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78》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7月18日
      昨夜完成班产量285辆。但最后从化线回来,从化库取出39辆油槽后,忘记了定位的小陈,把他落在了化库的道岔处。发现时因代车太多不能回去接他,只好让其发动两条腿了。此事责任在我,明天给他道歉吧。
      睡一上午。
      下午看一本小说《山里的春天》,这是一部苏联的反间谍小说,过去看过连环画,再读情节是熟悉的,语言很好,可以读下去。
      买回一箱11度啤酒。
      老李大婶家的亲戚景波从双鸭山来,还带来一个小对象。她已经不像个孩子,已经是大姑娘了。她回双鸭山后在一个小学里教书,已经是社会上的人了,虽然她中学都没有毕业。
1978年7月19日
       今天日勤。完成班产量194辆。今天的本站车不多,交班时侧线几乎没有车。
       令我闹心的是自行车总有毛病,坚持不了12个小时就没气了。晚饭后虽然已经很晚,还是打开后胎看了看。慢撒气不好验,还是带嘴子的毛病。
       大华去了阿妈处看看,只买了一些桃子去。还是没有卖菜的。
1978年7月20日
       上午学习。所谓技术学习还是老生常谈,重复过去的说道。有两件事要记一下:其一车站对一班很感兴趣,组成以党委书记为首的工作组到一班总结经验,看来一班有希望在十一被命名为大庆式班组;其二书记指派我为一班北区工会组长。真是莫大的荣幸。我想之所以有如此一举是因为全国工会的九大快要召开的缘故。工会还是多余的摆设,真正发挥作用还得一阵恢复的时间。
       取回上次照的胶卷,很好。
       睡了两个小时。继续读《山里的春天》。
       东东一天吃了不少西瓜,现在没有新鲜的蔬菜,没有办法。大华去私市买菜去了。我的夜班有菜供给,不用愁晚上我的饭菜了。苦了家里的老婆孩子了。大米也快没了,只好买些烧饼之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7月21日
       昨夜去五次水泥厂,但仅仅完成178辆的班产量。最后一次水泥厂我们多取18辆车,保证了重车和空车及时排走。最近三调的工作受到好评的时候比较多,要注意戒骄戒躁,尤其是保住安全,不出漏子。
      睡一上午。下午去太平公园给景波她们照了一卷像。
      晚上大华弄了两个菜,煮的挂面,我照例喝瓶啤酒。
      去道外小光处,得知他接到月琴的来信,其中谈到钱的事令他不安。月琴她们回上海时小光说曾拿110元钱让买东西,东西捎了一些,小光认为还应该剩钱,就让大春给月琴去信询问,月琴回信否认拿过钱的事。小光不是以钱为重的人,现在快结婚了才让大春询问,如此结果让他为难。我安慰小光,此事俊太未必知道,而且肯定是忘记了这笔钱,可以回忆一下详细的情况,这点钱的事,不会也不能影响我们的友谊的。
      又去刘书处,他去北安了,没见到。见到他的朋友小站,谈起刘书的为人,我们都十分感慨。刘书撒谎说该我的钱还了,哪里的事啊?去年才还了结婚借我的100元中的50元。对此小站也很生气,他说刘书还借了别人不少钱。这种借别人的钱不还以满足自己私欲的生活方式,实在令人十分气愤。我决心把这笔钱要回来,不能给这种人留什么情面了,我已经够仁至义尽了。
       回来很晚了。
1978年7月22日
       去动物园玩。同去的有大华和东东以及景波和她的两个双鸭山朋友与老李大婶家的荣凤。很累。回来时已经三点了。给她们照了一卷像,在一个回民饭店吃了饭。我买5瓶啤酒和一些肠,菜是景波的对象买的,吃的还算可以。
      到家发现自行车被晒得撒了气,不得不又收拾一遍。决定买一个内胎,这个内胎已经给我增加了太多的麻烦了。
      索性看完《山里的春天》。这是很好的一部书,对大自然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十分细腻生动,而故事的发展也十分引人入胜。小说歌颂了苏维埃边防战士和人民是怎样用自己的不懈的战斗粉碎了敌人的种种阴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7月23日  
      今天夜班。
      上午去阿妈处看看,并到三棵树照相馆洗像片,之后去宪伟处略坐。
      中午十分炎热,喝瓶啤酒,睡了两个小时。
      下午阴云密布,阵雨菲菲,傍晚不晴。
      开始读《一千零一夜》第三卷,也是最后一卷。
1978年7月24日
      昨夜非常疲乏。半夜时换机车,司机不熟悉线路和作业过程,只好多操心。又因小侯有病没来上班,剩下两员“大将”又是稀里糊涂错误百出,总要关照和纠正。快下班时,我自己去一趟防腐厂,早早放他们走了,我下班回家时已经过了八点了。
