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6-26 21:19 编辑

      2540.目的
  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大致有三:
  1.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便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文言文,它代表了汉语书面语的大多数,古人利用这种书面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要了解古代的文化遗产,就必须学习古代汉语。
  医学上,学习医古文,有利于继承古代医学遗产。《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告诉其弟子吴普,古时长寿的人运用气功锻炼身体和治病的方法之一:熊颈鸱顾。熊颈应作熊经。而《古汉语研究》1995年4期李怀之《熊经新解》指出以前解作熊经,形近而误,经当悬挂讲,熊经即象熊一样悬挂。模仿熊攀挂树枝的动作。《广雅·释言》:经,径也. 《文选·左思》李善注:直行为经。径:径直行走。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有题为熊经的,其图为左右两脚一前一后,左右两臂一起一落,收腹挺胸,身体悠然有摇晃之状,类似后人的行步功法.这正是熊直立行走的姿态。鸱,又名角鸱,是猫头鹰的一种。鸱顾,象角鸱一样回头顾盼。模仿角鸱回头顾盼的动作。熊鸱都在动词前作状语,这种现象称作普通名词作状语。译为象熊一样径直走,象角鸱一样来回顾盼。
  军事上,要学习古人的军事思想,也要接触文言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述了齐国和魏国在魏马陵的一场战役。齐军师孙膑向大将田忌分析两国军情时说: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百里指每天行军一百里;趣义同趋。趣利,跑去争利。蹶,形声字,从足厥声。本义为仆倒,跌倒,引申为挫折。蹶,动词的使动用,使……受挫折;上将,高级武官,义同大将,主将。每天行军一百里跑去争利会使大将受挫折。
  2.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语言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其自身的规律来说,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古代汉语词语,语法规则,修辞手法。还保留着表现力极强的成语,格言,诗文名句。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代成语词典》(甘肃师大中文系):百足,虫名,即马陆,约一寸长,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僵硬……用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战国策·燕策一》:苏代谓燕昭王曰章苏代讲其丈夫宦三年不归,其妻爱人。其所爱者曰:子之丈夫来,则且奈何乎 其妻曰:勿忧也,吾已为药酒而待其来矣。已而丈夫果来,於是因令其妾酌(斟)药酒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虑曰:吾以此饮吾主父,则杀吾主父;以此事告吾主父,则逐吾主母。与杀吾父,逐吾主母者,宁佯踬而覆之(倒了它)。於是因佯僵而仆之(倒掉它)。又《战国策·燕策一》人有恶苏秦於燕王者章苏秦讲忠信之事:臣粼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卮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男主人),言之则逐主母(女主人),乃阳僵弃酒。(阳:通佯)《文选》卷52曹 《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
  《光明日报》:他们在思想上腐蚀拉拢,引诱一些人唯名是争,唯利是图,唯官是抢,唯权是夺,肆无忌惮地侵吞和挥霍人民的劳动果实,追求比资本家还腐朽糜烂的生活。其中唯名是争,唯利是图,唯官是抢,唯权是夺是古代汉语中唯…是…的格式。
  平常说一锅饭能吃十个人,一条登子能坐五,六人。实际运用的是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使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没有不知道的东西。
  而立:三十岁的代称。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既然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要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就要从古代汉语中摄取养料。像鲁迅、茅盾、朱自清、冰心等现代文学大作家,无一不在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方面有精深的造诣。钱钟书《管锥编》。台湾作家琼瑶《在水一方》,篇名和主题歌都取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可见,熟悉古代文学的语言,对于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3.培养教中学语文特别是文言文的能力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有的没有注释,需要老师自己解决。如《孔雀东南飞》写焦仲卿恳求焦母留下刘兰芝时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复下无注。复作副词的常用义是又,再,如本文终老不复取.这里讲成又,再不妥。又,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而焦仲卿只娶了刘兰芝一人,也只娶了她一次.复有助动词能义。《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如果解为又,再似乎亦通,但不合事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百川不可能西归,更谈不上再向西归。幸复得此妇即幸好能得到这个妇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高中课本极下无注。在这段文字中,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劳苦疾痛倦极惨怛都当为同义结构,极不能理解为极点。倦极同义。《广雅·释诂》:疲,惫,极也。西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庸人之御驽马……胸喘肤汗,人极马倦。对文,极亦倦。南朝·梁·殷芸《小说》: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 答云去垢甚佳,身不极也。其中不极一本作不劳,可见极有劳义,而劳,倦义相通。又《世说新语》中常见小极一词,有时亦作小倦。可见,极就是倦。
  课本中注释有的是错误的,需要老师有辨别能力。高三《信陵君窃符救赵》魏公子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于是选兵八万,进军击秦军。勒兵注检阅军队勒无检阅义。勒本义为马笼头引申为拉缰止马,再引申为整顿部署。《后汉书·光武纪》:亲勒六军,大陈戎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故臣复取璧。以戏弄臣一说戏为动词,一说戏弄为动词。两种说法于上下文意均欠稳妥。《艺文类聚》卷17人部引《史记》作今大王见臣,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故臣复取璧。又卷84宝玉部引作今大王见臣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为戏弄,无偿赵王城意,故臣复取璧。用此校勘今本《史记》,得知臣是因下文而衍。原来戏弄的是玉璧而非相如。秦王因骗得稀世珍宝而喜形于色,又将之传给妃嫔赏玩,这才是文意重心所在,而非着意玩弄相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6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2541.《古代汉语》王力
