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9-18 21:32 编辑

      3489.老舍跳湖自尽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老舍为什么选择太平湖呢太平湖周边离老舍家更近的有什刹海有后海有积水潭。有没有他刻意的选择选择自己死亡的归宿。
      老舍生前写了无数的作品而他大多数的优秀作品的故事的发生几乎都是在他祖上正红旗下的属地就是北京的西北。《四世同堂》的故事是发生在老舍的出生地护国寺的小羊圈胡同他出生在那个地方青少年成长在那个地方他所接受的私塾教育以及到后来上缸瓦市教堂作品当中描述的很多人和事物以及情景的发生大多数都是在那个地方。就是他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度过了青少年时代的可以说是自己精神的故乡真实的故乡。
      老舍当了教授之后给自己的母亲在太平湖相对城里的那个地买了一所房子十间大北房。老舍母亲在那儿住了十年。老舍的死和他给母亲买这房所在的这个地方是不是也有一个生与死的一种相交这都是我们可以思考的。
      舒乙在其文章《爸爸最后的两天》中说“太平湖悲剧发生12年后有一次我偶然打开一张解放前的北京老地图竟一下子找到了父亲去太平湖的答案。太平湖正好位于北京旧城墙外的西北角和城内的西直门大街西北角的观音庵胡同很近很近两者几乎是隔着一道城墙、一条护城河而遥遥相对从地图上看两者简直就是近在咫尺。观音庵是我祖母晚年的住地她在这里住了近十年房子是父亲为她买的。我恍然大悟父亲去找自己可爱的老母了。”
      老舍的投水自杀的选择在他的作品也里也可以找到这样宿命的痕迹。他的死与他在《四世同堂》里写的祁天佑如出一辙祁天佑在遭受了日本人的侮辱之下挂牌游街不甘屈辱最后投水而死。在他的散文《诗人》中他写道“及至社会上有了大祸患他会以身谏他投水他殉难。” 冰心在说到老舍之死的时候说“老舍先生肯定是要投水自杀的为什么呢因为老舍先生作品当中很多好人的结局都是投水。”
      老舍自杀的太平湖过去芦苇丛生充满野趣后来湖水被填平了建成了北京地铁修理总厂今天即使寻得到旧处也见不到湖面。发现先生尸体的当天据太平湖公园看门人说8月24日老舍在公园一个人坐了一整天由上午到晚上整整一天几乎没动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9-18 21:40 编辑

      3490.老舍文革中备受侮辱
      1966年8月23日本应在家继续休养的老舍到北京市文联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 23日下午老舍与箫军、端木籍良、荀慧生等30多位作家、艺术家一道被挂上“走资派”、“牛鬼蛇神”、“反动文人”的牌子押至北京孔庙大成门前被近向焚毁京剧服装、道具的大火下跪惨遭污辱、毒打。又因“对抗红卫兵”加挂上“现行反革命”的牌子遭到“红卫兵”变本加厉的残酷殴打直至24日凌晨。被打得血流满面、遍体鳞伤的老舍被押回市文联几百名无知少年被煽动起来专门针对老舍一个人……批斗中老舍不再说话不再低头他使足了最后一点力气把手中举着的牌子狠狠扔了出去…… 老舍的举动无疑使批斗升级他被轮番毒打到深夜直到凌晨夫人才被允许接他回家……
      1966年8月24日凌晨老舍先生回到家中清晨年近古稀的老舍先生独自走出了这生活了十六年的丹柿百花小院。他直接去了北京西城豁口外的一个小湖——太平湖老舍在太平湖坐了整整一天和大半个夜晚然后步入了湖水。没有人知道在老舍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坐在太平湖边都想了些什么。
      老舍遭遇凌辱竟然是几个学生的即兴发挥那么他的死其实也充满了偶然性。但是在动乱的年代谁能说这样的偶然可以避免呢8月23日的惨剧也可能在其他的时间里呈现老舍的自杀是偶然中深藏着必然。舒乙在《老舍的关坎和爱好》一书记录老舍离去前的那一天“8月23日1966年这天老舍病后第一天去上班参加劳动恰好碰见几个中等学校的学生们预定在孔庙焚烧京戏的戏装。狂热的少年们点起了熊熊大火强迫北京市几十名文化名人顶着烈日围火而跪并用刀枪剑戟等道具抽打他们。纯属被偶然卷入这场暴虐的老舍首当其冲当场被打成头破血流伤势严重。”
