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2-1-11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没了工作,在家闲呆。爱人说:看人家自己开修理的,多好,不行自己干吧。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啊。虽说修理这行难不倒我,可要自己干一没资金二没经验的,如何做起心里没底啊。难!难!难!
车队的队长和我关系不错。看我在家没事,介绍我去他的一个朋友那打工,那是一家个人修理厂。这正随了我的心愿。打工挣钱维持生活,还可以学习开修理厂的经验,一举两得啊。
这是一个不大的修理部。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师傅带两个学员。老板不会修理,夫妻两轮流坐镇管理,外出揽活。那个师傅是学汽车电气的,业务很好,对轿车的发动机底盘也很有研究。我对大型车修理的多一些,小车汽车也就单位有的那么几台。两人合作不久,都觉得投缘,合得来,结为朋友。工作中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在修理部,接触到了一些高级轿车,见识到了国外高科技的产品。以前只听说无级变速,车内电脑检测等一些新鲜玩意,不知道是什么样,更不知道它的工作原理是如何的。在这里,亲手拆装检查了几次,虽然没有学会对其的精确修理,总还算了解了它的结构,这意外的收获也就很令我开心了。
闲暇时间和老板闲聊,初步了解了开修理部所必须办理的相关手续和各种执照,以及如何纳税等,这也是为了日后自己开店做准备吧。
单位的车队长隔三差五的来看望他的朋友。聊起单位的事,知道外地的工程已经结束了。车辆的损坏程度很严重,修复不了的,就拆件,开始了拼车式的修理,导致几台车接近了报废的程度。从工地撤回时,拉的拉,拖的拖,就像战败的军队从战场上撤下来似的,极其狼狈。
回来后,经过休整,全部设备进入了市里修建公园的工地。这纯粹就是土方工程,平地挖坑建湖,挖出的土方堆积成山。一山一湖就是这个公园的主体。车辆破旧,人员的一半都是新手,工期紧迫,到了雨季就更难完成了。人将就车,可车不将就人。有三台主力车抛了锚,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了,这可急坏了一把手。车间修理工不行主任上;主任不行找单位的老技工。换了一拨又一拨,快一个月了还是不见一台车冒烟。束手无策的一把心急如焚,实在想不出哲来。 有人向领导建议,让一把手请我回单位试试。领导考虑再三,同意了,并亲自来我家请我,并推心置腹的与我聊了一个多小时。大概意思就是都是老同志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单位有难处了,还是回去吧,有啥条件提出来,单位给解决等等。
领导出面求咱,不给面显得咱不识抬举了,答应回单位,提了三点:一是按月开工资,二是我带一个人回去,单位给安排和我工作,三是给我一周时间,把我打工这的活完成,也给人家老板安排下步工作的时间。领导满口答应,保证我的工资,别人开不出来也要给我开。
和老板辞职,并继续完成未完的工作。老板表示惋惜,邀请我再离开单位时考虑还上他这工作。临告别那天,老板在饭店给我践行,并给了我应得的工资。离开单位整整七个月,胡汉山我又要回来了。 车间还是那个车间,工人还是那些工人。可是车间的一些设备都不见了,听说是领导们给卖了。我那间高压泵试验室门紧锁着,试验台上落满了灰尘。专用工具少了一大半,设备上的附属件也缺东少西的了,好好的一台设备基本要报废了。嗨!可惜了。 上班的那天,带着我的小舅子到工地报到。几个经理书记已等在工地临时办公室。办公室还有甲方的领导以及其他承建单位的工作人员。三台车静静的停在院子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司机和车队长向我介绍了车的状况,其他人等都无言的围观,大概是想继续观看修理者的失败和无奈吧。
换好工作服,带着给我当助手的小舅子,走向第一台。那是一台罗马尼亚的‘罗曼’自卸货车。之所以选中它,是因为这台车的毛病不是很大,自信有把握短时间修复,打响头一炮必定对我在围观的各个方面人物心中能树立好的形象。
这种车的发动机是半卧式的,高压泵所在位置空间很小,调整点火时间很困难。检查发现,点火角度完全弄乱了,必须重新调整。拆卸高压泵必须趴在车上,头朝下倒控着身体来干,憋的脸像关公。好在一切顺利,拧紧最后一个螺丝,打开钥匙门启动,一股浓烟从排气管子排除,随后发动机发出欢快的轰鸣。四处围观者一片呐喊欢呼,那些外单位的还鼓起掌来。看了看表,十点四十分,用了一个多小时完成一台。
单位的几个领导舒了一口气,竖起母指相互说着什么,只是有发动机的噪音没听清楚。
下午修那台苏联的三面翻斗车,围观的少了,大多都在办公室或休息室里干着自己该干的事情,不时的望着窗外的院子。第一台顺利的修复,精神上的压力减少了许多,干活轻松了不少。两个半小时,第二台车也顺利的发动了,又引来一阵赞叹声。领导们心情舒畅了,也都陆续的离开了。
还剩一台车了,乘胜追击,争取一鼓作气的搞定。可惜天色变暗,该下班了,只好作罢。
三台车一天半的时间全部修复,我的名声大振,知名度在同行中大大提升,领导也高看一眼。每遇修理上的事都必叫上我。外单位来求援,也必派我出去。工资开的顺利一些了,可惜好景不长。
单位越来越不景气了,财会保险柜总是空空的。回来时的保证也兑现不了,我也不好意思追着领导叫他兑现承诺。一次一把手看到我,问我账上还有多钱,说某单位还有欠款没还,叫我找关系要账顶单位欠我的工资,这当然是好事了,托熟人花点钱要回来一点是一点啊,咋的比都压在这强。这也是领导还我的一份情吧。
发大水的那年年初,一把手找到我,推心置腹的和我来一次长谈。告诉我,企业不行了,再也不能起死回生。留你也是害你,不行自己找门路去吧,开个修理部啥的,凭手艺赚钱一定行的。
我知道,看形势,早晚要走这一步的。只不过自己没有胆量,没有早些迈出这一步。形势逼迫,不走不行了,只有忐忑的摸着石头过河,试探着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