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美好时光的记忆中的美好生活(长篇小说 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2-2-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下乡时一个叫何吉利的知青哥哥写在我日记扉页的,
日记
认真的写吧,耐心的记吧,她是你一生光辉的写照,也是你一生最美好的回忆。写吧,记吧。今天我想起下乡时情景好想就在昨天,我老了但是我不会忘记那美好的时光,我把我最美的时光给了那个地方,宜里农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陆华 发表于 2012-2-2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赶着马车往回走,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但是这夏日的兴安岭天气还是挺热的,我慢悠悠的赶着马车正往回走,这时就看见了,李树正站在道边在截车那,我停了下来,他坐上马车,我就问他咋要回去呀,他神秘的告诉我,你知道连长和指导员他们说啥呀,我看看他说就是麦收呗,他笑了说,要来新青年了,我这就是要去接他们去呀,我干的奇怪了,咋能让他去呀,这好事咋都落到他一个人身上了。我没有在说啥就一个劲的赶车。晚上大家一直干到8点多才回来吃饭,我们这时早就做好了。这么晚了大家回来就开始打饭,由于刚才吃了贴晌饭,这时吃饭的人吃的相对少一点,我知道吃贴晌饭时大家都多吃。我们一会就忙完了。我们就要离开食堂时,这时连长来了。他告诉我把桌子好好擦一擦要开会。
这麦收失节还要开会呀,我都惊讶了。这大家都累死了,还开啥会呀,我正忙擦桌子时大家都陆续来了。原来是要开麦收誓师大会,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麦收还要开个大会呀。会上连长王海波向大家宣布麦收开始了,并说他和指导员在地里看了试开镰挺好,麦子挺饱满,可以收割了,这时又宣布,有一拼新的青年要来了,咱们也有几个人调到其他连队去,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又建立一个新的连队了,五连成立了,最后王海波连长告诉大家他就要调走了去五连当指导员去了,这一连的新连长来了,他是从格球山农场调来的,叫邢凤山。这时他宣布有新连长讲话,这新连长没说啥,就是自我做了一下介绍。但是大家还是表示欢迎,指导员这时宣布联欢晚会开始,是呀又是麦收又是欢送,又是迎接,但是这时大家都想到,白晓丽了。邢连长还是挺幽默,他也在晚会上唱了一段京剧,是杨子荣的打虎上山。晚会就这样热热闹闹的结束了。
            晚上,这一夜的天气热的一遢糊涂,空中有很多东西在飞舞着,我不知道是蚊子的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还是飞舞的毛絮。那个时节真的好难受,我一到夜里了很长时间难以入睡,一是蚊子的叮咬,另一个就是在想她,她这一走,我心里就是放不下呀,我就是这样一个爱瞎想的人,天天在做梦。镜像做好梦。
             第二天,天刚一亮新连长就来了,他到宿舍看看我们,因为他的家还没搬来。他也是临时住在连部的办公室了,所以起得早,我们这些小青年还没有起得那,他就来了,我看看手表才5点,但是我我还是起来了,六点就要下的干活了,这是农忙时节的规定,我们就是睡得再晚这是也该起床了。我们洗脸刷牙,去食堂吃饭了,这后我看见都有从地理回来的拉。原来是指导员和付连长李继民,他们去看看麦子能不能脱粒呀,这小麦一脱粒就要上场院了。这可是一年的大事,这时我也不赶牛车了也要去麦场了,起场院干活去呀。我吃完饭就和付连长李继民一起去场院了。一路上我看到,草丛里的露珠还没散去,水珠把我们的裤子都整湿了。
这时我看见康拜因在链轨车的拖动下,都下地了,看来麦收真的开始了,可是我真的不明白,这时候最忙的时期咋还把人都调走了呀。要不我不会上场院干活,我还是赶我的牛车拉烧柴多好呀。
          一到麦场我们就开工作了,我的任务还是赶着马拉石磙子压场院,这场院上已经压得挺平了,但是还是要压,我就赶找马一圈一圈的来回走,我看大家都在忙着清理场院上的粮囤,我们干了一阵,连长就招呼大家休息一会,我们这时才有机会唠嗑,我就说昨晚上这蚊子太厉害了,一宿都没睡觉,这时李继民连长说:‘你们知道蚊子为啥咬你吗?是你们来的时间短,蚊子与你们没感情,所以它才咬你,’我一开始还真信了,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他们被蚊子咬惯了,都没有反应了。
