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5 21:56 编辑

                       1969年11月1日      
       师里要组织一批同志上山伐木,从几个连队抽调,目前领导关系还没落实,物资准备还没着手,但已经定下来后天出发一批先头部队。
      我参与了关于购买炊事用具的工作,一天主要干这个事情了,困难很大,落实的不多。不知要有多少人出发,但仅吃住一项就需要认真准备一番,这项工作做不好,或马马虎虎,那所谈上山一事就是荒唐的,也是实现不了的。······
      要干一番事业,不仅要有决心,物资的准备,精神的准备都很重要,做好了吗?
                   1969年11月2日
      关于上山的问题,看来要后延了,主要是物资的准备不够,盲目上山的计划实属可笑。
       在我面前摆着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何搞好炊事用具的准备并随同上山搞好伙食的管理工作。虽然我为了这项工作忙乎了两天,却没有想到我就是上山的一员。这次上山是非值班战士,而我是在编的值班分队成员,毫无疑问,这又是副教导员的杰作,他再一次以革命的名义把我这个眼中钉发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了。可惜,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是多么希望到最艰苦的地方磨练自己啊,我还得谢谢他呢。虽然离开了值班分队有些遗憾,但和五湖四海的同志在一起我感到欣慰,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啊。
      经过努力大部分的东西买齐了,明天再到龙镇督拉一次货物,基本上就算完成了。
     连里的领导班子乱七八糟,副教是造成不团结的主要阻力,我亲眼看到他和连里的其他领导发火,是为了房子问题。现在,连长刚来不久,还要上山负责领导,致使一切才不成了样子。
      我现在考虑很多,不是上山如何辛苦,主要是自己的担子更重了。如何搞好同志们的生活,这关系到大家的健康,关系到工作的好坏。个人的一切是不足牵挂的,一切为了完成任务,一切为了我们的事业。写一首小诗鼓励自己吧:
       千年冰雪衬劲松,
       雄鹰遒翅博太空。
       扎根千尺丝难动,
       鋭目前方标自清。
       四季光阴谱做歌,
       暴风骤雨做琴声。
       生在天涯苦做乐,
       边疆无处不斗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5 21:56 编辑

                        1969年11月3日      
      龙镇一行成效不大,只弄来一些碟子和碗,锅和笼屉意外地落了空。
      回到家里,同志们都去听报告了,据说是听曹副政委的报告。有人告诉我明天先头部队就要出发,先准备一些面和油盐之类的东西。好多事还需要办,恐怕不能和这些同志一起走了。几天来忙这忙那,自己的东西也要抽空准备了。
                            1969年11月4日
       第一批十几个人出发了。还有那么多的准备工作没有完成,我只好继续留在孙吴。
        一天之中给同志们弄了大号鞋,到供销科联系好了布和麻袋的问题,又从地方生产资料公司定三口锅和一个一米的笼屉。一个司务长的工作就算是交给了我。可就是这样忙,副教同志还是发了火,乱放空炮地向我提出一定要保证搞好山上的生活的问题。我两手空空谁能帮我?连里请他负责部署二连的木工给做几件面板之类的东西,他光发火,东西呢?
      事情还要一件件地办,困难难免要有,要想办法克服,要大家动手一块克服。我应该在快速解决好家中这一摊事外到山上去,迎接大部队上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6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6 17:22 编辑

                    1969年11月5日     
       家里的一摊事已经不管了,全心全意为上山做各种物质准备。
       关于笼屉的问题又打了折扣,地方上不同意给我们,虽经几次协商,道理讲了好多,还得人家商量之后再回答。
       今天车没上山,明天去,我想是应该去看看了,尽管还有好多事要办,如做面袋,围裙,买笼屉,张罗买一些粮食准备着等等,也要放一下,山上总得安排一下。
       既然干司务长的工作,就要心中有本帐,手头有本帐,从一开始就要一清二楚。伙食的管理无非是一进一出,现金要清,单据要清,经济问题马虎不得。师里批了三千元钱,这就是本钱,用这些做基金,创开局面,逐步移到自己的账目上。
      家里食堂又乱得很,饭开不出,馒头不成样,仓库乱七八糟,同志们反映又是很大。上边无人抓,遇到困难又失去了积极主动的精神,难怪出问题。我已经不再是上士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值班分队的军训抓的很紧,已经和我无关了。一二三四团各有两个营的值班分队,我们的分队有无变化还未可知,总之是要一切为了战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6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6 17:26 编辑

                        1969年11月6日      
      今天终于到平山熊息沟采伐点去看了看。走一走,看一看,情况了解了,解决问题就切实了。
       熊息沟真是个好地方。汽车从孙吴出发,在离二站不远的地方拐进山里,大约再走三十公里,涉几条小河,爬几个大坡,就到了目的地。那河床中被冲倒的大树,那耸入云表的落叶松,那高俊的山,那一望无际的林海,何等的壮观啊。就在这深山老林里,我们要搭起营房。
      先头部队的工作开展的一般,因为地方的同志在此修建了一些房子,我们的同志先叨了光,取得了主动权。现在劳动工具缺乏,好多东西没有弄到,帐篷里还没有炉子和炉筒子,那是不行的。
      刘连长已经回来,要办的事情总算有人负责了,给我的就是后勤工作,什么吃的,用的,住的。如今我们要和地方的同志一块采伐,人家有组织有领导,有补贴,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战士,我们只有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搞好管理教育,才是一支部队,才能完成艰巨的任务。
       求得地方的支援更加困难,副食已经完全封口了。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更要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7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7 16:11 编辑

