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文革记忆《我的1966》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6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0-1-6 09:23 编辑

1966年10月10日
        到农场参加劳动已经十天了。劳动的情况一般说是好的,身体也还顶得住。只是衣服破的厉害,鞋子也破得厉害。今天工大的同学们返校了,于是工作任务就更重了。我已经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右手不太听使唤了,疼痛会大一些。但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克服,还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风气不浓,甚至没有。这说明毛泽东思想尚没有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一些人对毛主席著作的学习还没有完全自觉。我们应该告诉这些人,这样做是很危险的。马列主义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因繁忙的工作冲淡了对于理论的学习。千条万条学习毛主席著作是第一条。离开了毛泽东思想,我们的行动就会出现毛病。
        还好农场有广播,可以听到从祖国各地传来的消息。如果不是这样,我们都几乎成了瞎子。
1966年10月11日
        毛主席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一文中曾经对我军的战略方针作了两方面的说明。他指出:”一方面必须注意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仗都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上有胜利之把握;另方面,必须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短时期内连打几仗)优良作风。”毛主席的教导对于我们的任何一项行动,也都有着巨大的战略指导作用。经验证明,凡是按照毛主席的这一思想办事的就一定会胜利,反之就会受到挫折,遇到困难。
        我们下乡先到的牛家,计划是15天。中途干了五天就转到了赵光,对时间和劳动的强度都没有充分的估计,因此造成了同学们的身体支持不住,一些同学消极怠工,一些同学态度不端正,以至于影响很大,有人说出了不堪入耳的话。这一切说明我们没有按毛主席所说的“力求有准备”的教导去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作为我个人来说,衣服鞋子坏的很厉害。在这方面遇到了困难,全是因为没有充分准备之故。如此再干下去可能困难更大。这就是没有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的教训一则。现在预计劳动期限可能后推,必须引起思想注意,做好准备,以便在新的条件下,运用自如的进行工作,而不再被动。
        我们发扬了连续作战的作风,但是忽视了另一面。这就是我们的教训。现在要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现在的任务。前面还有困难。人为的自然的都有。但困难是可以而且必须克服的。我以一个革命青年的身份向党宣誓,坚决的不折不扣的完成自己的誓言。身体劳累,咬牙坚持,绝不倒下。裤子破了,拆下裤兜补上,坚持一天是一天。只要对革命有利就坚持去干。个人的痛苦在所不虑。
        前进继续战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9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10月12日
         在农场劳动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和当地的群众在一起。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最大的损失。如果我们不是从抓革命促生产的前提出发,我们是不会到农场来参加劳动的。他对我们了解贫下中农的情况有很大的障碍。因为农村的工人很少,我们又不住在一起。
        如何弥补这个缺点呢?唯一的只有一个方法,经常的和能够接触到的人多接触,通过交谈了解他们的情况和要求。这样尽管不完全,也很片面,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教育。我们领工的是一位40来岁的人。应该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农场职工的情况。
        和群众相结合是毛主席的教导。我们要努力去做。
1966年10月13日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我们不是有很多人满足于吹嘘一件好事吗?要知道这是任何一个骗子和扒手都能做到。它
不能说明一切也不能迷惑群众。
        真正的革命者要做一头老黄牛。踏踏实实忠心耿耿的为人民做好事。他们不是做了一件好事就觉得了不起,自吹自擂。对他们一贯地有益于革命才是最高的要求。
       喜欢自吹的人好像大鼓,声音大里边空。
       『题图上海苏州河』
       风佳物美境亦奇,经遭数变百年余。
       但愿今朝风雷烈,涤旧更新貌更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0-1-10 19:21 编辑