      肖师傅给我买了20斤白糖,分给张师傅6斤。我应该14斤,但掉了3两分量,我自己担着了。
       睡一上午。
       下午看书。热极了,整天汗水淋淋。
      傍晚去小光处。一是谈关于俊太的事,二是送去介绍信和100元钱,让大叔给买一箱玻璃。关于俊太的事,大婶很生气,属于妇人之见,我劝解一番。我又去大娘处,和五哥商量,大娘也很生气,不满小光的母亲,我亦劝解一番。看来此事不大却使两家矛盾不小。我已经给俊太写信,查询此事,即日发出,妥善解决。
     回来很晚。
1978年7月25日
       今天日勤。
       早晨点名时晚去了一刻钟,原因是自行车临时扎坏,忙着收拾了。只听了一半站领导的训话,对我们三调的工作给以肯定,实属不易。可惜的是一班的工作由于连续出事故,一下子下去了。头一件是我们大休那天二调撞守车脱线,第二件是今天五调东门一道推进假连接造成车辆射出冲上土挡脱线。后一件的责任者正是我们三调支援五调的小曲。小曲和小陈的工作如果不格外加以关注,事故是随时可能的。此事如果调车员进行试拉或顿钩,也不至于发生。我们天天喊消灭事故,其实没有什么切实的方法,关键是领导的作风,政策的落实,队伍的建设。我们的队伍差的太多了。可以想见我们今年十一成为大庆式仍然是吹牛。
      回家大华弄了很好的饭菜,喝瓶啤酒,吃的很高兴。
      国君又回调车组,据说是车间要回来的。这种结局我是估计到的。那种在机关帮忙的活是绝不可以干的。我们工人就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做好就是最好的出路。不然高不成低不就耽误了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9-5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3 10:40
1978年7月18日
      昨夜完成班产量285辆。但最后从化线回来,从化库取出39辆油槽后,忘记了定位的小陈, ...

当时中学没有毕业,就可以在小学教书,看来老九愿意当的人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5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7月26日
        去学习,班里对两件事故进行分析批判。所有的分析都是泛泛而谈,问题是找到了,可不能杜绝今后不能发生。我们的岗位责任制,我们的计划,我们的政策,都不能保证这一点。譬如会战一说,每每和平时一样,无惩无罚;又如小组缺员,小组的出勤者劳动量增加,可奖金却少了,而一个人一旦欠勤两个班就没有奖金,于是索性长欠;还有计划上错误,带车过多,作业过程不够,使调车组忙乱,造成忙中出错。如果仅仅限于分析而不采取措施,这种分析是无用的。
      全家去阿妈处,给阿妈送一瓶蜂蜜。我吃完中饭归来,大华和东东晚上回来。
        下午睡得很好。
1978年7月27日
       昨夜一场大雨伴着狂风使矿机的天吊脱线倾倒,砸坏了电线杆、仓库和一切线路上的东西,并把大片的铁瓦片掀到水泥厂走行线上。我们三调推送水泥厂由于车速快闯了过去,没有脱线,可回来时过不去了,直到矿机的人清理完毕才返回车站。这一夜我们完成班产量不少,共计243辆。还不包括几钩活算到四调身上。现在三调的班产量是最高的,主要还是把住安全关啊。
       睡到下午。
       再次修理自行车。自行车倒是修理好了,怕不耐用,让大华去商店买一付内胎。她买回后我试了一下,没打多少气就鼓了一个大包,马上让她去换,居然没有换回来,于是我自己去,没想到生了一肚子气,也没有换成。商店的负责人包括支部书记想否认是产品质量有问题,认为是我大气打坏的,我驳斥了他们。我指出:产品买回后没有使用,只是试验了一下,任何人都得先打气看看有无漏气和带嘴子是否严实,有无沙眼或承压不均的地方;我打的气并不多,那样少的气就造成鼓包就是产品质量不好,不打气怎么能实验呢?对于这种产品不给换和退,找什么借口“哈尔滨产的都这样”“我们和工厂联系了再说”,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我把产品拿到柜台上让群众看,激起大家的义愤,一致要求给换或退,是质量问题。服务员因为领导有话不敢给换了。我让服务员说到底是不是质量问题,我决心把官司打到底。快闭店了,大家劝我把内胎留在商店,明天得到工厂的说辞再说。也只好如此了。
