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小宇希

戏缘

[复制链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3)        演出之二
   之所以产生第二次演出,因为是打算送我们的一个朋友小铜锤去美国。
   锤子是唱奚派老生的,此外铜锤花脸、旦角也都能唱,于是一场为其量身定做的堂会最终敲定。
   但是这次演出仍旧遇到了很多困难,第一是人手问题,因为当时虽然又陆续来了几位新的成员,但是功力都不是非常深厚,而一些老成员还是因为学业和工作过于繁忙难以脱身,最终只好矬子里面拔将军,选定了以锤子为核心的一些演员,且从外请来了两位帮忙助阵;但是这样一来就没有人能顾及场面了,于是经过多方联系,我们最终和一个刚刚成立的奚派票房的师傅们达成一致,请他们帮忙文武场;第二是选择剧目方面,由于当时帮里面旦角不多且多为程派的情况,选择了两折子程派剧目,又让锤子前老生后花脸,充分展示他的多方面才华,而老起头、妞姐姐、乌龙师姐等甘为配角,兰因单独一折(因为他是麒派,成员中没有能和其一起合作得),几位新人充当龙套,还请了酒神、曲哥哥清唱,由清波客作主持人,叨叨全权策划,于是经过几次演练,第三是地点和道具问题,最终决定西城文化馆,而行头和砌末也都最终迎刃而解,结果于2006年六月十二日演出成功。
   为了这次演出,大家可谓花费了很多心血,妞姐姐和叨叨也为了很多问题研讨得非常激烈,而且在演出的时候都很投入,使得当天来看戏的人也非常多,其中不乏专业演员和外地来的戏迷朋友。
   由于当天本人是带病前去,所以很多台前幕后的事情其实知之甚少,不过在看的过程中给我感觉是很好的,最起码没有停顿,就算出现了问题也及时被遮掩了过去,使得整场演出最终圆满成功,也使得那些看戏的老同志感觉到这些年轻人并非等闲之辈,此外很多人也通过这次演出来到了我们集体中,成为了主要力量,这也是很可喜的事情。
   至于这次演出,则相片和音像资料都有准备,可惜的是我不知道怎么没有录成录音,其他的还算好,就是自己的照相技术急待需要进一步提高。
   但是有人问我了,为什么我没有参加到第二次演出中,起码充当一个小小的龙套也好啊。
   是这样的,我因为嗓子调门低,而且身材肥胖,致使找不到相应的行头,此外我也加上怯场,万一因此把整场演出搞坏,我可的确有点吃罪不起,于是我并没有参加这次演出。
   为此有的人为我抱不平,说我也算一个元老,怎么也不能这么安排,但是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自从来到集体后,就自认为水平最差,假如能让我参加演出,我会尽力完成,假如让我不参加演出,那么我会为大家服务好一切其他方面的,诸如剧本、场地和道具等等,我愿意听候任意调遣,所以我并不在意能不能让我上台。
   两次演出使得集体增强了很多信心,尤其是那些以前从未上过舞台演出的,这对他们的历练也是非常好的,至于我则更是“喜在眉头笑在心”,因为这演出还凝聚了我们的力量,让人们了解到了我们,也为以后的演出能做到一个基础作用,从而使策划人员能够做到心里有数,为今后的安排也做到了有所准备。
   以上就是我对聚会和演出的总结和体会出来的,也算是自己的心得吧,不知道大家观点是不是和我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4)        演出三
   2006年六月份,我们又一次在西城区文化馆进行了一次演出,而本次演出虽然费劲周折,但是可以说也算是成功的。
   其实在送走小铜锤后不久,妞姐姐等人就开始谋划了下一次的演出,比如她写出了很多剧目场次和演员,让本社的成员进行认领,从中选几个选场作为下一次演出的剧目。
   很快,师姐和悲酥两位的《文昭关》搞定,而随着跑龙套的和穆桂英两位旦角姐妹的加盟,《搜孤救孤》也八九不离十了,而原来给王登安排的《上天台》和《姚期》综合版本也因为不忘国粹弟弟在外工作而最终改为《乌盆记》后两场,而小点愿意再一次演出《春闺梦》,兰因居士和小东两位演唱不俗的同志甘愿清唱,于是一次演出又在紧锣密鼓中筹划中。
   但是这次演出的排练却费了很大力气,首先是乐队,直到2006年三四月才最终敲定是一位姓陆的琴师,而鼓师也是如此,只和我们排练了两次,而期间也发生过一些事情,令人感到不快,但是最终得以解决了。
