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宜里农场 李继民与场院

[复制链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5-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6-5-6 21:29
拜读了。

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5-7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继民连长把入囤的流水程序分为:打撮、撑袋、伐肩(烧火)、扛袋入囤。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这最累的不是抗麻袋的,最累的要算打撮子了,打撮子是个力量加技巧的活,这个活李继民提出让关富民干,这个关富民有力气,干活实在,李继民经常挂在嘴边上,李继民连长经常说:“我们要小关,不要大官。”就是这样他肯定关富民工作从来不偷懒。
李继民连长把撑袋子一般交给个小体弱的董玉香和小蒋这样的人。有时她们累了就让金兰英,高淑清干一会,实际上金兰英,高淑清都是很有力气的,她们经常干一些力气活。有时比男的还能干,这样他们分为几个组,三人一组,一人打撮,俩人撑袋,将麻袋抖平放在麦堆旁撑开袋口。打撮人弓步弯腰将少量的麦粒压住麻袋下口,抡圆了撮子猛力将麦粒打入袋底,细小的胳膊抡着容量达几十斤的白铁皮的撮子,阳光下身着跨栏小背心手握白色的撮子撮着金黄色的小麦画出道道弧线,“嗖、嗖、嗖”三下五除二,就装好了。几袋下来,已是大汗淋漓。一上午有时要装几百袋。初时,累的胳膊酸痛,后来,酸痛在劳动中逐渐消失,皮肤晒黑了,胳膊也练“粗”了不少,实际上这打撮子,谁也不能总干,杜明林,吕影,朱正华都是这方面的主力队员,
要说扛麻袋,最厉害还是高凤林,虽然崔效国能扛,但是还是比高凤林差一点,这抗麻袋最主要的要会钻肩,这钻肩需要点技巧,右手扶着麻袋的下角,随着两个伐肩人一声“起”,立刻弯下腰,头从麻袋底下钻进借劲顺势起身,站稳后颠一颠找找平衡起步开路。
所以新来的都要磨练几天,实际上杜明林,赵国伟,魏国,杜来友,包括李海峰都想着凉几下,可是这时李继民就是不让,他告诉这几个班长,一定要注意安全,所以抗麻袋的基本都是老知青,这齐齐哈尔孙云杰有时也不服,她还真的挺有力气的,她也扛起160斤麻袋了。后来夏玉华上了大学,孙云杰就当了女工排的排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5-7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小青年开始还是不服气的,特别是关富民,他仗着有点力气,也想照亮一下,但是李继民说他不要抗了。他还是不服,就这样他也扛上了麻袋,起初走平地,还没感觉什么,几趟下来大汗淋漓,索性脱了外衣穿着小背心干了起来。几趟下来,白白的脖子和肩膀细嫩的皮肤被麻袋磨红、磨破,个个灰头土脸。
随着粮囤的增高,关富民知道自己不行了。他个子虽然不高,但是体重就成了负担,他太重了,上了跳板有点胆战心惊的,他走在跳板上,感觉到跳板要折了似得,这时跳板颤抖的厉害,所以他自然就败下阵来了。但是此刻小,和魏国,朱向春都还跟着吕影,张长河,高凤林后面继续扛麻袋,这时最显眼就是孙云杰了。她也来劲了。也跟着大家一趟又一趟的走跳板了。
不要看体弱、个小的,小张,就是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的小张,都叫他小崽子,看着她抗麻袋有些人不免有些发憷。意欲去打撮子或撑袋子。没想到的是:他刚到连队,年龄小,我们——小崽子,就和的膀大腰圆的个别年长知青较起劲来了,竟然在这时提出:要比一比,一到这时连长李继民就不让他们比,主要是怕压坏了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5-8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场院抗麻袋都是一般多,就应该干一般多,统统排队挨个来,而带队的就是当然是高凤林和崔效国了,最后是排长张长河,有时贺喜祥也在最后,这最后都是领导,有两个作用主要就是看着大家注意安全,一般朱正华不扛麻袋他也是班长但是他字写的好,就像何吉利一样十个十分有才的人,所以他要做点有难度工作。
让大家最郁闷的是:这才几天,小张来劲了,也开始和高凤林较劲了,这小曲也在一边帮忙,这倒不是抗麻袋,这主要是这小张看不上这高凤林的嘚瑟劲,他就是张德军,我们知青都没事交通张军长,他在场院干活也是有点特别,看着这些李继民也是慢慢调理。
这李继民常说的就是:“大家什么时候肩膀一般齐呀?!”
