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4070.《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本书讲述了从劳改队相识的“我”与“她”在文革时期的爱情故事,书中涉及许多“禁区”与敏感问题。
      章永璘,一位文化大革命下的牺牲者,年轻岁月,几乎是在劳改营中度过,总逃不离饥饿、苦难与挣扎。三十九岁那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黄香久,对女人的渴望、期待、好奇,在顿时忽然化成了真实,爱情一蹴可及。
      悲哀的是:时代的悲剧加给他的压抑,导致新婚之夜,章永璘在多情豪迈的妻子面前,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失去了他男人的尊严,他退缩、无助,奋力却徒劳无功。
      面对妻子的出轨,羞辱、不甘、自卑……种种情绪在章永璘的心中不断纠结,不断扩大,愤怒的情感渐渐酝积成一股大洪流,突然爆发,他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不再是在男女性事上无能的废物。但从此之后,他再也无法体谅香久曾经背叛……
      作者用浪漫与写实与写实手法交织,将刻骨铭心的伤痛转化成为普遍的人性体会。精湛独特的叙事手法,领人进入高潮迭起、震聋发瞶的小说新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2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4071.《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内容提要
      我多少次想把这一段经历记录下来,但不是为这段经历感到愧悔,便是为觉察到自己要隐瞒这段经历中的某些事情而感到羞耻,终于搁笔。自己常常是自己的对立面。阳光穿窗而入,斜晖在东墙上涂满灿烂,的金黄。停留在山水轴上的蛾子蓦地飞起来,无声地在屋里旋转。太阳即将走完自己的路,但她明日还会升起,依旧沿着那条亘石不变的途径周而复始;蛾子却也许等不到明天便会死亡,变成一撮尘埃。世上万千生物活过又死去,有的自觉,有的不自觉,但都追求着可笑的长生或永恒。而实际上,所有的生物都获得了永恒,哪怕它只在世上存在过一秒钟。那一秒钟里便有永恒。我并不想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永恒。永恒,已经存在于我的生命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2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4072.《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作者
      张贤亮(1936年12月-2014年9月27日),江苏省盱眙县人,生于南京,中国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企业家。张贤亮14岁开始文学创作。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张贤亮率先突破了若干禁区,例如描写性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张贤亮的作品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1992年,他创办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2014年9月27日下午2点,因重病医治无效在宁夏银川去世,享年78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4073.张贤亮人物简介
      张贤亮的父亲曾留学美国,后为国民政府官僚,1949年被关押,后死于狱中。1936年12月张贤亮出生于南京。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前夕,随家人逃离,幸免于难。1954年,18岁的张贤亮从北京的高中肄业,前往宁夏贺兰县插队,不久任宁夏省委干部文化学校教员。张贤亮14岁开始文学创作; 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打为右派,接受劳改、管制、监禁达22年,其间曾外逃流浪,1979年9月获平反。
      1980年任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重新执笔;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主席;1992年在宁夏银川市郊创办镇北堡西部影城,曾为其董事长。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在19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张贤亮率先突破了若干禁区,例如描写性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2012年11月12日,新闻爆料他包养五名情人。
      2014年9月27日中午,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0-22 17:35 编辑

      4074.张贤亮人物轶事
      转行经商,牵头创办西部影城
      张贤亮的成功,并不仅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 1988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斩获国际大奖,其主要外景地银川西郊的镇北堡也逐渐进入人们视线。1992年,记者在《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上分别发表了题为《红高粱“红”了镇北堡》《影视界看好宁夏“外景地”》的文章。
      两篇报道吸引了镇北堡所在地贺兰山林草试验场时任场长袁进琳(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的关注,他不仅将这两篇报道大量复印,广为散发,而且就此率先提出恢复外景地、发展旅游事业的初步设想,得到各方的热烈响应。在具体筹划时,大家一致认为此事应该由张贤亮牵头,借助他的名望和号召力促成此事。
      张贤亮不仅扛起了这杆大旗,而且不断完善、提升,使这个昔日废弃多年的古城堡,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和5A级旅游景区。张贤亮曾对记者说:“如果说,我创作的小说是‘平面文学’的话,那么,西部影城就是我创作的‘立体文学’。”现在的西部影城,集观光、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体验于一体,曾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作品拍摄基地。
      江苏曾经想出版他的文集
      得知张贤亮去世消息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退休老编辑张昌华告诉记者,80年代,张贤亮火起来的时候,他就开始与张贤亮约稿,准备出版他的书籍,“我比较关注江苏本土出生的作家,先后与他通过4封书信。”
       电话中,张昌华找出了保存至今的信件,“第一封信是张贤亮于1986年5月29日写来的,当时我们正在筹备《东方记事》杂志,想和他约稿,他在信中非常客气,说自己是个‘刑余之人,不可言勇’,在文坛不过是个跑龙套的人,面对江苏父老乡亲,也只能敲敲边鼓,如有合适之作一定奉上。”张昌华回忆说,当时,社里为了拉住张贤亮,想和他签订一份出版协议,但他始终不愿意,说自己写作很随性。
       第二封信则是写于1987年,张贤亮在回信中夹带了22元钱,让张昌华代买两本江苏文艺社出版的图书,一本是《古文鉴赏字典》,一本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记得我给他寄过杂志,可能页面上刊登有这两本书的广告吧。”
       后两封信是到了1998年,当时江苏文艺社推出了一批名作家的文集丛书,包括叶兆言、苏童等,“我们也打算出版张贤亮的文集,他也表示愿意合作,并且寄来了文集的目录。但是很遗憾,最后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出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2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4075.张贤亮人物成就
