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2-2-15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今日看到晓华的文章《哈尔滨啤酒、红肠、大列吧》,引起温馨的回忆。
哈尔滨人喜欢喝啤酒,早已闻名全国。多少次,外地的友人或相识,向我谈起对哈尔滨的印象时,哈尔滨人的豪饮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两人对饮,装满啤酒的罐头瓶子摆了一桌还上摞,一会功夫便被饮光。这是早期景象;还是两人对饮,一箱子啤酒放在脚边,两人离开时,留下了一箱子空瓶子。这是八十年代之后的情景;
我也爱喝啤酒,但不是家乡的啤酒培育的结果。八十年代初期,北京最有名的啤酒是双合盛的“五星啤酒”,那时还不好买。商店里来了啤酒,排半天队,才能买上三、四瓶。九十年代中期,不太联系的表妹夫突然来了电话,了解北京的啤酒市场情况。原来此时,表妹夫妻已成哈尔滨啤酒的大批发商,业务覆盖了哈尔滨西部。现在有意向北京扩展。根据个人感受,我告诉他们,北京的商店、饭店最常见的啤酒是“燕京啤酒”,带瓶27元可换一箱。说好了我了解详情后,告诉他们。可是没几天,他们就打来电话,说不往北京发展了。因为无论怎么精打细算,当时的“哈尔滨啤酒”运到北京,成本至少每瓶1元5角钱。价钱比“燕京啤酒”高近三分之一。而“哈尔滨啤酒”口味比“燕京啤酒”稍好有限,况且还有一个地域口味习惯的问题。
现在“哈尔滨啤酒”在北京大小超市几乎都能看到,但多为听装或小瓶装,而产地也多不是哈尔滨。由此可以知晓,“哈尔滨啤酒”现在已经走向全国,是中国啤酒的重要品牌之一。
哈尔滨的“大列吧”更是为外地人所称奇,其独特的口味和形态与其它面包截然不同。我很爱吃“大列吧”,亲友们知道我这一口,只要方便,到北京时,总爱给我带一个。每次看到满头汗水和带来“大列吧’,深感愧然。
九十年代初期,北京出现了哈尔滨“大列吧“专卖店。新街口附近就有一家。吃起来口味很像,但是细品,还是有所不同。聊起来,才知道,是哈尔滨人在北京石景山建立的作坊,据说一切都遵照南岗秋林”大列吧“的工艺,但是与原装“大列吧”还是差点。有两年时间,只要想“大列吧”了,就去买一个回来。这个专卖店维持了两年左右,后关闭了。曾与该店店员聊天,他们说,北京人不太认“大列吧”,他们的顾客多是像我这样的与哈尔滨有渊源的人。
这些年,去过欧洲、去过北美、甚至非洲,都没有吃到过与哈尔滨“大列吧’一样口味和形态的面包。遗憾的是没有去过俄罗斯,没有品尝到哈尔滨”大列吧“的“祖居地”所生产的同类。
哈尔滨红肠也是以其独特口味为国人所熟知。与“大列吧”一样,离开哈尔滨,在全国其他地方,吃不到如此口味的香肠。
印象深刻的是哈尔滨红肠曾经的紧俏。七十年代初期,表哥结婚时,托关系,找人批条子,批了几十斤红肠。是我骑自行车到道外哈尔滨肉联厂取回来的。在肉联厂经过了几道手续,工作人员领着我在厂区拐来拐去,才买到手。可见当时哈尔滨红肠的“荣耀”。
家乡食品方面的几件”宝”,更加充实和突出了家乡的特色,也蕴含了家乡独特的发展历程。
谢谢晓华,让我对家乡的“宝”有了更多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