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文革记忆『我的1967』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2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10月2日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表现盟国和德意志法西斯之间的错综复杂的间谍活动与反间谍活动的小说,过去看过一些,具体的情节几乎忘光了。但是对于我认识帝国主义,尤其是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当时战场上的复杂激烈的无枪的战斗确是不无作用的。如“护身符”“秘密路”等等小说。和我最近刚刚看完的”一个德国间谍的供词”就是这样。
        小说”供词”是土耳其人伊·巴兹那著的自诉。对于自诉文章过去没有看过。如回忆录类。但扣动人的心弦,具有惊险的间谍生活的自述,却第一次看到。
        小说的语言很流畅,情节也很自然。这些固然也是特点。为我们的叙述以教导。却不能不使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几乎是盟国战败的大间谍”西赛罗”竟然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其实也不奇怪,细想起来,西方的那种虚假的共和和民主与它的实际的帝国主义的性质。决定了你不仅可以是敌人的朋友,而且还可以是我的上宾。无论你为谁服务,只要是为了钱,大抵就是伟大的。绝非有罪还会有奖。这也许是某些人憧憬的民主吧。
       看这种小说并非完全为了猎奇,主要的还是了解当时的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2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10月3日
         休息了三天,除了到街上游玩儿,看大字报,又分别到几位老朋友家唠别情。
         任何一个年轻人如果不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把自己的身心与革命斗争的烈火燃烧在一起,就只有走下坡路。或者埋葬自己的青春,过早的迎来老朽的晚年,没有什么出息了。
       斗争能够使人年轻,所有的亲身参加革命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正象脱离斗争的人时间可以增加他脸上的皱纹一样,失去斗争的人就失去了朝气,失去了生活的灵魂。也不会感到它的光和热了。只有在冷漠的生活中向着死亡走去。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总是充满着幸福的希望的。但是也并不是说净是坦途。要前进,就有阻力,要斗争就会有坎坷。毛主席教导我们,不要总以为一切都是一帆风顺的。容易得到成功的。不要企图走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只有我们真正的从根本上具有了革命的人生观,才能真正的具有希望。才能真正的按着主席的话去做,在任何时候也不至于失去生活的灵魂。
        要前进就要紧紧的抓住舵盘。脑子里不能有丝毫的私心杂念。要经常告诫自己:现在干的一切都是为着革命,为着大众,而不是为自己。
          我少人鼓着青春的干劲却把车子开到了岐路上。什么家庭,安逸,地位等等。教训如今还少吗?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听主席的教导才能走向伟大壮丽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2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10月4日
         小说【黑凤】描写的是西北某农村在1958年大炼钢铁,大搞跃进的时代一个女青年的精神面貌。
        小说的格调欢快。流畅的语言,自然的情景。爱情生活描写的过重,给人一种感觉共同的事业。必然表现在爱情上的分合,描写事业上的东西。还是为了爱情。也许这是我匆忙的误解。的的确确有这种感觉。固然小说主人公的一切高贵的品格都是值得学习的,确是不能掩饰的演出了一场爱情的喜剧。
        共产主义者是不排斥爱情的。相反而是最纯洁的爱情的拥有者。我们的小说应该表现这种爱情。作为一种世界观的表现来教育青年。这和所谓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应该是两回事儿。在今天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中,对于共产主义者,爱情只因是一个插曲,是一个陪衬。是无限丰富生活中的一朵鲜花,而不是一个庞大的画面压倒一切的东西。……
        黑凤给我们的总印象就是为公,积极。上进。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朝气。她性格的特点就是自告奋勇。在生产上自告奋勇。在钢铁战线上自告奋勇。自告奋勇给人做媒,又自告奋勇的把自己和一个一心为革命的生命结合在一起。他坦露着天真,无私,烂漫的胸怀,向着火热的革命斗争扑去。
        月艳的角色是有着广泛的代表性的。作者鞭挞了她。结局会怎么样的,作者没有说,只是黑凤讲去了工厂也待不下去的话。可以想见,她所代表的就是自私自利的新中国人。也许过的上称心生活,但精神上他却永远在水平线下。阴暗的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28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1-1-28 17:49 编辑

