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小成子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

  [复制链接]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2-9-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叶小舟 于 2012-9-1 13:48 编辑

       我已看过大鹏站长关于自传体小说《苦成子》的介绍,对高歌的人生经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今天读了你亲笔写的《苦成子》1——3,很是震撼,一方面是你苦难的童年,另一方面是你那自强不屈的精神。全身僵直,趴着用左手拿棍子敲击键盘打字,那是何等艰难,又需要何等的毅力才能完成的事啊!正向李大哥说的那样,你是中国的保尔,你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人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相信每一个人读过都会感动。热切期待下文。
                              51.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9-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成分是划分敌我友的根本依据,凡是历史不清,当过军警宪特,或者在敌伪政权工作过的,肯定在清理阶级队伍之列受到触动。如果政策界限掌握不好,加上一些打砸抢分子混入革命队伍,就会产生扩大化,造成冤假错案,伤害到一些无辜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2-9-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叶小舟 于 2012-9-2 21:41 编辑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9-1 15:40
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成分是划分敌我友的根本依据,凡是历史不清,当过军警宪特,或者在 ...

        李大哥说得极是,我家倒是贫农,我父亲46年被国民党抓壮丁当了两年兵。文革时我大弟参军了,在部队他的指导员很器重他,一去就当了副班长,又当班长,要提拔他当排长时搞政审,我爸厂里革委会的说:他爸80%是国民党特嫌,一纸证明回去后,团里点名叫他提前转业。结果两年就转业了,毁了他的大好前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我父亲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地工作,曾当过乡人民代表。文革莫须有地给他戴上了“特嫌”帽子,后果可想而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成子 发表于 2012-9-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大姐、兄长、朋友对拙作的关注与褒奖,感谢版主大姐编辑整理发稿付出的辛劳。我只有初中一年文化,刚满十八岁就永远躺在了炕上,而且在贫困偏远的农村生活了二十年,没有机会学习深造,知识贫乏,缺乏驾驭文字的能力。在《苦成子》之前,我一直从事漫画,后来病情发展,右手失灵,我不愿无所事事地了此一生,在妻子的鼓励下,躺在床上,用左手练习写字,耗时七年,四易其稿,才得以完成。书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恳望各位大姐、兄长、朋友批评指正。
    这几天,我一直在整理二三十年来散见各报刊的漫画,把他们制作成电子稿件,由于时隔已久,报纸变黄色,处理起来,耗时费力,每天要忙碌十来个小时,有时累得我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了。无法及时回复大家的问候,我心里也非常着急。这里敬请大家原谅。到今天晚上,漫画基本整理完毕,接下来我还得写篇文字,和整理一些相关照片,先写到这里,谢谢大家!向大家问好、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2-9-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叶小舟 于 2012-9-2 21:42 编辑

     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能等,身体要紧。

                        3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2-9-2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成子 发表于 2012-9-2 20:42
感谢各位大姐、兄长、朋友对拙作的关注与褒奖,感谢版主大姐编辑整理发稿付出的辛劳。我只有初中一年文化, ...

