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小成子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

  [复制链接]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3-1-2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叶小舟 于 2013-1-28 10:37 编辑

      可怜的小成父子俩,到了年关,命运比祥林嫂强不了多少,让人好心酸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成子 发表于 2013-1-29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82)
       八十二、徐嫂来了
  大年初二,太平带上甜甜和嫂子进城去看望岳父。
  小成又画起了漫画,这是他每天惟一的工作。父亲抽着烟,坐在炉前凳子上还在生闷气。这个年过得太熬糟了!想想以后的日子,父亲心里更是七上八下,没了着落。
  “爸,实在不行,就和我哥他们分开过吧,”见父亲不住唉声叹气,小成放下了画板,“再这样下去,以后万一再出点啥事,咱俩可真的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唉,我怕传出去人家笑话。再说你哥一个月就挣那几个钱,他们咋生活呀?”父亲揉了揉浮肿的眼睛,“我寻思反正你嫂子没工作,咱俩又需人照顾,全家在一起鱼帮水、水帮鱼,互相都有个依靠,这多好……”
  小成苦笑一下:“您忘了那句古话,‘鹤胫虽长,断之则悲;鸭胫虽短,续之则忧’。咱没来之前,我嫂子整天轻轻松松,串门子、打麻将玩惯了。现在让她呆在家里整天伺候咱们,心里能舒服吗?为串门子的事,我也试探着劝过她,我说嫂子,咱粮本上那么多粗粮吃不了,我从农村又拉来那么多木头,咱在院里盖个鸡房子,养鸡吧。这样,咱们能改善改善生活,还能增加点收入。她脸上的笑模样立刻就没了,说养鸡那得分人,她养不活。我说那都是胡扯,养鸡得讲科学,她还是一个劲摇头。我又说那咱开个小豆腐坊吧,连做豆腐带养猪,我出本钱,挣了全是你的,赔了我一个人兜着……我还没说完,她把眼一瞪,冲我嗷喽一声:这就够我受的了,还想把人累死啊!吓得我再也不敢往下说了。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爸,分开以后,盖房子欠的饥荒咱们还,家里买粮、零七八碎的开销咱全兜着。我哥的工资,咱一分也不要,他们爱咋花就咋花。只是咱自己做着吃,别再指望我嫂子,她爱干什么干什么,家里自然就消停无事了,也省得我哥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父亲又寻思一阵:“这样也好,我……我怕你哥又蛮又倔,想不开……”
  “您就放心吧,哪天我跟他说。”
  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父亲开门一看,是徐嫂!小成和父亲又惊又喜。一阵寒暄过后,徐嫂笑着把两只旅行袋放到炕上。
  “过年了,来看看你们,还带来点东西,都是自家产的。”徐嫂说着,把旅行袋里的白条鸡、鱼、猪肉、木耳、粉条、鸡蛋……一样一样拿了出来,“会计,老队长,老保管,三队的乡亲们,都让我给你们代好!”