      舒乙谈到老舍之死的言语是无奈的。“我和我妈妈是当年事情最重要的当事人了—我是收尸人妈妈是埋葬人。妈妈说老舍受到拳脚和侮辱的当天晚上回到家他们俩说过好一阵子话之后两个人相背而睡其实都是一夜无眠。第二天老舍就走了不归路。妈妈说老舍的走没有什么迹象一向不管钱的他只是在那天晚上曾经问过家里还有钱吗够不够孩子们一时之用第二天早上他让妈妈去正常上班之后只和一个人说了一句话—有如《茶馆》里一样的情景他叫过自己当时只有三岁的小孙女弯下腰用很慢的语速说‘跟爷爷说再—见’那天是我一个人赶去收的遗体我记得很清楚骄阳似火的8月天傍晚天突然下起了毛毛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9-18 21:45 编辑

      3491.老舍自杀后骨灰消失
     文革后1978年6月给老舍举行骨灰安放仪式的时候报道文章里说他的骨灰盒里装着他的钢笔和眼镜。文章没有直接说老舍的骨灰盒子并没有他的骨灰。那时候的这类文章虽然给文革的受难者平反但是说及文革中的一些可怕的事情时尽量模糊委婉。
      1994年笔者曾经有机会和老舍的儿子舒乙见面向他询问为什么老舍的骨灰盒子里只有他的钢笔和眼镜。舒乙说老舍的骨灰当时没有留下来因为火葬场不让留骨灰。老舍去世的时候舒乙31岁他拿着北京市文联开出的一封“我会舒庆春老舍本名自绝于人民特此证明”的公文介绍信到火葬场操办了老舍的火葬手续等等。是两个年轻的妇女办的手续。其中一个是梳小辫儿的姑娘她说上面有规定这样的情况不能留骨灰。
      笔者询问是一个什么样的“上面的规定”是哪个权力机关发的文件。舒乙回答不知道只记得是那个梳小辫儿的姑娘说的。在舒乙发表的关于老舍的多篇文章里没有提及有这样一个“规定”也没有说火葬场工作人员告诉他有如此规定而不准留老舍骨灰。
      由于不能获准查阅文革档案笔者不能确定这是一个写成书面文字的“规定”还是一个来自文革高层领导的口头命令。但是确实在1966年8月下旬被打死和被打后自杀的人们都没有能留下骨灰。当时北京的红卫兵中流传着一句话“打死个人不就是28块钱的事儿吗”被打死者的家属被要求付28元火葬费但是不能要求保留骨灰。比如从笔者的调查知道1966年8月27日被北大附中红卫兵打死的中关村中科院气体厂工人陈彦荣1966年9月8日被打死的北京第25中学教师陈沅芷他们的家属交了28元钱但是没能得到死者的骨灰。事情作得如此一致这里面一定是有某个“上面的规定”在起控制作用才可能如此。希望有读者会提供关于这样一个“规定”的寻找线索。
      另外舒乙告诉笔者那个火葬场的梳小辫儿的姑娘还告诉他象老舍这么高地位的干部被这么处理指丢弃骨灰还是第一个。老舍当时除了在文联和作家协会身任高职还在“政协”任高职。舒乙在《父亲的最后两天》文章,见《老舍之死》一书第62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7中也提到这一点。老舍在被“斗争”以前有小汽车和司机接送他上下班显然也说明他的地位和级别都很高。所以老舍的情况和上面说到的工人陈彦荣以及中学教员陈沅芷的情况有所不同。作为一个级别高的干部受到丢弃骨灰的对待应该是由高层决定和指示的如果没有一个写成文的规定的话。
      有一种解释说不准保留骨灰不仅仅是为了进一步打击死者也是因为技术上不许可。当时北京大批人被打死以及被打后自杀。在8月18日后死人数一天比一天上升。根据一份“内部”的统计资料在老舍被送往火葬场的8月25日北京有86人被红卫兵打死。第二天8月26日被打死的人的数字比前一天增加了百分之五十高达125人。以后仍然逐日增加。此外还有一批人象老舍一样在被打被侮辱后自杀。这样8月下旬每日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北京的正常死亡人数。大量被打死的人和被打后自杀的人的尸体成批送往火葬场尸体上既没有标明姓名也没有作过血迹清洗。火葬场的停尸房爆满。焚尸炉超负荷工作。也就是说大规模的暴力迫害和杀戮造成了分别焚烧尸体和保管骨灰的困难。
      但是技术性困难显然不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对这些被害死的人们的高度蔑视以及进一步迫害他们的恶意才会有这种不准留骨灰的规定及其实施。在文革当局的逻辑中他们的生命都可以被用残酷的方式剥夺对他们的遗体当然也要穷追猛打。在普通人这一边对他们的被虐死都只有容忍接受了也没有可能再关心他们的尸体处置。但是要知道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残酷。在古代对判处死刑的犯人也还容许家属收尸筑坟。文革当局的无限权威却一直延伸进了火葬场。文革对个人的迫害一直继续到死后的骨灰。
