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78》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9-1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9 20:51
1978年8月3日
       8月第一个班。
       这些日子一直三个人干活,而小陈需要处处看住他。不知此人的 ...

哈哈,生活还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9-1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11 09:04
1978年8月5日
       昨夜的工作是紧张的,下班完成班产量154辆。值班员上旬让四调去水泥厂,所以我们三调 ...

还在批判刘少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1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还没有给刘少奇翻案。正是对那些包括邓小平等革命老干部的打倒和批判,才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翻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1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8月8日
      昨夜没有完成任务,原因固然是车少,但四调和五调都超额了。显然是值班员的毛病。我们先去化线干灵活,两次送槽车都是四调和五调去的,我们总是收拾零活。一宿干了103辆。都是取送,只有20辆是解体或专解。“大饼子'如此做法令人气愤。但还要看,毕竟如今不是计件。
       下夜班去阿妈处,阿妈杀了鸡和鹅,我们在那里过了立秋。
       接到俊太的信,去道外回来快半夜了。先去大娘处,再去小光处,最后又去大娘处。事情已经如此,只好说开。小光说给了钱,俊太否认此事,别人无法断定曲直,但我不能不相信他们任何人,这种情况肯定有遗忘的可能,问题不应弄成如此结局。小光处理的方法不对,我在他那里对事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可能的结局,要求小光,包括我们每个人都要争取好的方向,不能往坏处发展。事情是由于钱,就更应慎重,发生在朋友之间,更要注意不能伤了友谊,因为问题没有弄清楚,这中一定有误会的地方。我在大娘处也是全面地分析,觉得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谈清楚后把钱拿出,因为小光是朋友,他是不会撒谎的。既然俊太记不得有此事,也有忘掉和其他意想不到的可能,这样才够朋友意思,才对得起他们过去的友谊。一点小小的误会,仅仅是百十元的事情就闹翻,怎么能不让人笑话令朋友不安呢?此事小光和他的家里有些地方做的过分了,我的开诚布公的分析和意见,不能不让他们感到态度的欠妥,最后感到不安。我让小光亲自给俊太写信,我也去信,把事情弄得清楚,合理地解决它。
1978年8月9日
       今天的作业情况还好,完成班产量202辆。
       大华告诉白天孟淑霞来做客。她是大华的同学、朋友,是稀客,大华自然招待了她,她也给东东买了吃的东西。
       清江来过。大娘去世了,我知道的时候已经过去三七了。没有亲自看到大娘的离世是我终生的遗憾。据说清江的户口落下了,还是应该高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8月10日
      去滨江站东运转学习。学习什么呢?参加了点名,看了作业区的交接班,头一张小票的作业,工作人员的职务状态。滨江车站安全生产123天,并且得了全局7月份的红旗,使三棵树不得不去学习。不管怎么说,学习就有收获,在比较中就看到差距,明白优劣。人家为什么能取得好成绩呢?无非是上下比较齐心,比较努力,有几条切实的措施。试以小事议之:1)从点名室到各作业区卫生干净,道岔明亮,职务状态闫肃认真,表现出文明生产的样子;2)点名室安一电铃,无论是谁讲话到时间就响,人们就去接班,我们那里则做不到,常常过半个点,人家是从领导到群众都自觉遵守制度。学习后我们集中讨论了。可惜,弄不出什么名堂来,云云众生而已。我的发言也不深刻,问题的关键就是得变,我们变得太慢或是根本没有变,尤其是干部的作风,企业的管理,人员的使用。
      下午睡几个小时。
      把玻璃窗打上腻子。
1978年8月11日
       昨夜碰四班(半班)。四班的值班员计算班产量的方法和一班不同,是符合实际的,对调车组有利的。统计的方法一个班一样是不严肃的,是制造矛盾的恶劣情形。昨夜完成171辆,还是不少的,因为化线作业,没有油龙。
      下班到家休息一上午。下午参加街道的义务劳动,在胡同里挖下水沟,每家挖宽60厘米,深180厘米,长200厘米。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
      大华去看一场电影《母亲》很高兴,觉得开了眼界。
      晚上照例喝瓶啤酒,然后休息。
1978年8月12日
       又是大休。
       难得的好天气,和大华携东东,怀芝二哥领大文与丽华一起游玩了一天。主要活动在兆麟公园,附带走了几个商店,在江滨饭店吃的饭。回到家已经17点了。
      兆麟公园来了蛇展,看了多少有些教益,只是太简单了,太为了赚钱了。对于蛇的种类,毒否,区别的方法有了一些了解,尤其被毒蛇咬了之后的紧急处置。很有兴趣较为生动的是讲解人亲自拿蛇与人看,其中大蟒缠人很有意思。看了这些蛇,东东的印象如何还要询问他才知道。
      我们照了不到一卷像,胶卷是二哥买的。大华还穿连衣裙照了一张,不知效果怎样。照相的人很多,干扰的厉害。
      二哥买了5个菜,10杯啤酒,我又添了两个菜和米饭酥饼等,我们吃的很高兴。最后什么都剩下了一些。也许我是头一次喝那么多啤酒。
      只有一点不高兴,就是为了乘车生了气。等了许久没来车,来了一辆又挤得厉害,好不容易上去了还是一路车,还是转乘六路回的太平。
       国际国内的许多事情需要学习和思考,一个文化大革命的亲身体验者,一个在这样的激烈的路线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除了困惑之外,常常也痛苦,这源于自己过去的狂热和盲从,在潮流中不知彼岸。历史是严酷的,辩证法才是历史的真正面目。曾几何时,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案要案全翻了过来。黑的变成红的,坏的变成好的。十年大乱固然是林彪一伙和四人帮作祟,但主席健在;一朝治理,仰仗老帅,也是华主席有胆有识。还本来面目,是人间正道;不怕忌讳,不惧反复,实事求是,全民奋起,这是令人兴奋的。扫除以往沉闷,彻底解放思想,也是让人看到前途的。还革命历史的本来面目,高度评价革命先辈的伟大业绩,是革命传统教育继续革命历史的一条红线。沿着这样的红线,才能真正地看清红旗飘向何方。
      罗瑞卿逝世,评价之高,合于人愿。如果一个人为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于内部的路线或权力的争斗就毁于一旦,怎么能信服人民。正确地评价罗瑞卿,是对伟大的人物进行历史认定的标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1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7-9-13 20:14 编辑