       明天还有班,只能早晨去。如果不成还要继续往上找。真是的三块钱买了一肚子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8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7月28日
       早晨去商店没费多少话,内胎给退了。事实证明他们昨日推今日不过是下不了台,他们是错了。他们当时同意换,可当场打不进气,一看是带嘴子裂了,我当场就指出,倘若我不看拿了回去,还会认为是我弄坏的。他们很难堪,只能是退了。
      但不如意的事还在今天,和机车司机“李研究 ”发生矛盾,致使一上午等于没有干活,影响了车站和分局指标的完成,轰动很大,分局都过问了,定下机车组与调车组下班后都去交班。可是交班时机务段没有领导参加,车站领导很不满意,只好改日再交。看这架势是要严肃处理。也可以看出对“李研究”这个人车站是不会饶过的,因他经常撂下工作耍脾气,过去尤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们25道顶24辆往水泥厂方向送车 ,顺位是机车起矿机1辆,水泥厂石灰石13辆,松水10辆。计划取水泥厂高坡线10辆,一道9辆。走的时候“李研究”问我接风不,我说接风困难,最好接一辆,不影响半路倒车,他于是没有要求接风就推走了。到松水后按计划和作业过程毫无疑问是机车代24辆进入松水调入10辆,但全列进入松水一半时,“李研究”停车了,问他为什么,他说都进松水机车拉不住,让我把松水的10辆放岔头,再把水泥厂和矿机的车甩走行线上,然后单机送10辆松水的车。这一要求违背作业过程和方法,我没有安排制动员这样做,没人提钩,此其一,倘按他说的做应该先向松水溜一钩,而不是送一钩,再说带着调入是可以的,一台机车不可能拉不住下坡路上的24辆车,这是常识。因此我拒绝了他。于是他来了脾气,自己不听指挥从背面下车走了。我半天不见他动车便上机车驾驶室找他,他不在,副司机说他看车去了。我想难道他自己提钩去了?就从正面去找,结果没有找到,别人说他又回机车了。此时我在前边等他,非常来气。十分钟后听到机车叫三声,我以为副司机叫“李研究”,我没有动。接着机车还叫,我于是走过去,问“李研究”为什么不干了?他说怎么不干呢?我说干为什么不看号志自己就走了呢?他说接风去了。我说就你会接风啊,谁告诉你接风了,接风后下一钩怎么干?一会你给放风啊,从家里走不接风,调入时还接风,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都得听你的太不像话了。我一边说一边走,并开始给他号志,可他还不走。我再次到机车跟前,一看“李研究”又没了。我想既然接了风就先干呗,怎么又下去放风了?我正感到哭笑不得,副司机告诉我“李研究”走了,向车站方向走了。这一惊非同小可,我知道他又犯了犟劲,不知又去找谁了。可是这不是把活放下了吗?耽误了活怎么交代啊?我很着急。这时货运员来了,我骑他的自行车去撵他,撵到二轻局没有发现他,就给车站打电话,没有打通,我又去671门卫打,还是打不通,没办法只好返回机车处。我要求副司机干,副司机声称没有操作证不能干。没办法只有干等。不久“李研究”还是回来了,正好停轮一个小时。我说怎么办干不干了?他的气还挺大,把手一挥“等着吧”就上车了。我看没人了,等谁呢?先干活吧。就主动和他说“非得来人再干啊,谁来啊?他说:“那就看你了”。我乐了“怎么看我了,这一个小时你看我什么号志了,你经谁的允许扔下机车就走了?你也太无法无天了。”他更火了,把窗户一拉“等着"。我想那就等吧。等到啥时候呢?我气急了,对他说这吓唬不了谁,谁要是害怕这个谁就是大姑娘养的。话虽这么说,总在这里也不是事,便和他忍气吞声地商量,单机回去行不行,他答应了,于是单机返回。到站后我和值班员反映了情况。当时车站没有大领导,值班员希望我向”李研究“传达命令:先干活,有问题晚上解决。我传达了。他说谁说的,我说调度说的。他又问那个调度,我说车站调度呗。他说怎么干,我说按计划干。他又问按计划怎么干,我说按技术作业过程干。这时来了几个车站的同志,其中有扳道员刘德友,大家都笑着劝他。他说按技术作业过程怎么干?我说那还有什么说的,我指出他的错误就是千不该万不该就扔下机车走了。耽误了工作,总不能让我听你的吧?别人也说他”调车员让你怎么干就听调车员的话就得了,何必呢?没成想他听了这句话,二话没说又抬起屁股走了。大家都感到愕然。这一走又将近一个小时。当时值班员让三调离开水泥线,让五调去干。因三调没有开车的,副司机不能动车,只好五调拿一钩把三调机车送到上水线,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下午的工作照常,,完成还好,干了120辆。
      此事后果严重,我是有责任的。但“李研究”闹个人义气,发展如此严重我是爱莫能助啊。