  看着满桌子的年货,听着徐嫂捎来的乡亲们的问候,一股热浪涌上小成心头。他不禁想起昔日在农村的情景:父亲整天养花种草,他整天画画给孩子们补习功课。到了晚上,乡亲们聚在一起,围着火炉喝茶聊天……家里有了难处,乡亲们纷纷前来帮忙。尤其是徐嫂一家……
  “大爷,这几个月过的咋样?”徐嫂剥开一个橘子,送到父亲手中。父亲再也忍不住,呜呜地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成子 发表于 2013-1-31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83)
       八十三、迟到的殊荣
  春风和煦,杨柳依依。小镇上到处开满了馥郁的丁香。
  自从听了小成的劝告,父亲自己动手做饭以后,家里的日子果然平静下来。刁楚华又恢复了以往的轻松自在,想串门子就串门子,想打麻将就打麻将,家里的花消老公公小叔子都包了下来,丈夫每月工资一分不少,都揣进了她的口袋,直把她乐得后脑勺上都是笑纹。然而,却苦了年迈多病的父亲,父亲已经七十五岁了,每天都得服用止痛片、脉通、速效救心丸等多种药物才能支撑起身体去劈柴、买菜、生火做饭、照料小成洗漱、吃喝……为了支持小成创作,无论风霜雨雪,还要拄上棍子去邮寄稿件,购买各种用品……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东倒西歪,常常坚持不到天黑就瘫在炕上。尽管如此,父亲还是日复一日地硬挺着,希望有一天刁楚华能被感动,有所收敛,全家能过上“阖家欢乐”的日子。
  如今小成的创作比以往更难了。在农村生活近二十年,他熟悉那里的一切,而且在那里结交了许多朋友,在与他们交往中,他可以随时扑捉到各种有用信息,创作起来得心应手,源源不断。现在离开了农村,如同鱼儿离开大海,小鸟离开森林,再创作起漫画来他常常感到一片茫然,既找不到创作的素材,又不知该画些什么。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他不得不强迫自己,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收听广播、阅读报刊和有关书籍,常常忙到深夜。为了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残而不废,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追求他所酷爱的漫画艺术,他默默忍受着家中不幸给他造成的精神痛苦,克服着身体残疾带来的重重困难,艰难而又顽强地向前跋涉,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串深深的足迹。一幅幅寓意深刻、构思巧妙的漫画,不断在省内,国内报刊上发表了。然而有谁知道,在这些作品背后,小成流淌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和苦涩的泪!
  小成的生活太苦了,也许是主宰小成命运的上苍动了恻隐之心,在为他酿造的苦酒里,稍稍加了点糖,从1986年5月起,他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名不速之客敲开了小成的房门,望着眼前的这名身着西装,精明英俊的小伙子,小成愣了好久才猛然想起,他是曾经采访过自己的记者李辉。
  “哎呀,可找着你啦!”李辉紧紧握住小成的手,“我到靠山找你去了,扑个空,村里人说你搬这来了,我这一通找啊……”
  来到小镇,小成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了,除了父亲,身边整天连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苦闷寂寞无时不在困扰他。老朋友突然来访,使小成感到格外亲切和高兴,尤其是和朋友谈起他所酷爱的漫画,更使他兴奋异常。
  李辉详细了解了小成这两年学习、创作的情况,他再次被小成这种身处逆境,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说什么也不会相信,在报刊上发表了那么多作品的小成,竟依然生活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一个小书架、两只凳子、一个小炕桌、两只破木箱便是他的全部家具,而照明用的竟是蜡烛。对于小成来说,物质条件的艰苦算不了什么,多少年来的磨难使他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然而,来到小镇后,家中的不幸给他造成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压力,才是巨大而深重的。小成把这痛苦和压力,深深埋在心底,即便面对老朋友,他也没有吐露一丝一毫……
  半月后,一篇介绍小成事迹的专题报道《一枝红杏出墙来》,以整版的篇幅在报刊上发表了,文中详细披露了小成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及粉碎“四人帮”后,如何刻苦自学,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事迹。
  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撼和反响,人们纷纷被小成这种身残志坚,百折不回,在逆境中顽强进取的精神感动了。地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在百忙中专程看望小成来了,他们亲切地同小成握手,热情鼓励他再接再厉,为人民再立新功。地区人民政府、县团委分别授予了小成“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标兵”和“四有青年标兵”荣誉称号,并向全地区人民、团员和青年发出了向小成学习的号召。与此同时,县电视台还拍摄了一部长达二十分钟的介绍小成事迹的专题片《高歌》。县文化馆、地区群众艺术馆,还相继为小成举办了个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和漫画展。此后不久,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贾洪群,在国家文化部召开的全国省市群众文化工作会议上,向大会介绍了残疾青年小成的事迹,并播放了介绍他事迹的电视专题片《高歌》。文化部的领导和全体与会者,都被感动得流下热泪。