                   1969年11月7日      
       家里的炊事班又挨了一次促,连里的干部也决定到炊事班跟班,于是工作又有了起色。
       问题主要在头脑中,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领导。用毛泽东思想把炊事班的思想统一起来,使他们明确自己工作的光荣和意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革命干劲,这就是领导者的责任。只有尽到这个责任,炊事班的工作就会更进一步。无数的事实证明了着一点,今天的事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后的任务就是坚持下去,形成传统,发扬光大。
        我的工作顺利,山上急需的东西基本准备好了,不知明天是否有车上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7 16:14 编辑

                         1969年11月8日   
      情况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是不足怪的。据说要用值班分队的战士替换上山的五排的同志完成伐木的任务,这样完成任务的希望就大得多了。我已经为同志们准备好了一切,包括三千来斤粮食。本想明天上山,连长的意见后天一起上去把人替换回来。
     一直在忙,每天都是晚上11点以后休息,几乎没有学习的机会。那帐本上的东西不必去费心思,只要清楚,自己懂得就可以。现在只有两个兜,一切都在里边。乱是必然的,慎重些就是了。
       大姐托人捎来一封信,谈到母亲最近病情不好,很是不安。虽然我的工作忙,也要通过其他形式表达我的赤子之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7 16:17 编辑

                   1969年11月9日     
      为山上准备的东西基本齐全了。
      天下着大雪,不知山上情况如何。按定量粮食之类的是没有问题的,恐怕由于组织不力,思想工作薄弱,工作困难增加,不能顺利地推进工作。我想无论如何明天要上去的。
       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自己要注意影响,每天忙忙呼呼,东跑西颠,别人会有想法的,因为没有时间参加劳动。还有,说话也要注意,和领导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别忘了自己只是一个“兵”,在山上是司务长,在山下还是“上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8 17:42 编辑

                         1969年11月10日   
      又一批战友出发了,他们要换回山上的五排的同志,担负起更加艰巨的任务。
      后勤的工作还可以,主要是自己忙了。目前工具还缺,锯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铺锯的日子还很远呢。
       我的这本日记马上用完了,在最后两页上我要习惯地总结一下。现在是我回连队半年的时间,也应该总结一下了。
       这半年从机关回到连队,磨练不小,由当文书到当班长,由赶马车,喂马到为全连同志奔走食粮,由负责一个连队的给养工作到负责上山伐木的后勤工作,虽然时间都不长,却有着深刻的经验与教训。我的性格没有变,我的生活信条是坚定不移的。尽管困难一个接一个,打击一重又一重,我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头破血流不回头,勤勤肯肯献青春。我深深地懂得真正聪明的是具有实践经验的战士。真正学习到毛泽东思想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的,还是老老实实躬身实践的人。不管干什么,都要着眼于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着眼于在路线斗争中锤炼忠于毛主席的红心,这是根本。半年来,我基本是这样做了。扪心自问我对得起党和毛主席,对得起人民。从上到下,我想的是革命,干的是革命,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仍然如此。
       今后要做到:
       (一) 更加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永不停步。······
       (二 更著革命激情,更加朝气蓬勃,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自讨苦吃,尽力扩大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向一切工农兵学习,更加锤炼一颗革命的红心。
        (三)学习业务,熟悉业务,多学习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四)更注重形势的学习,身在连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创造学习的条件,紧跟形势。
          (五)学习军事。······
        在严寒的冬天,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战备,三线,伐木,训练,备料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打仗,对此必须有充分的估计。有了准备,就有了主动,就能应付一切,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道是:困难吓不到英雄汉,
                       千锤百炼是纯钢。
                       时刻想到英雄们的榜样,
                       就有了使不完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9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69年11月11  

      在日记的末页写一首《生命之歌》:

              生命之歌永唱,

             只缘心中有颗红太阳;

             革命大旗高举,

             为着全球三十亿。



             一块纯钢,

             要在高温中熔炼;

              一颗全红的心,

              要靠毛泽东思想哺育。



              手中的红书要化为灵魂,

              一切丑陋统统去见闫君;

              崇高的境界,

              属于纯粹的人。



              坎坷无非教人学步,

              峭壁才引壮士攀登。

                  经受了艰苦的摔打,

                 便可永驻豪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9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6-9 07:04 编辑

                1969年11月12日
     在新的日记的扉页写下一首《生命之歌》:            
              翅膀硬了,
             要飞舞到高天;
             人长大了,
             要喜向硝烟。

              那是火,
                  是血,
                      也是生命,
               更是人类的节日,
               新生的起点。

               冲上去啊,
               革命的年轻人,
                在鲜艳的红旗上,
                又要留下我们的血斑。

                为了免除人类的苦难,
                消灭一切帝修反,
                我们的最大幸福,
                与敌人决一死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6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