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3-4-10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5-5-1 21:37 编辑
第十七回、南大岗百顷良田麦苗壮
北沟塘万亩草地军马肥
成功出于勤奋,快乐来于满足。
知青在自己劳动成果面前,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自豪,看‘猴子’又在吟诗抒情了。可有一个人却在那里徘徊,她在想什么?看书的,您自己在字里行间去寻觅吧。
转眼已是一九七一年的仲春时节,北疆的季节来得晚,三月中旬阳坡的积雪才刚刚开始融化。机务排的拖拉机就抢前抓早地下地捞雪了,链轨板加桦树条子的雪捞子把地里的积雪硬壳拓开,使得阳光射透了雪层,促使积雪快速地融化深入到地下。这是保春墒促早播的生产措施。
耢雪是机务排全年生产的第一炮,这项工作虽然很简单,但是很重要。对于知青女子车组来说更有意义,过几天她们的机车就要调兄弟连队去了,尚志红等人即将离开心爱的机车转到修理所去工作了,这最后的时刻谁能不珍惜呢?
尚志红向连长请示要把耢地的的任务全部包下来,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您们的积极性是好的,可是时间不等人呢。根据咱们的任务,必须去两台车。”秦连长很欣赏尚志红的性格,可惜的是她经验少了点。
“好,那我们就来个比赛!”
拖拉机在雪地上快速地奔驰,雪粒在链轨上飞扬,雪壳被捞子破开碾碎。疏散过后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动着七彩的光辉,渐渐地融化成雪水润入了土层。
经过一周的春播,小麦的种植结束了。首播的小麦已经钻出了嫩嫩的绿苗,在山上和沟坎的积雪的映衬下,让人们享受着冬去春来的喜悦。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然而,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总让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抖擞。
青龙山顶峰树枝吐出了嫩绿的叶片。山腰上柞树诸色的叶葆已将陈叶催落,杨树的枝条泛出了淡绿,那些报春的山花已经张开了花瓣,在春风中展开了笑颜。一丛丛的达子香花开得最艳丽夺目,粉色的、淡紫色的、泛着微红的花朵无拘无束地绽满了枝头,显得十分张扬和大方。还有那些无名的小花或依着大树,或牵着小草害羞地露出了笑容,看到她们孤单单地站在点点残雪之中,让人对这些报春的小仙子有了几分赞叹和垂怜。
刚刚镇压完青苗的机车停在了茅岚河边,侯移山和方子和跳下了车,欣赏着山景。几天前,还是白雪皑皑,没想到这里的变化这么快?兴安岭太神奇了。
看着眼前的奇观,方子和又动起了科学的脑筋,分析起了地形地貌与气象的关系。侯移山静静地看着山顶吐出绿叶的树木和山腰的达子香花伴着柞树的黄叶,还有山脚下的点点残雪,不由得诗兴大发。
“寒辞大地雪方消,
已有新华秀嫩条。
连日春风山变色,
白足绿顶五花腰。”
v 侯移山犹思似吟轻声漫语地哼诵着即兴之作。
近几个月侯移山的现代诗少了许多,古诗的新作多了起来。谭子厚说侯移山的文思随着岁月和环境长大了,可在大家眼里的他还是个孩子,那是他嬉笑的娃娃脸和活泼好动的外表,给了人们一成不变的印象。
清凌凌的河水漂着零零散散的冰排,岸边几块残冰在太阳的光热作用下融化成立杈的冰凌,就像一朵朵盛开的水晶菊花。侯移山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呆了,他俯下身来目不转睛贪婪地注视着这奇观美景,似乎要把脑子变成一架照相机留住这春天赐予的俊美奢华的礼物。
“北大荒的春天,我爱你。
我爱你,秀美的春山;
我爱你,清澈的河川;
我爱你,碧蓝的青天;
我爱你,翠绿的麦田。
我要化作一朵白云,凌空把你俯瞰;
我要化作一丝清风,亲手把你抚遍;
我要化作一株小草,陪伴在你的身边;
我要化作一只春燕,为你歌唱,向你呼唤。
春天,春天,我爱你---”
“猴子,你又触景生情发狂吟了?”方子和看到侯移山张开双臂仰望着蓝天,快速地转圈高声吟诵,笑着说道。
“子和,这美丽的春天不值得赞颂吗?”
