代的世界观,接受再教育好像没什么可总结,因为他15岁就在山东老家一边学习一边读书,后来也是在工人家庭“耕读年年兼顾”。他的信使我想到学生时代的生活,想起他的古板的性格。他是不会随波逐流的,可也常常不食人间烟火。我们的年岁是大了,越大才越要奋斗啊,不能消极地等待啊。我要尽快给他们回信,谈谈为人民服务和当干部的关系,谈谈突出政治和三好的关系,谈谈战争,谈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问题。事物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任何事物都要前进。毛主席说,人类社会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12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12 06:52 编辑

                    1969年11月18日     
      刘连长从山上打来电话谈了山上的情况。他是走了十几里路才找到电话,而且要了好多时候才打通。山上情况还可以,只是需要把锯之类的东西送上去,还有一些盐,菜和煤油。
     党委会用车结束,明天去一趟龙镇,后天就可以上山了。我准备一块上去,虽然那样办事困难些,可还是上去好,我毕竟是山上的人。关于劳保用品和生活补助,我已经做了初步计划,还要办一办,那是后话,放放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12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12 06:59 编辑

                       1969年11月19日   
      由于工作关系,我和计划科,副参谋长,还有副教联系接触很多。这个副教实在令人愤慨,官气十足不说,总是乱弹琴,如果有谁问他部队上山的时间,有多少人,缺什么,有哪些困难,怎么克服,他都会“王顾左右而言他”。可当刘连长来电话谈到孙吴县某单位在我们的林漫线之内伐了20多米木材,我转达给他希望请示师里时,他马上打电话给副参谋长,大喊大叫要亲自上山打官司,还把20米说成30米。副参谋长不同意他上山,让他准备政工会议,可他非要坚持。副参谋长于是让他安排组织一下山上的学习,他不但不安排还私下发火:“我就一个人,爱他妈学不学,我不管。”这种人两面三刀,太可怕了。
       炊事班的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同志反映吃点饭就像要饭吃,动辄打起来,嘴里不干不净地骂起来。连里一部分同志上山拿些菜也不高兴。昨日连里杀了一匹马,说是带点肉上山,也不高兴。可是,山上的东西有人用却连说都不说一声。这让我常常也要发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15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15 19:55 编辑

                                  1969年11月20日   
      汽车上山,拉去了所有要用的东西,还有加工连的八名同志。副教还是上了山,因为要谈判,不得不留下。
      同志们都盼着车来,这两天要连续往上送人。山上的情况还是理想的,食堂弄得很好,吃的不错,如果大队人马统统上来还能这样,就不错了。
      和食堂的同志同志谈了一下如何搞好生活的问题,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时间短,过细的工作谈不到,只能是走马观花。
      我还是跟车回来。走在山路上,夕阳下的景色非常壮观,起伏的山峦,黑黝黝的树丛,高远深邃的天空,连同那如彩带般的盘旋的山路,真有“残阳如血”“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气势和情感。到家已是黑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1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15 20:00 编辑

                        1969年11月21日     
      加工连除两名之外全部上山。三连也随同上山一个班。明天三连要全部上完,后天二连也要上。铺锯的日子快要到来了。
     有一个问题,刚上山的一些同志没有交伙食费,理由是都花光了,那就得缓缴了,也是个困难,影响周转。
                            1969年11月22日
      我现在几乎有了鲁迅“侧着身子战斗”的感觉,在全力工作中不得不分神某些“权威”人物的神经是否因我触动,倘若不小心因我触动了的话,那就要遭殃,轻者受到明箭的攻击,重者挨一暗枪。实践是这样证明的:越是不负责任,越是少管事,越是装糊涂,越是驯服,越保险,越是好人。如果说指导员的话是圣旨,副教的话就是佛旨,是说不得的一个字的,如果不小心说了违反他们意志的话,那就是“敌类”,不能不予以攻击的,甚至要置于死地而后快。
       昨天赶上连里讨论如何搞好收尾工程,我说了一下意见,讲了冬季施工要注意的问题,介绍了去年的经验,没想到我的一番好意却违背了某些人的意志,认为是在唱反调,在今天的一次学习会上,就对我进行了露骨的含沙射影的攻击。有同志告诉我何必说那些话,可已经说了,已经晚了。回想一下,太叫人寒心了。
        手头已经有了一部分钱,还要花出去。搞好山上的采伐,才是我的主要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山楂树 发表于 2012-6-17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岁月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6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