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82〕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9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12次代表大会开幕。看了今天的社论。这次大会被认为是历史性的会议。称目前是历史性的转变。其重要性同第一次国内战争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转变,第五次反围剿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失败或者困难中走向光明和胜利。12大对过去的总结包括对11大的否定部分认为是认识了社会主义前进的正确道路。经过曲折和失败反复的实践,终于形成了正确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全国人民将瞩目这次会议的全部情况。
       9月开始,秋天到了,凉了,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这个季节。白天热,晚上凉。穿衣服要不断地增减,是个负担。
       东东上午看电影,下午上课。我走前他还没有回来。中午时我买的粉肠,吃的剩饭。晚饭也没有做,让大华自己弄吧。
        去阿妈处送去豆角,只呆了一会儿。
1982年9月2日
        昨夜的安达乘务顺利。到安达是二十二点多一些。因为班次人多,我睡一宿觉后便乘第四班回哈。我们一共便乘七个人。是有史以来从安达向回便乘最多的时候。
        从安达买回四斤新鲜的鲫鱼。回来后给赵婶家一半,自己留一半儿。
        东东是下午上学,据说上午一直玩儿。没有学习。大华回来的早。是上街办事后直接回来的。共同干家务,弄鱼做饭。
        晚上辅导东东作业情况还好。对东东主要是耐心启发。基本已经入门儿。不利的是我和大华不能完全照顾他。东东每天有一半儿时间放任自流。只靠大华在晚上,或我赶上下午在家能够检查他的作业。
        喝瓶啤酒并看完有关十二大的电视节目。然后去段上睡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8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0-12-8 16:17 编辑

1982年9月3日
        早晨3点20分叫起。到哈站南头接车。5点07分正点开出。清晨的气温很低,据报5度。还好我穿了毛衣,而守车的炉子刚好是着着的。往路的乘务算是没有冷着。不过我看到守车的一个床铺完全拆了。肯定是某个车次的车长受不了寒冷,不得已而为之。烧掉了那比烧柴不知要贵多少倍的床铺。什么时候那些坐在温暖的房间圈椅里的长官想起半夜乘务的车长是要冷坏的,应该给车长点上火,那守车里的床铺、墙壁、墙牙子才能免遭破坏。无论是守车的管理还是消费的支出都会大大改善。
        正点到安达。安达班儿紧,我是第四班儿,据说今天没有便乘回哈的。
        睡了三个小时。
      下午14点返乘064次。该车绕行西庙台。经三棵树,去香坊。我乘坐单机回哈尔滨。交班时已经19点多。得明日15:16到段,乘务503次客车。
        戊戌喋血记是八百多页的巨著。我已经读完一半儿多了。近代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几乎都出场或交代了。场面,情节,人物可谓生动,鲜明,感人,可信。引人入胜,爱不释卷。语言是精炼的,准确的。表达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品格心理,是自然贴切的。真是一部不比李自成逊色的历史长篇小说。是历史真实和政治倾向的统一,史实和艺术概括的统一的好作品。尤其是它让我们思索怎样使中国强盛起来。即使是100年将过去,我们仍然存在着比别人落后的事实。什么原因呢?应该怎么办呢?中国今天的困难和出路在哪?实在可以为之启发,树脂杆分。受之感奋。许多历史上的曲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今天的形象。
        赶上在家看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
1982年9月4日
       去 学习,点完名就返回来了。
        东东学校要看户口,目的是清出一些不够年龄又不能入门儿的学生。去了一趟,看来东东不在此列。
        一直忙到出乘前才辅导完东东写完作业。看报纸重点是胡耀邦和邓小平的讲话。
       准备从一面坡给大家买回一些菜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9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9月5日
         一面坡的503/502次晨乘务顺利。
         不过在一面坡好不容易用每斤0.20元的价钱买到70斤豆角。东西之贵到了仅仅次于哈尔滨小贩子的程度。既然想给他人办事,也只有捎些豆角。这毕竟是较为珍贵稀少的秋菜。虽然累一些,但是心甘情愿。
         到家先给大姐送去买的一把烟。然后分菜。阿爸10斤、大华单位张厂长15斤、邻居张敏5斤、小艾家10斤、徐老师和薛老师每人10斤、自留10斤。最后掉两斤分量由我和阿爸承担。
       在平山 有人送我一些苞米。我送给小艾家5穗阿爸处5穗,剩下的自己吃。这是第三次吃。是粘的,很好吃。算是过个包米秋吧。