      舒乙往父亲的骨灰盒里放入一块木牌上书“老舍先生生辰八字和血迹”再将生辰八字牌放入上书“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生于戊戌年腊月二十三日申时”。然后他举起了老舍受难时的血衣残片那是1966年8月23日老舍在北京孔庙遭毒打后留下的遗物家人保存了39年。舒乙将血衣残片放入骨灰盒以替代父亲的肉身。同时放入的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毛笔和他最喜欢的香片茶。最后亲人们往骨灰盒里撒入干菊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9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3492.《射雕英雄传》
      故事以宋、金、蒙古三国对峙作为背景。南宋偏安,君臣昏聩,朝政日衰。大金国虎视眈眈, 而蒙古雄鹰成吉思汗表面联宋伐金,但暗地则蕴酿着一统江山的野心。靖康之耻阴影下的中原江湖,武林至宝《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成为人们匡扶大宋江山、追求武学颠峰的寄托和目标。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绝世高人,以及全真派、丐帮等数大门派纷纷卷入其中。忠良之后、少年郭靖承母命从蒙古草原南下寻找杀父仇人,他偶遇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的女儿黄蓉,郭靖天生淳朴,憨厚宽和,黄蓉美丽无比,蕙质兰心,古灵精怪,两人一见倾心。他们结伴闯荡江湖,经历了无数的奇遇、凶险,许下了“聪明人和笨人永远在一起,一起生,一起死,永远不分开”的誓言。最终,靖蓉告别穆念慈,骑马回桃花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9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3493.《射雕英雄传》主要人物
      郭靖:郭啸天之子,生于蒙古。师承江南七怪、哲别、全真教掌教马钰、“北丐”洪七公和“老顽童”周伯通。虽然鲁钝但极为忠义。擅长降龙十八掌、空明拳、和九阴真经。该书结尾时成为绝顶高手,武功可与“天下五绝”并驾齐驱,后于《神雕侠侣》第三次华山论剑,号称“北侠”。
      黄蓉:“东邪”黄药师之女、“北丐”洪七公之徒,邂逅郭靖后与其成为情侣,一起闯荡江湖,后成为丐帮帮主。机智聪明,精通奇门遁甲之术,而且擅长兰花拂穴手、落英神剑掌、弹指神通、打狗棒法和九阴真经。该书结尾时成为一流高手。
      杨康:杨铁心之子,从小在金朝王府长大(在王府时认完颜洪烈作父,更曾改名为完颜康,后被汉人称认贼作父及卖国贼)。为人狡诈卑鄙。原为长春子丘处机之徒,后来拜梅超风为师,习得九阴白骨爪和摧心掌。因欧阳克觊觎穆念慈而杀欧阳克,最后因误触欧阳锋的蛇毒而死于王铁枪庙中。为杨过之生父,但杨过从未见过他,可是人人觉得他们父子彼此面貌却十分相似。
      穆念慈:杨铁心的养女,因比武招亲乃与其养父之生子杨康邂逅则坠入爱河。从杨铁心她先习杨家本门功夫,后经“北丐”洪七公的指点,习得拳法逍遥游。为人随心善良。在《神雕侠侣》中略提她的下场:念慈因为她自己与杨康痛苦的感情过去和他的死亡伤心欲绝,到了杨过11岁时郁郁而终。在1980年修订版中为杨过之生母,在旧版中原本则为秦南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9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3494.《射雕英雄传》内容梗概
      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一个岁末,隐居临安郊外牛家村的忠良之后郭啸天、杨铁心家遭横祸,被与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勾结的南宋官府害死,已怀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杨夫人包惜弱也双双失踪,噩耗传来,郭、杨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处机怒不可遏,对杀害郭、杨的凶手进行了追杀。他惦念失散的朋友家眷,在临安一带四处奔走打探未果;接着又因受奸人段天德蒙骗在嘉兴与江南七怪发生冲突,两败俱伤。事后,丘处机与江南七怪识破奸人阴谋,释兵言和,但比武未分胜负,丘处机相约江南七怪一同寻人,由自己去救助杨铁心妻子包惜弱,江南七怪去救助郭啸天妻子李萍,并各自将两家的孩子教养成人,十八年后重会嘉兴,由郭杨后人代为比武再分胜负。江南七怪义薄云天,慨然应诺。
