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我的知青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5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2-5 06:16 编辑

                        
仅向关心欣赏我的日记的战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5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2-5 06:14 编辑

                    1969年1月12日      
      乘坐5点43分的271次列车离开吉林。
      列车路过平安。这个小城镇是我童年生活过得地方,有我83岁高龄的姥姥和60多岁的姨母,姨夫。久别的怀念,亲人的义务感,使我感到应该去看看他们。今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和汪洋富商量,准备到平安下车逗留一夜,明天再乘这次车回哈市,他同意了。
       我的突然出现,让亲人们高兴,他们都很好,也是我的最大安慰。姨母为我准备了我以往来时最爱吃的饭菜——雪白的平安大米饭,猪肉炖粉条——这可是我最爱吃的啊。
       看到很多亲戚,谈了很多革命的事。文化大革命带给这里的变化是很大的。人们的认识,思想,感情,都在发生着变化。农村的斗批改怎么搞,各地情况不一样,但总的说还是一个“权”字。干部的作用很重要,如何掌握好党的政策更重要。真正的贫下中农的发动是搞好农村斗批改的关键。清理阶级队伍是当前的中心工作,是手段,也是基础,是目的,像毛主席所讲,一是要抓紧,二是要注意政策。务必使同志们注意,我们如果在政策上犯了错误,我们是不会胜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6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69年1月13日       离开平安,2点12分到达哈尔滨。汪洋富希望尽快回去,今天就走,这样在家里逗留的时间就很有限了。回到家里,只呆了几十分钟。看到了妹妹和妈妈,向她们讲了姥姥和姨母的情况,妈妈很高兴。我向妈妈要了一些粮票,拿了妈妈给煮的鸡蛋,便急速地返回车站。
        我把时间弄错了,提前到了一个小时。从南岗我是跑到哈尔滨火车站的,浑身湿透了汗。买完了车票,我感到头有些发胀,很不舒服。还要坐一宿的车呢。
               1969年1月14日
       现在,我们是在北安的东方红旅店。
       这次外出我们是肩负着政治任务的重担的。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我们基本做到了认真,负责,保密,慎重。我们关于吴奎刚的调查基本完成了,要很好地总结梳拢一下,结合原有的材料,搞出一个初步的处理意见。
         到此,我的这本日记又要用完了。这本日记记载了我68年7月25日到今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可以说是一部战地日记。要很好地总结一下,有些东西是需要批判和解剖的。
        夜郎自大,阿Q自得,革命者要永远谦虚,果敢,坦白,正直,不与夜郎阿Q之流为伍。
          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向着更加伟大的目标,开足马力,前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叶子 发表于 2012-2-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2-2-6 16:00 编辑

您是否认识鲍际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叶子 发表于 2012-2-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日记中的许多人曾是我的领导和朋友,如汪洋富是我在孙吴招待所的指导员。吴奎刚是三团的副团长,陈风贤是我的好朋友,在哈工大退休后定居在肇庆。还有郭X与郭XX就是郭忠和郭宝成曾在制材连工作过。可能这些人有的已经不在了。您的日记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了,好好保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8 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69年1月15日         在这本日记的末页写一首《生命之歌》
               感情如火,
               意志如钢,
               斗争的锤炼,
               使我们无畏坚强。

               困难只使懦夫俯首,
               退却是叛徒的主张。
               只有前行的道路,,
               才是我们不移的方向。

                不要些许的虚荣,
                切莫沾上自满的恶疡,
                像牛一样地为人民服务,
                最大的牺牲就是最大的褒奖。

                 有限的生命,
                 无穷的光芒
                 迎着太阳前进,
                 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9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2-9 08:11 编辑

                       1969年1月16日     
      回来了,回到离别一个多月的孙吴。
      工程连的同志又有一些调出执行单独任务,剩下的老同志不多了。一些新战士,都是自己不认识的,需要重新熟悉。
      后勤部在1月2日搬到了孙吴,在日本时期的一个旧发电厂办公。赵显劲等同志也搬了过来,我去看了他们。这是一个带有战争创伤的地方,破旧的楼房,凌乱的仓库与办公室,一派艰苦创业的景象,远非在西岗子安逸了。后勤部的形势有了新的变化,领导人员开始火烧炮打了,这和师政机关揪出原副师长周全友有关。
        师里正在开会,我们还没有汇报,机关的老同志都参加了学习班,怎么办,听师里的指示。现在就是准备如实地把调查情况汇报给领导同志,按毛主席的教导,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接到六七封信,有雪冰两封。战友们的书信,表达了他们革命的激情,要抓紧回复,传达我战斗生活的欢乐
          晚上哈市73中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给我们做慰问演出,全连同志都参加了观看。演出很好,很受大家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2-2-9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列车上,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座谈了离开哈尔滨的活思想,并唱了很多革命歌曲。我们去一师后勤部的十名同志,第一次经受实际的考验,相信我们,会经受一切考验,因为我们有一颗忠于毛主席的心,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们走时没哭呀,我们一过江桥就哭成一片了,我们也写日记了,但是看看你的我感觉我写的太不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9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2-2-9 15:42
在列车上,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座谈了离开哈尔滨的活思想,并唱了很多革命歌曲。我们去一师后勤部 ...

很简单,你们太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10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69年1月17日        一个多月没有参加集体劳动了。今天师招待所要砌火墙和炉子,很紧,于是我放下没有交代的工作去参加。
       劳动的确很紧张,我们拆了一个带炉子的火墙,由我和一位老师傅共同砌起来。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干瓦工活了,做起来还是熟练的。从早晨8点到晚上6点,中午也没有休息,吃了饭就干。看到劳动的成果,是愉快的。劳动和那种安逸舒适的闲谈不同,同一般的点缀也不同,它是混合着艰苦,沉重,脏污和汗水的东西,是陶冶人的十二万分必要的实践。
       师里的情况很复杂,机关很大,越来越健全,有很多年轻人调来做各种服务工作。连里也有所变化,指导员没在家,领导力量有些薄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16: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