1967年10月5日
         从10月1日~10月3日,不加思索,笔到字出,完成了长诗《庆十一》录于下:
          狂欢的节日,
         伟大的十一,
        在革命的暴风雨中,
        给我们多少力量和勇气。


          十八个年头,
          在历史的长河上
          只不过是廖廖的几个春秋,
           伟大的祖国却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天翻复地。


        秋收起义的大刀梭镖,
         井冈山上刚刚燃起的火炬。
        25000里长征的险途,
        决定历史命运的伟大战役……


         揭开历史的哪一页,
        不看到光辉的诗篇。
        打开历史的哪一章,
         不看到党和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用不着追朔更远的历史,
        十八个春秋,
        即需大海为墨,
        大树做笔!


        一九四九年,
        我们夺得了主宰祖国的大权,
        紧接着,
        展开了一连串的惊天动地的业绩。


        一化三改完成了经济战线上所有制的革命     ,   
       反右斗争打退了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的猖狂进击。
       突飞猛进的大跃进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
        人民公社体现了5亿农民坚决走共产主义方向的勇气。


        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
        阶级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反扑失败了。
        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革命,
        从胜利走向胜利。


        高饶集团怎样,
        彭德怀的下场如何?
        还有中国的赫鲁晓夫,
        通通一败涂地。


       无论你是枪炮夹着和平,
        还是招摇撞骗地打着红旗。
        抗击历史的前进,
        终成千古的垃圾。


        阶级斗争并没结束,
       社会主义还没最后胜利。
        看那愚蠢乱动的牛鬼蛇神,
       从棺材里冒出来的冲天臭气,
        都告诉我们不能睡觉,
        敌人还在,千万警惕。


        中国向何处去?
       是向真正的社会主,
        还是到苏联般的修正主义,
        这是摆在前进中中国面前一个的历史课题。


        毛主席伟大的思想,
      告诉我应该反对修正主义。
        他像一个伟大的舵手,
        把中国前进的命运驾驭。


        毛主席用他伟大的思想,
        唤起了亿万群众,
        展开了一场社会主义的文化大革命,
        把千百年来的新旧泥浊荡激。



       震惊中外的红卫兵运动,
        如火如荼的夺权斗争。
        轰轰烈烈的全民大批判,
        动人心弦的凯歌曲曲。


        如今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世界人民都心向北京,
        心向毛主席。


        一个伟大的中国,
        正在变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
        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正在汹涌澎湃的兴起。