      张贤亮是中国文学界久享盛名的文学家。不但他的文学代表作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30多个国家发行,而且在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上也建树良多。张贤亮并不是要当书法家,所以使他不刻意地游离“书法圈”外,如贺兰山的野花任自开放,在这个喧躁的时代留给人们的是一份清雅的墨韵和思索,其书法本身的创造力在深厚的文化品格中绽放。“书法家”应首先是学问家,应具备必须的文学,文字学与历史学的修养,否则“书法家”再超生的多,对我们的时代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故而张贤亮先生的文学史和书法造诣不是非要每个书法家都把他的作品作为“参照系”,而是让一些有志于书法收藏和研究的人们明白:人品、学识与书法密不可分!作为当代红遍大江南北,名扬长城内外的著名学者型书法家,张贤亮少爱诗书,其母贤敏博学,思想开拓宏深,使先生从小就有了很好的起点,在书法艺术方面下过苦功,后来历经沧桑,世事变迁,先生又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的书法造诣和书艺境界是特殊天赋与漫长研悟的合成物。但他没有以书名世的念头,胸怀淡泊,学养渊雅,是铸成先生书法品格的重要因素。在充分肯定先生临悟参半的功夫外,我们不得不同时认同他的学养、天赋对形成“张体”的重要作用。张贤亮书法秀润遒媚,俊逸多姿,尤擅行书,他对各体笔法均有广泛涉猎,他读过和临习北碑南帖,如唐人褚遂良,晋王右军,苏东坡,明董其昌等。但其书法更富南帖之韵,字的点画则时见北碑风骨,结体的欹斜及个别点画的舒张纵遗颇类米芾、东坡和董其昌的风神。
      他创办了宁夏西部影视城 《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东邪西毒》都在这拍的。
      因为众多作品,张贤亮的名字广为人知。但是事实上,除了是知名作家,张贤亮还有一重身份不能不提,那就是宁夏西部影视城的“堡主”。而这也是众多影视圈名人纷纷悼念他的原因,据悉有50多部知名电影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据悉,1961年冬天,25岁的张贤亮戴着“右派分子”的帽子从宁夏贺兰县的一个农场被释放出来。到距银川市20公里的镇北堡集市买盐时,他发现在荒滩上耸立着的两座古堡废墟有特殊的视觉形象。20年后的1981年,他将当时已成破羊圈的废城堡推荐给谢晋做由他的小说《灵与肉》改编成的电影《牧马人》的外景地,于是这个荒凉了几百年的古堡开始热闹了起来。1993年9月,宁夏西部影视城在镇北堡开业,张贤亮放弃了铁饭碗,把这个荒凉的地方打造成了4A级景区,成为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电影电视的外景拍摄基地。《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边走边唱》《黄河绝恋》《老人与狗》《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书剑恩仇录》《东邪西毒》等50多部电影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4076.张贤亮人物评价
      —著名导演王家卫
      拍《东邪西毒》,他给了很大支持
     “我进内地第一部电影《东邪西毒》就是在西部影视城拍的。当时因为张国荣演西毒,于是我们要到西部拍,当时张贤亮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现在张国荣不在了,张贤亮老师今天也去世了,我觉得非常遗憾。”
      张贤亮身上有关“第一”的故事很多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久辛
      张贤亮曾经说,他是中国第一个写性的,第一个写饥饿的,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的,第一个写劳改队的……发生在张贤亮身上,有关“第一”的故事很多。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王久辛说,张贤亮是新时期文学界的扛鼎作家,“如果没有他的《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新时期文学界会像天缺一角。”
      王久辛说,张贤亮的作品中,人性并不都是灰暗的,他的身上有一股浩然之气。在小说《肖尔布拉克》里有一句话,“在碱水湖里泡过的,都是国家的宝贝疙瘩。”这说明,他虽然经历了磨难,但人特别坚强。后来,他又去办了影视城,“影视城也是他自己的一部伟大作品,他是一个做文化品质的人,把产业和事业理解得非常清楚。可以说,张贤亮前三分之一的人生有些磨难,中间创造了一生辉煌的作品,晚年的三分之一又创造了影视城。是一个伟大的人生。  他是了不起的人,学到老用到老,创造到老。”
      当代文学史绕不过他;他重情义,有一颗童心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高洪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贤亮在很多领域都有一种特殊的才能,形成了“张贤亮现象”,对这样一位当代文学史绕不开的作家的离世,他表示非常痛惜。
      高洪波表示,2014年年3月份,罹患癌症的张贤亮来北京看病,“我们几个作家老朋友,包括张抗抗等,在北京相聚了一次,张贤亮半开玩笑地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但文学史是绕不过我的。”当时他吃中药过敏,身上痒得难受,但他很坚强,脸上依然有笑容,依然充满着对病的蔑视。高洪波说道,张贤亮很重情义,他有一颗童心、喜欢热闹,好交际,人经历比较大的磨难之后,很多事情看得比较淡,也比较透。
      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人
      —南京作家鲁敏
     “我以前都不知道,张贤亮就出生在南京,老家是盱眙。”南京作家鲁敏告诉记者,“张贤亮是妈妈他们那辈人特别喜欢的作家,尤其是根据他作品《灵与肉》拍成的《牧马人》,哎呀特别迷。”在鲁敏看来,张贤亮是他那一代作家中对人性、性意识的独立与唤醒最有突出贡献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3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4077.《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4078.《平凡的世界》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村题材为主,通过对年轻人生活的描述,反映了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而书中最引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0-23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4079.《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尊;后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被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变恶劣,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女儿,县城教师润叶是青梅竹马,却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向前结婚。这时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田福堂为加强自己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3 1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