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80》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13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10月16日
       早晨下班很及时,从阿城回来正好赶上玉泉的501次,在段上交完班,到家刚刚7点多。当然没有看到大华。吃了饭,是在公寓吃的,所以上午就睡大觉,睡得极其香甜。
      我的大皮鞋坏了,是在压胶的连接处的皮子质量不好而折断,一时没有鞋子可穿,因为正是初冬将近的时候。我去阿妈处,把伯和的一双翻毛鞋拿来穿一阵子吧。阿妈的情况如旧,令人愁苦。
      段上安全200天后有点奖励,我还捞到一对枕巾。给就收下,没有什么内疚。
      现在的学习基本谈不上。所谓学习对于我充其量是看看报纸和杂志,看看科普读物或技术书籍。现在的科学发展之快,仅仅边缘科学就相当广泛,不仅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一样,几乎无力涉及全貌。现在流行一种行为科学,这是一种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生理学的新科学,它研究人类因各种刺激和动机对外部在肉体上或对内精神上的反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或组织制度等发展和人类集体功能有关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个人行为内部关系的;生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理特点;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发展变化;而关于这些的综合就是行为科学,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人类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从精神上物质上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类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记得美国的马斯罗博士把人类的需要分成二级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成就需要。人类就是根据这些需要组成社会,组成人群和阶级,并且以每个人为单位形成不同的个性。人们都是为着满足这些需要,而用自己的观念控制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言论。人类的行为科学,显然是一部思想工作机关,某些政治工作者是必须需要研究的,鬼知道有多少人谈得上“研究”。
      实际生活是平淡无奇的,充满迷惑和庸俗的。最琐碎的家务,最难于挣脱的谋生,就使人的生活缺少风采,而人恰恰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身不断地获得解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1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10月17日
       第四小运转没有固定交路,因此虽然活不多,但不打准,常常不能按时交班。今天一天大部分时间在三棵树车站待着,正值国君和玉斌当班,还不寂寞。可快17点半了,调度还让去成高子送23辆车,只好去,结果不得不在成高子乘坐362次回哈交班,到家快21点了。
       在三棵树两件事让我感喟。其一,原来一班的燕世宽,今晨上吊自尽了。据说是夫妻不和。如此轻生,实在不应该,不可思议。其二,我的对头杜龙海被车站踢出,调去列车段当工会副主席。对我来说是冤家路窄,对杜龙海来说是一种惩罚。事情就是千奇百怪,我为了杜氏之流离开了三棵树,而杜氏又随我而至,注定要在一起斗下去。
       大华开回工资44元。今天我给国君留下10元,为的是买花生米。现在家中有现款120元,本月可以宽裕些,也未可知。
       《山西青年》第十期有一篇报告文学《虎头山下一恶虎》说的是昔阳一霸,陈永贵的儿子陈明珠的丑行。在共产党的天下,怎么会有如此的坏蛋?共产党还就好在公开自己的溃疡,清除自己的垃圾。可这样的垃圾一共有多少?难道是人民让他们称霸的吗?同时又是人民的力量清除了他们吗?被奸污的是人民,而人民的权力恐怕不会到人民的手中,所以,一个恶人的清除恐怕仅仅是政治斗争的结果,是恶人的靠山倒下去的结果。如果一切丑闻都是倒台者的轶事,那么中国的痛苦不会减轻,反而会更重,更深。
1980年10月18日
       今天要乘务18次去长春。
       在家洗了被衬和我的衣服。
       有遐便读杂志,不无收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18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9-6-18 06:52 编辑

