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2-8-25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成子》连载(83)
八十三、迟到的殊荣
春风和煦,杨柳依依。小镇上到处开满了馥郁的丁香。
自从听了小成的劝告,父亲自己动手做饭以后,家里的日子果然平静下来。刁楚华又恢复了以往的轻松自在,想串门子就串门子,想打麻将就打麻将,家里的花消老公公小叔子都包了下来,丈夫每月工资一分不少,都揣进了她的口袋,直把她乐得后脑勺上都是笑纹。然而,却苦了年迈多病的父亲,父亲已经七十五岁了,每天都得服用止痛片、脉通、速效救心丸等多种药物才能支撑起身体去劈柴、买菜、生火做饭、照料小成洗漱、吃喝……为了支持小成创作,无论风霜雨雪,还要拄上棍子去邮寄稿件,购买各种用品……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东倒西歪,常常坚持不到天黑就瘫在炕上。尽管如此,父亲还是日复一日地硬挺着,希望有一天刁楚华能被感动,有所收敛,全家能过上“阖家欢乐”的日子。
如今小成的创作比以往更难了。在农村生活近二十年,他熟悉那里的一切,而且在那里结交了许多朋友,在与他们交往中,他可以随时扑捉到各种有用信息,创作起来得心应手,源源不断。现在离开了农村,如同鱼儿离开大海,小鸟离开森林,再创作起漫画来他常常感到一片茫然,既找不到创作的素材,又不知该画些什么。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他不得不强迫自己,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收听广播、阅读报刊和有关书籍,常常忙到深夜。为了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残而不废,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追求他所酷爱的漫画艺术,他默默忍受着家中不幸给他造成的精神痛苦,克服着身体残疾带来的重重困难,艰难而又顽强地向前跋涉,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串深深的足迹。一幅幅寓意深刻、构思巧妙的漫画,不断在省内,国内报刊上发表了。然而有谁知道,在这些作品背后,小成流淌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和苦涩的泪!
小成的生活太苦了,也许是主宰小成命运的上苍动了恻隐之心,在为他酿造的苦酒里,稍稍加了点糖,从1986年5月起,他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名不速之客敲开了小成的房门,望着眼前的这名身着西装,精明英俊的小伙子,小成愣了好久才猛然想起,他是曾经采访过自己的记者李辉。
“哎呀,可找着你啦!”李辉紧紧握住小成的手,“我到靠山找你去了,扑个空,村里人说你搬这来了,我这一通找啊……”
来到小镇,小成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了,除了父亲,身边整天连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苦闷寂寞无时不在困扰他。老朋友突然来访,使小成感到格外亲切和高兴,尤其是和朋友谈起他所酷爱的漫画,更使他兴奋异常。
李辉详细了解了小成这两年学习、创作的情况,他再次被小成这种身处逆境,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说什么也不会相信,在报刊上发表了那么多作品的小成,竟依然生活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一个小书架、两只凳子、一个小炕桌、两只破木箱便是他的全部家具,而照明用的竟是蜡烛。对于小成来说,物质条件的艰苦算不了什么,多少年来的磨难使他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然而,来到小镇后,家中的不幸给他造成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压力,才是巨大而深重的。小成把这痛苦和压力,深深埋在心底,即便面对老朋友,他也没有吐露一丝一毫……
半月后,一篇介绍小成事迹的专题报道《一枝红杏出墙来》,以整版的篇幅在报刊上发表了,文中详细披露了小成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及粉碎“四人帮”后,如何刻苦自学,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事迹。
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撼和反响,人们纷纷被小成这种身残志坚,百折不回,在逆境中顽强进取的精神感动了。地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在百忙中专程看望小成来了,他们亲切地同小成握手,热情鼓励他再接再厉,为人民再立新功。地区人民政府、县团委分别授予了小成“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标兵”和“四有青年标兵”荣誉称号,并向全地区人民、团员和青年发出了向小成学习的号召。与此同时,县电视台还拍摄了一部长达二十分钟的介绍小成事迹的专题片《高歌》。县文化馆、地区群众艺术馆,还相继为小成举办了个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和漫画展。此后不久,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贾洪群,在国家文化部召开的全国省市群众文化工作会议上,向大会介绍了残疾青年小成的事迹,并播放了介绍他事迹的电视专题片《高歌》。文化部的领导和全体与会者,都被感动得流下热泪。
文化部特派记者陈小雅,千里迢迢,专程从北京采访小成来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焦会民,千里迢迢,专程从北京采访小成来了;