“当然了,骚猴子遇到了春姑娘能不兴奋吗?”
“你说谁是骚猴子。”侯移山边说边抱住方子和摔了起来,两个人在河边的草地上滚来滚去,身上沾满了被新草芽子拱掉的老草母子。
两个人滚得累了,仰面躺在了草地上,仰望着蓝天。洁白的薄云像悬挂在碧蓝色幕布上的一缕缕丝线,让人看得心旷神怡。
一阵清风吹过带来了一股草药的清香,侯移山翻过来俯身一看几棵刚刚钻出地面的蒿草芽,玲小的嫩叶微微地抖动着泛起了清香气味。在它的旁边有一株挂满白色绒毛的茎叶挑着一支紫色的小花,在草芽和矮蒿的衬托下显得亭亭玉立。其实,她只有十公分高,人们不经意都难以发现她。人们叫不上来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她后来能否长大,会不会结果,因为,当杂草长起来的时候就显现不出来她的身影了。但是,她凌寒开放的英姿,破土报春的精神却深深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方子和对侯移山的行动没有一点感觉,他只顾看着蓝天,右腿搭在拱起的左腿上,右脚勾勾点点地打着拍节,哼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绿色对于农家人来说,那是生命的象征,幸福的源泉,财富的积淀。
半个月来着实忙坏了基建排,二百多平米的房建任务硬是用十三天的时间拿了下来。看着这红砖铁瓦的新房,来验收的场基建科技术员赞叹地挑起了大拇指。
说起来这是大家的功劳,集体的劳动成果。不过人们都夸秦连长的运筹起了关键作用。在他的安排下,窑地在头一年的夏秋之际备下了足够的红砖;瓦工班打好了地基;木匠姚富民和徒弟黄崇泽也在元旦之前打完了门窗,做好了房架子。这就使得基建工程速度较计划提前了一个月。
瓦工班的老班长是原来团基建队的唐树仁,盖学校的时候来到十八连支援。秦连长看他有一手好活就三番五次地做他的工作,他被秦荣祥的真情打动了,答应长期留在十八连。秦连长是个基建迷,走到哪个连队都要盖上几栋房子。他的理由就是鼠有洞鸟有窝,建点就得盖房子。在他的计划里要盖上几栋砖房,让那些南征北战开荒建点的老同志享受到砖瓦房的待遇;结婚的知青住不上城里的楼房,有个好模好样的平房也是个心理上的安抚。这个秦连长可真是个富有情感的有心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有了兽医室、配种室、种马厩之后,畜牧排长丁宁,兽医孙长海和助手焦阳也都就位上岗了。
听说连队要进军马,知青和场子弟纷纷找秦连长请求去放牧班当牧工。就连机务排的徐嘎子、侯移山、金兰、张亚男、袁招娣也来凑热闹。秦连长给他们当头一棒:“好事总不能都给你吧?农业、牧业同等重要,刚学会开拖拉机,就想去骑马?这山望那山高。连里有安排,你们找也没有用。”
嘎子和猴子吓得一伸舌头转身跑了,金兰等三个人站在那里和连长理论。
“我们的车都调走了,还干啥机务哇?”
“机务上的活计多了去了,没车还有别的事可以做。过几天把你们五个女的都送到总场修理厂去学习,回来办修理所。”
三个人无话可说,只好回到宿舍。
尚志红看到三个人回来不用问就知道结果了。一向好出头凑热闹的尚志红这次为何不去讨没趣?是她有先见之明, 还是另有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