      晚上突然 下起冰雹急雨,相邻两家都进了水。我也险些遭灾。如果不是都在家,情况就要糟糕了。
       冬立和小三儿饭后离去。
       晚上看 电视剧“山菊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1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9月6日
         2608次在平房开。我便乘552次到平房,乘务是顺利的。不过在93km待避1608次。回到五常已经是13:30了。我是第五班儿,按计划应该在后半夜返程。
        五常站前一片泥泞。和哈尔滨我居住的地方一样。都是稀泥臭水。解放三十多年,党的十二大也召开了。一个县城,一个区段站的门面,竟无下脚之地。真是让人不敢喊共产党万岁!如果有人喊,连我也会认为是别有用心。这种情况下只有咒骂。一是咒骂旧社会带来的贫穷,二是咒骂中国人太多太穷。于是得出安慰自己的结论:能吃上饭已经不错了。何求其他。
        没事看“戊戌喋血记”书中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进取与守旧,革命和倒退,为公和为私的矛盾。却何其相似乃尔!今天不更换那些阻碍或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所谓的老干部,一切整顿,改革,调整,提高都是一片空话。好在共产党的中央看到了这一点。要用自我改良和革命的方法解决干部老化问题。力争在五年内根本转变民风,党风和社会风气。人民终于可以看到希望。今天既然不再存在像慈禧那样顽固的守旧派,也只是有些像刚毅之流,荣禄袁世凯之辈的坏蛋。新政总是有希望的。文化革命证明在保持党的专政的前提下,自下而上是不能成功的。那么今天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有希望的。扼杀人才的历史应该告一段落。青年一代是幸运的。在那些不是党阀刚毅之流统治的地方,人才会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国家的中兴不会太远了。
        哎,五常的公寓毫无起色。据说是刚刚换了头头。事业到底应该怎么搞?关键是应该有高低贵贱。其标识就是才能和知识。现在是没有贵贱,大家一样。干不干,干好干坏都一样。有什么办法呢?或者口头上说无贵贱之分,却千方百计把群带上的人安排到好的位置上。而这些人又不好好工作。就使空气像传染病一样污染。任何一个单位的整顿,都要有有魄力的人大刀阔斧的进行。不怕牵耳腮动,不怕自己垮台。否则只是空话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1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0-12-10 18:22 编辑

1982年9月7日
          用心看了报纸上关于十二大的消息和文件。报纸有重点的提纲挈领式的报道,把十二大的精神清楚地告诉人民。应该说今后的四件大事是让人振奋的。作为一个执政党,不管其中个别人如何阻碍,其动机,其雄心,其目标,都是好的。是要真正挽救国家和人民。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提出了问题又积极的解决问题。这就是伟大的。每一个有良心善良的中国人,都为之鼓舞,都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希望之中。
       早晨大华早早起来包饺子。我是3点回来的大华5点起来,肯定没有休息好。大华的可亲可爱之处使我只能不断的原谅她一些不足和不到之处。他的可敬与可爱之处也正在于当我责备她时,总是耐心地忍受。
       午前休息两个小时。这小小的家使我总有事情干。对于一个以家庭温饱为终生目标的人,最大的乐趣就是为家庭,为妻子和儿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
      我18:40去段。还是五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12-10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7 12:45
1982年8月28日
         一天阴雨不停。
         返乘437次,到段交班儿得6时09分到段。班次是紧张的。 ...

列车员的工作很好,能买到很多好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12-10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10 16:32
1982年9月7日
          用心看了报纸上关于十二大的消息和文件。报纸有重点的提纲挈领式的报道,把十二大 ...

对未来充满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1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9月8日
         五常乘务顺利。
          昨夜23点到达五常。休息到今天早晨,返乘8时26分的1605次。终着晚点几十分钟。但转线迅速,13时交班,竟得明日3时30分到段。可见班次之紧。看来我们的段级领导者们是以此向党的12大献礼呢。
        不幸的是,在北运转等着转线时,让一位回段的师傅捎回我从五常买回的20斤青椒。因为要递过铁栅栏,不小心踩在了铁尖上,把左脚前掌扎坏。当时没有流多少血。可是回到家却开始疼起来。不知后果怎样。又要倒运了吗?
