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2-22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0-12 19:30 编辑
3888.林语堂台湾阳明山故居简介
进入故居后,抬头就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天井,但仔细一看却发现,长廊里竟是西班牙式的螺旋形白色廊柱,中西合璧也许暗合了林语堂先生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心理。据说这个故居是林先生亲自设计的,也是他生前最后十年定居台湾的住所。他曾用得意之笔描述这座房子“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庭院屋顶是蓝色琉璃瓦,配白色粉墙,饰深紫色圆角窗棂,色调典雅很中国。在天井一角,有鱼池、假山,遍植翠竹、枫树、藤萝。据那位夏小姐介绍,林语堂生前最喜爱竹子和石头,喜欢坐在池端的那张石椅上“持竿观鱼”。不知为什么,我看到鱼池里那些活泼泼的鱼,竟想到那首“溪的美,鱼知道”那句歌词。
走进那座大屋里,一进门就是林先生的书房,先生生前用过的东西几乎是原汁原味地呈现。我在大陆去过许多名人故居,有些故居就是几张板凳和桌子,墙上放几张老照片,一看就是虚假的,生硬的,构不成历史的气场。而那天我站在林先生的书房里,窗外的余晖照了进来,洒落在书桌上的英文打字机、手稿以及他用过的烟斗上,形成一种奇妙的感觉。书橱里放着藏书、文房四宝,墙上张贴着他写《京华烟云》时列出的人物关系表,那感觉就像林先生刚刚出去散步了,而我这个不速之客就站在这里。睹物思人,让人心里有点发紧。
穿过走廊就是客厅,里面放着旧式的茶几、沙发、餐桌,上面散发着岁月留下的光泽,让人想象出当年这里高朋满座时的笑声,“眼前一笑皆知已,座上全无碍目人。”这种知己之间的清谈,也是林先生向往的人生境界。客厅的墙上还挂着林先生手书的“有为不齐”四个字,所谓“有不为”者,正代表了他不随流俗的处世哲学,意思是世上有些事是他不屑去做的。不过在他的卧室里,我发现他的床特别窄,就像单人床一样。但并不影响他所提倡的“躺在床上的艺术”,我很认同林先生的那句话:“我相信人生一种最大的乐趣是蜷起腿卧在床上。”据说林先生很多著作都是躺在床上完成的,可见写作本来就是一件特别放松的事情。
早在八十年代,有幸读过林先生的那本《生活的艺术》,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我的身上就埋下了“闲适人生”的种子,林先生让我知道了“一个人有了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林先生也告诉我们,读书并非为了做学问或钻研什么大道理,而是为了生活的乐趣。许多年来,我真是记住了这句话,因为我明白,我现在之所以身上有点“闲适”的气息,祖师爷就是林先生啊。
林语堂先生一生创作了8部长篇小说,1000多篇散文,著书60本,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此外,他提倡幽默,提倡闲适、性灵的小品文,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一生办过三本杂志,《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也是我们媒体人的前辈了。这个“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名人,1895年10月10日出生在被称为“中国坂仔香蕉之乡”的福建省平和县坂仔镇,他引以为傲的就是有个“纯天然的童年”。林语堂一生当中具有浓郁的故乡情怀,他曾多次说过:“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力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也许正是坂仔的自然风光、童年纯真的梦,都浸透到林语堂文化修养的深处,进而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形成了他幽默性灵、平和闲适的精神境界。
那天,夏小姐还领着我们去看了后面的园子。没想到走过天井时,走在前面的她突然停了下来,我还以为她临时改变主意,后来才明白过来,前方有位游客正在端着相机拍照,后来等那位游客拍完我们才走过天井——事后我们很为这个细节唏嘘不已。
后园很漂亮,里面长满花草树木,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据说这里是林语堂生前最喜欢散步的地方。让我惊讶的是,林语堂先生的墓地就在这里。1976 年3月26日,林语堂病逝于香港,同年4月1日,就安葬在这里,也许这里也像福建的山与水,也许这里与大陆家乡隔海相望。人的生死都能在一处安息,也算是人生的大幸了。正如他生前所说的:“让我和草木为友,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那天,我站在他的墓前,向先生鞠了三躬。因为我明白,来一趟不容易,今后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再来到这里。
在故居的正面房子原来是个大餐厅,现在是可以让游客喝茶的地方。餐厅外面有个阳台,林语堂先生曾在自传里写过:“黄昏时候,工作完,饭罢,,既吃西瓜,一人坐在阳台上独自乘凉,口衔烟斗,若吃烟,若不吃烟,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如今那个阳台上,依旧放着当年的木制小桌和藤椅,这里毫无疑问是视野最佳的位置。如果说阳明山是“经典的风景”,而这里就是“经典中的经典”。
我很想在不远的将来,有机会重新来这里,什么事也不干,就坐在阳台上慢慢地品尝一杯台湾高山乌龙茶,白天可以看见极蓝的青天,黄昏可见夕阳慢慢沉没在观音山际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