             中午送饭的来了这时大家都去吃饭了,我还在赶着马压场院那,我知道这时候我是不能停,连长说了下午小麦就要上场院了,昨天连长还说;叫龙口夺粮。全连老少谁都不能怠慢的。今年麦收要全连总动员,今天开的动员大会,职工家属全到,能下地的全上地里去收割,不能下地的没说。我知道,我这就是不能下地,就只能在这干了,所以我才没去着急吃饭,这时连长来的我身边,一把接过鞭子,他让我去吃饭了。大家都吃完了,这时候都坐在那休息,一看我来了就让我讲故事,我说我还没吃饭呀,他们一听就有各自休息去了,就这时李斌生开着胶轮车上来了。这是第一车小麦,我们都去看看,我正端照碗在吃饭也凑上去看看,这时连长也不顾的马了也来看看。只见他在这麦子上捡几粒往嘴里一扔,咬一咬又吐出来了,又拿另麦子捡几粒往嘴里扔,刚开始我不知他在干啥,后来知道了,这叫测量水分,是他多年总结出来的土办法,一般用牙一咬成饼,说明水分还大,他指挥大家把车卸了,这第一车小麦上场就义为着, 整个麦收节奏可就要快了。
               这时期地里的,场院里的都忙了起来。我也不用赶马压场院了,我这回开始在麦场里开始晒场。自那天启每天要进好多车的小麦,当天就得摊晒,要是捂了发烧了可就全废啦。只要车一来,人推马拉大桑巴全上,把麦子摊开,厚度在10多公分吧,然后人工用木掀打成堑,目的是增加通透性和阳光照射的面积。打堑要顺着太阳的方向,或考虑一下风向,这样便于快些降低水分。就是下雨天不能摊场,晒场的工人也不能休息,在每个麦堆上面支上架搭上棚子,两个人在里面倒堆,降低温度,防止发烧。要是遇到下雨就坏了,大家都要上场院帮助收麦子,我们就遇到好几回下雨,李连长就指挥大家快点干。攒好一堆马上就用苫布盖好,有好几次我们的衣服都被淋湿了。
                 麦子晒好了要上粮囤了,这时好多人都抗麻袋,就是我不敢扛,这时,连长让我先扛一百斤,就是这样我一天都扛一百斤,可是就在第二天我的重量就加到一百三十了。就是这样三天过去了我也能扛起一麻袋小麦了。这段经历我至今难忘,我知道这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我就是这样被改变了。我们一天就是晒场,轧场,扬场,打落,有条不紊。男男女女,大声地说笑着,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这一切,才是的麦收季节呀!
这个麦收在最忙的时刻,又有一批青年来了,就在这年的八月二十一日下午,哈尔滨香坊区,木材厂的一批青年来的这里。他们这批青年的到来,给这个连队带来生机。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天。1975年8月21日。下午4点。麦收就是随着这批新青年的到来就进入高潮,收割到来尾声。地里的活结束了。大家都到场院里干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2-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里收割结束了,但是活却越来越多了,这最重要的是秋翻地,连里让所有的拖拉机都在地里翻地,中午晚上都要送饭,由于这批新青年的到来,我又离开场院了,我还是回来干我的牛车。
他们来的这里之前,连里就把他们宿舍安排好了,这可比我们强多了,我们来时是冬天宿舍是当年建的,没有窗户, 后来我们看到我们居住的房子,才发现 居然没有盖 就是用麦结铺厚厚一层 ,并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开春天暖和时融化的水, 就像下雨一样。整个宿舍的地 ,还不如外面,我们的行李也都必须包上塑料布,看上去就像在雨中一样。而今天他们比我们强多,这门窗都是们后修的,特别房盖是我们夏天新加的油毡纸,不会漏雨的。
他们来的这里的当晚,我们不到六点就收工了。这在麦收时节可是没有的。连长,指导员安排大家做好欢迎工作,早就安排了欢迎晚会了。
这一天是 一九七五年八月二十一日。晚上的七点钟欢迎晚会正式开始了。还是连长指导员先致辞,最后由刚当选的团支书张勇主持欢迎会,组织委员梁站滨,宣传委员尚玉华,生活委员石丽华,都自我做了介绍,最后是小学生的表演,这还是白晓丽排练的节目,这时我就又想起了她,小学生表演完就走了,他们回去了,就开始我们的了,这时就见尚玉华提议大家合唱,《奎勒河畔来安家》这首歌大家是每逢开会必唱的。她也把晚会先上高潮。