   其次是演员的挑选,《文昭关》中的三个老生,依次为师姐,悲酥和侃侃,沉醉和穆桂英作为童子配角,《乌盆记》里面王登的老生,而谁来张别古呢?开始曾经考虑过兰因,但是他不接,后来改为了西皮,而他后来因为工作,也很难抽身,清波客虽然会丑,但是自愿演的是赵大,于是最终从老起头学校选择了一位刘老师来帮助;至于《搜孤救孤》,则更是让大家操心了很长,老起头一直在唱程婴,却在演出前两周突然接到答辩任务,临时改为了包子,初级戏迷的公孙杵臼一直稳定,却在后来险些抛锚,穆桂英和跑龙套的程娘子则是轮流的,唯独小天津弟弟的屠岸贾还算正常,四龙套则也排练了三四次,有点仓促,至于小点的《春闺梦》,小生很快敲定为泣颜回,而一直想上台的穆桂英,也和妞姐姐最终合作了《卖水》,过了一下上台的瘾。
   接着是排练,那就更是事上加事,每次排练,总有几个剧目因为演员有事情而搁浅或者只能把主要唱段演唱一遍,后来请来了女老生由奇妹妹帮助说身上,大家于是进步不小,而其中师姐,初级戏迷等人几乎每次都到,且认真排练,这些都是值得表扬的。
   总之本次演出前,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为了这次演出,每次在活动后的吃饭时候大家讨论最多最热烈的话题就是演的有什么问题,怎么样进行改进,可见在诸位心中,也是非常希望能够把这次演出演得既圆满又成功的.
   当天的演出,虽然来的人数没有2005年多,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令大家满意的,尤其是那些为了这次演出付出了辛勤汗水和心血的xjdm们,俗话说“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假如在平时排练就很努力刻苦,演出一定事不会失败的。
   当然这次演出也显出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也许是2005年的演出太成功,使得很多人产生了一些轻视态度,乃至最终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好在经过努力最终我们解决了,但仍旧是需要引以为戒的,不然一定会出问题的。
   如今,大家又在进行着新的谋划,因为我们还是要排戏的,至于我,尽管这几次演出都和我无缘,但是我会听从组织的任何安排和调度的,不会挑肥拣瘦,假如要让我上台,我会努力学习身法和台词,假如不让,我会努力为大家保证好后勤工作,且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这些都是我义不容辞要做的。
   每一次演出都牵动着我的心,尽管我本人没有在台上,但是那些演员的举动和演唱动作都令我很牵肠挂肚,因为我很希望他们能够成功,所以就在排练中为他们提出不足和毛病,虽然有的时候不太成熟,但是我是希望大家在演出中获得掌声和叫好的。
   希望大家的演出越来越成功,也希望我们的演出能够来看的大家带来享受,这些就是我的愿望,希望能够实现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缘续
(1)        由多到少,由少到多
   自从成功举行了全国戏迷聚会后,集体成为了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或者说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姑娘,于是很多人都主动和集体靠近,加入到里面来。
  这里面的确有一部分是真的和我们一样,打算在周末参加活动,把自己演唱水平有所提高,也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他们所以后来因故离开,我感觉不应该责备他们,因为他们对京剧还是很热爱的,而且心也是好的,只不过工作或者家庭等种种原因造成难以参加活动,那么的确是情有可原的。
   而也有一部分人,现在看来并不是出于好的目的,到这儿来也不演唱也不和大家讨论问题,只不过倒是比我会做事情,结果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溜之大吉了。
   于是集体在一段时间内,大约是从2003年十月后,到2004年四月前,人员在不断增加,每次至少会来两位到三位琴师,演唱段子也有二十多段(主要是因为当时一般为下午一点开始,且四五点就结束了),比如2004年三月二十八日活动记录参加人员有十七位,演唱了将近三十段,其中还不包括是否有演唱多次,可见人数在当时五个月中是不少的。
   这些新来的人和以前那些在紫竹院活动的人相比,第一水平都是不低的,比如乌龙师姐是有师父的,xieyu8079也曾和李文敏老师学过,也使得社区的同志也参加了进来;第二行当也是齐全的,以前这个集体老生虽然有我和叨叨还有老起头,但是只有老起头可以单独演唱,至于在老板和小言迷则一个因为拉琴一个因为学业,都很少演唱,锦瑟无端也是因为工作来得不多,其余的都是旦角,但是这五个月里面却相继来了老生诸如小铜锤、灯迷、乐天等;旦行诸如xieyu8079、mixi;老旦行诸如弥子,花脸诸如不忘国粹等等;第三点场面也开始扩充,如乐天学习了京二胡,灯迷学习铙钵,尤其是琴师,由以前的在老板一个人,改为了他和妞姐姐以及合意三位琴师,有的时候外地的与人为善叔叔也会前来助阵,一时间正义路人数多,唱得多,快乐也很多。
