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2-5-2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往事年华》连载第一章(之二)
本帖最后由 傲雪寒梅 于 2014-10-27 10:45 编辑
奶奶仍在我心中
我小的时候虽然无忧无虑,但是,也办了很多现在想起来是坏事的趣事。
我欠下奶奶一辈子的情:那时我家两间住屋就算不错的了。我和奶奶三个妹妹,哥哥住在一间卧室。妈妈和爸爸带弟弟住另一间卧室。 我们屋里有四张单人床,其中一张是哥哥的。我和奶奶,妹妹们住在三张单人床并在一起的所谓大床上。我把我们屋内三张并在一起的单人床拉开,我不愿意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叫家里人把床并在一起,过几天我又带着妹妹把床拉开。这样房间显得很拥挤了,床与床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为此,奶奶叫床腿绊倒了两次。
记得我上中学了,我家里离学校五分钟就到,可我看到同学们多数带饭到学校吃。(那都是离学校远的同学)我觉得很好玩.我也和奶奶说中午不回家吃要带饭,奶奶很善良.听了我的话.都是奶奶给我装饭盒,她怕我饿,就给我多装,我却不知道好歹和奶奶发脾气,更可恨的是我闲奶奶脏。(其实,我奶奶很干净,只是我心里想的脏)不愿意吃奶奶做的饭。
那一年我妈妈住院,只好奶奶做饭了。我不吃奶奶做的饭,饿得我很难受。奶奶说:“你买点什么吃吧。”多么仁慈的奶奶。到哪里去找啊?
我每次上学前,奶奶都要向我妈妈报告。说我没穿外衣等等,真罗嗦。为这爸爸还和奶奶生气了 ,不要奶奶管我。
世上没有后悔药,我真的很对不起她老人家。所以,我每年的9月1日都要默默的祭奠我的奶奶。求得她的宽恕。
我也时时记起,奶奶为了全家能吃到豆腐,在那自然灾害的年月里,早早地起来去排队买豆腐,那花白的头发,一只袖子上明显的显示着白粉笔道道的排队号码,夹挤在人群里,在焦急的等待着她的号码快一些到…… 吃到嘴里的豆腐包含着奶奶的劳苦......
1969年9月1日对于我来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那是一个永离亲人的日子。我的奶奶她离开了她的亲人,离开了她眷恋的人世。每时想起她。我真是痛彻心肠。
又马该上去团部报到了.调到学校当老师.那个时代是以革命为重。我没有及时回去。在奶奶去世的第十三天。我借着掉转的机会回哈看望了家人.并跟着妈妈到黄山嘴子去看望奶奶的土坟.(文革期间,奶奶的坟墓是土堆成的。)来到奶奶的坟前,触景生情.我大哭一场,久久不愿离开.望着奶奶的坟头我痛哭了很久。回返的路上我还不停地回头张望......
要知道那个时期是文化大革命啊,谁敢去照顾一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家呢?因我的父亲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邻里们无人敢管。爸爸那时在干校里表现好极了,还当点什么。自然是一个好典型。在奶奶临终的时候也没有在跟前,这是爸爸一生中很难忘记,也很愧疚的事情,尽管他不说,可我们看得出。就因为爸爸的极好表现,以革命利益为重受到了通报表扬。
奶奶去世的时候,是妈妈和大妹妹的同学们一起把奶奶发送的。
如果不是大妹妹的同学们帮忙,否则真够我妈妈的呛。当时家里我和哥哥都下乡了。爸爸在五七干校劳动。家里只有身体多病的妈妈和三个年幼的妹妹,一个弟弟在家。
时隔这几十年过去了.我现在已经能拿到退休金5151元钱了。可我的奶奶没有花到过我的一分钱。
记得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次拿到上班工资25元。我给弟弟妹妹一共花10元钱买了礼物寄回家里,要知道我才挣25元啊!当我回家探亲时我给奶奶一元钱零花。奶奶都没有花,而是把它包起藏了起来,还一个劲的感激我。就是这一元钱。奶奶临终也没有动用它。我心里难受极了,要是现在多好啊,可惜奶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但是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每当看见大街上有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我都要看上半天,不肯离去。觉得她就是我奶奶。
奶奶啊,您安息吧。我们都没有忘记您。如今电脑时代,我把您的照片上传到电脑的相册里。您也和我们一样,享受着电脑时代带给我们的快乐。奶奶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附上一张奶奶六十年代的照片,在这里惠存
这是我慈祥的奶奶。 这是她老人家在哈市南岗区我家对过的教堂街(现在叫革新街)的喇嘛台旁边留影.这张照片已成为我永久的回忆.
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您的亲孙女.亲爱的奶奶,安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