1980年10月19日
      昨夜22点25分到长春。休息一夜,早晨洗过澡,吃过饭,到长江路和站前市场转一圈,买回一斤香肠拿回来尝尝,没有买别的。
      乘务353次回哈,到三棵树是17时33分,乘坐403次回段上交班,到家近19时。在353列车上吃的乘务餐还可以,晚上那顿没有吃,拿回家来,是鱼和大米饭。
      任务完成的不好,恐怕难于完成了。交班得明日的503次返504次,只有5·3小时的标,也就是说到到21日早7时我才能完成136·75小时,而按时间算应该至少完成140小时才行。每天忙忙碌碌,还难于完成任务,标定的太高所致。
1980年10月20日
      雨雪纷飞,天气不好。
      一上午不出门,看一本80年第八期的《小说月报》,看了《西线轶事》《三人行》《结婚现场会》《悠悠寸草心》《说客盈门》《我是谁》《犯忌》等,其中有几篇令人读之激动,思之感叹,品之深味。它们风格各一,却都深刻地提出了社会问题,揭露了矛盾所在,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小说干预社会生活,反映人的思想灵魂,说出人们的心里话,才具有教育人陶冶人的作用。
      我要14时22分到段,而乘务的列车要17点10分才开,这提前的时间都是不算劳动时间的,都是白费的。
1980年10月21日
      昨夜乘务503次发生事故。列车18点29分到成高子车站,上下车的旅客很多,我在列车的尾部堵满了人,每站下车我都得挤在人群中,在成高子也是这样。当我和乘警还没有随人流下车,列车突然启动,我感到非常奇怪,立即下到车梯子上向前瞭望,当时各车门都没有下完,我也没发现车站值班员给发车指示信号,我意识到问题严重,立即返回车厢拉了紧急制动阀,车停后,机车已经压上出站信号机。经会同车站了解是司机误认信号。因车站没有给发车指示信号,我当然更没有给发车信号,但司机不认账,先说看到两个绿色灯光,意思一个是车站的发车指示信号一个是我的发车信号,后来又说只看到一个是车站的,前后矛盾。我立即向列车调度报告了情况,列车调度员要求司机开车,但司机要澄清自己,不开车,和车站争论起来,这时摔伤的旅客也找了来,列车不能开出,于是在成高子晚点就是2时30分,直到21点才开。这期间我向段上的派班员老胡汇报了。到达玉泉后,又向铁路局的客调与行调汇报了。这官司到底怎么打,只好听便了。
       在玉泉休息到今晨4时30分,接着乘务503次返回哈站。昨夜的事故影响很坏,乘客大多是通勤的工人,今天在车上还议论纷纷。
      到段交班时,填写了乘务报告,把情况反映给段上,并向乘务室的主要人员讲了。上午睡一觉,下午忙乎家务,晚上还要乘务812次去长春。
      但到段出乘,才知分局领导决定明天研究503次晚点事故,让我明天参加,今天乘务停止。看来还要扯皮,弄不好还要受到牵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19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9-6-19 06:54 编辑

1980年10月22日
       今天上午在分局监察室研究503次在成高子晚点事故。会议的参加者除了分局监察室的人(以单宝库为主)还有机务科的人,再就是机车组的三个人,我和车站的两个人。成高子车站值班员先讲了情况,接着我讲,最后司机和副司机讲。事情很明白是司机误认信号,因为我还没有挤下车,车站不可能给中转信号。但是机务科的人显然提前研究了,专找车站和我的漏洞。其实哪有什么漏洞呢?于是节外生枝,说我什么“不提前出场”“为什么没给发车信号还等列车起速那么远才使用紧急制动阀”,甚至拿与此事无关的事对我搞突然袭击。事情是这样的,当列车终着哈尔滨后,我在给司机报单的时候说:“肯定是误认信号了,把当时调车信号的白色反光看成发车了”并且举了我自己的例子,说“我在王兆屯就曾把一个调车信号的闪光当成发车指示信号,拿绿色灯光画了两圈后一确认不是,再看信号机还是红的呢”。没想到今天副司机说起这事,说我信号不好就开车,机务科的人立即进行诘问,问是否有此事。我回答“有。”我指出不明白副司机讲出我讲给他的我的这件事用意何在,我重复了事情的经过。此事没有造成后果,也不可能造成后果,又是我自己确认后改正了,拿出此事说明什么问题呢?我没有争辩。我说我刚干一个月,不熟悉,难免有毛病。于是机务科的那位大加鞭挞,什么“不称职”“懂不懂什么时候给发车”等等。对此我只是嗤之以鼻,不予争辩。好在司机不承认是看到了我的信号,而只咬定了看见车站的信号,成高子事故赖不到我的身上,随他们怎么说。最后怎么定的,我不知道,因为剩下的一些头头研究了好半天,争论不休,似乎是定给了机务。机务科的人不服气,但又赖不掉,不欢而散了。离开监察室的时候我请示了怎么办,单宝库和姚监察告诉我继续走班。可是,当我回到段上,汇报完了情况后,分局又来电话,说我得停止乘务,先学习两天。问题出在哪里呢?头头太多,谁都说了算,一定是有人说我什么都不懂了。段上业务室的同志都说我不应该把王兆屯的事说给司机,让他反咬一口,但对我也说不出什么来。既然分局有指示,就学习一段时间遮遮耳目,过些日子再走班吧。