        前进!伟大的中国!
        前进,伟大的十一。
        从光辉的起头开始,
        永远永远走向前去。


        十一就是力量,
       十一就是勇气,
       有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全球都将是赤色的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28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10月5日
         又及:
         我早就有过这样的痛切之感:如果知识和人民的敌人接在一起,只是增加制造罪恶的本领。知识只有和革命结合在一起才成为有用的东西。愈是反动的东西儿又愈有知识,就愈阻止历史的前进。
        共产主义者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这是本分。但具有广博知识的人却未必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29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10月6日
        我感到我所接触的人有些是可怕的。他们的思想是那样的离开了我们的时代。仍然生活在半封建半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中。如果是老年人可以叫“遗老”——旧习惯势力旧阶级意识的“遗老”。然而却有那样一些年轻人居然也如此,实在是可悲的事情。这些人大概只能叫做“遗少”吧。
        落后的老年人是不可怕的。也是不奇怪的,年轻的遗少却是十足可怕的。也是较为奇怪的。归纳起来大概有几种:
        一,钻营的。
        这种人带着时髦的面具不知羞耻的为个人而奋斗。一遇时机,削尖了头往上爬。头脑深处是一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王国。冠冕堂皇里大喊大叫,甚至有时候表现得相当的卖力。但是一遇到对自己切身利益的侵扰。就原形毕露往后退去,这种人知识分子为多。
        二,阴阳人。
        这种人在一种公开场合可以是革命的,讲的好听。如果回到家里或者与较亲近的人在一起,则大讲人生之道,来钱之道,个人奋斗投机取巧之道等等。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这种人完全典型的两面人。一身市侩气,是小市民里的卑鄙的继承人。
        三,醉生梦死的。
        这种人近似流氓,抽烟喝酒无所不说,充满着无聊空虚而又无能为力的贪欲。他们整天想的不仅是眼前的狭小的私利。而且对生活抱有极大的破坏性。津津乐道的是女人,钱,玩,低级下流的歌曲。在这伟大光明的社会里他们是黑暗与死神的近邻。为垃圾般的人物。他们是把社会上最肮脏的东西传给下一代的继承人。
        四,犯罪的。
        这种醉生梦死的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成了人民的罪人。
        五,平庸的。
        这种人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抱负,平淡的生活着。喜欢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图个仨饱一倒,舒适安逸。没有丝毫的政治气概与造反精神,他们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温床。
        也许还有一些吧。也有一些遗少各种特点均备一些,这种人亦颇不少,可谓万金油遗少,就是更可恶了。
        消灭遗少固然需要时间与气力,须知遗少的气味儿是传播的,它会使人沾染上。所以要紧的是首先从自己开始防范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2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10月7日
       林彪同志在国庆集会上的讲话具有着伟大的战斗号召力。连日来,无产阶级革命派纷纷学习,积极投入到革命大批判之中,搞大联合,搞抓革命,促生产。用实际行动来回答毛主席的希望。一个斗私批修的革命,正在广大的红色造反者中间开展起来。
        要把革命推向前去,必须搞好思想革命化。伟大的运动自然要造就伟大的思想。一年多的文化大革命是在毛泽东思想武装下的人民群众中进行的。一年来的文化大革命,锻炼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思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要使人们的思想革命化。从而使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着前进。必须实时思想革命。就是要斗私批修,兴无灭资。林彪同志在当前大批判大联合的高潮中传达毛主席的关于斗私批修的伟大指示,是及时的,我们必须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坚决照办,落实到行动上。
        思想革命化的唯一方法,斗私批修的唯一源泉,就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及在这一伟大思想指导下的革命实践。要搞好思想革命化就必须学习。林彪同志的学习班的指示很重要。很集中了革命的智慧。必须身体力行努力实现。
        必须再一次指出斗私批修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今天斗私批修解决一个问题,明天斗私批修,解决另一个问题,直到共产主义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2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10月8日
         和俊太、洪箴等同志研究,准备在下星期日搞一次初中学友述怀茶会。邀集老同学座谈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思想,收获,感情以及未来的志向。
        有这种思想是最近产生的。学友集会的形式是没有阶级界限的。但是我们的意图在于做一次社会调查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初中个同学无疑问在这几年中大有分化。他们分化的怎样,在目前事业中的位置状况,未来的发展都将怎样?是不能不了解清楚的。这对于将来总结生活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座谈会,大家都谈思想,谈文化大革命中的事迹,这也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过程,是一件好事。
        当然也估计到了可能发生的事情。一定会有革命中落荒者的侵蚀,这也不是坏事。对我们均是一个考验。
          准备工作马上就进行,俊太负责搞茶会的布置。我们一人些搞请柬和分头做通知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3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10月9日
         读完了小说【铁流】。
         小说描写的历史时代是伟大的十月革命之后的受到帝国主义援助的反革命武装叛乱和在苏联共产党所领导下的反武装叛乱的国内战争时期。小说取材于黑海东岸的古班地区的上层哥萨克叛变集团与沙皇军官及其逼迫下进行民大远征的达曼军。反映了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小手工业者等无政府主义的群众走向革命的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过程。勾勒了一副战争图画——从敌人的重围中冲出来的,克服了千辛万苦,消灭了大于自己数倍的敌人的,褴褛的,赤足的,光身的,饥饿的差不多连子弹都没有的,带着女人孩子,马车,狗,家畜的军队,汇起了一股不可遏制的具有着恶魔一样力量的铁流。涤荡了反革命的罗网,终于和苏维埃的主力军联合到了一起。小说并没有描写这股铁流的未来,但可以预见这只由异常艰险和异常残酷的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有惊人的组织力,惊人的纪律性的军队是会在未来的斗争中,为党,为人民,为苏埃政权,为消灭吃人的敌人,做出更大的辉煌的贡献。
        小说并不集中写人,只是不太集中的写了郭如鹤,郭碧诺,,史莫洛古洛夫几个人。作品只是在集中的表现一个庞大的集体,一个奔腾向前的铁的巨流。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前进,前进,走。走!绿色的草原,蓝色的大海,荒僻的高山。飞扬着满天尘土的大路。连绵的队伍杂乱的脚步,沉重的车马,赤身露体的人们……构成了一个鲜明的画面,一个历史的画面,正象序言里所说的铁流里面最根本的艺术结构原则是统一的群众心理。
       小说可以说是一出悲剧,残忍的悲剧。这是真实的。作者采取了一些自然主义的描写。一方面儿是敌人的杀,另一方面是革命人民的杀。充满着血淋淋的杀机。这并不奇怪。的确反映了一种历史的真实。但是她丝毫也不削弱革命人民的勇气。不玷污革命的花朵,因为作者是用着鲜明的阶级观点告诉我们,谁是正义的,而谁是非正义的,丑恶的。叫人们目标坚定的走向革命。
        小说及其深刻地反映了这样的真理:革命战争是最好的课堂,在死亡之中。人们会勇敢地进行战斗,完成最艰苦卓绝的任务。而且通过革命战争的锻炼,人可以变的更勇敢,更有纪律,形成坚强的革命的队伍。
         小说的风格是很独特的。给人初看之感就像一群魔鬼一样不可想象。小说就是把事情平铺起来一个主题前进。没有什么细节上的独特,只有走走走的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事物逻辑中的内在联系几乎没有。这一点实在是大异于其他小说。成为独特的风格。对于自然界的描写也紧紧的与大块地活动着的人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小说的最大缺点犹如作者自己指出的就是未得表现无产阶级对这支军队的直接领导。而是表现了这支军队在无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和间接领导之下,走向艰苦的胜利的。
       小说铁流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史诗,它是工人阶级走向自觉,农民们走向自觉如工人阶级的教科书。正是这样,他在中国的出版最初是遭到不可想象的厄运的。曹靖华和他的亲密战友鲁迅正是在那黑暗的使人窒息的社会里,像一个伟大的助产婆一样,完成了这部史诗的诞生于中国的。
        不尽的铁流滚滚来。几十年过去了,作者与世长辞了,但他留给我们的作品却永远鼓舞着我们。我们不会忘记那从死亡之中冲杀出来的队伍。忘不掉那死去的一切革命的人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1-1-3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1-1-30 11:27 编辑