1978年8月13日
       今天夜班。
       小雨菲菲,街道上遭了秧,新挖的排水沟因迟迟不安管子,雨水注入,几乎满槽,使相邻的住户受到威胁,有的菜窖进了水,不得不填死。这种混乱的局面要维持何时,去年的教训告诉我们是难于估计的。
      下午睡了几个小时。
     大华买了肉包了饺子,一阵忙乱。
      看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不知作者也不知抄写者,字迹还比较清晰,故事也比较有趣,像是真人真事,是中国老知识分子的生活回顾。
1978年8月14日
       昨夜小侯临时到别的调车组,我们三个人干活,情况还好,完成班产量185辆。
       睡一上午。
       下午刘书来了,给我带来30元钱,说是还有20元的帐。尽管他一再解释,并且海阔天空地谈此及彼,我的情趣不大,可我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他,置了烟茶酒菜,他走时已经很晚了。
1978年8月15日
       车站要开展计件,今天开始查标。不知为什么今天的车流大上,本站车两列石灰石,两列油龙,所以完成的班产量都很多,我们没费力就完成176辆。到底怎么个计件法还得将来才能知晓。
       开了工资,我的奖金被扣3·50元,打探原因是车间的赫大牙等人给扣的,因为和“李研究”发生矛盾造成停轮。此事不能不让我气愤,我大吵一通。我为什么不吵呢?扣奖金为什么不通知本人?停轮的责任在谁?调车员的责任在哪里?难道我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制动员吗?还不如扳道的、不如欠勤两个班的人吗?赫大牙不讲道理,说什么我和李研究“一个五八,一个四十”真是混蛋透顶。我向班里的老翟谈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我不是愿意在三调调车,而是感到工作需要应该去做。但如果车间不支持,一旦发生和李研究这样的人之间的矛盾,我负不起这种扣除奖金的责任。这是何苦呢?我是为了少收入几个钱才来担当更重要的工作吗?赫大牙想用他的权利宣布:干好的,不如干坏的;满勤的不如欠勤的;负责的,坚持原则的不如那些胡混的。这种滥用职权想用奖金给人以打击,怎么能搞好工作呢?难道两个月来欠勤率猛增,使他们又重新拟定休假手续,不能使他们明白些什么吗?可以肯定有这种人统治车间,要想好起来恐怕万分之难。奖金本来是有力的工具,促进的动力,让他们一弄,又成了消极的力量,常常令人心灰意冷。他们只会刘少奇那一套,文化大革命对他们没有起到作用,没有区别我们的奖金和过去的奖金有本质的不同。他们在那里大杀大砍,以权为柄,不问缘由,只能起一个反动的作用。
      本月57·86元的支出,能维持生活吗?
      大华去阿妈处看望大哥的孩子和嫂子,她们刚刚从兵团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9-1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拜读了老兄的返城日后记,日子实属不易,一路走来坚强乐观,令我感动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13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9-13 20:05
连续拜读了老兄的返城日后记,日子实属不易,一路走来坚强乐观,令我感动敬佩!

谢谢老弟赏读。站在今天的高度回头看,都是平庸无聊琐碎的小事,有着那个年代的深刻烙印,甚至不免幼稚可笑。但却是真实的,无法粉饰和掩盖的,也是不能篡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17-9-14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笔墨     虽质朴无华    但弥足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14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浪淘沙 发表于 2017-9-14 02:12
如此笔墨     虽质朴无华    但弥足珍贵

谢谢兄弟的关注。不过,已经后半夜了,兄弟还在网上,应该注意身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