1966年10月14日
         利用雨天休息,读了工人阶级的革命领袖斯大林的简历。
          斯大林的一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家的一生。斯大林在青年时代就为了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传播马列主义而斗争。在参加了党中央的领导机构以后,为准备1917年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在十月革命以后,为保卫十月革命的成果而斗争。列宁逝世以后,在近30年中,为建成社会主义,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发展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而斗争。斯大林作为列宁的亲密战友和学生,为捍卫和发展列宁主义,为反对列宁主义的敌人~托洛斯基分子、右倾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各类修正主义者的思想而斗争的革命生涯,在人类的历史上将永远闪烁着光辉。他的一系列的伟大著作,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于整个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大的不可磨灭的意义。正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击败法西斯的猖狂进攻的伟大胜利和丰富的经验。我们要学习斯大林,学习他的实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以赫鲁晓夫为首的现代修正主义,大反斯大林。在臭名昭著的苏共20大会议上,以反对个人崇拜为名恶毒的攻击斯大林,把斯大林说成白痴。但是斯大林的光辉是不可磨灭的。他的一生尽管有错误,但也是站在历史的潮头前面指导斗争的。他是帝国主义和一切机会主义者的不调和的战斗者。是世界人民的英明的导师统帅。修正主义者的攻击不过是苍蝇碰壁,可笑不量力而已。
        斯大林的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施维里。斯大林的名字是他参加革命以后才用的。他的原意是钢铁。象征着斯大林同志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饶的性格。
          斯大林同志出生于1879年12月21日。在俄国梯比里斯马里市一个穷苦的家庭里。属于格鲁吉亚族人。他的父亲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母亲是一个农牧的女儿。斯大林在幼儿时代就懂得了穷人的痛苦。懂得了阶级和阶级压迫。
         1888年,他入马里市一座教会小学校,1894年6月毕业。之后进入一所正教中学。 1898年8月,他加入了梯比里斯地方的社会民主工党,因为斯大林的秘密革命行动被学校发现,1899年被学校开除。从此他决定再也不考任何学校,全力参加革命运动,开始了他职业革命者的生涯。
       那里躲避着警察的搜捕,进行着印刷工作。他常常从下午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晨,也不知道疲倦。你经常不断地努力自修。他研究了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和自然科学。阅读了许多古典的艺术作品。这样就使他渐渐的成为了学识渊博的马思列宁主义者。
        斯大林不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非常热爱,列宁的著作也给他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影响。从1900年列宁办火星报开始,他就拥护列宁的主张,追寻着列宁的道路前进。成为列宁忠实学生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
         1901年11月,斯大林在巴士姆成立了党的小组。1902年3月组织的工人大示威。就是在这一年的4月5日,斯大林被捕。当时他只有23岁。
         1903年秋天斯大林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做苦工。在那天寒地冻遥远的地方,他接到了革命导师列宁的一封信。这封信给斯大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他坚决地站在了布尔什维克的一边。和孟什维克进行坚决的斗争。
          1904年1月斯大林逃走。2月回到了高加索。12月组织了著名的巴库大罢工。1905年12月,斯大林代表高加索各地的布尔什维克组织到芬兰的塔莫尔福斯去,出席了全俄第一次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和列宁第一次见面。斯大林在列宁的支持下进行工作。他和列宁的关系更加深了。
         1908年3月,1910年3月,1911年9月9日,斯大林三次被捕。1912年1月,普拉加召开的全俄第六次党代表会议上,驱逐了孟什维克,斯大林在缺席的情况下,被列宁推荐为中央委员,负责中央俄国局的工作。1912年5月5日,斯大林按照列宁的指示创办《真理报》。1912年底到1913年初,他写出了有名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1913年2月斯大林第七次被捕。到1917年2月革命之后,斯大林才在3月12日回到彼得格勒。接着被选入中央局主席团。并被派去领导《真理报》。
         1917年4月,列宁从国外回来。斯大林坚决的拥护列宁的《四月提纲》,并于第六次布尔什维克代表大会上,在列宁不能出席的情况下,受中央委员会的委托做了党中央的总结报告和政治形势的报告。
        1917年10月10日,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党中央会议上过了列宁起草的必须在最近几天发动武装起义的决议。建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斯大林负责组织领导起义的党总部。伴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斯大林当选为委员。
         革命成功了。但国内外的敌人又进行了疯狂的武装干涉。1918年到1920年,斯大林被派到各个在线上,完成了战胜敌人的任务。1919年11月,他得到了一枚红旗勋章。
        1922年4月,斯大林在第11次党代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2月列宁正在患病,斯大林受中央委托,在第一次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做了成立苏联的报告。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从此斯大林高举列宁的旗帜,奋勇前进。论列宁主义基础,就是在1924年出版。
        从1926年开始,苏联人民踏上了经济建设的途程,紧接着完成了农业集体化的任务。从1928年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五年计划战役。       1939年12月,在斯大林60寿诞时,苏联最高如果你爱主席团授予斯大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1941年5月斯大林被任命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1941年6月22日,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变成了强大的军营。6月3日成立的国防委员会。斯大林被任命为主席和国防人民委员。八月,斯大林被任命为苏联最高武装力量统帅。
        1943年冬季,苏联军队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消灭了30万德军,扭转了战局。1945年5月德国投降。八月苏联对日本宣战。消灭了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解放了东北和朝鲜北部千岛群岛等地。迫使日本投降。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为了表彰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功勋,苏联政府授予他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和两枚胜利勋章。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和金星奖章。1945年6月27日,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荣膺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迅速的医疗好了战争的创伤。1952年10月在苏共19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了斯大林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兼中央书记。
        1953年3月5日晚上9:30,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的斯大林,突发疾病逝世。
        毛主席说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我们拥护斯大林就是拥护斯大林的道路,拥护斯大林的事业。我们要学习斯大林。在大林的道路上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3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0-1-13 15:11 编辑