1967年10月10日
         看了电影剧本儿“攻克柏林”。
        这是作家巴普连科与齐阿乌列里合著的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电影剧本。它是苏联电影界前进途中的一个不朽的里程碑。
       反映现实,反映革命,反映正义的战争,反映伟大的领袖与伟大的人民,反映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制度和社会主义的人民,反映两种对立的社会力量的决斗,这就是剧本儿作者的伟大之处。这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是真正的革命的文艺旗手,真正的艺术的表率。
        剧本儿生动地再现了伟大的苏联军队,在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力扭乾坤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国法西斯强盗彻底消灭的历史。人们看到了正是斯大林同志英明的,直接的领导了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战争,正是苏联的优秀儿女,为了祖国和人类的和平献出了可爱的家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B·斯米尔诺娃在回忆巴普连克的时候写到“……人类并不是简单的希望像草木一样的长久活下去。人总希望在世界上干些什么,身后要留些什么。留些什么给人去怀念追忆。这并不是为了名,死人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名。是把自己的生命和绵绵不尽的未来联系起来。”革命的历史,革命的斗争中失去的战士给予我们留下的怀念和追忆,永远是我们对他们的学习。而作者的历史的再现工作所给予我们的,则使我们更坚决于我们的先人的未竟之业大踏步地走下去。
         让我诚心的向伟大的战士,普通的炼钢工人阿里克塞伊凡诺夫,女教师娜塔沙,乌克兰人扎钦可,乌兹别克人尤叔保夫等等英雄们致敬!
         在伟大的政治力量面前,在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领袖面前。腐朽法西斯的黑暗世界,疯狂的希特勒。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啊。历史和剧本儿证明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法则永远是严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4 1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