  中华书局
  目录
  作者简介
  ◇绪论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
  ◇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
  ◇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
  ◇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
  ◇古汉语通论(十八)古书的注解(下)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
  ◇古汉语通论(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
  ◇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
  ◇古汉语通论(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识四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
  ◇古汉语通论(二十四)古书的句读
  ◇古汉语通论(二十五)骈体文的构成(上)
  ◇古汉语通论(二十六)骈体文的构成(下)
  ◇古汉语通论(二十七)
  ◇古汉语通论(二十八)
  ◇古汉语通论(二十九)诗律(上)
  ◇古汉语通论(三十)诗律(下)
  ◇古汉语通论(三十一)词律
  ◇古汉语通论(三十二)曲律
  ◇第一单元文选(左传)
  ◇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
  ◇第三单元文选(论语)
  ◇第四单元文选(孟子)
  ◇第五单元文选(墨子)
  ◇第六单元文选(诗经)
  ◇第七单元文选(楚辞)
  ◇第八单元文选(史记)
  ◇第九单元文选(贾谊)
  ◇第十单元文选(韩愈)
  ◇第十一单元文选(沈约)
  ◇第十二单元文选(贾谊)
  ◇第十三单元 文选(两汉乐府民歌)
  ◇唐宋五言古体诗
  ◇第十四单元文选(词)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2542.近代文学
      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文学,即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文学。
  社会原因中国古代传统体裁的文学,如诗赋词曲等,发展到清中叶,除小说外,如诗、文、词、戏曲等,虽作家作品众多,也在风格流派上彼此竞争,但大都缺乏新的思想内容,因袭旧的艺术形式,日趋衰落,陷于困境。
  到了近代,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而同时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八十年中,随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1840~185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义和团运动(1862~190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1~1918)的历史发展,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表面化,文学创作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到风格流派,都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为反帝反封建服务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学,直接继承发展古代优良的文学传统,特别是清初至清中叶的爱国主义文学传统,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形成新风貌和新潮流。同时,那些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各种传统文学在新形势下也不断地有所变化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7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6-27 20:53 编辑

      2543.道光、咸丰朝文学
      19世纪中叶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大炮,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的大门,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封建帝国的空前危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洋货倾销,鸦片输入,白银外流,银贵谷贱,加速了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破产。加上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农民和其他各阶层人民更无法生存,阶级矛盾不断地尖锐化。从白莲教起义到太平天国革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也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长和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地主阶级开明派,开始睁眼看世界,厌弃宋、元以来的程朱理学和盛极一时的乾嘉朴学,而研究“经济”之学,强调“通经致用”的学术;并发出了改革腐朽内政、学习外国有用的知识、抵抗外国侵略的呼声。文学也突破了死气沉沉的局面,理论上提出了文学要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思想,反对模拟;创作实践上要求反映现实政治社会内容,歌颂广大人民和英雄人物对外国侵略者的英勇抵抗,揭露清王朝及其官僚贵族的昏庸腐朽和社会矛盾,打破了陈腐的面貌,出现了进步的文学新潮流。
  这个时期,作家众多,流派竞起,文学呈现繁荣复杂的景象。首开文学新风气的是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的开明派,以及张际亮、汤鹏、姚燮、贝青乔等。他们敏锐地看到清王朝内外严重的危机,积极建议改革内政,坚决主张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写出许多富于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诗文作品。张维屏、陆嵩、朱琦、林昌彝等,则从不同角度写了某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后来,早期的改良主义者冯桂芬、王韬都曾反对或抛弃桐城派古文;王韬更以一般古文或文言文用之于报章,使古文社会化或通俗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太平天国领袖们的诗文作品,批判封建色彩浓厚的陈词滥调,提倡朴实明晓的文风,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这些就是这个时期进步文学的主流。