       小成子你好!你用崇高的人生信念和非凡的毅力写就的鸿篇巨著,是任何高学历所不能企及的。虽然你从18岁起就再也没能站起来,但你却以路标般的身躯引领知青战友们前行的脚步。勇士虽无翅膀,却能飞过险峻的山峰,懦夫虽有双脚,却畏惧低矮的山梁。请多多保重,不要太累了,注意身体,我们有机会一定去看望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成子 发表于 2012-9-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成子 于 2012-9-3 13:28 编辑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4)
     四、初到北大荒
  汽车在蜿蜒起伏,破败不堪的公路上猛烈地颠簸着,车后扬起滚滚黄尘。翻过一座大山又一座大山,公路不断向前延伸,眼前的景物渐渐变得荒凉起来。
  苍茫的天宇下,无边无际的荒山旷野,放眼望去,一片枯黄。茫茫的大草甸子里,三五成群的狍子野鹿在游荡。路旁草丛中,一只只拖着长尾巴的野鸡,不时被汽车惊起,格格叫着扑扇翅膀向远处飞去。望着眼前的荒凉景象,小成不禁想起儿时学过的那首古老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小成和太平拚命用手扒住车帮,不让身体甩出车外。汽车疾驶了两个多小时,又翻过一道大岭,过了一座木桥,停在路边。父亲、小成和太平跳下汽车,望着路边满地齐胸高的蒿草,不知该往哪走。这时,不远处一个满身油渍工人模样的小伙子,快步向他们跑来,后面还跟着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年轻农妇。
  “爸,我都在这连着等三天了,你们咋才来呀?”年轻小伙子来到父亲面前,亲切地说。
  小成这才认出,这不正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继良吗!父亲也认出了继良:
  “处理家里的破破烂烂,耽误几天。”
  “大哥!”小成、太平走上前去,亲热地叫了一声。
  “嚯,平和成长这么高了!”大哥笑着答应一声,转身把身后的女人拉到近前,说:“这是你嫂子,这是平和小成。”接着又转向父亲,“这是咱爸。”
  “爸。”那女人面带几分羞涩,给父亲鞠了一躬。大哥在一旁说:“爸,这是您儿媳妇秀芝。”
  父亲笑着答应了一声。小成、太平规规矩矩给秀芝鞠了一躬,叫了声:“嫂子。”
  “都是自家人,哪这多么礼。”秀芝格格地笑了,“走,快回家吧。”
  一行人沿着长满蒿草的田间小路向前走去。
  田野里,到处都是割倒的庄稼。远处,两挂牛车拉着庄稼,慢慢悠悠向前走着。天空中,一行行大雁鸣叫着向南奋飞。北风阵阵,干枯的蒿草和庄稼叶子,随风飘舞,哗哗作响。大哥指着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峦告诉小成,这就是完达山,大山里有进去几天也走不出来的大森林,有獐狍野鹿,有凶猛的老虎、野猪,还有黑瞎子(狗熊)……
  大约走了三四里路,前面出现一座小村庄。在树木的掩映下,二十多座茅草房,稀稀拉拉排成两行。村庄的东面和南面,是己经枯黄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甸子。一条小河弯弯曲曲从村旁流过。
  “到家了。”大哥话音末落,两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小姑娘,光着脚趿拉着大鞋,从村里跑出来,嘴里喊着:“妈妈,妈妈!”一头扎进大嫂怀里。
  “快叫爷爷,叫叔叔。”大哥指指父亲,又指指小成和太平。
“爷爷,叔叔。”两个头发乱蓬蓬的小脑袋从大嫂身后拱出,
怯生生地叫了一声,立刻又缩了回去。
  看到两个脏兮兮的小侄女,小成感到一阵怜悯和哀伤,他觉得奇怪,大嫂为什么不把她们的衣服好好缝补缝补,为什么不给她们好好梳洗打扮打扮呢?
  大嫂两手一划拉,身后两个不敢见人的女儿被拖了出来:
  “这是大的,叫小聪,属猪,七岁了。这是二的,叫小洁,四岁,属啥叫我给忘了。家里还有一个小崽儿……”
  “告诉爷爷,上学了吗?”父亲有些激动,俯下身捋了捋小聪的头发。
  小聪摇摇头。站在一旁的小洁仰起小脸,问:
  “爷爷,你给我带好吃的了吗?”
  “没有。”父亲脸上露出愧疚,“过几天,爷爷一定给你买。”
  小洁嘴角搐动,眼里涌出泪水。小成见状忙从书包里拿出几个在火车上吃剩的面包,塞到两个小侄女手里。小姐俩破涕为笑,趿拉着大鞋,转身向屋里跑去。
  
