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兰花 于 2015-7-17 23:17 编辑
文苑撷英
*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只属于享用它的人。 ——【美】富兰克林 *希望是热情之母,它孕育着荣誉,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一句话,希望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印度】普列姆昌德 ——摘自《老年日报》 作者简介 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自立于当时的社会,他几经周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印刷所.由于吃苦耐劳,讲求信誉,注意经营管理,他不仅在印刷界激烈的竞争中站住了脚,并且把业务扩大到邻近几个州以及西印度群岛,成为北美洲印刷出版行业中的佼佼者
作者简介: 普列姆昌德(Premchand)(1880年~1936年),印度印地语作家。普列姆昌德在印度有"小说之王"的美誉。中国1953年开始译介其小说,已出版他的小说和文论中译本10余种。 1880年7月31日生于北方邦贝拿勒斯附近的拉莫希村,卒于1936年10月8日。原名滕伯德·拉伊。5岁开始在农村上旧式学堂,念波斯语和乌尔都语,后转入正规小学。后为背负一家生活,充当家庭教师。19岁开始在公立学校教书,此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并通过自学取得学士学位。1921年响应甘地的不合作运动而放弃公职,在贝拿勒斯一所私立学校任教。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先后主编《时代》、《荣誉》、《甘美》、《天鹅》和《觉醒》等杂志,创办智慧之神出版社。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印度农村度过,亲眼目睹了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后印度农村发生的种种变化,十分了解农村各阶层--农民、地主在这种冲撞中的复杂心态,对农民的命运和农村的前途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36年4月主持印度进步作家协会第一次大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