     有人想用关于接风问题把责任推给调车组,那时一种幻想。关于接风站细有规定,我的认识是:
      一,站细与技规不矛盾,技规规定调车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摘管排风,这是调车作业必须的;之所以专用线取送要求接风,怕的是一旦发生情况停不下来,不安全;专用线途中需要倒钩,溜放,接风是困难的,那样就不符合技规关于调车工作的要求,即用最好的方法,最快的时间完成调车任务。这两种情况下需要灵活掌握。
     二,如果司机一定要求接风,我们可以满足,那样要改变作业方法,延长作业时间,我们也不是不答应的。我的原则是和司机商量征得他的意见。这次他没有坚持接风,而且按他的要求恰恰不能接风(松水溜一钩,走行线全甩)。
       三,机械地执行站细是不负责任的 ,调车作业20条是铁道部发的,三棵树车站有几条不能实行,那么能不干了吗?如果用接风的细则去卡专用线取送是不对的,有害的。
       回到家八点了,没有吃多少饭。因为回来晚,耽误大华一场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9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7-9-9 22:05 编辑

1978年7月29日
        上午学习完毕后进行交班。虽有多方面人员参加,可是由于机乘组的人坚持一些枝节上的辩解,有些地方甚至不顾事实,自相矛盾,浪费了一些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副司机在里边搅和的厉害,而司机却基本上承认我叙述的经过。来交班的领导倾向性是明确的,但碍于两个单位,当时时间又近下午一时,便草草结束了,还是各有责备。结束时“李研究”又和车站领导就接风问题争论十分激烈,表现出十足的固执和机械。此事让所有的领导看到了他的为人,谁是谁非已经清楚了,至于怎样处理,那要由上级领导决定,再没有处理之前,我们还得一起工作,只是都要小心注意是了。
        中午喝一瓶啤酒,睡两个小时。
1978年7月30日
       昨夜工作还可以,完成班产量179辆。
       下班时从化一要了一些白灰,傍晚给小光送去。他正召集朋友做沙发,我没有多呆。
        我又去刘书处,没有找到他。
        上午天气很热,一直睡觉,下午读完《一千零一夜》。这册的故事都很长,风格、语言、情节同上两册如出一辙。
       大华去买一斤肉,菜还是私卖的,一般茄子一块钱6斤、豆角一块钱4斤。
1978年7月31日
       今天又是本月最后一个班,完成班产量165辆。下午下小雨,可我们还是抓紧完成作业计划,回来时超过5分钟。
        7月的工作就算是过去了,从八月一日起全国实行新的铁路运行图,工作量会大大增加。据说我们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计件或实行超额奖励 。新图实行后三棵树昼夜到开100多对,有一个环节不紧凑就会造成堵塞。哈局的工作之所以上不去,就是因为哈局的广大工人生活水平太差,条件太差,而干部太多,生活特别优越不会或不想下功夫管理企业的缘故。
1978年8月1日
       今天大休。 巧遇八月一日但没有活动。
       下午有雨,我去南岗看看,还挨了雨淋。
       去知青办,没有看到管事的,说是去市里开会,大华的事还无最后的消息。
       看几日的消息报。
1978年8月2日
       继续休息。
       天气很凉,在家读克杨的小说《夺刀》。
       大华去丽霞处,给新生的婴儿送去一床线毯,这是我昨日从市里买来的。据说丽霞生这个女孩有8斤多,因而难产,受一些苦。但大家都高兴,因为丽霞和老郭都盼的是女孩,天随人愿啊。
      永华已经搬家,房子卖了1300元钱。我是听说,没有去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9-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琐事皆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8月3日
       8月第一个班。