      事情使我明白了许多厉害,那就是:说实话吃亏,必须能赖就赖,必须明白的时候必须明白,必须糊涂的时候必须糊涂。主持交班的人和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抓住一点或是捡一个空子钻,常常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者歪曲,或者断章取义,甚至用不是这件事的原因来证明这件事的错误。他们不让人说话,强加于人,自以为是,他们的话就是法律。这种恶劣的态度就培养了人们不诚实撒谎的习惯。车务工作的扯皮、互相赖账的事情还少么?其根源何在,值得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2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10月23日
       今天去段上,业务室王主任跟我讲了四条,第一,不要多讲话,说多了没好处;第二,在分局监察室要注意态度,要虚心;第三,还要学习;第四,要标准化作业。然后让我排班。霍老师告诉我让我学习是单宝库的主意,不得不停两个交路,如果有人问就说学习完了。
      得晚上1018次去长春。
      回家的路上在哈尔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复仇》这部罗马尼亚的片子反映1940年特定条件下罗马尼亚国内斗争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故事紧张紧凑,背景复杂清晰。在德国法西斯的鼓动下铁卫军要夺权,要投靠德国,一个正直的警长用他的勇敢和智慧,用他的卓绝的斗争伎俩,和人民结合在一起,粉碎了铁卫军的迫害,消灭了罪恶的元凶,复仇了人民的仇恨。
      下午忙家务。一是封窗户,再就是把天棚的一角糊上。事不多,但好一阵忙乎。晚上在大华单位看一场电影《第十个弹孔》这是反映四人帮十年浩劫后公安战线上权与法的统一。公安局长秉公无私,不利用自己的权力解脱自己犯罪儿子的故事。
      吃完晚饭,准备去段上睡觉。
1980年10月24日
       昨天半夜从哈站出发,今晨8时15分到达长春。
       吃完饭,洗过澡,便是大睡。睡得不实,但还好。下午三时起来,溜一圈。似乎是一种习惯,仅仅买了一些猪筋。
       计划搞错了,晚上没有好好休息,索性看杂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9-6-21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19 06:47
1980年10月22日
       今天上午在分局监察室研究503次在成高子晚点事故。会议的参加者除了分局监察室的人 ...

安全生产必须时时刻刻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2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10月25日
      昨夜22时20分到达长春车站,但805次晚点,到今晨2时多才开出长春。天正下大雪,而守车表面看可以,其实所有的门窗都透风,有的甚至有一公分的缝隙,而炉子不好烧,煤是湿的面煤,几乎要灭掉,让我遭了罪。我只能不断地捅炉子,甚至抱着炉筒子站着,不然冷的坐不住。  
       运行到陶赖昭本来正常,但调度发302号命令变开805次为2505次,到中间站甩车配装,一蹲就是3个小时。好在三岔河只作业18分,到兰陵算是终着,而我正好可以乘坐后面的工务摩托车到双城堡,接着乘坐晚点的175次回到哈站,交完班,到家不到10时。
      雪还是下,我睡到下午。像是得了一场病,浑身不自在。愁的是一些家务无法干,菜还没有下窖呢。晚上要乘务903次去一面坡,又不能在家里休息,还要去段上公寓睡觉。
想不到我的903次因大雪运休了,我又得以在家休息了。
1980年10月26日
      清晨大雪还在下,几乎封了门,小院了的雪有半尺厚。今天是星期天,早饭吃的晚,我用了半小时才把积雪弄出一部分,使小院可以立脚。
      想不到刘忠义在这样的天气赶来,告诉我给我弄来一袋饭豆、两麻袋土豆,早就运到了哈市,但没在旅社,在开车的小李子家,准备再来汽车时拉来。因我中午要上段,他坐到10时,便去办事了。
      由于大雪不住,铁路几乎瘫痪。我乘坐汽车上段,才知道外边的车长回不来,家里的车长也走不出。我的2111次当然不能开,只好到公寓等候,到下午才通知我回家,第二次运休,得半夜到段的1209次。我肯定还是要到段休息的,至于走或不走,走哪个车次谁也说不准。客车从昨晚已经运休几列,只开出一个18次。只有雪不住,情况就不会好转。
1980年10月27日
       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出现了,哈三地区完全堵塞,接发列车只是偶尔的事情,除了运休就是无限晚点。我被凌晨一时叫起乘务2521次肇东小运转,原说挂车,我去东运转接车,结果又北头2号开单机。我从东运转跋涉到北头线群里几乎没有人的脚印,雪厚的地方雪都没了脚脖子,不太远的路,造的浑身大汗。照理单机去肇东不用车长,但调度说往回拉车,只好去。单机2时13分开,3时55分到肇东,但肇东值班员不同意往哈拉车,要调车到晚上21时,我只好再便乘回来。当时190次马上进站,我就便乘它。没想到4时40分开出的快车190次,在庙台子一停就是几个小时。后来还是380次开了过来,也不知晚了多少,我又转乘380次回哈,交完班已经10点30分。
