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青山好

农村要走“塘约路” ,党的建设是基础

[复制链接]
 楼主| 青山好 发表于 2017-3-1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3-16 08:25
我认为应该集约化。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土地使用权应该还是农民。集体化试点存在几个是可以的,只能当特 ...

资本家承包农民土地,付给农民承包费,就是为了取得土地使用权。在承包期内,按照承包合同,取得土地使用权,才能组织集约化生产。资本家必须拥有土地使用权才能组织集约化生产,否则,资本家为什么付土地承包费啊?至于土地所有权,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没有变化。塘约道路,就是集体化道路。“七权同确”就是说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没有改变。组织生产的方式是集体化。中央和国务院都没说“集体化试点存在几个是可以的,只能当特例。感觉不能走回头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7-3-1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3-16 08:25
我认为应该集约化。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土地使用权应该还是农民。集体化试点存在几个是可以的,只能当特 ...

还是应该按照国情办事。农业集体化是少数,集约化生产是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7-3-1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好 发表于 2017-3-16 08: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土地实行公有制,分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两种形 ...

所有权和使用权是两个概念,国家土地历朝历代都是归国家所有。现在所谓的集体所有也是在国家所有的框架下。而农民只有使用权,使用权在人民公社化前和改革开放后才实行的。所以是否集体化或集约化由农民自己决定,中央多年来的一号文件都没有离开这个红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3-1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17-3-16 11:03 编辑
青山好 发表于 2017-3-16 09:00
资本家承包农民土地,付给农民承包费,就是为了取得土地使用权。在承包期内,按照承包合同,取得土地使用 ...


现在已经成立了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这样土地使用权就转移到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统种、统管、统收、统留、统分。农民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当然也可以外出打工。和过去大锅饭大不一样。现在农村也加强党的领导,号召党员组织起来,带头致富。去年联谊会组织到漠河游,就看到了党员示范点,我还发了个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3-1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伟民 发表于 2017-3-16 09:06
还是应该按照国情办事。农业集体化是少数,集约化生产是趋势。

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青山好 发表于 2017-3-1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伟民 发表于 2017-3-16 09:12
所有权和使用权是两个概念,国家土地历朝历代都是归国家所有。现在所谓的集体所有也是在国家所有的框架下 ...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是宪法规定的。否则,开发商占用农村土地的时候,农村动迁的土地转让费为什么分给农民?
集体农民是有土地所有权的。人民公社的时候规定:三级所有,(生产)队为基础。改开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没变,所以才搞土地承包制度,承包的是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可以转包、流转,但是不准转卖。因此,资本家也只能承包农民土地耕种,不能买断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这才是国家维持农村稳定的底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7-3-1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伟民 发表于 2017-3-15 20:09
土地集约化不是“集体化”,集约化的土地使用权还是农民。

所谓农民使用权,指的是原来定的承包期内,但土地还是国家的。集约化后,农民的使用权已经转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7-3-1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17-3-16 10:00
所谓农民使用权,指的是原来定的承包期内,但土地还是国家的。集约化后,农民的使用权已经转移了。

应该说使用权转让、出让、转包等,因为最终使用权还是农民。

点评

你说的比我说的严谨。  发表于 2017-3-16 18: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7-3-1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3-16 09:16
现在已经成立了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这样土地使用权就转移到专业合作社,专业合 ...

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和农产品的富足是联产承包的产物。

现在提倡集约化是随着城镇化和降低农业成本增强竞争力等因素而出现的。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性质没有变,只是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点评

温饱问题得解决,很大程度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强制一对儿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原因。  发表于 2017-3-16 1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7-3-1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伟民 于 2017-3-16 20:36 编辑
赵伟民 发表于 2017-3-16 10:40
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和农产品的富足是联产承包的产物。

现在提倡集约化是随着城镇化和降低农业成本 ...

在中国农村独生子女率是较低的,执行比较好的是靠近城镇的农村,同时国家对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放宽生二胎。在较为闭塞或落后地区,二胎或三胎是较多的。

其二、农村的土地是按照人口分的。在农村改革之初,享受分田到户的是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农民,他们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多姊妹。

其三、土地承包后,农业的产量极速增长,大部分农民都解决了口粮问题。过去村乡干部到秋收是催粮上缴,而承包后农民自觉的去交粮,粮库排队交粮是常事,剩余的粮食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卖,用不着担心会割资本主义尾巴。

我长期在涉农部分工作,在80、90年代黑龙江粮食丰收,当时农民有句顺口溜,一靠政策二靠天三靠美国老二铵。农民对当时国家农业政策是满意和有受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1-10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