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工人报》、《新青年杂志》、《黑龙江农村报》、《牡丹江日报》、牡丹江广播电台的记者……纷纷采访小成来了;
社会各界人士、机关单位、学校的师生看望小成来了;
…………
瞬间,一向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突然沸腾了!小成的家更是门庭若市,每天来访的人络绎不绝,全国各地,四面八方,信件雪片似的向他飞来。小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强者,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新闻报道的热点。
然而,小成却依然故我。熟悉小成的人都知道,这荣誉的得来决非偶然。这是他多年来不懈努力,默默耕耘,顽强奋进的结果。磨难虽多心无瑕,心底无私天地宽。历尽坎坷全身僵直的小成,凭借他的智慧,把因种种困难无法随队搬迁而被抛弃的乡亲们组织起来,重新成立了生产队;他与乡亲们共同努力,把一个全县闻名的后进生产队,变成了先进。不仅如此,他还勇敢地挑起了党报通讯员的重任,在茅屋里的小土炕上,用变了形的双手写文章,满腔热情地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宣传改革,抨击腐败,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和种种不正之风……在小土炕上,他尽心竭力为学生们补习功课,使学习差的学生赶上了前进的步伐。其中几名学生,还成了班里年级里的尖子。在小土炕上,他创办家庭文化室,使村里多少整天沉湎于赌博的农民,对读书看报和科学种田产生兴趣,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在小土炕上,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完全依靠自己的悟性和毅力刻苦自学,终于走上漫画创作的道路,并取得了成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古人所说的成才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小成都经历过了。今天的殊荣,正是他以往付出的结果,是社会对小成多年付出的承认和回报!我们的小成,终于从疾病折磨的痛苦中,从曾经几度自杀的绝望中,从因疾病无法治疗终身残废而陷入的绝望中走了出来!他用顽强拼搏的利斧,砍断了紧紧锁住他僵直身躯的铁链,他用勤劳的汗水,浇开了绚丽的成功之花!
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宽阔的展厅内,前来参观的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许多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拄双拐,或挪动着小板凳,或坐着轮椅,或被别人背着也来了。举办个人事迹、漫画展,这在牡丹江市还是首次。人们渴望更多地了解小成,了解这个长年卧床不起全身僵直的重残人,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学习和工作的,是怎样从一个普普通通残疾人,成长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漫画作者。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对小成的先进事迹予以高度评价。
小成的坎坷经历,催人泪下,而他那种历经磨难心无瑕,热爱生活,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更激发了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情怀。看着小成躺在炕上,用他那双变了形的手,创作出来的一幅幅饱含激情,妙趣横生的漫画,人群中不时发出啧啧赞叹和会心的笑声。
短短几天里,展览接纳了数以万计观众,参观者写下了厚厚两大本留言。一个叫张鹏的观众这样写道:“我是一个身体健全的青年,父母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含冤而死。我一直在混混噩噩地活着,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看了高歌的事迹,我深感惭愧,是他教会了我今后应该怎样生活……”还有许多观众,纷纷给小成写信,表示要以他为榜样,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着这一封封来信,小成浑身热血奔涌,更充满了力量。我们的主人公小成,被无情的病魔锁住身体,在炕上整整躺了十七年,如今他终于用自己的双手,走出小屋,走进社会,溶入了我们的时代。
面对殊荣,小成始终觉得,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只有未来才属于自己。他依然忘我地学习和工作。白天,接连不断的客人来访,占去绝大部分时间,为了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他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天连续工作十六七个小时躺在炕上不能翻身,又是写又是画或是接待客人,几天过后,小成臀部和后背的皮肤,渐渐被自己的身体压得裂开了口子。白天客人不断,解手不方便,他从不喝水也很少吃东西,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了,他便悄悄吃点止疼药。有一天,小成刚刚接待完县城里来的两个班的学生,《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又来了。这一天,小成连续吃了十二片止疼药,不料中了毒,脸色变青,哇哇地呕吐起来……一天下来,小成常常累得连端杯喝水的力气都没有了。夜晚,父亲解开小成的衣裤一看,血水湿透了他的内裤。父亲一面给他上药,一面心疼地说:“你可要注意身体啊!”