这晚会还是表演好多节目,这时高凤林趴到我的耳边说了句;要是白疯子在就好了。白晓丽的外号就叫白疯子,就是因为她太爱表演了,所以大家都叫她白疯子,一到这时就想起她了,没有她这晚会确实差了许多。新青年们一开还是不敢唱,但是后来也开始唱了,这时有一个的叫董黎明的说;他要表演一段快板书 ,我们一听都很惊讶,那就来吧,就见他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竹板,真的说起来了。他说的是《奇袭白虎团》。就见他有板有眼的说着。在那1953年,美帝的和谈阴谋被揭穿,这一番表演我又看到一个人才。晚会开到晚上十一点才结束。
第二天,董黎明他们就上山去了,他们没有去我们前面的仙姑山,而是去了我们后面的小山包,他们顺着后山坡很快就爬上去了,这是就听贺喜祥提议,让大家留一个纪念,就这样崔晓国从兜里拿出一把小刀,在树上刻上了名字,大家都在那留下自己的名字,中午十分他们回来了。
下午团支书张勇主持大家学习,他先让大家自我介绍,然后就开是学习报纸了,还是讲金训华事迹,董黎明听了后就说了,这金训华为了一个木头就牺牲了,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事,张勇还是坚持把报纸念完了。这时才说,要是没活大家可以多休几天可是现在是太忙了。我们别学习了先去场院看看去吧。下午两点多,张勇带领大家来到场院,就看见扬场机把小麦高高抛起,小麦落下时被风一吹,杂草和麦子分开了。他们看好神奇。这时的麦场是正需要人的时候,这批青年临时有贺喜祥当班长,他们很快就开始工作了。扬场的,晾晒的,都慢慢进入角色了,下午四点多,开始吃贴晌饭了,他们一开始还不好意思 吃。这时就听老青年,“就是对早一点来的青年称呼”讲起来,谁能吃了。还特意说了有个家梁大炮的一顿就吃了22个烤饼的事,这样一来大家都打消了顾虑,也开始大吃起来了,一顿也吃了几个馒头,就连董黎明一顿都吃了6个馒头。
大家刚吃完饭,连长就让大家把麦子攒起来,这是麦收最关键时刻了。小麦要入粮囤了。就见大家排成两组,扛粮入囤的,和装袋子的。董黎明就负责搭肩,就是把麻袋提起,放到扛麻袋者的肩上的工作。这活一看不累,可是一干起来才知道,这就看几个人扛麻袋了。这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几万斤小麦就这样入了粮囤,我们的粮囤也很简单就是用茓子围起来的。就是这一连干了有十几天,场院的活终于干完了,粮食大多数都入囤了。麦收要结束了,连里要开会庆祝一下,1975年9月8日连里下午3点就准备好好的了,还特意杀了一口肥猪,猪肉顿了一大锅,炒了好多菜,还有白酒,原来这麦收结束庆祝大会,就是大家在一起吃一顿喝一顿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2-2-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个麦收会战就这样结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陆华 发表于 2012-2-4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2-2-4 08:32 编辑

   老顽童宋晓华给你回的贴:     
“原来麦收结束庆祝大会,就是大家在一起吃一顿喝一顿呀。”
               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陆华 发表于 2012-2-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2-2-3 11:38
好一个麦收会战就这样结束了。

董建国你好。我把老顽童宋晓华给你的贴,转在这里。希望你把第九章、第十章.......等等,接在这里的文章后面上,点高级模块,把文章贴上就行,让你的长篇小说,有个整体性。不要重复上主题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2-2-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四号病的由来

董黎明是香木厂来的应届毕业生,他和别人不同之处是,带东西特别,他把中学课本都带到这里来了,这一行为真让我们哭笑不得。他态可笑了,这个时候带着教科书来干啥呀,这里又不是学校真是笑死人了。
一开在场院干活时没人注意他,可时间长了,我发现他是一个工作不脚踏实地、不懂得充分利用现在的人,他对将来的未知生活抱太多的幻想,他对往日的辉煌过去过多地追悔留恋,他不清楚只有珍视今天的生活,才不会使他的生命变得不空虚,变得了更加生趣。他总是在幻想明日的海市蜃楼,而践踏今日脚下的玫瑰,他本可以麦收时期就可以建功立业,但是他没有抓住,这时机就远去了。
