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西兰花

【转】文苑撷英

  [复制链接]
秋兰 发表于 2015-9-2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9-17 12:15
104 . 域外箴言               

               人是有可塑性的     尼采

拜读西蓝花姐姐转载好文!领悟人生哲理,祝姐姐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9-22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5-9-21 03:59
天地有情人无意,
世界,
就是这样滴!

天地有情人无意!。 铁石心肠!这是何等的悲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9-22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兰 发表于 2015-9-21 14:55
拜读西蓝花姐姐转载好文!领悟人生哲理,祝姐姐永远健康快乐!

秋兰喜欢我也喜欢。谢谢秋兰关注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9-24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兰花 于 2015-9-24 21:43 编辑

108 . 文苑撷英      
                     
              丁托列托代表作           
【意大利】 丁托列托(作于1506-1565年)      维也纳艺术馆藏

     《苏珊娜出浴》是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丁托列托的代表作。丁托列托发挥了他描绘曲张健美的人体的专长,柔和的光韵使柔嫩的肌肤焕发出异样的观感,而且他还捕捉到了抒情和肉欲的瞬间,抓住了苏珊娜自然宁静的神态。苏珊娜出浴


                        ——摘自《老年日报》名画欣赏 2015-9-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9-26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09 . 过眼的繁华          林清玄

     去看古今茗壶展,展会上有许多从明清到现代的名家所制的紫砂壶。
听说这些紫砂壶是可以出售的,但是展览会场上只有编号,没有标价。为什么不标价呢?
    “因为怕吓倒来参观的普通民众。”
     主办单位的人告诉我。
     确实,当我问了价钱以后,我也被吓倒了,当代名家的作品要价七八十万,明清的都超过百万元了,一把可以盈握的紫砂壶竟有百万元身价。
     但是我觉得紫砂壶除了观赏,最重要的还是拿来泡茶,唯有通过泡茶,紫砂壶才算完成它被创作的意义。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身壶盖间不容发、出汤流畅之外,还应该能提味儿,使茶水的滋味达到最温润的境界。被当成艺术品供人欣赏的紫砂壶,终究只实现了一半功用。
     基于这样的观点,一把上百万的茶壶会令我们陷入紧张与执着。用百万名壶泡茶,心里一定很紧张,反而违背了泡茶时那轻松、闲适的心情。
我就像一个富有的买家,摸遍了总价数千万元的茶壶。
     当我走出茗壶展的会场时,有一种非常美好的心情,那欣赏茶壶的过程使我感到欢喜,对于这世间许多精美的事物,只要过了我们的眼、穿过我们的心,我们就算拥有了。
     回到家,我把在路边以300元买来的茶壶拿出来泡茶,想到我曾把玩过价值数千万的茶壶,于是连那普通茶壶中普通的茶,也增添了芬芳。

            ——摘自《老年日报》文苑撷英  2015-9-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5-9-2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9-26 21:09
109 . 过眼的繁华          林清玄

     去看古今茗壶展,展会上有许多从明清到现代的名 ...

好有哲理的心态,令人耳目一新!谢谢西蓝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9-2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5-9-26 21:13
好有哲理的心态,令人耳目一新!谢谢西蓝花了!

一方面是欣赏艺术,另一方面是希望艺术为现实服务。
谢谢昨夜星辰版主鼓励!祝您中秋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秋兰 发表于 2015-9-27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兰 于 2015-9-27 07:37 编辑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9-26 21:09
109 . 过眼的繁华          林清玄

     去看古今茗壶展,展会上有许多从明清到现代的名 ...


欣赏西蓝花的转载文苑撷英109.过眼的繁华。那些奢侈的华贵的东西只能观赏而已!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自然、舒适,没有负担,没有压力,也不去奢望。平平安安最好!祝西蓝花姐姐双节健康快乐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9-2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20 .文苑撷英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韧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越碎,磨得越细,香的愈浓烈。     ——杨绛
     
          ——摘自《老年日报》 文苑撷英  2015-9-24

      
      作者简介
      杨绛,钱锺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杨绛先生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将饮茶》;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杨绛本身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她又学习了西班牙语,并最终在文革中将书稿保护下来。杨绛《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
为什么称呼杨绛为先生?
     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5-9-2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昨夜星辰 于 2015-9-28 21:12 编辑

杨绛先生的观点,应该是源于孟子吧!先贤一脉相承,令人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6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