1966年10月15日
         很荣幸,能够有机会看到萧三同志编写的『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这本小册子。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的品质、性格、特点和生活环境,给了我深刻的教育。一个人青年时代的成长对他后来的发展,虽然不是绝对的因素,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毛主席之所以具有那样的伟大的天才,和他在青少年时代经历的环境、历史的社会的条件、他的某些优良的品质、特别是他刻苦学习的某些过程、他的初步的政治活动,是有着不平凡的联系的。我们学习毛主席的伟大理论,必须学习他的伟大实践;而如此必须修养自己,了解毛主席青少年时代所走过的道路~由曾经是朴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主义者,发展到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因为受到到无产阶级思想的灌输培养而成为科学的共产主义者。
       毛主席从六岁就开始参加劳动。他从小就立下了救国的大志。他热爱劳动人民,同情劳动人民。这是他朴素的阶级觉悟的最初的萌芽。
        毛主席的学习是非常刻苦的。为了成就伟大的事业,他勤奋的学习。他反对读死书。从小就养成读书自修的习惯。到湖南第一师范时这种自修的习惯几乎就是他求知主要途径。我常常读书不倦。他的严肃治学的精神、他的朴实诚恳、谦虚的态度,均堪我们光辉的榜样。
        毛主席的性格是倔强的。从小就知道只有斗争才能自由。他不屈服于客观上的种种框框。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以至于社会,他都是大胆的给以改造,给以斗争。我说读书吧。无论学校怎样安排,他都有自己的读书计划。等他抓住一个问题集中研讨时,其他别的杂乱的功课就不管了。尽管学校几次要开除破坏校规的毛泽东同志,但是他根本不在乎。
       毛主席的意志是坚强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有学习的习惯。他曾经故意蹲在人来人往嘈杂的城门口看书,锻炼闹中取静的本领。
        毛主席在青少年时代十分重视身体的锻炼。他喜欢日浴、风浴、雨浴,而且坚持经常。他的生活非常艰苦。但生活却非常乐观。他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表现出他伟大的抱负。
        毛主席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青少年时代就表现了出来。那组织了学生自治会、新民学会、创建了《湘江评论》。他曾经说:“世界上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部分才,一种是组织才,前者多而后者少。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长处。我就应该鼓励发展运用他的长处。不管是哪种长处,是很小的有限的。我们看人首先就要看他的长处。”毛主席的组织天才和他的方法永远是我们光辉的榜样。
        毛主席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对社会进行调查。他曾经游历了湖南的好多县城。和农民接触了解他们希望和要求。毛主席之所以对农民问题那么了解透彻,和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关心农民问题分不开的。
        毛主席在青少年时代对于新生事物和新的理论是非常敏感的。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进行批判的学习。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这是在那动荡的岁月里走向革命的前提。
         毛主席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勇敢。在反对军阀对抗学政的斗争中表现的异常出众。毛主席在青少年时代结识了好多朋友,这些朋友是他的同志。他们给毛主席以友谊的力量。他们共同奋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蔡和深、陈昌、郭亮等人也都是我们学习的伟大榜样。
        毛主席的青少年时代是伟大的,不平凡的。毛主席出生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从小就开始斗争。这种革命的性格是我们任何一个革命者都要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1-13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0-1-13 15:06 编辑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3 06:56
1966年10月15日
         很荣幸,能够有机会看到萧三同志编写的『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这本小册子。伟 ...