     雪住了,但天还阴。我到家正赶上大华和小何回来给老侯大哥家送在单位分的白菜,于是一起把自家的白菜下了窖,又完成一件必须做的家务。
     得今晚零时到段901次,还得是去段上休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2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10月28日
      901次正点到达一面坡。由于下行车多,上行车少,一面坡公寓的乘务员很多。我6时多到达,166次之前居然没有开出,又便乘回来。我在三棵树下的车,没去段上交班,到家快21点了。
      从一面坡买回3·4斤羊肉,每斤1块钱,算是唯一的收获。
1980年10月29日
      早晨和大华一块忙,总算吃上一顿饺子。大华是能干的,但毕竟是劳累,休息得少。我尽力帮助她。在列车段这倒霉的地方,时间总是那样少。
      打电话得知下午16时56分到段,大概是乘务小客车。
      下午洗几件衣服,去看看大姐,并到久珍处闲坐。略小睡。读完《黑龙江青年》第十期。
1980年10月30日
      昨夜和今晨的乘务是顺利的。不过早晨从双城堡乘务511次返回时,大雪又下个不止,到哈尔滨后,街道上几乎无法骑自行车,6路汽车也看不到。交完班后我只能步行到南岗,又乘坐4路无轨回家,车子放在了段上。
      令我高兴的是昨天晚上刘忠义把土豆送来了,大华弄了几个菜招待了他和他的同事。不过司机没有吃饭,着急走了。酒喝得不多,剩的吉舒白酒喝光了,一瓶玉泉二麯只喝了一点。
      下午睡一觉。
      晚上早早接回东东,吃的剩饭剩菜。
      从11月1日起将实行新运行图,并且对守车管理提出新要求。根据部令不允许使用不良守车,守车的侧窗、瞭望窗必须安装玻璃。堵的窗户不能用油毡纸,只能用木板。一定要实行交接制度。这是新的事物,是彻底改善守车状态的新措施。但愿能够持久。
     今天是23时24分到段,走西部线2201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28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10月31日
      昨晚上我怕运休。给派班挂了电话,得知不运休的消息后,用了两个小时等公交车,先是6路汽车,后是4路无轨,还走一段,才到段上。在公寓睡到半夜才知还是运休了,一直睡到今晨。得晚上阿城小运转,17点到段,只好骑自行车回家,尽管提心吊胆,总比乘车方便。
      买回5斤大碴子,还有1·2斤杂油。去凤岐处取回我修理的皮鞋。得知凤岐的爱人和老太太不和,劝慰一番。
      下午睡了一个小时。
       看了《作品》80年第六期,像《探望》《这里是桃花源》都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至于有关文艺批评的讨论,也是有益的,一篇秦牧的文章令人读后受益很大。
1980年11月1日
       昨夜交路很轻松,只是从三棵树送24辆车到阿城,在阿城乘坐504次回段就交班了。我上月只完成170小时,最多不超过180小时,没有完成任务。在列车段是否完成任务并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根据得到的车次,不是看劳动量,而是看是否有俏活。这样的计件有很大的弊病,失去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和合理性。
      到家后照例睡一上午。下午去理个发,溜一圈大街。晚上终于可以在家休息了,已经几个晚上不能在家休息了,在外边无论如何不如家里休息的好。
1980年11月2日
       今天是乘务第二小运转。最后一个交路是滨江到哈尔滨,因为编组晚点,不得不在滨江交班。我便乘403次回段,交班得明天的1227次。
      到家正好忠义和他的一个同事在家,是给我送饭豆的,一起唠到很晚。他们走时,我给忠义拿去15元钱。
      看《湖北青年》第十期,有些文章是有益的,比如《诗趣话》的几则短文就很有意思。读得零散,也不能总结了。
      二姐原说今天来取土豆,但没有来。大华把土豆下了窖,很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9-6-2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6-28 16:04
1980年10月31日
      昨晚上我怕运休。给派班挂了电话,得知不运休的消息后,用了两个小时等公交车,先是 ...

晚上终于可以在家休息了,已经几个晚上不能在家休息了,在外边无论如何不如家里休息的好。看来工作还是很辛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8 1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