   但是以前的一些问题没有看出来,加上新的问题,慢慢地在快乐中膨胀,最终在一次删除帖子事件后爆发起来,一时间不但一些新人提出离开,甚至连朴泰熙这样的老人屁股都没有坐稳,于是乎就改弦更张,自己创立了同心社。
   神仙哥哥伤心了,他没有想到这些人会如此作,于是告诉我们不要和这些人再有来往,也是因为他太伤心了吧。
   于是在余下的一段时间内,大约是一两个月中,集体人员减少了很多,有的时候来得还不到十个人,比如2004年四月二十五日活动只有八个人参加活动,但是这些留下来的人却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在2004年年底和2005年上半年走了一些,使得最初五人义一个都没有来,我和老起头以及在老板成为了最老的三个成员。
   但是虽然人减少了,可是有的人心中还会想起正义路,因为他们与我还有很多联系,每次和他们联系,他们有的还会情不自禁地问到活动怎么样,有没有新人加入。
   是啊,正义路的确是个令人很着迷的地方,京剧也是一个非常令人入魔的爱好,一旦喜欢上,也许就会欲罢不能,虽然可能身子离开了,但是心也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忘却这里和这里的人吧。
   但是后来人又慢慢地多了起来,为什么,因为有人介绍,加上自己也喜欢,结果来了几次,越来越投机,大家也就成为了朋友,使得正义路人数又开始多了起来。
   有人问会不会出现以前那样的问题呢,我想应该会的,但是只要我们做到了无愧于心,那么阁下非要因为一点个人恩怨而抛弃大家不顾一走了之,那么在大家心中你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在这里并不是指责每个离开的人做得不对,也许你离开是有自己强烈的苦衷,也许你还想回来,我的话就是愿意回来我欢迎,但是如果想破坏这个集体,那么你还是趁早离开吧。
   正义路的门永远是开着的,进来唱戏的我都欢迎,但是我拒绝那些来捣乱的,希望要进来的人想好,不然本人是不会客气的。
   还有一点,别人问我什么时候离开正义路,也就是不去参加活动,我的答案是我可能一辈子会赖在那里,除非他们感觉我很讨厌,觉着我简直不可救药,那么我就会走,因为我不想去破坏一个好端端的集体,尽管之前我造成了很多损失,但是我并不是出于一颗私心或者是为自己如之何,而因为我在集体中感受到了快乐,才使得我一直那么死心塌地在集体中活动,也使得我能够放弃旅游而继续参加活动,这些是有些人恰恰做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个人的一点贡献
   首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特点,我是一个比较喜欢交朋友的人,这个在京剧艺术论坛是可以看到的,我之所以帖子最多,是因为我什么都涉猎,无论是知道多少,都喜欢抖出来,于是结交了天南地北很多朋友;此外我一般不说假话,实事求是(因为我说假话造成过很坏的影响);还有就是我人缘比较好,无论是离开集体的还是在集体中的人,无论是一个角儿的赞美者还是诋毁者都跟我聊天,因为我经常从中和稀泥。
   加上我平时喜欢买盘买书,且把它们毫无保留地借给或者给予别人,于是我的朋友很多,也就使得我很少在论坛被别人指责,当然也会有善意的批评。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朋友,于是我就经常告诉他们我们集体的活动,并且欢迎他们参加,从前年把第一个人兰因介绍进集体后,我又开始介绍了很多人进入了这个集体中,这也是我为集体做得一点贡献。
   还有就是大家需要看的盘,一般都管我借,或者由我负责去买(后来改为西皮贤弟了),集体中几乎所有人都管我借过碟或者书籍,而我也没有这些书籍和音像制品的珍贵而拒绝他们,百分之九十五的尽可能满足了他们。
   如今我在论坛上仍旧在热情地邀请别人参加我们这里的集体活动,被某人戏称为我是搞传销的,其实这些都是无所谓,因为在我的脑子中,一直认为天下戏迷本来都是一家人,为什么非要那么清清楚楚呢?也许你演唱水平不如别人,但是你也喜欢京剧,那么我们照样也是朋友啊,也许你喜欢张火丁,我喜欢李胜素,不过我们喜欢的都是京剧,这就不应该为某个演员而动辄骂街了,还是应该联合起来,使得京剧事业更加辉煌灿烂才是。