  毛主席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勇敢。在反对军阀对抗学政的斗争中表现的异常出众。毛主席在青少年时代结识了好多朋友,这些朋友是他的同志。他们给毛主席以友谊的力量。他们共同奋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蔡和深、陈昌、郭亮等人也都是我们学习的伟大榜样。当时都是学习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8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10月16日
          今天是最后一天参加劳动。虽然下着小雨,但是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我们还是坚持了一天。这样300多垧大豆地只剩下几垧地了,再由其他单位的同志们干一天也就全部完成了。也就是说我们基本完成了任务。
         从劳动基地归来,看到大片的被割倒了的黄豆,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感。我们完成了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尽到了革命的责任。我们有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留恋。我最后一次拥抱了那肥沃的土,抚摸了在麦地上的高大的联合收割机。再见了共青团农场。再见了金子般的土地。
        晚上开联欢会。李世荣指导员讲了话,肯定了我们的成绩。其实他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但是他没有。我们明白,也非常清楚,这里的任务还相当严重。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回去还有更艰巨的任务。我们已经出来20多天了,也需要整顿。在会上我们向青团农场第一生产队赠送了毛主席像。
        夜里,我们都打好了行李,也睡不着。因为早晨四点钟就要坐车出发。想了很久,总结了几个问题。
         第一,一般状况
          从牛家转到共青团农场,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动机是不纯的。正如从牛家到共青团农场是因以为生活不好一样,在劳动中也有一部分人不是那样的积极,不喜欢吃苦,总在吃的上打算盘。尽管天天都是大馒头。但是冷了硬了,总有挑剔。这种低级庸俗的作风,在一些人的身上有很深的迹象。有些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却要休息。这是很不应该的。至于故意消极怠工,那就更可悲可耻了。
        在共青团农场劳动的17天中,基本完成了任务。大家的干劲很高,尽管是在下雨的天气,也热情的干。特别是沈广连同学表现得特别突出。这是这次劳动的主流,它掩盖了那些次要的、低级的、乃至那些恶劣的个人作风所造成的不良的东西。很多同学的鞋坏了,衣服坏了,我们都能克服。这是很好的。特别是女同学给男同学补东西,表现出团结友爱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在这次劳动中,表现出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学习毛主席著作不够。本来是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的,但总有一部人不这样做。他们利用这个时间无休止的叫骂、打闹、说鬼话、下棋、扯低级趣味,就是不肯学习。不但如此还影响别人。这是很不好的。
        总之,在这次劳动中,成绩很大。缺点也不少。成绩要巩固。缺点要克服。
        第二,个人总结
        这次劳动是自己管理自己,全靠自觉。是对我们革命自觉性的一次检测。在短短的十几天的劳动中,我尽最大的努力去劳动。所以总是居于上游。但这绝不是最大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有三点:
        一,对班级同学的思想状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二,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特别是在劳动中挤出时间学习,锻炼了自己的学习毅力;
        三,劳动现实告诉我,时代给予我们更大的责任。
        有没有什么不足呢?有的。自己没有采取坚决有效的行动和来自个人主义、卑劣下流行为进行斗争。对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风气不够,没有进行批判。这是一个革命者应该内疚的。
        第三,下一步的行动打算
        这次回校据说是选出上北京的代表。对哈尔滨情况还要进行了解,回校以后才能进行安排和打算。可以肯定选代表的事和我无关。自己的处境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准备迎接最大的打击和孤立。这对我是很有意义的锻炼。
         世界过得好快。这是在共青团农场最后一个晚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10月17日
         『革命的红旗迎风傲扬』
         列车的汽笛在鸣响,
         我们离开了劳动的地方。
        那金子一般的土地,
        革命烈士赵光的故乡。

         曾几何时,
         300垧大豆地下躺,
         在汗水流过的地方,
         换回了一颗颗宝贵的食粮。

         清晨,我们迎着刺面的寒风,
          走向太阳升起的山岗。
         傍晚,我们披着灿烂的彩霞,
         回到我们的营房。

         劳累对于我们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考验,
          歌声代替了我们对它的反响。
          如果不是天生的懦夫,
           我们战斗的歌声总是无比嘹亮。

          我们青年人就是有这样的特点,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赤胆衷心为革命,
           红心耿耿向着党!

          在困难的时候我们想到革命的先烈,
          于是心头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在痛苦的时候我似乎听到了毛主席的声音,
           于是乎勇敢的烈火在胸膛烧的滚烫。

          鲜红的语录本儿就带在我们的身上。
          他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
          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下去,
          而后不应当怎样……

          短短的十几天,
           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这祖国的粮仓。
           如今我们又飞车走了,
           革命的红旗却还在迎风傲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1-2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3 09:45
1966年10月17日
         『革命的红旗迎风傲扬』
         列车的汽笛在鸣响,