连里的领导一开始对他挺重视的,特别是指导员王书,还特别关照过。因为一开始他来时的第一天,他的快板说的挺好,所以连里对他任象较深。
麦收结束后,大家都不忙,一天天气不太好,有点下小雨,别人都回来了,他却在场院没走,这雨下了没一会就停了,他这时才往回走,他看看这雨连地皮都没浇湿。就没回来直接去了东山坡了,他到那里去采榛子去了。
仲秋,虽然也是绚丽多彩的,但主要的色彩是金黄色的。在夏季,几乎没有一片落叶,几乎没有些微的黄色点缀在夏季的色泽中间,大地呈现的主色调是绿色。而仲秋,大自然则神奇地变幻着,一夜秋风起,人们竟觉察不出什么时候大地的主色调变成了黄色,树叶变得黄而稀疏,而不像夏天那样绿而繁茂,草地也变成了金黄色,田野中是一片的金黄色,所以人们称秋天为“金秋”。如果说大自然在春天曾经显得俏丽、欢乐,像一个企望将来的女子,那末仲秋就似乎变得苍老、郁悒、温柔,像一个追忆往事的金黄头发的女子。
他一个人陶醉这美好景色只中了,他看了看天,晴了,这时他就想起了钱德斌的话了,东山坡上的榛子可多了,我就是在哪踩得,他自己就这样一边欣赏这秋天的美景,一边慢慢的向东山边去。
他来到东山坡,一看这里的榛子真多,就开始采了起来。不一会就把上衣兜,裤兜都踩满了。他看没地方放了,就回来了。
他回到宿舍一看大家都在开会,有是学习报纸,这时期大家就像第一批青年来时,天天开始学习了。他也没理这事就去开箱子,要把才采的榛子放到箱子里。这时就听崔晓国说;‘他有榛子’。就这一句不要紧,开会的都来抢他的榛子,这样一来,把他压倒底下了。大家就从他的兜里掏榛子,可是万万没想到,由于压的时间较长,一下子吧他压坏了,大家这可吓坏了,就见他喘不过气来了。过了好一会他才好。这次事件后,大家就叫 ,‘四号病’了。原来呀,这四号病是代号,全名是;《马传染性贫血》马要是得了这病就不治疗了,因为治疗本病无治疗意义,发现病马应马上捕杀,按扑灭疫情综合措施处理。在疫区,要对所有马属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在非清净地区,可对幼驹进行疫苗接种,在清净地区应停止免疫,进行检疫监测。所以大家都形容他的病太重了。
由于这件事,连里在安排工作是就照顾他,让他跟我一起跟牛车了。我俩一起去拉烧柴,我们早上出车我牛圈牵牛,我把牛牵出来后,我让他牵着,他的一句话把我逗乐了。他躲得老远说:‘连长说了,让我跟车,没让我牵牛呀,’。我听了好一顿笑,这个人真逗,你就是来跟车呀,连牛都不牵着,你来还干啥呀。我一个人能拴上车吗?那是四头牛呀,按说他都应该套牛,可是让他牵一下都不敢呀,这可咋好呀,我这是看见石丽华了,我把另几头牛给她牵着,我自己把车套好了。这时我让他上车,我故意把鞭子给他,让他去赶牛车。
就这样们上山了,深秋的大自然界,留下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农忙后的田野,一眼望去,光秃秃的。老牛垂头丧气地走走。成群的麻雀不时从麦地里腾空而起,又像下雹子似地纷纷散落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乌鸦在低空盘旋,突然,它绝望地叫了一声飞走了。于是,一种惆怅的感觉会向你的心头袭来,勾起你无限的愁绪。深秋多浓雾、多霜,林木深处,鸟的叫声也变得怯生生的了,仿佛感觉到冬天快来了。一路上我在想他到底是咋回事呀,咋连一个女的都不如呀。
我在想他到底是在回事呀,我真的犯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陆华 发表于 2012-2-4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桑 发表于 2012-2-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老弟,原谅我这样称呼你,看了你的文章,我把自己也融了进去,这大概是相同经历的缘故吧,虽然我比你早去了六七年,但也和你一样,当初也是一个思想非常单纯的小青年,不管怎样说,这么多的过程我们都经历过了,我相信剩下的过程,我们会安排得更好,愿幸福、快乐健康长陪伴我们,谢谢你的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2-2-6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八章和第九章都写完了,但是我不会链接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12 1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