  文化部特派记者陈小雅,千里迢迢,专程从北京采访小成来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焦会民,千里迢迢,专程从北京采访小成来了;
  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工人报》、《新青年杂志》、《黑龙江农村报》、《牡丹江日报》、牡丹江广播电台的记者……纷纷采访小成来了;
  社会各界人士、机关单位、学校的师生看望小成来了;
   …………
  瞬间,一向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突然沸腾了!小成的家更是门庭若市,每天来访的人络绎不绝,全国各地,四面八方,信件雪片似的向他飞来。小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强者,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新闻报道的热点。
  然而,小成却依然故我。熟悉小成的人都知道,这荣誉的得来决非偶然。这是他多年来不懈努力,默默耕耘,顽强奋进的结果。磨难虽多心无瑕,心底无私天地宽。历尽坎坷全身僵直的小成,凭借他的智慧,把因种种困难无法随队搬迁而被抛弃的乡亲们组织起来,重新成立了生产队;他与乡亲们共同努力,把一个全县闻名的后进生产队,变成了先进。不仅如此,他还勇敢地挑起了党报通讯员的重任,在茅屋里的小土炕上,用变了形的双手写文章,满腔热情地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宣传改革,抨击腐败,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和种种不正之风……在小土炕上,他尽心竭力为学生们补习功课,使学习差的学生赶上了前进的步伐。其中几名学生,还成了班里年级里的尖子。在小土炕上,他创办家庭文化室,使村里多少整天沉湎于赌博的农民,对读书看报和科学种田产生兴趣,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在小土炕上,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完全依靠自己的悟性和毅力刻苦自学,终于走上漫画创作的道路,并取得了成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古人所说的成才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小成都经历过了。今天的殊荣,正是他以往付出的结果,是社会对小成多年付出的承认和回报!我们的小成,终于从疾病折磨的痛苦中,从曾经几度自杀的绝望中,从因疾病无法治疗终身残废而陷入的绝望中走了出来!他用顽强拼搏的利斧,砍断了紧紧锁住他僵直身躯的铁链,他用勤劳的汗水,浇开了绚丽的成功之花!
  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宽阔的展厅内,前来参观的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许多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拄双拐,或挪动着小板凳,或坐着轮椅,或被别人背着也来了。举办个人事迹、漫画展,这在牡丹江市还是首次。人们渴望更多地了解小成,了解这个长年卧床不起全身僵直的重残人,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学习和工作的,是怎样从一个普普通通残疾人,成长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漫画作者。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对小成的先进事迹予以高度评价。
  小成的坎坷经历,催人泪下,而他那种历经磨难心无瑕,热爱生活,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更激发了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情怀。看着小成躺在炕上,用他那双变了形的手,创作出来的一幅幅饱含激情,妙趣横生的漫画,人群中不时发出啧啧赞叹和会心的笑声。
  短短几天里,展览接纳了数以万计观众,参观者写下了厚厚两大本留言。一个叫张鹏的观众这样写道:“我是一个身体健全的青年,父母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含冤而死。我一直在混混噩噩地活着,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看了高歌的事迹,我深感惭愧,是他教会了我今后应该怎样生活……”还有许多观众,纷纷给小成写信,表示要以他为榜样,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着这一封封来信,小成浑身热血奔涌,更充满了力量。我们的主人公小成,被无情的病魔锁住身体,在炕上整整躺了十七年,如今他终于用自己的双手,走出小屋,走进社会,溶入了我们的时代。
  面对殊荣,小成始终觉得,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只有未来才属于自己。他依然忘我地学习和工作。白天,接连不断的客人来访,占去绝大部分时间,为了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他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天连续工作十六七个小时躺在炕上不能翻身,又是写又是画或是接待客人,几天过后,小成臀部和后背的皮肤,渐渐被自己的身体压得裂开了口子。白天客人不断,解手不方便,他从不喝水也很少吃东西,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了,他便悄悄吃点止疼药。有一天,小成刚刚接待完县城里来的两个班的学生,《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又来了。这一天,小成连续吃了十二片止疼药,不料中了毒,脸色变青,哇哇地呕吐起来……一天下来,小成常常累得连端杯喝水的力气都没有了。夜晚,父亲解开小成的衣裤一看,血水湿透了他的内裤。父亲一面给他上药,一面心疼地说:“你可要注意身体啊!”
  小成笑了:“您就放心吧,我的身体结实着呢!”