       这些日子一直三个人干活,而小陈需要处处看住他。不知此人的工作何以做的如此之糟,令人气愤。下午我们代3辆车去28道,作业开始时他没到,后来到的。因为大铸钢取一辆,然后大铸钢调入一辆,染织厂一辆,农场局一辆。我布置小侯向28道半溜一钩,单机去大铸钢取那辆车,这是极其正常的作业方法。当时小陈在前边一位闸盘上,到28道半道岔时,他向我画圈,我以为他肯定会上闸,便提了钩。想不到车出去后,他却从闸盘上跳了下来,我一惊叫,他才又上第二辆把闸拧住了,险些上了土挡。我一说他还不服气,说画圈是表示道岔好了,以为我送一钩。我问小侯是否告诉他上闸了,他说不知道。小侯说看到小陈站在闸盘上,在道岔处没有下来,小侯告诉他上闸就自己下来了,他是在小侯下来后也下来的。此事没出是万幸,说明我还是大意,总认为这种干法理所当然,没有想到挂钩的不为你做主,总要倒霉的。
      新的运行图开始了,车流还没有上来。
1978年8月4日
      去学习。总结7月工作,并评选7月红旗手。我7月全部出满勤,学习也全部参加,自然在红旗手之列。现在不少弊政,比如评红旗手,一般出满勤(可以欠两个班)、学习全参加(或请两次假),并不问工作好坏。上月小侯不是红旗手,可因小陈出了满勤,学习大都参加了,反倒成了红旗手,真的是莫大的讽刺。
      一定要看住安全,在今天的讨论会上我讲了小陈的工作,领导也没有办法,还是让注意。怎么办呢?小心吧,该着倒霉也没有办法。
       大华去买回香肠、蔬菜、西瓜之类。中午我喝瓶啤酒,睡三个小时。
       继续读小说《夺刀》,前两部读完了。小说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苏北鲁南的斗争情况,细致地描写了我们的军队和人民如何根据毛主席的教导,以针锋相对的精神粉碎敌人的进攻。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的军队和人民的典型形象,真挚、感人。小说让人们看到了过去的历史,它的故事是历史的再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1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8月5日
       昨夜的工作是紧张的,下班完成班产量154辆。值班员上旬让四调去水泥厂,所以我们三调就是打杂,化线如没有成列的油龙,完成任务是困难,可我们两个班却都完成了。
       睡一上午。
       二姐家小杰来,昨晚住在这里,今天下午回去了。下午我去给五哥送白灰,但家中无人碰了锁头。又去小光处看看,也只是看到大婶。
       到刘书处,总算是见到了他,他表示了不安和歉意,并再次表示十几号开支后还钱,我听信了他。有什么办法呢?对这种人批评是没有用的,改造也是谈不到的,那就拖上几天再看看吧。他到如今也没有赖账,此一点也就够可取的了。
       有暇便读《夺刀》,小说的人物关系曲折复杂,因而也引人入胜。在刻画人物上,小说的传奇性很大,而故事总是围绕着战斗,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真实情形。   
      天气有时很凉,今天就是。
1978年8月6日
       今天日勤。
       因值班员变更我们三调去水泥厂,带车回来车甩20道不算专解,所以我们的班产量仅仅完成134辆。由于车流不大,主调的工作不多,我们取送调的一些“好活”就常被他们抢去,我们的班产量只能是低了。月初就如此,一旦有一个班上不去,完成全月工作量就有威胁了。
      到家,大华从阿妈家取回一些猪尾巴,我喝瓶啤酒,喝些粥。大华和东东去阿妈处是买了一个西瓜去的,最高兴的当然还是东东。
     读完《夺刀》。小说从政治上批判了刘少奇的“和平民主新阶段”论,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与战争阴谋,在艺术上为我们塑造了典型的战士和指挥员、人民群众等男女英雄群像。作为以战争战役战斗为背景的小说,这是一部很好的。
1978年8月7日
       去学习。收听省里宣判大会实况。稀里糊涂,听不清。好在读了近几日的报纸,没有浪费时间。
       到国君处看看,孩子和大人均好,使人高兴。国君从科室回到一班六调说明什么问题呢?那种得闲一时的状况是要不得的,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工人生活,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否则就会落得高不沾低不就。
       接到两封信。冯恩全的信说他在三连的工作是干瓦工活,可见境遇不佳。俊太来信对小光所说钱的事做了说明,他否认有此事。看来事情复杂了。我打算明天去道外和五哥与大娘商量办法,然后回信再议。
      下午睡一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