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5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5 06:43 编辑

      1741.船渔号子
      船渔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由于船上劳动种类多样,水路和气候情况多变,因此许多地区往往都形成了适应不同情况的、成系列的渔船号子。在水上谋生风险很大。船工们不仅要像其他工种的劳动者那样克服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而且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因此,真正行船时的船工号子是相当惊心动魄的,它们把英雄的各个侧面活生生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一般来说,风平浪静时唱的号子旋律性比较强,常表现出船工们的自信和豪放的性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5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5 06:47 编辑

      1742.水上号子
      水上号子不像陆地号子那样安全,他有一定的惊险,特别是遇到水急浪高时,得拼命进行搏斗。所以,水上号子有它风平浪静飞悠闲,也有紧张激烈的拼搏。如闽江的《捎排号子》包括起锚、挂桨、摇橹、捎排等号子,气势磅礴,形式为一人领唱,众人唱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5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5 06:48 编辑

      1743.陆地号子
      有的犁田喊牛号子、吆牛号子、扛树号子、筑墙号子;农村的拉车号子、开山打石号子;闽侯的打夯号子;永泰的拉木号子等。部分号子或无实词,仅有劳动者的呼号,用以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劳动热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5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5 06:54 编辑

      1744.劳动号子的歌唱方式
      主要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型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
      劳动号子作为民歌的一个主要体裁,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开始从事集体劳动时就已产生,而直到现代社会某种机器取代某种集体劳动才逐渐消失。数千年来,它伴随着劳动大众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创造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号子又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因此,它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
      劳动号子的种类劳动号子主要有以下几类:
   (1)搬运号子,在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劳动中歌唱;
   (2)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歌唱;
   (3)农事号子,在农业劳动中歌唱,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
   (4)船渔号子,伴随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
      律动性: 律动性是劳动号子音乐中的典型节奏形态,也是劳动号子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劳动动作的不断重复及其节奏感,赋予劳动号子节奏的律动性。所谓律动性,是指号子音乐中常常出现的某种较固定的、周期反复的节奏型。这些律动单位不仅时值大致相同,而且常常有相对统一的旋律材料安排。
      劳动号子的节奏律动型大致有三类:
   (1)长律,律动单位的长度一般相当于一个乐句;
   (2)平律,律动单位的长度一般相当于一个乐节;
   (3)短律,一般一拍为一个律动单位。
      一领众和: 一领众和是劳动号子音乐的另一主要特点。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劳动号子歌唱中的一领众和主要有三种类型:(1)交替呼应式;(2)重叠式;(3)综合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5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5 06:56 编辑

      1745.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
      即实际功用和艺术表现功用。在劳动中,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表现在: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劳动号子音乐表现的制约也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劳动号子的歌唱者就可以有较大的余力去斟酌和发挥劳动号子音乐的艺术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7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7 15:45 编辑

      1746.曲艺
      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有400个左右。同时,曲艺经常作为人名使用,其中被熟知的有导演曲艺,北京有线电视台播音员曲艺,杭州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曲艺。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中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7 15:59 编辑

      1747.曲艺介绍
      作为说唱艺术,虽有悠久的历史 ,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瓦舍、勾栏(均为宋代民间演伎场地)表演;到了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诸如北京的 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 三不管”、开封的相国寺等民间娱乐场地进行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给已经发展成熟的众多说唱艺术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统称为“曲艺”,并进入剧场进行表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7 16:10 编辑

      1748.曲艺的艺术特色
      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点和民间意味的表演艺术形式集成,曲艺具有这样几个主要的艺术特征:首先,曲艺表演是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所以要求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简练精辟并易于上口。其次,曲艺不像戏剧那样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由演员装扮成不同角色,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各种人物、故事表演给听众。因而曲艺表演比之戏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其三,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使它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因而曲艺演员通常能够自己创作,自己表演。其四,曲艺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诉诸于人们听觉的艺术,它通过说、唱刺激听众的听觉来驱动听众的形象思维,在听众的思维想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其五,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和高超的摹仿力,演员只有具备了这些技巧,才能将人物形象刻划得维妙维肖,使事件的叙述引人入胜,从而博得听众的欣赏。以上是曲艺品种艺术特点的不同程度的近似之处,是它们的共性。同时这些曲种又是各自独立存在,自有个性的。不仅如此,同一曲种由于表演者各有所长,又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为表演者的差别而各具特色,这就形成了曲坛上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7 16:36 编辑

      1749.曲艺的历史沿革
      早在唐代,讲说市人小说和向俗众宣讲佛经故事的俗讲的出现,大曲和民间曲调的流行,使说话伎艺、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自此,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
      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也有了职业艺人,说话伎艺,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演唱形式极其昌盛,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都对此作了详细记载。
      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数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边地带赋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它们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如道情、莲花落、凤阳花鼓、霸王鞭等;一方面一些老曲种在流布过程中,结合各地地域和方言的特点发生着变化,如散韵相间的元、明词话逐渐演变为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曲艺品种,大多为清代至民初曲种的流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2-27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2-27 16:40 编辑

      1750.曲艺主要代表
      京津地区京韵大鼓 京东大鼓王家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 单弦 子弟书 北京琴书 天津时调 天津快板 数来宝二人转 乐亭大鼓(河北 乐亭)
      北方地区山东快书 山东琴书 河南坠子 大调曲子 河洛大鼓(洛阳)
      西北地区二人台
      南方地区苏州评弹(苏州弹词)南京白局 海安花鼓 徐州琴书扬州评话淮安十番扬州清曲 地水南音(广东说唱)凤阳花鼓
      东北地区 二人转
      说唱类 相声快板书评书独角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31 1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