   以前我对年轻演员评价不大高,但是现在却发现诸如赵群、吕洋等年轻演员非常可爱,不但演唱水平很好,且扮相秀美,为人率真,这些都令我很喜欢,于是也因此结识了更多的戏迷,因为他们的粉丝大有人在,我喜欢他们的偶像,他们自然把我当做知心,于是又拉来了一些新人。
   我这个人非常怪,演唱水平虽然一直不高,可以说在集体中是水平最差的,但是却利用个人的一点优势发展了很多新朋友进来,这就是我的个人一点贡献。
  对于这一点贡献,我则还会继续下去的,使得我们的集体人数越来越多,水平也更加高,那也是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情了。
   同时希望更多的戏迷参加到我们的这个集体中来,也让我的贡献更加多一点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3)        外面的经验
   我参加的上海举办的戏迷聚会后还逗留了几天,期间到了上海票房进行了参观,并且于上个月陪同乌龙师姐到曲哥哥的奚派票房参加了两次活动,此外曾经到过老起头学校票房以及叨叨家旁边票房,给我感觉有如下:
   第一北京几个票房都是以上年岁的老人为主,一般是演唱的人和文武场完全分开,也就是伴奏者不参与演唱,演唱者也不参与文武场,顶多搭架子,而上海的则和我们有点类似,就是演唱者也可以参与文武场,文武场的人在演唱的时候由别人代替,这完全是因为他们其他人对文武场的乐器都很熟悉且精通,在我们现在人员不够多情况下,需要提高的就是能够换位的本领;
   第二无论是哪地点票房,在演唱后总会有人指点,无论是唱段还是折子,而该人或者为资历很深的老票友或者为专业人士,我们集体也需要找到这样的人,不然水平到一个阶段后将不知道如何提高进步,容易产生原地踏步;
   第三对待外人都很热情,只要可以的一般都会满足外人需求,不会过于拒绝别人,我们集体中有些人对待新朋友有些稍微冷淡,需要一定注意,也是应该介绍人主动介绍才是(这点虽然无关紧要,但是也是我三思后决定写上的)
   以上三点是我主要发现和得出来的,希望我们能够做到,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票房更加有活力和越来越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4)        还得往前走
   现在这个集体已经成立两年多了(从前年八月三十一日五人义开始),地点也趋向于稳定,人数也控制在了十多个左右,下面一步该怎么办呢?
   自然是要往前走了,虽然困难有的,虽然可能还会有人中途离开,虽然可能也会有新的朋友加入,但是方向却是早就确立好了的,那就是往前走,无论是演唱的人还是文武场以及其他人,都是需要进步的。
   但是难度却很多也很大,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是专业的,很多东西按照妞姐姐的话说就是应该靠自己的领悟能力,虽然这能力个人不同,但是只要你努力了,大家是看得出来的。
   也许还要继续排戏,也许还会有别的更远大的宏伟蓝图,我们面对这些不要总谦虚地说自己不行,试想假如把建设祖国的担子放在你的肩膀上,都说不行,那么这个国家又由谁来建设呢?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应该有很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成功,虽然水平有限,但是努力学习,认真地听录音看录像,和其他演员一起是能够把这些问题解决掉的,那是该是多么荣耀啊!
   希望大家都把胆子放大一些,继续在集体中发挥出自己的本事和才干吧,那样集体会越来越强盛的。
   这也是继续向前走必需要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5)        正义路的结束
   2006年五月二十八日,这是我们在正义路活动的最后一次,而在这里我们度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现在想起来,让人感到了很多。
   至于不能在那里活动的原因是因为社区领导换人了,一个并不喜欢京剧的家伙窃据了领导的位置,而那些本来就对我们怀有敌意的家伙趁机在他面前进谗言,乃至使得我们失去了活动的地方,足可见小人之阴险。
   而后的几个月间,我们没有去过正义路一次,也不知道是否有的网友会去那里打听我们的消息,而接受到那里面冷冰冰的态度,假如有,我在此向诸位道歉,其实谁会对一个曾经活动了近两年的地方没有丝毫感情呢?
