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71》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8-5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9月20日
    读完《红楼梦》第一卷。此卷包括序言和正文三十回。第一回出于结构之需要,以“真事隐”“假语村言”道出作者此书之本旨。至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用他人之口概括故事之总,又以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林黛玉殁母住贾府,开始了主题故事。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悲剧是《红楼梦》的主题,是作者鞭挞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的檄文。如果说作者逃不出“色”“空”观念,他的艺术的客观意义,无疑是指明着一个美丽的关于爱情的世界,而那个世界非本身世界的崩溃是无法到来的。
    接到妹妹的信,明日回信并寄去大华给买的的确良衬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宝泉岭老顽童 发表于 2013-8-5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的日记,也是一部读书笔记。
大哥的文化水平,应该说能胜任学校的工作。为什么非要离开学校?现在回头看,后悔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8-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宝泉岭老顽童 发表于 2013-8-5 12:12
大哥的日记,也是一部读书笔记。
大哥的文化水平,应该说能胜任学校的工作。为什么非要离开学校?现在回头 ...

人无前后眼,后悔又何宜?只是稍遗憾,囊羞尊自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8-6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9月21日
      全省的批潘整风运动正在进行。这是政治的需要,是中央的部署。他的问题十分严重,大的方面是:(一)对抗毛主席党中央大搞独立王国。(二)对抗毛主席关于革命大联合的指示大搞资产阶级派性掌权。(三)歪曲对抗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精神大搞反右倾反复旧反复辟运动。(四)破坏党的九大团结路线胜利路线大搞反軍分裂活动。(五)在经济工作上大搞形左实右破坏党的经济政策。
       晚上到景辉处谈黑龙江形势,中国的国际地位,感慨万千。令人痛心的是人们不是变得更加向上,革命的干劲增强了,而是陷在一片或说假话或灰黑色之中,他们不仅对政治缺乏兴趣,对技术、业务、工作也是敷衍塞责。平时想的不是国家、前途,而是金钱,是无休无止的抱怨。从学生到教师,从工人到职员,都干的是什么啊?汽轮机厂自文化大革命以来主要生产指标完成百分之十几,八千人的工厂上班不足三千。亚麻厂也曾有九百人长期不上班。景辉的工厂也因潘复生的倒台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景辉爱人的工厂几年来一直处在搬迁与否的犹豫状态,工人没有活干,靠国家贷款开支。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什么啊?种种病态的生活,种种舞弊的可耻,叫人无言以对。到处是政客之风,裙带关系,到处是挖门子公开走私,我们是无力回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8-7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9月22日
    读《红楼梦》偶感小诗一首:
        持卷意正酣,
        感人同愁怜。
        拙笔难书情,
        向谁诉心田?


        夜阑意如马,
        驰骋漫无边。
        千秋有功过,
        白发替红颜。


        因果入玄虚,
        时代铸箴言。
        悲剧尤可悲,
        喜剧更无边。


        飞鸟各投林,
        意境何凄然。
        神云皆如此,
        豁达是百年。
        1971年9月23日
、     除了白天上班讲课,闲谈,夜阑持卷读书,还能干什么呢?我的灵魂是懦弱的,当动荡的风云即将进入自己的生活时,我也不知如何拯救,那就让它来的更快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君亭 发表于 2013-8-7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坚持天天记日记,这是一种意志和毅力体现。令人敬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8-8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9月24日
      妹妹那里的小程到学校,捎来一斤木耳,介绍了妹妹的情况。
      晚上十点了,我正读《红楼梦》最后几回,弟弟回来了。原来他出差办事路过这里,明天就要回去的。他身体很好,就是穿戴还是大大咧咧,不过还算是不错。
      一段感悟记在了日记里:真实和虚伪常常是混在一起的,难于分别。没有理由由于虚伪的存在而否认一切,也没有理由认为事物的存在完全是真实的。问题是总要反对虚伪,发掘真实;打倒虚伪,保存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8-9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1 971年9月25日
      下午请假,一是抹一抹透风的墙,二是招待弟弟和他的女朋友。关于弟弟的感情,我有一种担心。他刚刚二十岁,还不成熟。他原来有一个朋友,不知为什么黄了。这个姑娘是北京的,十九岁,真不知会有什么结果。菜是我弄的,大部分是大姐买的,由于忙乱,我把自己的手指甲切掉一块。还好,无大碍。
      晚上值班,看大华23日的来信。关于爱情,我们的看法越来越一致。我爱大华,永远深刻地爱她,这就是我的心声,这就是我在良心上对自己婚姻问题的最坚决最真实的保证。我们是要愉快地生活的,虽然我们知道那未来的艰苦。我们回答它的只能是同心协力,携手并肩地斗争,在这一斗争中,爱情就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大华对家里没有来信,哥哥回去没有到她那里有些不满,我劝她不要那样,家里认为有我关心,自然也就关心的少了一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8-10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9月26日
    下了一天的细雨。无处去,发走给大华的信回到家,坐在炕上看书。无聊,实在是无聊,有什么办法呢?那种为崇高的目标忘我的斗争是没有了,那种可以显示自己身手的工作是不能奢望的。于是,无聊,空虚,无所事事便袭上心头。要不想无聊,就要先享受无聊。
                         1971年9月27日
    下了一夜的雨,一天也没有停。
    讨厌的天气使人情绪烦闷,时间过得艰难而缓慢。可一旦回家,寂寞更是难捱。好在又借了一些书,有英国十八世纪菲尔丁的《大伟人华尔德传》、苏联的《克雷洛夫寓言》、高尔基的《老板》和《俄罗斯童话》、《意大利童话》。便自有读书了。
    最关心的是关于战备和今年联大的进展情况。日本终于成为美国的联合提案国,使中国进不了联合国。人民日报已经发表评论,揭穿了美国的伎俩。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千方百计阻止历史潮流的做法,只能落得可耻的失败。
     几天前哈市周边发生地震,最大达到五级,有些建筑物损坏,又有一些紧张的空气流动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8-1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9月28日
      虽然没有下雨,天却是阴沉的。眼看到“十一”了,街上市场的菜又近绝迹,又要引起供不应求的紧张了。家中仅有的一点土豆也要吃完了,只好吃些鸭蛋之类。粮食也只剩白面,只有馒头和面汤了。和父亲的伙食费用每月要60元,竟也吃不到好处。父亲早出早归,做饭都是他老人家的事,我自然无挑剔。能使父亲高兴、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问题是如何管理好吃饭,也是大事啊。
                    1971年9月29日
      “十一”可以放两天假,三号是星期天,一共可以休息三天,如何安排,还没有打算。节日的东西已经落实,买了五块钱的鸡蛋和鸭蛋;大姐给买五块钱的肉;啤酒买了十瓶,白酒还有两瓶,大姐还要给买。应酬方面再买两瓶“二锅头”、二斤月饼、五斤水果,给大华家二老送去;买二斤月饼给清江的老妈送去;再给淑英买二斤月饼和几斤水果,这些估计要用25块钱够了。
      现在读小说《初恋》,是苏联作家R·弗拉伊尔曼著。他的作品卓越之点是它的轻柔的抒情性和细腻的心理学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4 08: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