  一个周末的下午。小成正在阅读各地来信,小镇中学里的二十多名学生,敲开了他的房门。这些学生,刚刚看完县文化馆为小成举办的漫画展,是代表全校师生来看望他的。学生们说明来意,在屋内整整齐齐站成两排,然后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录音机。
  小成摆摆手:“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但大家千万不要拘束,随便坐吧。还有,最好把录音机关了,一看到它我就紧张,说话都找不着嘴了……”
  学生们笑了,屋里的气氛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大家把小成围在当中,像与熟人聊天似的跟他攀谈。他们问小成,是怎样学习漫画的,是什么力量支持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小成一一做了回答。忽然一个学生问:
  “高老师,您为国家修筑战备工程患了重病,在条件那么恶劣的情况下还坚持劳动,把身体弄成这样,您后悔过吗?”
  “这……”小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思索了一下,“说心里话,以前我后悔过。那是我刚刚病倒以后,剧烈的疼痛整天整夜地折磨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由于无条件治疗,我只好年复一年躺在炕上挺着,双腿烂得露出了骨头,后背也烂出一个比鸡蛋黄还大的窟窿……周围的人也都说我太傻,缺心眼儿,责备我当时为什么不逃跑……这时,我的确后悔过。后来粉碎了“四人帮”,国家落实了我的知青待遇,又送我到哈尔滨等地治病,这时我为自己当初的后悔脸红了。我常想,当时如果我不那样做,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就不能按时完成,那时候国际形势那样紧张,苏联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每天都向咱们边民开枪开炮,一旦战争爆发,如果因为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拖了整个工程的后腿,那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也许别人会为此付出更大代价。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这样说,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退缩,我和我的同志们一起,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屋里响起一阵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时,一个学生忽然站起身说:
  “高老师,您对我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小成略微思索了一下:“小时侯,我很喜欢读书,可是‘四人帮’剥夺了我上学的权利。现在走上漫画创作的道路,我深深感到知识的重要,和缺乏知识所带来的困难。我们国家今天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珍惜今天的良好环境,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我们的祖国。”
  又是一阵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时,一个扎着两条小辫的女生站起身:
  “高老师,您能给我们唱支歌吗?”
  “不行,不行,我的嗓子比脖子都粗,哪会唱什么歌呀?”小成的脸一下子红到脖根。见大伙一个劲鼓掌,他只好改口说,“我给大伙朗诵一首诗吧,这是我从一本杂志上看来的,题目是《我是一棵受伤的树》。”
  屋里立刻安静下来,小成清清嗓子:
    “开花的时候,
    我没有花朵,
    风暴已把我的蓓蕾打落;
    结果的时候,
    我又怎能结果?
    还不是秋风里黄叶萧索。
    不能给人以春的享受,
    不能给人以秋的收获,
    从世上消逝吧,泪洒江波……
    不!我有枝,我有叶,
    还有大地给我的一幅骨骼!
    根须,要向地心汲取营养,
    枝叶,要承受雨露阳光,
    是树,就要像树一样成长生活!
    ——即使有一天老去,
    也要让人们劈成碎片,
    为人们去把煤引燃,把水烧热!!”
  
  朗诵结束了,屋里依然久久地宁静着,人们被诗的意境强烈感染了,过了许久才突然爆发出一阵更加热烈,更加持久的掌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1-3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金子总要闪光,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否极泰来,人间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成子 发表于 2013-2-1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84)
       八十四、社会的关怀
  几个月过去了,牡丹江畔,完达山下,人们学习小成的热潮仍然没有减弱,每天前来采访看望小成的人们络绎不绝。人们纷纷向小成伸出热情之手,帮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为了能让小成走出家门,更好的创作,县团委向全县三万团员、青年和中小学生发出了每人捐献二分钱,为他买轮椅的号召;县民政局根据政协委员张健翼老人的提议,将小成的生活费从每月的三十五元,提高到四十三元;看到由于安装不起电灯,小成只能在油灯和烛光下创作,县供电局决定免费为小成安装电灯。
  盛夏,骄阳似火。一支由汽车、吊车、一挂马车和十几名工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开进小镇。工人们挪动了干线上的两根水泥电柱,又新立起一根电柱,把外线一直架到小成家门前。负责安装内线的工人,攀着梯子爬上爬下,在漆黑闷热的天棚里钻来钻去,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小成很是过意不去,让父亲买来香烟饮料款待大家,以表心意。可是自始至终,大家谁也没有吸上一支,喝上一口。
  夜幕降临,屋里一片光明,闲置了九个多月的电视机又出现了人影。看着电视里正在播放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甜甜拍着小手,高兴得跳起来。父亲的脸上也现出笑容。望着工人们离去的背影,小成的眼睛湿了,他又一次感受到了党的关怀,社会的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已度玉门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成子 发表于 2013-2-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85)
  八十五、成立漫画组
  小成交上了好运,昨天县供电局刚刚免费为他安装了电灯,今天县文化馆又给他送来一个沉甸甸的邮包。看到包裹上寄出的地址——黑龙江省漫画会,小成既惊喜又奇怪,自己在那里并没有认识的人,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给自己寄东西来呢?