   正义路是我们活动的第一个室内地方,是神仙哥哥为我们费尽心血找到的,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在每个周六或者周日的下午,当胡琴响起来,当鼓板打起来的时候,都是那样令人回想,而各位老板在里面的演唱,诸位无拘无束地聊天,都令我仿佛又一次回到了那里,可是一切都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了空空荡荡的一个大厅。
   也许社区并不以为然,也许有的人对正义路没有那么多情感,但是我有,因为我是在那里开始演唱第一段《搜孤救孤》的,我也是在那里结识的天南地北的很多朋友的,那里曾经有诸位演唱时候的余音,那里曾经有大家排练演出时候的汗水。
   记得第一次去普渡寺演出前,我们在智德社区彩排后,虽然天还下着雨,但是大家仍旧不约而同地回到了正义路,继续排练着,那一刻的场景令我至今难以忘记。
   现在在社里面活动的兄弟姐妹,几乎都去过正义路,都感受过那里的气氛,而我这个本来就对什么都动感情的人,自然不必说,所以有些时候真的想回正义路看一看,不知道那里现在双休日的下午都在作些什么。
   住在正义路附近的那些老者们也很喜欢去我们那里,有的还加入到里面进行演唱,可是现在想必他们没有了这样的欢乐。
   不要说那些老人,其实就是在旁边的商店,比如卖饮料的,卖电池的,他们都认识了我们,还有在马路对面的聚雅酒店,他们都熟悉了我们,甚至都知道我们要什么样的菜和餐具;不过这些现在也都不不曾有了。
   不知道以后是否还可以回到正义路,但是我想当我老的时候,会去那里的,虽然也许并没有人在演唱了,不过那多年来不曾消失的京胡与鼓板,演唱和说笑的声音一定会刹那间涌上心头的。
   记得裘盛戎先生新编历史京剧《林则徐》中的导板唱到“离开了广州心悲痛”,那么我要唱得是“离开了正义路心悲痛”,真的,写到此处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
   当时也是如此,因为一时间我们没有了活动地点,以后我们将去哪里活动,难道我们会因此解散吗?或者很长时间不再活动了,那一桩桩一件件烦心的事情顿时困扰在了我的心中和脑子里面,真恨不得马上找到一块场地,给大家唱戏用,可是却真的无计可施。
   我们该怎么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5)        正义路的结束
   2006年五月二十八日,这是我们在正义路活动的最后一次,而在这里我们度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现在想起来,让人感到了很多。
   至于不能在那里活动的原因是因为社区领导换人了,一个并不喜欢京剧的家伙窃据了领导的位置,而那些本来就对我们怀有敌意的家伙趁机在他面前进谗言,乃至使得我们失去了活动的地方,足可见小人之阴险。
   而后的几个月间,我们没有去过正义路一次,也不知道是否有的网友会去那里打听我们的消息,而接受到那里面冷冰冰的态度,假如有,我在此向诸位道歉,其实谁会对一个曾经活动了近两年的地方没有丝毫感情呢?
   正义路是我们活动的第一个室内地方,是神仙哥哥为我们费尽心血找到的,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在每个周六或者周日的下午,当胡琴响起来,当鼓板打起来的时候,都是那样令人回想,而各位老板在里面的演唱,诸位无拘无束地聊天,都令我仿佛又一次回到了那里,可是一切都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了空空荡荡的一个大厅。
   也许社区并不以为然,也许有的人对正义路没有那么多情感,但是我有,因为我是在那里开始演唱第一段《搜孤救孤》的,我也是在那里结识的天南地北的很多朋友的,那里曾经有诸位演唱时候的余音,那里曾经有大家排练演出时候的汗水。
   记得第一次去普渡寺演出前,我们在智德社区彩排后,虽然天还下着雨,但是大家仍旧不约而同地回到了正义路,继续排练着,那一刻的场景令我至今难以忘记。
   现在在社里面活动的兄弟姐妹,几乎都去过正义路,都感受过那里的气氛,而我这个本来就对什么都动感情的人,自然不必说,所以有些时候真的想回正义路看一看,不知道那里现在双休日的下午都在作些什么。
   住在正义路附近的那些老者们也很喜欢去我们那里,有的还加入到里面进行演唱,可是现在想必他们没有了这样的欢乐。
   不要说那些老人,其实就是在旁边的商店,比如卖饮料的,卖电池的,他们都认识了我们,还有在马路对面的聚雅酒店,他们都熟悉了我们,甚至都知道我们要什么样的菜和餐具;不过这些现在也都不不曾有了。
   不知道以后是否还可以回到正义路,但是我想当我老的时候,会去那里的,虽然也许并没有人在演唱了,不过那多年来不曾消失的京胡与鼓板,演唱和说笑的声音一定会刹那间涌上心头的。
   记得裘盛戎先生新编历史京剧《林则徐》中的导板唱到“离开了广州心悲痛”,那么我要唱得是“离开了正义路心悲痛”,真的,写到此处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