小成笑了:“您就放心吧,我的身体结实着呢!”
一个周末的下午。小成正在阅读各地来信,小镇中学里的二十多名学生,敲开了他的房门。这些学生,刚刚看完县文化馆为小成举办的漫画展,是代表全校师生来看望他的。学生们说明来意,在屋内整整齐齐站成两排,然后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录音机。
小成摆摆手:“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但大家千万不要拘束,随便坐吧。还有,最好把录音机关了,一看到它我就紧张,说话都找不着嘴了……”
学生们笑了,屋里的气氛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大家把小成围在当中,像与熟人聊天似的跟他攀谈。他们问小成,是怎样学习漫画的,是什么力量支持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小成一一做了回答。忽然一个学生问:
“高老师,您为国家修筑战备工程患了重病,在条件那么恶劣的情况下还坚持劳动,把身体弄成这样,您后悔过吗?”
“这……”小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思索了一下,“说心里话,以前我后悔过。那是我刚刚病倒以后,剧烈的疼痛整天整夜地折磨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由于无条件治疗,我只好年复一年躺在炕上挺着,双腿烂得露出了骨头,后背也烂出一个比鸡蛋黄还大的窟窿……周围的人也都说我太傻,缺心眼儿,责备我当时为什么不逃跑……这时,我的确后悔过。后来粉碎了“四人帮”,国家落实了我的知青待遇,又送我到哈尔滨等地治病,这时我为自己当初的后悔脸红了。我常想,当时如果我不那样做,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就不能按时完成,那时候国际形势那样紧张,苏联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每天都向咱们边民开枪开炮,一旦战争爆发,如果因为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拖了整个工程的后腿,那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也许别人会为此付出更大代价。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这样说,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退缩,我和我的同志们一起,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屋里响起一阵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时,一个学生忽然站起身说:
“高老师,您对我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小成略微思索了一下:“小时侯,我很喜欢读书,可是‘四人帮’剥夺了我上学的权利。现在走上漫画创作的道路,我深深感到知识的重要,和缺乏知识所带来的困难。我们国家今天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珍惜今天的良好环境,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我们的祖国。”
又是一阵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时,一个扎着两条小辫的女生站起身:
“高老师,您能给我们唱支歌吗?”
“不行,不行,我的嗓子比脖子都粗,哪会唱什么歌呀?”小成的脸一下子红到脖根。见大伙一个劲鼓掌,他只好改口说,“我给大伙朗诵一首诗吧,这是我从一本杂志上看来的,题目是《我是一棵受伤的树》。”
屋里立刻安静下来,小成清清嗓子:
“开花的时候,
我没有花朵,
风暴已把我的蓓蕾打落;
结果的时候,
我又怎能结果?
还不是秋风里黄叶萧索。
不能给人以春的享受,
不能给人以秋的收获,
从世上消逝吧,泪洒江波……
不!我有枝,我有叶,
还有大地给我的一幅骨骼!
根须,要向地心汲取营养,
枝叶,要承受雨露阳光,
是树,就要像树一样成长生活!
——即使有一天老去,
也要让人们劈成碎片,
为人们去把煤引燃,把水烧热!!”
朗诵结束了,屋里依然久久地宁静着,人们被诗的意境强烈感染了,过了许久才突然爆发出一阵更加热烈,更加持久的掌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