这是在赵光劳动的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30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10月18日
         回到学校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补这20几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课。通过初步的观察和学习,基本情况如下:
          一,一般学校的文化大革命都停留在20多天前的水平。因为革命师生和红卫兵都响应中央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到农村参加劳动去了。
         二,一般的工厂企业都在进行组织整顿,据说要取消赤卫队之称,现在的中心工作就是响应林彪同志的关于把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的号召,正在掀起一个工农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
         三,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选出去北京和全国串联的代表。估计这个工作本月很难停止。我准备利用这种情况到上海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去实地学习。
         有哪些目前需要指出的问题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关于造反团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组织本身不健全,或者说没有组织一个正式的组织。有人说是高三一班的几个人把造反团弄得四分五裂,我认为有这个因素。但又何尝不是因为造反团本身的建立就是不巩固的呢?领导骨干的政策观念、策略观点、组织才能都非常不够。这就造成了目前的形势。有人提出要进行整顿,是一个绝好的事情。组织起来是为了更好的革命。组织起来不革命还不如不组织。必须指出作为造反团的那些活跃分子的不良影响。这些人不用毛泽东思想办事,是一些缺乏政治头脑的、粗枝大叶喳喳呼呼的人。很多事情都坏在他们的手里。他们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八股作风简直严重的可怕。这就造成了造反团在客观上已经不能起到战斗作用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整顿组织,首先要整顿思想。不是仅仅整顿成分,这是很不够的。
          二,关于高三一班红色恐怖队的问题
          要革命就必须组织起来,这是毛主席的教导。但是组织起来不革命,这就要完全遗弃的。我曾经感叹班级没有组织起来,并为之努力过。当有人发出组织班级组织的时候,我积极的拥护。但也随之发觉这样一些人可能达不到革命的需要。但是从革命大局出发我支持他们。希望他们领导班级走向团结和战斗的方向。
         然而正如我估计到的那样,所谓红色恐怖战斗队的成员并不是革命者。似乎所有的人(主要的)都是采取分裂主义,打击革命同学,瓦解其他组织,谩骂不同观点的人。当我们进行帮助的时候,也被视为敌人诅咒不止。这就造成了我们之间的自然的沟痕。
          更为严重是红色恐怖战斗队采取了不符合16条的策略,他们大刹班级同学和老师的风,只把自己看作革命者,把别人当成革命的对象,或是可以诅咒的不革命的人。他们和学校造反团的关系似乎是领导关系,其实造反团对他们不起什么作用,反而被其瓦解。
         通过几次活动,尤其是这次下乡劳动,红色恐怖战斗队的本质大大的暴露了。他们在校内外的影响实在是太臭了。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要退出所占学校的房产、纸张、用具,要和造反团进行让他们看不出来是在攻击他们的辩论。我认为他们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也难以掩盖他们所造成的一切。我总希望班级的组织能够起到团结班级进行革命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了,原因就是决定政策的人是一些个人主义者。
          三,学校管理
        学校的管理很乱,这要改观。听说学校的张运法提出过经过省委批准的方案,我看很好。他的方案是要组织管理学校的班子。如果能做到这样,对于学校的一斗二批三改将有实际益处。
        以上就是对目前形势的估计和对于几点问题的指出。仅仅一天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继续的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2-2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10月19日
          我们准备去上海。我与新春同行。
         上海是我们祖国的伟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城市,他具有着光荣的历史。在历史上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她都是走在了前面。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上海诞生的。上海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发源地。 是革命与反革命进行生死搏斗的地方。1927年的三月,上海的工人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用鲜血夺取了这座给帝国主义残酷压榨的城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的政变,共产党人的鲜血又染红了这座城市。解放战争的号角吹响了,英雄的解放军战士的鲜血又把它染红了。上海这座古老的城市,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勇敢的挺立着,光荣的挺立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上海这座光荣的城市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无数的工业产品从那里生产出来,为中华民族争了气。上海再也没有过去的花红柳绿,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的面貌了。上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上海是祖国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一个重要的外交港口。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从上海发起。姚文元同志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就是在上海发表的。上海的文化大革命大有我们学习之处。经过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上海这座古老而光荣的城市将更加欣欣向荣,一日千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贡献伟大的力量。
       现在我们就要出发。我们乘坐的是556次到天津列车。开车时间是今天下午3:56。又要再见了,我亲爱的哈尔滨。
1966年10月20日
         列车在今天下午3:56到达了天津。恰恰是24小时的旅程。
         列车一路上经过了长春,沈阳,锦州,山海关等城市。其尤使人兴奋的是,列车驶过山海关时,晴空万里,我们下车登上了天桥,瞭望了天下第一关和驰名中外的代表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的万里长城。并且对那辽阔的大海也缘得一窥。
        列车上人很多。但气氛活跃。我们临行时带了一些仁丹正痛片儿也起了作用,竟先后三次被同志们所利用。
        遗憾的是,天津去上海的列车已经没有车票。要等到24号。没办法,只好在天津逗留几天。
        在红卫兵接待站,我们开了介绍信,到酒厂前小学住宿。他们招待的很好。
        事实证明有些事情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很多的特殊情况。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7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