当时我也想扛麻袋,可是我走到第二节跳板时,连人带麻袋掉下来,所幸没伤着人。实际是我笨,就是不敢往上走自己跳下来到,但是这些新来知青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齐齐哈尔知青朱向春就是的知青中就有不服气、叫劲的,掉下来再上,反反复复、不断地总结经验,挺直腰、偏偏头,借着悬空的跳板的弹性迈着“太空步”终于上去了。琢磨出了门道,掌握了技巧,没人敢小瞧他们了,哈尔滨知青最特殊的就是张泽斌和小曲了,他俩也是一趟一趟跟着走跳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5-8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后的一个月里,大家混熟了,扛麻袋时经常开个玩笑,玩个“飘”。比比谁走跳板的步子优雅,看看谁倒袋的娴熟。有一次,麻袋蹾了又蹾装得连麻袋口都立着,三个人都伐不起来了,一过秤240余斤,还真有人扛起来上了三节跳。这时都看着不敢抗,此刻崔效国说:“再装一个。”这时高凤林看着崔效国说:“对呀,我看行。”这时张长河回头看看,他们都怕让连长知道。张长河说:“李连长哪去了。”这时张泽斌说:“我就是看着李连长不在才装的。”这时张丽说:“你们别这样压坏咋整,注意身体。”可是此刻大家都看着了。这时就听崔效国说:“杜明林,朱向春,你们伐肩,我来扛。”这时就看杜明林和朱向春,一起伐肩,这时关富民还是帮助捎火,就看这崔效国稳稳扛了起来。他慢悠悠的走向跳板,这时就看他走到跳板前稳了稳袋子,慢慢走上跳板,此刻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5-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麦收时节,每天都是要早出晚归的。麦场的工作是个体力活,体力消耗大,忙上一阵就饿了,每天都有贴晌饭,食堂要加餐。久而久之,体重也由刚来农场时的100斤长到了120斤,由于天天劳作,我们些小青年经过一个多月锻炼,还练出一个硬实的身板了。
麦收过半的时节,大家看着并肩排列的圆圆的粗壮的敦敦实实的粮囤和的麦场,麦收工作总算就要完成了,大家还是挺高兴,痛痛快快的舒心起来了。
在麦场干了一个收获季节,学到了手工扬场、打撮子、扛麻袋、辨水份和检查温、湿度等知识。这些都与李继民认真负责是分不开的。知青战友美美想起这些就不约而同想到了当年连长李继民了。
我75年毕业的,当年八月21日,就来到宜里农场一连工作的,我也是和很多和知青一样,头一年麦收时节我和大家都是一起在场院工作。
但是我在1976年时我却被分配在食堂工作了。虽然我也经常去场院,但是我还是没有直接参加会战,这些都是后来听贺喜祥讲诉的,那时候我和贺喜祥挺好。
在当年知青工作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大城市来的好多知青也是非常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麦收的时候,会经常下雨,麦场上大片的麦子在铺开晾晒,如果这时候下雨了,就是你在吃饭,也要马上放下,去麦场抢粮。这样的事情在麦收的时候,是非常多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记得一天早上上班时天气非常的好,连长李继民说要赶快晒,晚上就可以扬场了,大家忙忙碌碌地晒麦子,翻场,忙乎了一上午,李继民连长告诉大家都回去吃饭吧,下午就可以起场了,累了一上午了,大家可以回去吃饭休息一会。可大家刚刚回到家里,打来了饭,还没有吃饭呢,突然间,阴云密布,雷声大震,刚刚还是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天气,顷刻间,老天翻了脸,雷声就是命令,大家顾不上吃饭,丢下饭碗,就急急忙忙奔向麦场,雨非常的急,大家都飞快地跑到麦场。大家不用等命令,没有人指挥,一场紧张的抢粮战斗,开始啦。大家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雨夹着大风,盖麦子的草帘子浸了雨水,非常地沉,抱起来非常吃力,每个人一抱都是好几个,跟头把式地奔跑着,刮着大风苫布也非常地难盖在麦子上。这时候,就听见有人大喊;快,趴在苫布上,压住苫布。于是,好几个人,鲤鱼打挺似的,跳起来扑在苫布上,死死地压住,不让麦堆进水。这些当年知青,就像在和大风大雨做斗争,浑身上下都是湿淋淋的,脸上的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雨水了,当年的我们就是这样与老天搏斗,特别是女知青,出门爱化妆的,让雨一浇,脸上让老天爷给化上了戏剧装,每个人都是个大花脸,看起来非常滑稽,不同的花脸,唱着不同的角色。就是那些年轻美女,我们的农场战友,在短短的时间里,麦子都盖好了。这时候,每个人的身上都被雨水打透了,从头到脚都是水,但是,这场胜利的喜悦,还是挂在了大家的脸上,雨还在下,但是慢慢地小了,肯定是被知青的这种精神给打动了。
那次连长李继民也参加了这次抢场,他夸奖说,这些个孩子,干起来工作真是不要命,雷厉风行,把龙王爷都吓跑了。
我记得那时候的口号就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知青就是这样敢战斗的人。还有就是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这些肯定很多人还记得吧,我们连一直都是先进连队,之所以先进,也是知青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这些大城市的知青,真的是奎勒河畔的人了,我们在这里生活五年之久,我们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岁月,都奉献了给奎勒河。
这一切与当年李继民连长手把手教是分不开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了,我们现在想一想就像是昨天,所以我们还是记得李继民当年瘦瘦样子,那时他才40岁,在我们知青眼里当时他已经是老头了。如今他已经八十岁了,我写这一篇文章也是给80岁生日的一个礼物。祝福李继民连长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5-2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5月20日。我今天说 我爱你。
我的连长李继民,我们知青都记住了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7-12 1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7-12 1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4 16: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