      郭妻李萍在丈夫遇难后,先受到南宋军官段天德挟持,后又为金兵所俘,一路漂流到了蒙古大漠,怀胎十月后产下一子,李萍依丈夫遗言为孩子取名郭靖。
      光阴飞转,转眼郭靖已经六岁,这一年他因舍命保护草原英雄哲别受到蒙古大汗铁木真赏识,被铁木真带回军营,不久又与铁木真的幼子拖雷结为“安答”。
      此时江南七怪也寻访李萍母子到了蒙古,并终于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找到了郭靖,六年辛苦于一日之间得到报酬,七怪喜上眉梢,当即便对郭靖启蒙,开始传习各门武功。
      十年后,郭靖已长成为一个粗壮少年,他虽天资鲁钝,但由于六怪严督紧促,再加上自己勤奋努力,后又因得全真教掌教马钰传授玄门内功,武功已经初成。这十年铁木真东征西讨,终于统一大漠,被尊为“成吉思汗”。郭靖因颇具战功,被成吉思汗招为“金刀驸马”。
      十八年之约将至,江南六怪带郭靖南归,为了让郭靖历练江湖经验,六怪命郭靖先行,自己尾随其后。郭靖赶到张家口,与女扮男装的少年小叫花子黄蓉邂逅,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倾心。
      郭靖一路南行至金国的中都北京,在城中他因不满一个轻薄王子欺负卖艺弱女穆念慈与之发生恶战,杨铁心(化名:穆易)险遭王府爪牙毒手。这个下流王子正是郭靖未曾见过面的义弟——杨铁心与包惜弱之子杨康(当时叫完颜康),当年包惜弱与丈夫失散,被金国王子完颜洪烈骗到北京,包惜弱为抚养杨康,被迫忍辱做了完颜洪烈的王妃。
      郭靖、黄蓉相伴而行,在长江边他们与一个举止奇异的老丐相识,这个老丐便是与黄蓉之父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齐名的武学宗师丐帮帮主“北丐”洪七公,洪七公喜欢郭靖朴实忠厚,更喜黄蓉伶俐聪敏,遂将两人收入门墙,并把平生杰作刚猛绝伦的降龙十八掌授与郭靖。
      靖、蓉辞别洪七公,继续南行,在太湖归云庄两人不期与被太湖群雄截获的金国钦差杨康和杀害郭啸天的南宋军官段天德相遇。杨康杀死段天德,并从中得知郭杨两家渊源和自己的身世,杨康答应与完颜洪烈决裂,并与郭靖结义,但与完颜洪烈终究难舍,并将郭靖北上行刺完颜洪烈的计划泄漏出去。郭靖行刺不成,遂与黄蓉雇舟入海,赶往桃花岛,在岛上他巧遇武林奇人全真派高手周伯通,与这位嗜武成狂为老不尊的“老顽童”义结金兰,并得周伯通传授“左右互博、分心合击”的绝技。
      桃花岛比武招亲之后,洪七公遭“西毒”欧阳锋暗算重伤,黄蓉临危受命,接替了洪七公的丐帮帮主之位,和郭靖一同赶往洞庭君山参加丐帮大会。
      与此同时结义兄弟杨康也来到岳州,他利用盗取来的丐帮打狗棒,企图假冒丐帮新任帮主,驱使帮众投降金国,靖、蓉及时赶到,揭穿了杨康的阴谋。
      数日后,靖、蓉为寻找岳飞的《破金要诀》(在《倚天屠龙记》中被郭靖编订为《武穆遗书》)来到沪溪铁掌帮重地,结果行踪暴露,黄蓉被铁掌帮帮主裘千仞打成重伤,幸得已经退位出家的“南帝”一灯大师救助才免一死。此间,欧阳锋伙同杨康窜入桃花岛,将在岛上做客的江南七怪中的朱聪、韩宝驹、南希仁、全金发、韩小莹等五人杀害,并趁机嫁祸黄药师,企图在武林中掀起一场血腥风波,致使郭靖、黄蓉这一对有情人反目为仇。事后黄蓉机智地识破了欧阳锋、杨康的阴谋,洗雪了这一冤狱,并将作恶多端的杨康除掉,但她自己却落入了欧阳锋的魔爪。郭靖闻听事情真相,心中愧疚万分,便四处奔走寻访黄蓉下落,结果却是音信皆无。
      半年以后,郭靖寻访到了蒙古大漠,正赶上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为了擒杀杀父仇人完颜洪烈,郭靖请命出征,被成吉思汗任命为右军统帅。不久黄蓉、欧阳锋也先后来到西征军中,郭靖为让欧阳锋不伤害黄蓉,答应抓到他后三次饶他不死。后靖、蓉联手与欧阳锋展开恶斗,数次将他擒获,接着郭靖又依黄蓉之计,在攻打花剌子模都城撒麻尔罕的战斗中立下巨功。成吉思汗西征成功,遂产生了南下攻宋的野心,郭靖不愿与自己的父母之邦作战,决心与母连夜逃离蒙古,不料却被成吉思汗察觉,母子被擒,李萍为保儿子忠义,当场自尽,郭靖因哲别、拖雷相助才得以逃离蒙古。
