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杂学家

求联(10)

[复制链接]
乡下人 发表于 2012-2-1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凑个热闹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凑成无情对

一语录,五集选,八亿本,万民众唯一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19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复言

       感谢诸位积极参与,对的各有千秋。信口开

   河,胡评一二:

       罗帆(23)联中“十日谈”为一杂志名,如

   对“百家姓”,平仄关系恰到好处。其余有待商

   榷。

      (30)联中“二人转”为一曲艺形式,如对

   “三字经、千字文”,平仄关系匹配。其余尚需

    推敲。

     
    上两联如合并成:

    “二人转,十日谈,。。。,。。。。。。。”

    可能变成妙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2-2-19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帆 于 2012-2-19 15:14 编辑

《十日谈》书名,意大利作家名著。《二魚夫》书名,话剧名本。《五卷书》书名,均为翻译作品。哈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凑成无情对,哈哈!应称大手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2-2-1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帆 于 2012-2-19 15:13 编辑

习惯上北音无仄,说唱风格不一。所说曲艺辙口与诗韵尚有微异。不辩论。
     浏大家(指古今成篇)之作亦难免微拗,学而见精,是好亊。查唐宋近体律中也是如也,或称古风,避律而谈,因仄害意时,意先,当否?
     贵上联确见水准,凑趣呈上即兴之拙,不改。见丒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2-2-19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帆 于 2012-2-19 15:32 编辑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凑成无情对

二鱼夫,五卷书,十日谈,茶余散聊有意错

一齣戏,二人转,十八调,乡音谱就友谊(有意)歌

一棵树,两只梨,顽(万)童戏,襁褓闲嗒有意啖(单)

      以上三行,均系即兴相与,如高考应试,限时交卷沒有补考机会,不改了。门外之汉弄斧,有违楼主之意了。听凭评判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2-2-19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帆 于 2012-2-19 15:42 编辑

无情对的创作一般有以下几种:



1、反推论

反推论,是指作者的创作思路从无情对的对句开始,通常是由一句俗语、熟语或成语等既有句子而反向寻求出句。比方说,云无心出岫的:同观日落、皓月一盘耳,搜集资料的:甘地有缘涉足非洲,等等,均是属于这类反推论的创作。这一类型的创作,通常作者会把后得的句子发表出来,和大家作一个愉快的交流,到最后有人能度出其心思了,便大可以报以哈哈一笑。所以很遗憾当天一下子便把搜集资料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给对了出来,使之没有了这一份享受。
2、巧合
     巧合,是指出句者本无意求无情对的,但对句者在灵光一闪处把其对成无情对了,比方说,“风流万种”句,就是这样的情况。

巧合的无情对,在质量上通常会比反推论的无情对稍微有所欠缺,越长的句子越能反映出这种差距,这点很正常的,因为长的句子,受到的限制会比短句子多。



3、求句

这在一些比赛中通常会看见,其中也偶然会发现有佳品,但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出句者可能没有考虑到无情对句存在的限制,是所有对仗中最多的,往往出了句而得不到好的对句,如某处比赛中的无情对出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应对者无数,但效果不甚佳,用了许多种方法去应对,但都因为条件不足而不能完成。



二是出句者自身对无情对的概念不甚了解,常常把产生歧义的对句作为出句,那么即使对句者对出了原句,总体效果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举个例子:牙刷,一般就是指日用品,但在粤语里面却有指人“飞扬跋扈”的意思,以“毛巾”作出句,对以“牙刷”,能让人忍俊不禁,但若用“牙刷”作出句,对以“毛巾”,便觉得索然无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2-2-1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向杂学家讨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2-2-1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向杂学家讨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泉石上流 发表于 2012-2-2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凑成无情对。
马恩列,毛润之,邓先圣,驱雾拨乱名人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2-2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致罗帆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讨教之说绝不敢当。上

      述宏论能看出您的文学造诣颇深。宏论对我受益

      匪浅。首先,我把“十日谈”错记成杂志名了;其

      次,我居然不知道《二鱼夫》、《五卷书》为翻

      译作品,见笑了。

          “启蒙凑成无情对”可作两个方面理解,一是

      联的构成,它就是联的一部分;二是下联即可以

      对成普通对,也可以对成无情对。并不要求必须

      对无情对。


           对联的平仄,我无太深的研究。窃以为,尊

      重传统形式,以约定俗成的规则为先。因仄害意

      时,意先,然也。如此说来,“二鱼夫”句下联,

      当属三个下联中的上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18 1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