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6-12 16:07 编辑

      2275.吕不韦生平
  吕不韦?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改名楚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异人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异人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异人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异人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异人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异人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异人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现在异人贤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自己就会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要受到尊宠啦。”华阳夫人听了认为是这样就趁太子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都送好多礼物给子楚而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吕不韦选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一起同居直到她怀了孕。异人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此女后非常喜欢就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异人破费了大量家产为的借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女子。此女隐瞒了自己怀孕在身足月之后生下儿子名政。异人就立此姬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派王齮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想杀死异人。异人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这才得以顺利回国老家是楚国的华阳夫人给这位继子改名为子楚。赵国又想杀子楚的妻子和儿子以子楚的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隐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前251年终于去世了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赵政回到秦国。
  安国君继位秦王一年之后去世谥号为孝文王。太子楚继位他就是秦庄襄王。庄襄王尊奉为母的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
  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太子赵政继立为王尊奉相国吕不韦为“仲父”。秦王年纪还小太后常常和吕不韦私通。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
  秦始皇越来越大了但太后一直淫乱不止。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就暗地寻求了一个阴茎特别大的人嫪毐烙矮作为门客不时让演员歌舞取乐命嫪毐用他的阴茎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诱她。太后听说之后真的想在暗中占有他。吕不韦就进献嫪毐假装让人告发他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吕不韦又暗中对太后说“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就可以在供职宫中的人员中得到他。”太后就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西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假充宦官这就得以侍奉太后。太后暗和他通奸特别喜爱他。后来太后怀孕在身恐怕别人知道假称算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来躲避一下就迁移到雍地的宫殿中居住。嫪毐一直跟着太后得到的赏赐非常丰厚而太后凡事也都由嫪毐决定。嫪毐的仆人有数千人希望成为嫪毐的门客而自愿成为太监的也有上千人。
  秦始皇七年前240年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去世。孝文王后叫华阳太后和孝文王合葬在寿陵。夏太后的儿子庄襄王葬在芷阳所以夏太后另外单独埋葬在杜原之东称“向东可以看到我的儿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后旁边定会有个万户的城邑”。
  秦始皇九年前238年有人告发嫪毐实际并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淫乱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都把他们隐藏起来还和太后密谋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于是秦始皇命法官严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牵连到相国吕不韦。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众全部杀死又杀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并把太后迁到雍地居住。秦始皇十年前237年十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等到齐人茅焦劝说秦王秦王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归咸阳但把吕不韦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又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诛杀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吕不韦、嫪毐都已死去就让迁徙到蜀地的嫪毐门客都回到京城。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太后去世谥号为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在芷阳。吕不韦墓位于洛阳市东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1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2276.《吕氏春秋》的影响
  《吕氏春秋》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因而保存了各家的思想资料成为先秦思想的资料汇编许多古代的遗文佚事也靠它得以保存。春秋战国诸子如杨朱、宋钘、尹文、惠施、公孙龙等人的著作早已失传但在《吕氏春秋》中却能找到有关他们的资料而且因为它成书在战国末期和这些思想家相隔的时间较近所以史料价值较高。尤其珍贵的是《上农》、《任地》、《辨士》等篇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此外《吕氏春秋》一书包容各家具有调和色彩所以也反映了当时儒法合流的某些趋势。《吕氏春秋》中某些法家的观点往往渗入了儒家的成分。《察今》篇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本来是法家的观点。但同时说"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长见》篇又说"古今前后一也。"这就和法家不同了。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①韩非也主张"不期修古"。②《吕氏春秋》"古今一也"的主张③显然是调和儒法两家的产物。值得提到的另一点是《吕氏春秋》一书在编书的方法和体例方面比以前有所创新对于后世《太平御览》等类书的出现有很大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2277. 吕氏春秋·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尉管理军事的官〕 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2278.吕氏春秋·察传
      原文
  夫传言不可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1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2279.《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诸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纪、览、论。“纪”按春夏秋冬十二个月分为十二纪如春分三纪孟春、仲春、季春。每纪包括五篇文章总共60篇。“览”按照内容分为八览每览八篇八八六十四篇第一览有始览缺一篇现有63篇。“论”也是按内容分为六论每论六篇六六三十六篇。还有一篇序意即全书的序言今本已残缺放在十二纪后边。总括起来《吕氏春秋》全书共160篇结构完整自成体系。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
  图书目录  
  孟春纪第一
  仲春纪第二
  季春纪第三
  孟夏纪第四
  仲夏纪第五
  季夏纪第六
  孟秋纪第七
  仲秋纪第八
  季秋纪第九
  孟冬纪第十
  仲冬纪第十一
  季冬纪第十二
  有始览第一
  孝行览第二
  慎大览第三
  先识览第四
  审分览第五
  审应览第六
  离俗览第七
  恃君览第八
  开春论第一
  慎行论第二
  贵直论第三
  不苟论第四
  似顺论第五
  士容论第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2280.《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食客三千人所著。以易学、阴阳、五行、干支文化思想为总纲融合众家所长、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农业各方面的理论体系肯定并尊崇揆天道、察地道、览人情的顺天应人思想同时又更加主张去主动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积极有为地进行社会活动。全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个部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约二十万字。十二纪主要论述天时八览主要论述人事六论则主要阐释地理。知识范围涉及易学、阴阳、五行、干支、养生、军事学、政治学、音律、星象、农业生产、气象、自然、历史、地理、工艺、机械等多个方面。如今它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光阴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2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2281.《楚辞》
     《楚辞》是一部收录中国战国时期楚地诗歌的诗集,是仅次于《诗经》的中国历史上第二部诗歌作品集,与《诗经》一样成为之后两千多年内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源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2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2282.《楚辞》基本信息
  西汉刘向辑。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其中有二十五篇作品归到屈原名下,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另外,还收入了宋玉和一些汉代作家的作品:《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6-12 16:14 编辑

      2283.《楚辞》详细解释
  亦作“楚词”。本为楚地的歌辞。战国楚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西汉刘向编辑成《楚辞》集,东汉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 唐孟浩然《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楚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上》:“有楚辞,屈宋以下,效楚辞体者,皆谓之楚辞。”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楚辞者,楚人之辞也。虽‘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缱绻恻怛,故能义兼《风》《雅》,体先词赋,於是楚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6-12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2284.《楚辞》基本定义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7 0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