  小成打开包裹,里面是几册很厚的漫画书,夹着一封信。他抑制着怦怦的心跳展开信纸,几行潇洒苍劲的笔迹映入眼帘:
高歌同志:
  您好!在电视里看到您的事迹,您不畏艰难、刻苦学习,几年来创作发表了大量作品,为繁荣我省的漫画创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此,我谨代表省漫画会向您表示慰问。望建立联系,在适当时候,我们将吸收您加入省漫画会。
                此致
     握手!
                   王大壮
  
  看到署名“王大壮”三个字,小成更加惊讶了,这是全国著名漫画家、黑龙江漫画会的会长啊!小成对他那寓意深刻,画面简洁,手法泼辣的风格,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自从起步学习漫画以来,小成临摹过他的大量作品,而且一直以他的自勉诗当作座右铭勉励自己。几年来,一直独自摸索学习漫画的小成,多么渴望能得到漫画名家、前辈的教诲与指导啊!小成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多年来深藏心底的愿望,今天突然实现了。他欣喜到了极点!
  小成立刻给这位著名漫画家回信,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景仰和渴望得到指点的夙愿。从此,他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虽然他们互相没有见过面,但这位著名的漫画家,始终像师长挚友一样关怀着小成的成长,精心为他修改作品,源源不断给他寄来各种学习资料,并嘱咐他要多团结周围的同道,注意培养漫画新人,争取在当地建立起一支创作队伍,为繁荣黑龙江的漫画创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老师的教导,牢牢记在小成心中。在小成的热情鼓励下,柳毛乡一位叫宿小坤的教师,和在小镇读书的几名喜欢美术的中学生,都跟他学起了漫画。不久,在省漫画会的领导下,他们率先成立了牡丹江地区的,第一个群众性的漫画创作群体“螳螂”漫画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得到了许多漫画前辈和当地个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山西著名漫画家王健特意为“螳螂”漫画组写来了贺词,省政协委员、牡丹江群众艺术馆馆长贾洪群欣然命笔,为“螳螂”漫画组的成立写来贺诗:“沃土新苗展英姿,荡涤污浊扬正气。螳臂虽无挡车力,锋刃闪烁灭虫敌!”;县文化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特意给他们买来一台崭新的油印机。
  成立了漫画组,小成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他在完成自己创作的同时,还要抽出大量时间,辅导那些初学漫画的人,毫无保留地给他们讲怎样构思、构图、精心为他们修改画稿;耐心地给他们讲漫画的功能和特点,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宏扬正气,抑恶扬善……当小成看到经他修改过的小组成员的作品一幅幅出现在报刊上,他觉得心里比蜜还甜。
  为了便于小组成员们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有更多发表作品的机会,他们办起了自己的小刊物《螳螂》,小成用自己的稿费买来油墨纸张,带领大家刻钢板,印刷装订,当一本本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小册子,在小组成员间传阅开来,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省漫画会的领导和县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漫画小组的队伍逐渐扩大,两年后,已由当初的五人,发展到十几人,有干部、农民、工人、军人、警察……他们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螳螂”漫画组的名字,也随之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传扬开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成子 发表于 2013-2-4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86)
        八十六、作家来访
  “您就是高歌同志吧?”