  这是两间低矮破旧的小草房,西屋开门兼做厨房,东屋南面
是铺大炕,炕梢摆着一对小柜,放着一摞被褥。北面也是一铺大炕,堆放着许多杂物。小聪、小洁和一个两岁左右,光着屁股的男孩儿,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面包。
  大伙进了屋,把行李放在炕上。大嫂挽挽袖子,说:
  “你们唠着,我去做饭。小成子,来,帮我烧火!”
  小成随大嫂来到厨房。大嫂拿出一块猪肉,手脚麻利地放进盆里,舀了瓢水,转过头来对小成说:“去,抱捆柴火来,把灶坑点着。”
  小成来到院里,用尽力气,从苞米楼子旁比房子还高的柴火垛上,笨拙地拽出一捆苞米秸,抱进屋里。二嫂己把萝卜猪肉洗净切好,正在剥葱。小成抽出几根苞米秸,点着塞入灶膛。
  火苗子燎着锅底,猪肉在锅里“嗞嗞”叫着,满屋子飘起诱人的香味儿。小聪和小洁从里屋跑出来,拍着小手,围着锅台又是蹦又是叫:
  “噢,吃肉喽,吃肉喽!”
  “一边去,碍事!”大嫂一声呵斥,小聪、小洁小猫似的缩回了里屋。
  小成蹲在灶前,不住地往灶里添着柴火。不知怎么搞的,刚才还挺好烧的灶膛,转眼犯了脾气,咕嘟咕嘟一个劲往回倒烟,呛得他不住咳嗽直淌眼泪。
  “你在北京没烧过灶子?”大嫂皱起眉头,露出不悦。
  “没有。”小成摇摇头。
  “歇着去吧,我自己烧。”
  小成忙起身站在一旁。只见大嫂把一大把正在冒烟的苞米秸子拽出来,用脚踩灭,然后拿起烧火棍,伸进灶膛搅动几下,轰的一声,灶膛里火苗子又呼呼地蹿起来,一点烟都没有了。
  小成揉着眼睛来到院里,听见背后大嫂咕哝一句:
  “真没用……”
  
  开饭了,大嫂在炕上放了一张小桌,全家人围成一圈,每人
一碗萝卜块炖猪肉、一块苞米面饼子。父亲心事重重地端起碗,把碗里的肉拨给小聪和小洁,默默吃了几块萝卜就把碗放下了。大哥见状,忙说:
  “爸,您别上火,明儿我就进城托人,给你们办户口。”
  父亲叹了口气:“这儿公安局要是不同意,我和你两兄弟就没路了……”
  小成、太平看看父亲,又看看哥嫂,也默默放下了碗筷。
  “该吃就吃,到哪说哪儿!”大嫂张着大嘴,呼噜呼噜地喝着菜汤,不以为然地说:“这儿不要,那儿不要,我就不信,还能给撵到老毛子(前苏联)那儿去!”
  大哥看了她一眼,大嫂撇撇嘴不吱声了。大哥这才说:
  “只要县公安局这关过了,往后公社、大队、生产队这几关就好过了。退一步说,既使这个生产队不行,我和大队长说说,看能不能落到别的生产队,北大荒人少地多,哪个队都缺人手。”
  “你和大队长还能说上话?”父亲似乎不敢相信。
  大哥点点头:“我到大队开拖拉机,就是他提拔的。他姓鲁,叫鲁青,从白泡子过来的。”
  “白泡子老鲁家的?”父亲一愣。
  “怎么,你们认识?”大哥也一愣。
  “当年抗联失败后,为了躲避日本人搜捕,我在他家养过伤。那时他才这么高,十来岁,腰里系条草绳子,整天喂牛……这么多年了,这事八成他早忘了。”
  “明儿见了他,我问问。”大哥又喝了口汤,“现在我最担心的是小成、太平这么嫩的身子,干地里的活儿,受得了吗?”
  “大哥,我什么苦都能吃!”太平从凳子上站起。
  “我也行。”小成也忙说:“我个小,劲小,可我还能长呀!”
  大哥苦笑着摇摇头:“说说容易,到时候你俩就知道了,庄稼院这碗饭,不好吃啊……”
  第二天早上,大哥到县里托人给小成他们落户口。临行把小成、太平叫到近前:
  “这几天,你俩在家呆着也是呆着,干脆上地里,帮你嫂子把队里分给咱家的苞米扒了吧。”
  “行!”一听说有活儿干,小成和太平顿时来了精神。
  自从跟随父亲离开北京,小成、太平仿佛一下子长大许多,也变得懂事了,他俩知道,靠父亲供养自己的时代,己经永远结束。从今以后,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养活自己。甚至他俩还觉得,这是一个极好机会,一定要让哥嫂看看,他俩不仅能吃苦,而且决不会吃闲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9-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北大荒,一个字:穷。中国就是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开始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功权 发表于 2012-9-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是作品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立模 发表于 2012-9-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成子 发表于 2012-9-1 11:40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3)
       三、见到爷爷和伯父
  第三天凌晨,列车到达边陲小县H ...

您好!我只能看到连载(3),我很心急,如何往后看,请指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12 1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