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0:47 编辑

      1648.抒情散文分类
      一、借景抒情。
      二、因物抒情。
      三、以事抒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0:50 编辑

      1649.抒情散文参游式
      套路模式:参游起因→参游见闻。代表篇目《难老泉》
      特点:作者是文中的穿线人,由作者的目击联想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注意:一要注意众多的景物应以作者行踪为线串联起来,移走换景,景不离步;二要注意每进一步,地点要交代明确,描写要虚实相间,这样才能清晰而深广;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使用,众多的景物要详略得当,详处着力描写,略处简要概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0:52 编辑

      1650.抒情散文静赏式
      套路模式: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代表篇目《荷塘月色》
      注意:一要注意进入景点的缘由要自然,最好能点到主题上;二要注意多角度写主要的景物,至少要有三个角度;三要注意使用联想,旨在与开头所交代的缘由相照应,用抒发情感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0:53 编辑

      1651.抒情散文象征式
      套路模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代表篇目是《白杨礼赞》。
      特征:一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左象征之人;二是卒章显志,篇末点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0:55 编辑

      1652.抒情散文情索式(并列式)
      套路模式: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至人→情的归结。所谓情索,就是以情为线索,来连缀景物。代表篇目朱自清的《春》
      特点:看似处处写景物,实是处处借景抒情,只是为情感找一个假托物而已。关键是要善于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个方面,从若干个点上来抒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0:57 编辑

      1653.抒情散文怀念式
      套路模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抒怀念情。代表篇目郑振铎的《海燕》
      特点:借联想来写怀念中的景物,表达寄寓在这一景物上的情思。应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相似或相同的另一景。另一景中寄寓着作者的主要情感。这样就使文章内容的含量增大。运用这一式抒写怀念家乡、母校、亲友之情均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1:00 编辑

      1654.抒情散文叙史式
      套路模式:一语统篇→分叙史实→抚今抒情。代表篇目《土地》
      写景抒情类散文常常采用边写景,边抒情的方式,或在集中写景之后集中抒情,或在写景之前谈自己的感受。或这三种方式同时使用。在阅读时,找准作者抒情的核心也就等同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抓住抒情的句子是读懂这类散文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1:04 编辑

      1655.抒情散文抓住景物的特点
      抒情散文的文章主体是景物,虽然不是文章的核心,但作者却把大量的笔墨用到了对景物的描写上。这些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准确把握景物的特点,可以增加对作者抒发情感的理解。把握景物的特点的关键是作者在行文中运用的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找准这些词语成为把握景物特点的关键。
      《一日的春光》为例具体分析,作者眼里的海棠是什么样的:“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 玲珑娇艳”、“乱烘烘的在繁枝上”。从这些修饰性词语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进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同时用这些形容词、修饰性词语再次印证我们对文章主题的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1:08 编辑

      1656.抒情散文关注文章的他人、他物
      抒情类散文中的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说来,在文章的开头起到引题、对比、烘托或衬托的作用。用在文章中间部分会起到对比、反衬等作用。无论起到什么作用一定和文章的主体事物及文章的主题紧密相连。
      《一日的春光》中作者在文章所写的他人、他物:作者写冬天的寒冷是为了衬托自己对春天的期盼,写大觉寺的杏花为了衬托春天的短暂,并为写海棠花做铺垫,与海棠花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写幼稚园的孩子,也是为了描写作者对春光的喜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4-1-1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4-1-11 11:12 编辑

      1657.抒情散文理顺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
      抒情类散文的线索一般是作者的行踪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把握好文章的线索对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非常有好处。将作者的行踪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截断,就可以划分出文章的层次来。对理解文章非常有益。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感情的脉络。
      《一日的春光》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作者思想感情变化,作者从盼春、怨春到颂春的感情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30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