  与此同时,传统诗文也出现了“宋诗运动”和桐城派中兴。“宋诗运动”继承乾隆、嘉庆间的“宋诗派”,以模拟宋诗为贵,由程恩泽、祁巂藻、曾国藩倡导,重要作家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等。桐城派古文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梅曾亮等著名作家,形成了“中兴”的局面。而经学家阮元,提倡以《文选》为范本,实际是提倡骈文,形成与桐城派古文对立的扬州派骈文。在骈、散之间作调和态度的则有常州的李兆洛。他实际也是倾向骈文。这些诗文流派的作家和作品,就其主导倾向看,是守旧或保守的。此外,词则有“常州派”的发展。周济提出“诗有史,词亦有史”的主张,有进步意义。但被誉为“倚声家老杜”的蒋春霖的词,内容则多为诬蔑太平天国革命,表现了地主阶级的没落情绪。小说主要是“狭邪小说”和“侠义公案小说”,倾向日趋堕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2544.同治、光绪朝文学
      从19世纪60年代到同世纪末,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是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买办相勾结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大致从这时开始得到初步的发展。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中日战争失败后,举国悲愤,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斗争是激烈而复杂的。封建买办阶级如李鸿章卖国投降,但人民群众强烈的反帝爱国精神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同时出现了相当广泛的改良运动。一部分由官僚地主阶级转化的上层资产阶级,呼吁救亡图存,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康有为、梁启超就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和领袖。在文学上的代表作家则是黄遵宪、 康有为、 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他们自觉地使自己的文学为改良运动服务。
  在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明确主张。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和谭嗣同、夏曾佑曾试作“新诗”,反映了改良派对新思想、新知识即“新学”的要求。戊戌变法失败后(1898),梁启超便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饮冰室诗话》)主张,推尊黄遵宪从理论到诗作实践已为“诗界革命”作了榜样,是推陈出新的“新派诗”。梁启超虽不以诗人自命,他自己的诗实际也是“新派诗”。他的“文界革命”主张,是适应资产阶级“开通民智”、改革语文的维新思潮而提出来的。当时已有人认为文言是“祸亡中国”之一端,“白话为维新之本”,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报章宜改用浅说”。同时长江下游各省白话小报纷纷出现。他的散文写作也实践自己的主张,打破一切传统古文的格局,开创了“新文体”。同样的出于改良的目的,他更提倡“小说界革命”(《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强调小说对改良社会的作用,而特别重视“政治小说”,宣传政治主张、政治理想,直接为改良运动服务。他更试作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虽未完篇,但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梁启超和其他改良派作家也曾利用“杂剧”、“传奇”的传统戏曲形式,反映现实政治内容,虽不成功,但也表现着他们对戏曲改良的尝试和努力。
  翻译文学的兴起,也是改良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严复、林纾是这个时期著名的翻译家,他们分别以各自熟练的古文翻译西方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对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和广泛的影响。
  改良运动对封建文化的冲击力量是不足的。传统诗文继续发展。“宋诗运动”的发展,出现了颇有影响的“同光体”;同时出现了拟古的汉魏六朝诗派和晚唐诗派等。常州词派则朝词学的整理和研究方面发展。“桐城派”古文也出现了黎庶昌等新的作家,并对严复、林纾等翻译文有明显影响。
  此外,道光年间诞生的京剧,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繁荣。它进一步吸取地方戏的精华,出现了一些有时代精神的优秀剧目,不少名演员创造了许多生动优美的艺术形象,成为一个影响深广的重要剧种,是这一时期文学成就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7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2545.清末民初文学
      从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夕,清代末年到民国初期,是中国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又转为失败的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中下层,毅然走革命的道路,积极进行推翻清王朝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帝国主义和腐朽的清王朝,成为广大人民愤恨和斗争的焦点。许多爱国青年,接着先进人物的足迹,纷纷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真理,一时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留学热潮。清政府迫于危亡形势,也不得不向资产阶级作某些让步,实行“新政”,废八股,停科举,开办新式学堂,等等。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国内外先后产生了许多革命小团体。1905年许多革命小团体的联合,成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已走向高潮。它和改良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和斗争。革命报刊和文学期刊纷纷出现,文学团体“南社”在1909年正式成立,参加者17人,其中14人是同盟会会员,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更加明确,各种文学形式一时都成为革命斗争的工具,进步的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诗歌的突出特点和成就,是以南社为中心、以南社诗人柳亚子、高旭、陈去病、马君武、周实等为代表,慷慨高歌民族民主革命。秋瑾则是这时期最杰出的女诗人。以宣传革命思想为主题的散文,章炳麟取法魏晋古文,青年作家邹容则采取通俗化的古文。小说出现了揭露黑暗、同情革命的曾朴《孽海花》和歌颂革命的陈天华未完成作品《狮子吼》。主张一般社会改良的著名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也出现在这一时期。而戏剧说唱等方面,则有汪笑侬改良京剧,黄吉安改良川剧,春柳社、众化团等文明戏即话剧团体的出现,秋瑾、陈天华等用说唱形式宣传革命,以及一批有革命倾向的杂剧、传奇、乱弹等作品。
  这一时期保守的传统诗文,主要在北京活动。“同光体”诗人在北京创立诗社,隐然和“南社”对立。而王国维则在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基础上,提倡文学脱离现实政治社会,和进步潮流背道而驰。同时,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革命进步作家有颓唐悲观的,如“南社”苏曼殊等人。而前一时期的改良派人物如梁启超、严复、林纾等也与前清遗老们合作起来。这些都表现着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6-27 21:01 编辑

      2546.近代文学的特点
      近代文学区别于传统封建文学有以下的特点:
