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4-26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4-26 05:56 编辑

                       1969年7月19日    
     几天来,全连都集中在招待所工地,突击完成封大山,钉黑天棚,上大泥,钉风荷板及油毡上。
    我由于工作关系,没到工地去,和电工去给二连拉线。
     1969年7月20日
    师保卫科召开户口普查工作会议,直属连队文书参加。上午连里安排司务长去了,是搞错了,下午我去参加。会议没开完,明天继续开。
    连队的户口由文书掌握,由副连长负责。统一的表格已经发下来,标准时间是8月15日24点。
                  1969年7月21日
    继续开一天会议。下午谢副主任做了指示,主要讲普查工作和保卫工作的意义,并指出注意三点:其一广泛地发动群众,当成‘斗,批,改’战役打;其二突出政治,注意掌握政策;其三加强领导。
     连里休息,回来后向冯加来同志汇报,准备立即着手开展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4-26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4-26 05:57 编辑


             1969年7月22日   
    摆在我面前是新的考验,连里决定停止我的文书工作,下到四排十一班担当副班长工作(还没有班长),原因是“战备需要”。这个决定是在同时宣布十几个人的调动中宣布的。虽然没有准备,也不奇怪。我向组织写了一份表决心的东西,表明我一贯的思想,决心接受任何考验,完成新的任务。
    上午把文书工作做了交代,下午就到班里工作。十一班的小伙子们都很好,我们的任务是赶车。相信只要和大家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们的集体成为革命化的战斗集体。
    两个月的文书工作结束了,‘本人’再一次被贬。面对这一切,我想想毛主席,想想父母,想想天下受苦的人,我默然了。也许人们会认为我在走下坡路,越来越没出息。可我把这看成是一种磨难。职位不能说明前进,更不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我要更著逆劲,奋力直面,永远做一个革命人!
                       1969年7月23日
    今天的劳动比较累,和小潘同志赶一挂车,在下午的时候‘误’了两次,接连地装卸劳动量增加一倍。使我感动的是,小潘同志今年仅有18岁,长的很尕小,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赶车技术。他那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那争争抢抢主动劳动的精神,是我应该学习的。年纪虽小,却有着崇高的内心世界,比起那些唯利是图的家伙,比起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何止天上地下。
    天气不好,接连下雨,车时常打‘误‘赶车回来都是满身的泥。在这样的条件下锻炼自己,累一些,头脑更健康些;脏一些,心灵更洁白些;凌乱些,纪律性整体性更牢固些。有些人想看我的笑话,那是错打了算盘,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永远不会让那样的人得意的。
    连里点名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批评四排的朴光明同志。公开批评,全连讨论,场面激烈,本人抵触很大,是个问题。【以上日记在电筒下所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4-27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5-1 21:21 编辑

                                          1969年7月24日   
     晚上四排的正副班长到连部参加会议,连长针对个别人有活思想,不想干进行了训话。他讲的很认真,很严肃,要求一定要做好工作,不能一般化。
    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学习时间太少,天天读不能自己看想看的书了,要和大家一块读。学习只有在熄灯后进行了。还好,电工帮我安了一个12瓦的灯泡,可以解决这个困难了。少睡些觉,多学习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增加的是更大的干劲。
   工作中的困难也不少,如果是个战士该多好,可是还得管事,不能不管啊。
                       1969年7月25日
   武器应该今日到,由于某种原因要推迟一二日。
   情况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师直一,二,三,五连组成师直一营,领导干部亦有变动。军装也要到了,八一建军节前,我们肯定要有一个新的气象。
   准备打仗问题要提到新的高度,······不管战争什么时候打起来,我们都有准备。
   最近心绪有些乱,斗私批修还是有私心杂念,总也没有接到朋友们的信也是一个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2-4-2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大哥的日记,再现69年当时的形势和发生的事件,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记录!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4-29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4-29 13:48 编辑

