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0:40 编辑

      1580.文章的写景感受大自然
      江南雨,依旧是这样柔柔的,愁愁的。春寒料峭,这丝丝春雨,难道不曾勾起离别的游子对故乡的缕缕愁思?面对这飘洒的雨丝,难道不会让人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苦楚?
      听,“叮咚,叮咚”……大自然又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正用她手中的指挥棒,奏响世间最震撼人心的音乐。水,是生命之泉,当人们在饮用它的时候,难道不曾想到,这股生命之泉也有她最温柔,最美丽的一面?水是友情,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然如故吗?李白与汪伦的友情已随潭水沉积至今……还有什么不快吗?举杯畅饮, “对影成三人”的独酌只让人心伤,“远在天涯断肠人”的自饮更令人心醉……
      无边的思绪飘向远方,难道是我思想的野马脱了缰?还是我的大脑不想关上它那记忆的闸门……
      站在绚丽非凡的夕阳下,我不禁感叹造物主的伟大和自已的渺小。古人吟:最美不过夕阳红!
      夕阳最美的时光不过是它消失前的一瞬间的美丽。当夕阳西下时,人们不禁会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感到失望遗憾。而每当我站在这美丽多情的夕阳下时,总有和古人不一样的感觉。如果没有夕阳西下,怎会有明天的希望和成功?假若没有夕阳西下,含辛茹苦的农民怎会有丰收的喜悦?假如没有夕阳西下,饱读诗书的学子怎会有苦读十年,金榜题名的惬意…… 面对这一切,我不禁感叹:“夕阳无限好,尽在黄昏时!”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近,那么紧.品味自然不就如品味生活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0:40 编辑

      1581.文章的写景抓住特点
      写景要对事物须仔细观察。观察是写景的前提,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文的写作对象是事物,需要抓住被写作对象的特征。
      什么是特征?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抓特征,是各种作文中都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写景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这样才能写出此景与彼景的不同之外,抓住特点就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善于捕捉和发现景物的特征,从而使所写的景物有特色,使景物的特点突出。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例如: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就紧紧抓住春天的美和生机勃勃的特点;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所写的景特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0:45 编辑

      1582.文章的写景要抓住能表现特点的事物
      写景就要把所写的景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要做到这一点,只抓住景物的特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只是给读者以模模糊糊的感觉,必了使画面变得清晰、就要紧紧抓住能表现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所抓的表现特点的具体事物越多,特点就越明显,越突出。
      具体抓景物特点,写好景物的几种方法,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而且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了突出春的美丽和充满活力的特点,抓住了能表现这些特点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们的活动,使我们感受到春的美和活力,使春的特点具体而突出。只把景物摆在那里,并不能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更不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所以,要对所写的事物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这样,才能使读者的眼前再现出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很好地表达是作者的感情,例如,朱自清先生在描写春草时,细致地描写了春草的情态——“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春草的质地——“嫩嫩的”;春草的色泽——“绿绿的”;春草的长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样,就把春草的美和勃勃生机很好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不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就很难达到这一目的。
      在描写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有时,单纯地描写要写的事物给人的感觉还是不具体,对感情的表达还觉欠充分,此时还可以描写其它看似与所描写景物无关的其它事物,这就叫侧面描写,例如,在写春草时,作者还写了孩子们在草地的嬉戏。通过这些活蹦乱跳的孩子的活动,更表现出春草的活力和可爱,这就是侧面描写的作用。
      另外,在描写事物时,有的事物由于种种原因,很难下笔去做具体的描写,例如写春风,这春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东西,如何下手呢?我们可以借助于自己的感官。这样,也能把较为抽象的事物写具体,例如在写春风时,作者就抓住了触觉、听觉、和嗅觉这些感官,把无形的春风的轻柔、芳香、和悦的特点写具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0:49 编辑

      1583.文章的写景要安排好顺序
      既然写了这么多能表现景物特点的事物,那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就有一个顺序问题,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序”,可用的顺序很多,例如时间顺序,方位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总之,不管采用什么顺序,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顺序,二是要有助于表现景物的特点;三是由符合景物的自然规律,这样,写出的景物才能真实。
      因此,写作前,我们务必要找到一种合理的写作顺序,或逻辑、或空间、或时间,切忌乱描乱写,东拉西扯,七拼八凑。另外,还须注意描写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所以这样安排顺序,是完全按春的生长顺序安排的,所以先写春草,是因为它是春的使者,第一个报告春的到来;而随后随着景物的顺序,春色越来越浓,春意更加盎然,后我们看了文章就看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过程,觉得是如此的真实,可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0:51 编辑

      1584.文章的写景要用词修辞
      古人在写景时尤善字斟句酌,他们年留下的许多句子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他们炼字的结晶。那么,我们在写景的时候,不妨也学学古人,尽量地选用那些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词或句来描绘景物。还可以把景物当成人来写,注意要形象生动,贴切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0:53 编辑

      1585.文章的写景要变换描写角度
      在描写时,不要平铺直叙的进行,要注意及时地、不断地变化描写的角度,使描写更加具体,景物也给读者主体化之感。例如,我们可以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可以把近景描写和远景描写相结合,使景物更有深度;可以把景物的描写和人物的描写相结合,做到景中有人,人在美景中,使景物更有活力和生活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0:59 编辑

      1586.文章的写景要表达感情
      写景主要的目的在抒情;书写时,景的文字分量应该比较重。 将作者的情感融于景物描写的字里行间。
      任何写景的文章,并不仅仅单是为了写景,也就是为写景而写景,大凡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因此,在写景的时候,作者要么满怀喜爱赞颂之情,要么满怀痛恨厌恶之情,并根据自己对景物的情感态度来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修辞等对景物进行描绘。
      写景不只是为写景,写景最终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感情,把感情注入于所写的景物之中,才使所写的景物做到情景交融,才能更好地感染读者,写景中,表达感情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借描写表达感情;借联想表达感情;借议论表达感情和直接表达感情的诸多方法,要灵活的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1:03 编辑

      1587.文章的写景感官拓展法
      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音响、气味、姿态、质地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验,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色、香、味、形”俱全,从而描写出景物的特点。朱自清的《春》正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春天,敏锐地抓住了春花、春风草、春、春雨的特点,从而把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1:05 编辑

      1588.文章的写景时间拓展法
      时间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描写一处景物,可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还可以从一天中不同的时段来写。这样,不仅从时间上拓宽了思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把不同时间景物的不同特点表现出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如方纪的《三峡之秋》,按时间推移的顺序描写景物,抓住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不同特点,描绘了三峡中秋之日不同时间的不同美景。时间——景同,时间不同(一天的早晚、一年的四季)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1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18 21:08 编辑

      1589.文章的写景空间拓展法
      同一地点的景物,由于观察的角度、方位有变化,也会看到不同的美景,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我们描写景物时,应注意变换写景角度,或俯视仰望,或前后内外,或远近高低,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多角度、多侧面去描绘,才能准确表现出景物特点。如陆定一的《老山界》,文中先后两次描写火把,前一处描写,从山脚向上望,火把“一直连到天上”,显示了山的高峻;后一处描写,作者已置身于“之”字形的火把队列中,又以先仰后俯的角度描写景观,表现出山势的陡峭,山路的艰险。多角度、生动的描写,令人惊心动魄,如在景中。空间——远近、内外、上下等不同视野的转换,或散列式写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9 1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