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78》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2-16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2-16 05:39
1978年12月13日
       问题正在严重起来。
       早晨点名时,姓郭的副站长又含沙射影地攻击我,说什么 ...

有的人官不大就官气十足,不能听正确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2-17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7-12-17 07:09 编辑

1978年12月14日
       去学习。
       内容是传达分局先代会精神,宣布分局先进个人的名单并颁发奖章和奖金。这样的会通常是车站领导参加,但今天只有车间头头。
      令人感到滑稽的是在宣布的先进个人中有四个人刚刚被撤职,有一个刚刚记大过。此时再发给他们奖章与奖金,真是妙不可言!当当官的领头鼓掌时,虽三次也仅有三人附和,实在发人深省。我们的头头一意孤行,不问民心,仅此一例还不令其愧然吗?
      我找车间的金书记要我的发言材料,打算重抄一份,但遭到婉言拒绝,说是没有用。遇到了地区党委李书记,他的热情鼓励和息事宁人的态度使我不能坚持一定重抄一份,决定算了。不抄也好,他们必须保存我的原本。据说他们已经重抄了多少份,不知何用,静观一时再说。
      和车间主任杜龙海长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他对我的发言持一定的赞成态度,但说其中有不正确的地方,即我没有保证不出事故。我指出我的发言也许全错,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我是否有民主权利对领导提出批评,姓郭的站长进行打击报复绝不是方法问题,而是立场和观点问题,是一个路线问题。姓郭的站长是错了,现在有些人正在冲淡这种错误,想不了了之。当我向杜主任表示要向上级反映时,他有些激动,说不能越级,因为地区李书记已经着手解决了。我看出这种空虚的心态,用更深一些的道理和事实指出我们车站的弊政,结果深深地打击了这位也不得志,也在受压的干部。此事我是不会就此罢休的。现在不是上级机关的人也在研究吗,再看一时不妨。
      因为精神不好,有些感冒的感觉,加之昨夜有一阵失眠,今天开了病假。虽然这时休病假会被认为闹情绪,可如今不闹情绪,还有不闹情绪的时候吗?干我们这种工作的,不愉快的情绪是绝对不利的。休一个班的病假我个人少得2块钱,那些善于以“经济制裁”的长官岂不应该高兴吗?
      接到冯恩全的电报说是今晚444次列车来哈,准备去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2-18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12月15日
       昨夜顺利地接到冯恩全。
       他们一行共三人,除小寇外,还有一位北京女知青。临时匆忙,简单用过晚饭后,安排大华和小寇与那位女知青去老赵家小华处住,我和恩全带东东住在家里。
       早晨饭也是简单的,米饭和菜汤。
       中午,大华弄了生熟共八个菜招待客人。女客喝色酒,我和恩全喝白酒。荣华被找来陪客,本来也邀请了小华,因她脱不开身,没有来。
      正巧海水带孩子来,也一起喝一阵。谈起目前车站因我刮起的狂风,很有感慨。通过海水的介绍,更加深了我对斗争意义的认识,尤其他谈到的有些事情正是基层干部包括车间干部对单宝库之流的反抗和斗争。说明,不仅是工人,几乎所有运转的头头都是屈服在郭二虎和单阎王这类人的淫威下。因此我的讲话不仅在工人中有广泛的市场,在干部中也有同情。我们共同认识到事到如今战幕即已拉开就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斗争到底。目前进一步的打击报复可能会停止,但郭二虎之类的人物未必受到应有的惩罚,不过暂时收敛一时,将来会加倍地打击。为了彻底揭开三棵树车站斗争的盖子,扫荡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我必须利用我的权利进行不懈的斗争。
      我去车站要了58次列车的号票,恩全又去哈站加了块,总算顺利。晚上我去车站送他们,回到家已经10点多了。
      恩全此次回家是办的病返,也许将来不久还要转回。这次匆忙,没有带什么,把东东九个月的粮票126斤带回,大华的粮食没有办成。给恩全带去10元钱给东东买一顶棉帽,给我买一付造革手套。
      在车站有机会在三班北头向大家讲了关于我和郭二虎的斗争,大家非常关心,也非常鼓舞。
      开回本月工资81·11元。此前上月工资花光后又支出35元,看来本月应该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2-19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2-17 07:05
1978年12月14日
       去学习。
       内容是传达分局先代会精神,宣布分局先进个人的名单并颁发奖章和 ...

