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赶着马车往回走,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但是这夏日的兴安岭天气还是挺热的,我慢悠悠的赶着马车正往回走,这时就看见了,李树正站在道边在截车那,我停了下来,他坐上马车,我就问他咋要回去呀,他神秘的告诉我,你知道连长和指导员他们说啥呀,我看看他说就是麦收呗,他笑了说,要来新青年了,我这就是要去接他们去呀,我干的奇怪了,咋能让他去呀,这好事咋都落到他一个人身上了。我没有在说啥就一个劲的赶车。晚上大家一直干到8点多才回来吃饭,我们这时早就做好了。这么晚了大家回来就开始打饭,由于刚才吃了贴晌饭,这时吃饭的人吃的相对少一点,我知道吃贴晌饭时大家都多吃。我们一会就忙完了。我们就要离开食堂时,这时连长来了。他告诉我把桌子好好擦一擦要开会。 这麦收失节还要开会呀,我都惊讶了。这大家都累死了,还开啥会呀,我正忙擦桌子时大家都陆续来了。原来是要开麦收誓师大会,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麦收还要开个大会呀。会上连长王海波向大家宣布麦收开始了,并说他和指导员在地里看了试开镰挺好,麦子挺饱满,可以收割了,这时又宣布,有一拼新的青年要来了,咱们也有几个人调到其他连队去,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又建立一个新的连队了,五连成立了,最后王海波连长告诉大家他就要调走了去五连当指导员去了,这一连的新连长来了,他是从格球山农场调来的,叫邢凤山。这时他宣布有新连长讲话,这新连长没说啥,就是自我做了一下介绍。但是大家还是表示欢迎,指导员这时宣布联欢晚会开始,是呀又是麦收又是欢送,又是迎接,但是这时大家都想到,白晓丽了。邢连长还是挺幽默,他也在晚会上唱了一段京剧,是杨子荣的打虎上山。晚会就这样热热闹闹的结束了。 晚上,这一夜的天气热的一遢糊涂,空中有很多东西在飞舞着,我不知道是蚊子的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还是飞舞的毛絮。那个时节真的好难受,我一到夜里了很长时间难以入睡,一是蚊子的叮咬,另一个就是在想她,她这一走,我心里就是放不下呀,我就是这样一个爱瞎想的人,天天在做梦。镜像做好梦。 第二天,天刚一亮新连长就来了,他到宿舍看看我们,因为他的家还没搬来。他也是临时住在连部的办公室了,所以起得早,我们这些小青年还没有起得那,他就来了,我看看手表才5点,但是我我还是起来了,六点就要下的干活了,这是农忙时节的规定,我们就是睡得再晚这是也该起床了。我们洗脸刷牙,去食堂吃饭了,这后我看见都有从地理回来的拉。原来是指导员和付连长李继民,他们去看看麦子能不能脱粒呀,这小麦一脱粒就要上场院了。这可是一年的大事,这时我也不赶牛车了也要去麦场了,起场院干活去呀。我吃完饭就和付连长李继民一起去场院了。一路上我看到,草丛里的露珠还没散去,水珠把我们的裤子都整湿了。 这时我看见康拜因在链轨车的拖动下,都下地了,看来麦收真的开始了,可是我真的不明白,这时候最忙的时期咋还把人都调走了呀。要不我不会上场院干活,我还是赶我的牛车拉烧柴多好呀。 一到麦场我们就开工作了,我的任务还是赶着马拉石磙子压场院,这场院上已经压得挺平了,但是还是要压,我就赶找马一圈一圈的来回走,我看大家都在忙着清理场院上的粮囤,我们干了一阵,连长就招呼大家休息一会,我们这时才有机会唠嗑,我就说昨晚上这蚊子太厉害了,一宿都没睡觉,这时李继民连长说:‘你们知道蚊子为啥咬你吗?是你们来的时间短,蚊子与你们没感情,所以它才咬你,’我一开始还真信了,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他们被蚊子咬惯了,都没有反应了。 中午送饭的来了这时大家都去吃饭了,我还在赶着马压场院那,我知道这时候我是不能停,连长说了下午小麦就要上场院了,昨天连长还说;叫龙口夺粮。全连老少谁都不能怠慢的。今年麦收要全连总动员,今天开的动员大会,职工家属全到,能下地的全上地里去收割,不能下地的没说。我知道,我这就是不能下地,就只能在这干了,所以我才没去着急吃饭,这时连长来的我身边,一把接过鞭子,他让我去吃饭了。大家都吃完了,这时候都坐在那休息,一看我来了就让我讲故事,我说我还没吃饭呀,他们一听就有各自休息去了,就这时李斌生开着胶轮车上来了。这是第一车小麦,我们都去看看,我正端照碗在吃饭也凑上去看看,这时连长也不顾的马了也来看看。只见他在这麦子上捡几粒往嘴里一扔,咬一咬又吐出来了,又拿另麦子捡几粒往嘴里扔,刚开始我不知他在干啥,后来知道了,这叫测量水分,是他多年总结出来的土办法,一般用牙一咬成饼,说明水分还大,他指挥大家把车卸了,这第一车小麦上场就义为着, 整个麦收节奏可就要快了。 这时期地里的,场院里的都忙了起来。我也不用赶马压场院了,我这回开始在麦场里开始晒场。自那天启每天要进好多车的小麦,当天就得摊晒,要是捂了发烧了可就全废啦。只要车一来,人推马拉大桑巴全上,把麦子摊开,厚度在10多公分吧,然后人工用木掀打成堑,目的是增加通透性和阳光照射的面积。打堑要顺着太阳的方向,或考虑一下风向,这样便于快些降低水分。就是下雨天不能摊场,晒场的工人也不能休息,在每个麦堆上面支上架搭上棚子,两个人在里面倒堆,降低温度,防止发烧。要是遇到下雨就坏了,大家都要上场院帮助收麦子,我们就遇到好几回下雨,李连长就指挥大家快点干。攒好一堆马上就用苫布盖好,有好几次我们的衣服都被淋湿了。 麦子晒好了要上粮囤了,这时好多人都抗麻袋,就是我不敢扛,这时,连长让我先扛一百斤,就是这样我一天都扛一百斤,可是就在第二天我的重量就加到一百三十了。就是这样三天过去了我也能扛起一麻袋小麦了。这段经历我至今难忘,我知道这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我就是这样被改变了。我们一天就是晒场,轧场,扬场,打落,有条不紊。男男女女,大声地说笑着,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这一切,才是的麦收季节呀! 这个麦收在最忙的时刻,又有一批青年来了,就在这年的八月二十一日下午,哈尔滨香坊区,木材厂的一批青年来的这里。他们这批青年的到来,给这个连队带来生机。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天。1975年8月21日。下午4点。麦收就是随着这批新青年的到来就进入高潮,收割到来尾声。地里的活结束了。大家都到场院里干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