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2:08 编辑

      1869.朗诵
      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2:10 编辑

      1870.朗诵的文学性
      朗诵的内容一般都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一些非文学作品,如社论、书信等,一旦作为朗诵材料,往往也会偏向于表现某个人的某种思想感情,自然带上明显的文学色彩。文学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运用语言表现的。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风采和魅力。文学作品通过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2:12 编辑

      1871.朗诵的艺术性
      朗诵是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要能分析欣赏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前提;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要熟练掌握标准发音和发声技巧。要善于正确地运用语调语气,这是表情达意的关键;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修养,要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要能正确地发音,有自然的表情,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重要条件;此外,朗诵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修养、社会知识修养,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基础。朗诵艺术就是以上各方面修养的综合体现,缺少哪一方面的修养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朗诵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2:14 编辑

      1872.朗诵的表演性
      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要有优美的语音、端庄的仪态、丰富的表情。朗诵者还可以适当化妆,可以运用灯光布景,可以进行配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增强朗诵艺术的表演效果。
      只要是朗诵,即使是在小的范围内进行,都会带有表演的性质。朗诵者要向听者显示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口语艺术才能,听者总要对朗诵者的文学修养、口语才能和表达效果等进行评价,这些都具有表演活动的明显特点。二、选择朗诵材料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选出合适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2:28 编辑

      1873.朗诵的类型
      范读法:这是示范性的朗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读给学生听,然后由学生仿读。一种是由朗读得特别好的同学进行范读。范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一段或一句。主要是给学生示范,所以必须做到正确、清楚,流利而带有感情。齐读法:是全班或全组儿童,同时齐声朗读。因为只求齐一声调,因此往往容易变成唱读。同时,因为齐读不容易发现儿童读音的错误,因此这种方式要尽量少用。
      伴读法:是教师伴着学生读,学生可隐隐约约听出自己的毛病而有所改进。
      轮读法:每个学生轮流读,这种读法有比赛的性质。可以一个学生读完全文后,再请另一个读。
      接读法:是一篇课文分由几个学生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名一个学生读,读到中途没有到一段落,再指另一个学生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随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充满趣味性。
      领导读:是由教师带领朗读的方式。教师先读一句,或一小段,学生跟着读一句或一小段。如此继续进行,直到全文读完为止。
      交互读:甲组读第一句,乙组读第二句,甲组再读第三句,乙组再读第四句,依次轮流,周而复始。
      分组读:分组、分行或分排读,并互相矫正错误。
      自由读:全班同学每人同时自由地低声朗读。由于不必与别人配合,因此速度不拘,可边读边思考。
      指名读:由教师指名一个学生读,读完了一段或两段以后,另请一个同学接读。
      表情读:课本如为韵文,可让学生依字句的长短,音乐的节奏,用姿势、动作、表情的方法朗读。
      抽签读:在全体学生的名签中,谁被抽中,就由谁站起来朗读。
      对话读:用对话读,也就是分角色读,此方式较活泼而有助理解。
      高低音读:甲学生高音朗读,乙学生低音相和。这是一种靠声音高低产生变化的方式,学生可在兴味盎然中变化音调朗读,感觉新鲜而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2:31 编辑

      1874.朗诵前的准备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2:32 编辑

       1875.选择朗诵材料
      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5:24 编辑

      1876.朗诵要正确深入的理解作品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呜,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而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5:24 编辑

      1877.朗诵要深刻细致地感受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3-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3-2 15:24 编辑

      1878.朗诵要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3 0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