  一个闷热的上午,一位陌生的客人敲开了小成的房门。客人笑吟吟地自我介绍:“我是牡丹江市文联的,我叫蒋炜敏。”
  蒋炜敏?这个名字好像在哪见过呀!小成蓦然想起,这是一位作家,自己曾看过他写的小说。小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上下打量一下客人,只见他三十五六的年纪,衣着简朴,谦和沉稳,浓眉下闪烁着一双充满睿智的眼睛。
  “欢迎,欢迎!”小成热情地握住了客人伸过来的双手。“我看过您的小说,还听过根据您的小说改编的广播剧,写得真好!”
  “过奖了。”作家谦逊地一笑,坐在小成身边。“您的事迹和漫画作品展在牡丹江引起很大轰动,反响非常强烈,市委下了指示,一定要把您的事迹宣传好,市文联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小成感到一阵脸红和心跳。他觉得自己只不过做了点力所能及,而且是应该做的事,想不到党和人民却给了他这么高的荣誉。作家掏出钢笔和本子:
  “我想了解一下您的全部经历,给我讲讲好吗?”
  “我四岁死了母亲……”记忆把小成带回到遥远的年代,多少往事又一桩桩、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
  笔尖在本子上沙沙地响着。作家从早到晚,在炕头上整整坐了三天。他和小成像亲兄弟一样,谈过去,谈未来,谈理想,最后又谈起家常。
  “那屋是你亲哥嫂吗?你们……好像有点不大和睦?”作家以他特有的目光洞察了一切,把话锋转移到几天来小成一直讳莫如深的话题上。见小成点了点头,作家又问:
  “你哥哥对你咋样?”
  “我哥还行,文化大革命那些年我能活下来,多亏了我父亲和他,那些年我把他拖累得够戗……我哥就是有时脾气不大好,还有时当不了老婆的家……”
  “这是当今男子汉的通病。”蒋炜敏苦笑了一下,“你嫂子呢,她对你咋样?”
  顿时,小成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一齐涌上心头:嫂子心里只有她自己,一天到晚,只知道串门子,打麻将……小成为难地摇摇头,在外人面前,他感到难以启齿,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啊。
  “在文章的末尾,我想写写你嫂子。”作家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成,口气却十分坚决。
  “别……千万别……”小成以为他要张扬嫂子的劣迹,连忙制止。
  “不,一定要写!”作家打断小成的话,“我写她对你们如何好……你先听我说,你不能动,将来只能依靠你的哥嫂才能生存下去,我要用这种方法来感化她,这样对你将来有好处……你看过《杨三姐告状》没有?这是真人真事,作家程兆才当初写这出戏时,其实那个杨厅长,并没有下令处死杀人犯高占英,而是押在大牢里了。这出戏上演后,一下子红遍全国,人们都称颂杨厅长是‘杨青天’。那个杨厅长一看,得维护自己这个好名声啊,于是赶紧就坡下驴,下令枪毙了高占英。老弟,听我的没错。我这么写,将来你嫂子只能对你更好……”
  采访结束了。第四天早上,作家来向小成辞行。四只手久久相握,两双眼睛都在流泪。良久,作家从上衣口袋摘下钢笔,默默在小成的笔记本上,写下一句临别赠言:
  “好好活着,好好学习,好好创作!”
   两个月后,作家采写的长篇报告文学《用手走路的人》,在
《牡丹江文学》上发表了。文章详细介绍了小成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及粉碎“四人帮”后如何顽强生活,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勤奋创作的事迹。文章最后,作家果然写到刁楚华,把她写成了一个无比善良,无比温柔贤惠,精心照料小成的好嫂子。文章在社会上又引起强烈反响,刁楚华受到人们夸赞,果然与从前判若两人,对小成和父亲的照顾变得精心了。小成不由得心里暗暗佩服这位作家兄长的高明。可惜,刁楚华的这种转变,只持续了不到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4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祝新春快乐!打春了,春天不远了。小说中的小成子也苦尽甜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成子 发表于 2013-2-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成子 于 2013-2-5 21:52 编辑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4 14:21
兄弟,祝新春快乐!打春了,春天不远了。小说中的小成子也苦尽甜来了。


这里小成子也祝再林兄新春快乐、蛇年吉祥、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并再次感谢再林兄始终如一这么专心地阅读我的拙作,关心着小成子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11 2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