评先进在于领导导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2-19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12月16日
      今日大休。
      大华和老李大婶家的荣华去街里买回一条做裤子的毛料,花去20元钱。东东一天吃糖很多,这不好。水果很贵,也吃不起,大华买回2元钱的苹果,争取吃一周。
      一天的时间在斟酌给局党委的信,还是老习惯,信笔而去,一下十页。自己看了几遍,总觉得不满意,暂放一下。
      看几日的报纸。江华院长有一讲话,他提到一些领导人就是那么低的水平,真是没有办法,还是再教育。我担心如果官官相护,谁教育呢?就得不畏强暴的人民来教育了。鉴于上次的教训,我一旦决定寄出我的信,一定抄一份留作底稿,起码记入日记中。
      广播里又播出中美建交的消息,这是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和胜利。对于抵制苏修,发展我们的国家是重大的积极的步骤。
1978年12月17日
      今天夜班。
      意外的是李砚斌来了,他是公出去天津。于是免不了招待一番。中饭是简单的,喝一点酒。晚上大华弄了四个菜,闷的米饭,又喝一阵。他带东东去南岗玩,我得以睡了两个小时。他给东东买了些水果之类,马上和东东混熟了。
      在三站送他乘坐166次离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2-2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12月18日
       昨夜气温大降,工作起来十分困难。由于计划的巧合,在外边连续领车的时间不长,没有冻坏。看来我的棉胶鞋得换新的,那双旧的已经不能抵御严寒了。
      完成了850分左右的班产量。
      昨夜点名时单宝库训话,不再乌青着脸,也不再什么损话都说了。也许这是一种转变。难说啊。不知为什么一直见不到姓郭的副站长,也许是收敛了。
      下班时那位高科长又来,抓住一些没有出去作业的人员,又是一阵责备。他是“郭单派”人物“在我引起的风波中是一位心怀叵测的人。他突然征求我对交接班的意见,我直接了当地告诉他,目前之所以交不起来,对不上号,主要是没有充分的内容和十分的必要,是形式主义的东西。但既要交,我本人无格外的反对,那就必须抓紧抓好。从形式上看,要保证按时、有足够的地方;从内容上看,要有物,有实在可交的东西,而且有必要。
      回到家睡到下午。
      接到淑英的信,并回信。
1978年12月19日
      今天日勤。
      一天除去一趟化线取送12辆,都是在站内干活,两次货物线三次机务段,并且刚出库就上水,只完成570分许。对于我来说和在家休病假得一样的报酬。在如此严寒的日子,岂不是滑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2-24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12月20日
      去学习。所谓学习不过是讲了两条《技规》九时即散。原说有电影看,可票没有发给我们,不知何故,大家怨气很大。
      去大姐单位送去50斤工种粮票让大姐给买50斤小米,同时留下10元钱。
      去久珍处,得知老阎的情况如旧,令人心焚。
      下午睡得可以。
1978年12月21日
       昨夜接班时才知道三调机车上个班脱线,接班后只去一次防腐厂就上水了。虽然水泥厂两次待卸,可因为最后一次水泥厂的卸车机坏了,致使我们白白浪费了一个多小时,不能多取10辆车。不过还是将将接近完成任务。如此寒冷的天气,不得不为完成任务而焦急,难道仅仅是为了钱吗?也许是的,不然不会生闲气。呆着总比干活强啊。
      昨夜点名时郭二虎第一次出现,态度不似过去冷若霸王,而且说撤职不是永远的,还可以复职的话,为他过去的行为做注脚。这几日的安全又不好,虽未构成事故,那只是没有巧合罢了。要想彻底地改进三棵树车站的工作,必须做到以下改变:
      一,逐级负责,都坚持岗位责任制,按法制与民主的原则管理企业;
      二,领导上要解决职工生产和生活上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真正关心职工队伍的建设;
      三,力量放在“实”字上,放在第一线,真正抓好,一抓到底。
      由于领导作风的恶劣,上下不能精诚团结,工人和干部想不到一块,工作怎么能搞好呢?可惜我们的那些干部永远看不到这一点。他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霸王作风、刚愎自用,无奈啊。
      淑英来,把接班的事简单交代一下。想不到她回来如此之快。让他自己跑一跑也好,免得她不放心。
      一觉睡到下午3点。
      晚上看报纸,和怀芝二哥谈形势。看来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没有一定道理,对于一个人来说要活的有骨气就够了,不必去追求历史的美名,历史是可以鉴定的,求美反而不美,丑的也可以变美,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2-26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12月22日
       今天日勤。
       看上午的工作几乎无望完成任务,入库前只完成125分。下午还可以,一次东门只用40分钟,接着化线取送14辆,因等卸车利用间隙多取大炼油3辆。返回车站后专解后,仅用40分钟又取送大炼油38辆并且专解编成一列,一下子完成890分,超额了。今天三个调都完成的不错,平均每调取送一列油龙。
      局里开展新的“战役”叫做“大战四十天”,包括三九和四九,口号是“全党总动员,大战四十天,保证安全和正点,誓夺元月开门红”。要求车站一级的领导下来劳动,其实是监督。到一班来的是齐站长和几个科室的人。这次车站没有再提口号,显然是接受了我的批评和建议。
     见到高毓利,他还给我20元钱,这样他还欠我20元(不包括50斤大豆款)。目前还有刘书欠我20元,邻居50元。总是借钱容易还钱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2-27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总是借钱容易还钱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2-28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2-27 19:42
的确,总是借钱容易还钱难啊。

借钱最能检验一个人的人品,感受太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