   当时也是如此,因为一时间我们没有了活动地点,以后我们将去哪里活动,难道我们会因此解散吗?或者很长时间不再活动了,那一桩桩一件件烦心的事情顿时困扰在了我的心中和脑子里面,真恨不得马上找到一块场地,给大家唱戏用,可是却真的无计可施。
   我们该怎么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6)        公园的乐趣
   此时有人提议,因为当时是夏天,完全可以去公园,于是经过协商,我们最终定在玉渊潭公园活动,而从此我们就固定了公园,那就是玉渊潭。
   虽然我们在那里面活动只有五次,但是其中的乐趣还是不小的,比如说我们曾经在公园里面举办过一次集体反串大会,当然多面手的我没有参加,其余人则统统改行,而始作俑者的初级戏迷最终也没有逃过去。
   此外因为是在公园里面,所以大家还可以观赏到湖光山色,很是陶冶情操,说笑的声音也可以放肆地大很多,不至于在室内那样要考虑一下才可以。
   不过公园有公园的不便,比如第一次去很多人找不到路,我的电话一时间成为了热线;比如厕所不如社区方便,要走出一段路程才可以寻到,还有活动后就餐也成为了问题等等。
   但是“困难是吓不倒戏缘人”的,大家还是很积极踊跃地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在玉渊潭公园的水榭茶社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很多游人也都闻声而来,甚至有的人都问我们是否是戏校的学生,而时间也可以随着我们掌握控制,这些都很是滋润的。
   其实以前我们也曾经去过公园活动,所以也有所经验,只不过这次在公园,我们比较固定,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就是在玉渊潭公园,甚至连地点也就定在了水榭茶社,这使得大家对地点更早地熟悉了,很快就能够投入到唱戏中。
   但是假如长期在公园也不是长久的办法,毕竟如果是夏天或者秋天还好办,要是到了冬天,那么就会使得胡琴受到损耗,此外要是遇见下雨等恶劣自然天气,活动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大家还是很希望能够有一个室内的活动地点为好,正所谓《李陵碑》杨令公最后唱到的“寻一个避风处再作计较”。
   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此时一个可以供给我们室内活动的地方出现了,大家于是不由得欣喜若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6)        公园的乐趣
   此时有人提议,因为当时是夏天,完全可以去公园,于是经过协商,我们最终定在玉渊潭公园活动,而从此我们就固定了公园,那就是玉渊潭。
   虽然我们在那里面活动只有五次,但是其中的乐趣还是不小的,比如说我们曾经在公园里面举办过一次集体反串大会,当然多面手的我没有参加,其余人则统统改行,而始作俑者的初级戏迷最终也没有逃过去。
   此外因为是在公园里面,所以大家还可以观赏到湖光山色,很是陶冶情操,说笑的声音也可以放肆地大很多,不至于在室内那样要考虑一下才可以。
   不过公园有公园的不便,比如第一次去很多人找不到路,我的电话一时间成为了热线;比如厕所不如社区方便,要走出一段路程才可以寻到,还有活动后就餐也成为了问题等等。
   但是“困难是吓不倒戏缘人”的,大家还是很积极踊跃地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在玉渊潭公园的水榭茶社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很多游人也都闻声而来,甚至有的人都问我们是否是戏校的学生,而时间也可以随着我们掌握控制,这些都很是滋润的。
   其实以前我们也曾经去过公园活动,所以也有所经验,只不过这次在公园,我们比较固定,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就是在玉渊潭公园,甚至连地点也就定在了水榭茶社,这使得大家对地点更早地熟悉了,很快就能够投入到唱戏中。
   但是假如长期在公园也不是长久的办法,毕竟如果是夏天或者秋天还好办,要是到了冬天,那么就会使得胡琴受到损耗,此外要是遇见下雨等恶劣自然天气,活动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大家还是很希望能够有一个室内的活动地点为好,正所谓《李陵碑》杨令公最后唱到的“寻一个避风处再作计较”。
   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此时一个可以供给我们室内活动的地方出现了,大家于是不由得欣喜若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9 2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