        一直忙到大华回来。我买了肉又炖了豆角。
         看一会儿电视还要坚持上段上去休息。
1982年9月9日
         因为走路困难。临时换了一个客车151/152次。151次的乘务是顺利的。
       想不到在一面坡市场,和我一起帮郭显堂买豆角的李志信和一收管理费的小青年口角到动手打起。我未能劝住。致使地方公安过问。将我和李志信都叫到公安局,并将李志信送尚志公安局拘留。对此我很懊恼,可又没有办法。地方公安肯定是要向着本地人,而那个收管理费的小青年,百般挑衅,口出不逊。并且有石头打人。肯定在公安局有人。或者他老子就是有根基的人。事情再一次你告诉我,不能惹比地痞还凶的东西。不能动辄发火。李志信就是不肯忍下小青年挑衅的肝火,致使最后自己吃亏。这种事和我没有关系。我只是在小青年和李志信口角时劝他离开。但他几次不肯离开,并且越来越凶,要挑衅打仗。于是我忙于称豆角,没有再理他。至于他和李志信打起来,我只看到小青年用大石头砸李志信,李志信发怒去抢石头。经几次抢,小青年摔倒,他们扭到一起。在以后的情形就看不到了,他们跑着打。当我把豆角账算完并送到车站,他们才结束。我是去看情况是怎样处理时被小青年诬告是李志信的一伙。被强迫去公安局说明情况。最初我十分生气,拒绝前去。后来看扭不过,一个小地痞趁机拉我,扭住我的胳膊,还抢帽子。后来被公安人员制止。毕竟是光天化日观众很多。他们不敢再继续闹事。为了公正的解决,后来我跟他们去了公安局。询问笔录的那位公安当然力图找到什么破绽。在事情是客观存在的,我只能客观的讲。看见就是看见没看见就是没看见。我的笔录把事情的起因说的非常清楚。这中对以后的冲突我没有任何责任。如果有什么联系的,就是李志信正在帮我买豆角。是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伙儿的。但因此使我获罪,恐怕还没有这样的法律。因此他们后来轻描淡写的说了句就让我离开了公安局,这时已经10点多了。
        因为心情不好只是睡一觉,中午饭也没有吃。返乘要22点,看一会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12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9月10日
         152次正点到达哈尔滨。我捎回给郭显堂买的豆角,自己也买了28斤。有人接我,使我不因为脚疼而为难。
       段上已经知道李志信的事。但没有人问我。向派班员讲了我的脚被扎之事。要求继续乘务客车。于是给我21点45分到段的477次。
          回家还睡两三个小时。因为和大华谈昨日的事,睡得不实。
         除了下午又睡几个小时,一天总有家务事忙乱。似乎只有在忙乱中才能使我充实起来。
        东东的学习有长进,很好。
       28斤豆角都给了大华单位的小何等人。承人之托谁知道我遭了多少罪呢?
1982年9月11日
        477/432次乘务顺利。
      安达公寓因为一分为二。我们所在的旧公寓因为人员减少,房间松了一些而且新换的被褥。令人感到舒适愉快。自从我扎脚之后,第一次舒舒服服的洗个澡,睡个好觉。
       给杨明星买了六斤鱼。每条大约四两重。花了八元钱。自己买了二斤小鱼儿,每斤0.50元。这些鱼带回家费了不少事。可到家时,杨明星并没有来接。还得放一宿。怕的是再新鲜的鱼也变得不招人喜欢了。
       得知小丽华和嫂子来看看。又得知俊太也来过让大华给拉一车树皮。俊太走时大华给他拿去一些豆角和青椒。
      脚上的伤见好,交班时再要一次客车。即16时24分到段乘务289次。客车标的低,对于完成任务不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2-12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9月12日
         星期日。
           天气阴晦,没有出门。最后读完“戊戌喋血记”。任何一场革命都要流血。主革命的先驱战士除谭嗣同外,其他如康、梁、蔡锷等也都具有令人崇尚的高风亮节。除了他们政治主张上的时代局限外,他们的品格,竟使我们标榜为共产主义的行为或人物显得无法比拟,尤其他们的视死如归,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精神。永远使人敬佩。
       杨明星果然没来取鱼,大华亲自送去。
1982年9月13日
        我乘务客车顺利。
        闲暇中看十二大和一中全会公报。想不到华国锋一落千丈。政治局委员都不是。对这样一个毛主席亲自肯定并选定,在毛主席逝世后果断终止四人帮的统治的重要人物,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就几乎废辍,是出乎意料的。政治斗争的变幻莫测。今天你台上,明天你台下。真可谓惊心动魄。华国锋的下台开创了一个只要有错误就下台的先例。这固然是好的。倘若今后无论是谁治理不好国家就要下台的话,那可是中国之大幸,民族之大幸。据公报,11届中央委员会的错误是继续“左”,是肯定文化大革命,是两个凡是。如今是要彻底的转变。
        回段退乘得明日1608次。
        开回工资共94块钱。不算少了。有一位三间房列车段的车长和我同乘回哈,他的工资46元,上月竟然开了137元,相差之悬殊令人撮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4 16: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