  ①文学的政治性、战斗性,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加强和显著了。进步作家和作品,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内外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平等而斗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这个时期文学突出的思想内容。从龚自珍、魏源到“南社”诗人们的文学创作活动,密切与现实政治联系,成为日益明显的历史潮流,反映近代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②文学的题材和内容,文学反映现实的领域空前地扩大了。这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莫不皆然,特别是诗,尤为突出。它几乎无所不包地反映了新世界、新思想、新事物,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意境。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诗都表明了这一点。
  ③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龚自珍首先突破清中叶以来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统治,成为近代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许多散文和一部分律诗绝句,也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后来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许多作家,都进一步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特别是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界自觉的创作运动。林昌彝、陈应昌、贝青乔、黄遵宪等人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色。
  ④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宣传的需要,出现了文学团体和文学刊物,它们起着前所未有的组织、教育与鼓舞群众的作用。文学的社会作用扩大了,它不再只是案头窗下少数人所用的工具,而是群众的读物。因此,人们自然地改变了对文学的旧观点,产生了对文学的新估价,这是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变化,这个变化从晚清到民初新文化运动才特别显著。
  ⑤随着题材和内容的扩大,文学的形式、语言乃至风格特征也有了新的变化,一般趋向通俗化。龚自珍大量绝句诗,多采“古绝”体,打破清中叶以来诗歌重格律的束缚,以及后来黄遵宪、梁启超对诗风的改变,提倡诗与音乐结合,使得诗能歌唱,是走向通俗化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晚清资产阶级由于开通民智的需要,在文学各方面更自觉地致力于这一点,使文学更有效地为政治服务。
  ⑥由于近代社会迅速的变化以及作家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局限,文学发展呈现复杂景象和过渡状态。进步作家的进步性往往表现不彻底,并有前后期的不同。传统派作家也不能避免时代潮流的影响,产生某些可取的作品。新旧派作家都有内容和形式矛盾的作品。新旧派有对立的一面,也有联系的一面。新派对旧形式、旧风格突不破,缺乏艺术上彻底革新的自觉的努力。
  近代文学的成就在于它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主流,它的反映现实和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方法,它的语文合一、走向通俗化的探索和努力,为“五四”时代新文学运动准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2547.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2548.现代文学的起端和发展阶段
      现代文学发端於“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早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随著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即在西方新思潮﹑新文学的启迪下﹐产生了改革文学以唤起民族觉醒的启蒙要求﹐在理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各个领域进行了文学改良的初步尝试﹐为“五四”文学革命作了思想与文学的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後﹐随著中国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的民主势力──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力量有了很大发展。十月革命又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带来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这样的经济﹑政治﹑思想背景下﹐触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这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突破口﹐“五四”文学革命以反对封建蒙昧主义与专制主义的旧教条﹐提倡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旗帜﹐向封建旧文学展开了猛烈进攻﹐锋芒所及﹐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引起巨大的变革﹐开始了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个新的文学运动﹐发韧於北京﹑上海等少数文化发达的城市﹐在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深入全国各地﹔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省和以后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地﹐也都发生了并且进行著同样的或者类似的文学变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2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2549.现代文学发展历程
  现代文学在“五四”文学革命以後的60多年发展过程中﹐随著中国革命与社会性质的演变﹐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转折﹐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时期两个历史阶段。两个阶段的文学既有各自的历史面貌﹐显示出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共同的传统与特点﹐存在著内在的连续性。新民主主义文学中所孕育的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文学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便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洪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 1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