                              1969年7月26日   
      下午政治学习,副指导员宣读军区下发的连队战备教育提纲。晚饭前进行讨论。很多同志没有发言,谈了的,有些活思想没有谈出来。武器今天到了,大家都有想法,认为没有四排的事。年轻人不服气,是正常的,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很多同志年纪很小,都有上进心,只是个别人的社会背景差一些。晚上,开了骨干会,核心是在毛泽东思想下统一认识,把劲使到一起,做到五个统一。有枪没枪,都是兵团战士,要坚定不移的突出政治,把我们的集体搞成生动活泼具有战斗力的堡垒。
                           1969年7月27日
    星期天,没有休息。。晚上省地慰问团给我们做了慰问演出。结束时,在回来的路上,连长指挥进行了卧倒疏散演习,休息已经很晚了。
                               1969年7月28日
    二连已经全部搬到距离我们连队一华里的东面,在师部工地附近。晚上,同志们看电影《南征北战》,因我明天看,利用这个时间到师部看看刚刚外调回来的老杨同志。我们畅谈了别后和专案中的问题。放下几个月的专案工作生疏了,淡忘了。生活就是这样,那些不需要记住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听说我当官了,是个副班长,大家都笑起来。老杨同志问我脾气改没改,性格是否改变,我说变化不大,但是没有辩论的对象,不如过去那样经常争论了。我没说在连里的情况,说什么呢,不得人心,没干到好处。不过,我很高兴,老老实实在基层,就是我的全部想法。
       离开已经晚上9时多了,老杨送我到大门口。步行在皓月下,我真回顾起在专案组的生活了。一个鄙小的念头突然从我的头脑中闪过:如果我那时不是那样的坚持,而是随和着······不!那不是我,如果我那样做了,我还有什么脸面谈论革命?对着一轮皓月,我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4-3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4-30 18:16 编辑

            1969年7月29日   
    新春寄来一封信,他在信中热烈地赞扬了德胜和俊太的巨大进步,指出他们已经走到我们的前面去了,对于我们是自豪,也是巨大的鼓舞。他还写了一首诗给我:
   完全彻底为人民,主席思想化灵魂。
   练就一身钢筋骨,志在边疆练红心。
   赤胆忠心干革命,笑看漫天飘红云。
   血染红旗遍地扬,瞑目黄泉也甘心。
   晚上准备去看电影。
                   1969年7月30日
   雪冰同志7月25日的信收到。信是从吉林江北土城子寄来,她正在吉林化工学院学习,大概要一个月时间。信很短,对我很不满,接下来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她认为我的情况出乎意料,给她的信都是‘缺乏朴实实际的东西,空洞的多,具体的少’有‘清高自负的迹象’。她说我的有害问题仍然是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不要总以为自己还懂点什么,不要把别人想得那么坏,只有自己行。’她说我到兵团碰了那么多的钉子,要总结一下,来一番世界观的解剖,找出要害,对自己有一个足够的正确的认识,否则革命是搞不好的。
   作为老同志,这样的批评,我感到是正确的,应引起足够的认识,尽管有些难受,也无辩解之必要。
   也接到大姐的信,家中一切均好,她说德胜路过哈市到家看了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5-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5-1 21:26 编辑

                  1969年7月31日   
   伟大的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下午进行了学习。本应讲讲这个节日的伟大,讲讲军队两条路线的斗争史,讲讲我们要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可是连长同志只讲了冲锋枪的使用与拆卸原理。远远地让大家看了看枪,强调它的厉害:“虽然人的因素第一,谁的脑袋也没它硬,打上吃什么也不香了。”连长转业多年,冲锋枪的口径,构造,零件名称都记不得了,但他说比我们强,用‘这个’‘那个’把枪的几部分讲了。还讲了许多故事,什么战士打班长,战士走火差点打死老太太,什么汽车挤死‘死心眼’的站岗的战士等等。连长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5时才结束。
    晚上孙吴县军民集会庆祝八一,听取了中央两报一刊重要社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之后又观看了地方和师宣传队的演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5-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5-1 21:46 编辑