      郭靖惨遭巨变后,心灰意冷,幸得洪七公启发教导才得以重新振作。第二次华山论剑日期已到,东邪、西毒、北丐以及少年高手郭靖纷纷出手,最后“武功天下第一”被逆练九阴真经已经疯癫的欧阳锋夺得。在华山之巅,郭靖与因误会出走的黄蓉再次相逢,和好如初,最终结为一对武林侠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9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9-19 06:26 编辑

3495.《射雕英雄传》章节目录
第01回:风雪惊变
第02回:江南七怪
第03回:大漠风沙(新版改为“黄沙莽莽”)
第04回:黑风双煞
第05回:弯弓射雕
第06回:崖顶疑阵
第07回:比武招亲
第08回:各显神通
第09回:铁枪破犁
第10回:冤家聚头(新版改为“往事如烟”)
第11回:长春服输
第12回:亢龙有悔
第13回:五湖废人
第14回:桃花岛主
第15回:神龙摆尾
第16回:九阴真经
第17回:双手互搏
第18回:三道试题
第19回:洪涛群鲨(新版改为“洪涛鲨群”)
第20回:窜改经文(新版改为“九阴假经”)
第21回:千钧巨岩
第22回:骑鲨遨游
第23回:大闹禁宫
第24回:密室疗伤
第25回:荒村野店
第26回:新盟旧约
第27回:轩辕台前
第28回:铁掌峰顶
第29回:黑沼隐女
第30回:一灯大师
第31回:鸳鸯锦帕
第32回:湍江险滩
第33回:来日大难
第34回:岛上巨变
第35回:铁枪庙中
第36回:大军西征
第37回:从天而降
第38回:锦囊密令
第39回:是非善恶
第40回:华山论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9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3496.《射雕英雄传》作者
      金庸(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镛,是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1994年10月25日,北京大学授予金庸名誉教授。金庸的作品脍炙人口,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9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3497.金庸人物简介
      金庸,本名査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1924年3月10号(农历二月初六)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金庸是新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武林泰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曾有三任妻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9-19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3498.金庸笔名由来
      当年金庸与梁羽生订下武侠小说之约时,曾想过笔名的问题。后来决定把自己名字的“镛”字一分为二,成为“金庸”。这就成为了他的笔名。
      金庸先生也用过其他的笔名,例如用姚馥兰(英文“Your Friend《你的朋友》”音译)写影话,如用林欢这笔名写影话也写电影剧本,在读者中间也曾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金庸先生还有一个笔名,叫做查理,可能大家并不熟悉,这是他读高中时老师给取的名字。当时还是1940年,他读高中一年级时,因为写了一篇嘲讽训导主任的寓言故事《阿丽斯漫游记》。结果因“亵渎师长,败坏学风”而被革出校门。然而,这篇文章不仅显露了金庸的文学才华,也充分展示了他敢于反抗强权,追求真理与正义的精神和勇气。
      到衢州中学后,金庸开始向东南地区的一家大报《东南日报》投稿。老师替他取了一个笔名——“查理”。“查理”撰写的《一事能狂便少年》、《千人中之一人》等文章,陆续在《东南日报》副刊《笔垒》上发表,得到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6 14: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