               1969年8月1日   
    我们的军队走过了四十二年的光辉历程。······【长达两页的内容,略】
    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的光辉历程,是毛泽东思想,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毛主席关于政治建军的伟大指示,毛主席亲手制定的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军前进的指南。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紧跟毛主席奋勇前进。我们要团结起来,准备打仗,时刻准备痛击帝,修,反的侵略阴谋,时刻准备开赴战场实现我们光荣伟大的任务。
                1969年8月2日
    星期六,下午政治学习。
    晚饭后冯加来同志就连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点名,批评了内务,伙食,团结,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冯家来同志现在是一营的副教导员,很忙,第一次在讲话中提出可以对他的讲话进行批评。他说:‘如果你说的对,我就改正,那点不符合毛泽东思想,你指出,这对我有好处。”看来,升了一级,进了一步,让人高兴。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刚刚探家归来的副指导员也要讲一讲探家观感,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使这个晚点名用了105分钟。
    现在已是22时16分了,同志们刚躺下。细想想,有些问题不是战士的问题,而是干部的问题,胸中无数,盲目乐观,时紧时松,需要深思。
    有一件事要记下来,因为心中难受:连里的吴荣春因病去世了。这个同志我不熟悉,只见过几面。他得了病被接回家治疗无效,离开了人间。他曾经向连里请求要100支链霉素,冯家来让我替他写了一封信,寄去25支。我知道当时还有这种药,可是我不得不遵照指示去做,感到十分内疚。人死了,要怎样纪念他呢,毕竟是我们队伍中的一员啊,愿他安息,他的遗志只有我们去完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5-2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5-2 23:40 编辑

                   1969年8月3日   
    关于供给制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师财务科的刘科长到我连做了关于供给制的报告,决定在我们的连队搞半供给制试点。要求大家要广泛讨论,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上报兵团批示。
   讨论时,很激烈,应大家的要求我说的多一些。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的事,比较深奥,不便多说。毛主席曾经说过:搞供给制,共产主义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和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要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例如争地位,争级别,要加班费;脑力劳动者工资高,体力劳动者工资低,等待,都是资产阶级的残余;各取所值是法律规定的,也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将来坐汽车不要分等级,不一定要有专车,对老年人,体弱人照顾一下,其余不要分等级了。我们的党是打了二十多年仗的党,长期是供给制,从几十万人发展到几百万人,一直到解放初期,大体过平均主义生活,工作都很努力,打仗都很勇敢,完全不是靠什么物质刺激,而是靠革命精神鼓舞。
    毛主席的话为我们实行半供给制指明了方向,讲明了意义,展示了前途。毛主席挥手我前进,让我们沿着毛主席的方向,向着共产主义努力前进吧。
    今天虽是星期天,除了学习,还给一位同志上山拉柴,休息又是很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5-5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5-5 16:59 编辑

                 1969年8月4日  
   晚上下班已是7时多,吃过晚饭,刚读一会书,又开始点名。今天讲的是轻武器的擦拭问题,一直讲到差三分钟9点。
   关于纪律,关于连队管理,应该规定几条,大家都照办。仅仅是一部分人说了算,愿意怎样就怎样,自认正确,那是不合适的。
     1969年8月5日
   今天是我到达孙吴参加工程连建设一周年。一年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政治上,全师进行了组建,思想上兵团已经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一年前工程连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茫茫一片水草地,如今屹立起整齐的四栋砖房,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木板仓库,马厩,牛舍。不久前,还有十来架帐篷,在一片水和草的地方,如今是一片操场。工程连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如今已分成两个连队,二连已经搬到新的地方去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还建成了师招待所,并正在建设几个工地。二连的砖厂,也响起了隆隆的机器声。现在工程连是师里的值班分队,有了武器,正朝着毛主席指出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孙吴的变化就更大了,去年的今天只有几十人,如今有师机关和十几个直属连队,能有几千人了吧。
   革命在前进,事业在前进,我们在前进。
   总结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认真吸取教训,要牢记毛主席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教导,放开眼界看未来,坚定不移向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6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