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72》

[复制链接]
大雁 发表于 2014-3-1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3-16 06:56
1972年7月27日
      学年进行个人总结。
      我简单粗略地谈了自己的工作,思想,感到痛 ...

拜读了你的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3-1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14-3-16 09:14
拜读了你的日记。

谢谢你的关注。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3-1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7月29日
      今天结束工作。革委会赵作玉老师做了总结。
      没有接到大华的信,不知道是去看她还是等她回来。
      不过心情不好,因为早晨和妹妹吵翻了脸。原因很简单。她不给父亲寄钱也没人说她,可她每次回来都表现出十分寒酸,既没有衣服,又没有裤子,还没有鞋,她不说自己每月40多块钱怎么花了,总说我们有钱会过。这次她给父亲只是买了一个白裤衩,每天悠悠逛逛,对吃馒头很不满意。一次她把家里的水用光了,结果爸爸自己下班后挑的水。这次她订婚,要了传录家70块钱,人家拿来的礼物除了酒,几乎都让她吃掉了,还是不满意,对此我不能不说她。我是让她知道,母亲去世,两个姐姐各花50元钱,她请假回来虽然拿了一些钱,又都被她要了回去买了东西,此后再没有见到她一分钱。父亲已经高龄,自己管钱,我是为了尽责任和义务在家住的。
      晚上在怀芝二哥家喝了点酒,去学校住。
              1972年7月30日
      星期日。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大华没回来,家里又那样,除了到学校去玩,又能干些什么呢?
      我们这里有一位刚刚三十岁,已经两个孩子了,是插队回来的,妻子没有工作靠岳父家补贴生活。这种依靠老人支撑的年轻人很多。难道我也要步此君之后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3-18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7月31日
      没有接到大华的信,便发走了给她的信。
      去国臣那里,可惜他不在。
      上午在阿妈那里度过,帮她收拾了一下房间,中午吃的大米绿豆粥。
      下午在家读小说《海岛女民兵》。
      晚上大姐请客,我和爸爸过去吃饭,还是愉快的。
          1972年8月1日
      没有接到大华的信,决定去看她。此刻我已经坐在了前往赵光的列车上。
      妹妹也今天走了,一些人来送她,我在家忙乎了一些饺子,虽然有剩,可以肯定都没有吃好。愿她一切顺利。
                1972年8月2日
      早晨到达赵光。
      首先到宝龙那,见到了宝龙和黄怀仁。随即给大华打电话,早饭后大华赶到了赵光看我。她还是那个样子,显得更瘦了,但很精神,自然又是想念我又是很害羞。宝龙和老黄走开后,她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使我本想批评她为什么不在7月底回去,看到她矛盾的样子,也不好深说什么了。。
       晚上宝龙给开一封介绍信,住在一个小旅店。天哪,这哪里是什么房间,一个个的小格子而已。一个小炕上,只有两床被褥的地方,两边的隔板大洞小眼,可以看到听到邻居的一切。没办法,只有将就了。这将是终生难忘的纪念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3-19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8月3日
      早晨志亭他们从哈市来,把他们接到招待所,稍事休息后,大华送他们去二团大哥处,我自己则乘连队的铁牛回山上。
      连队的变化很大。新的营房已经建起,周围种起了树木、菜田和庄稼。新营房和老营房之间有两个麦场,一条平坦的路、各种机械、油罐和粮囤,增加了连队欣欣向荣的色彩。篮球场十分平整,两个刷着绿色油漆的篮球架,标志着连队的生气。的确,经过同志们的艰苦奋斗,这里的变化是喜人的。站在营房门口可以眺望很远的地方,红光桥一带,到处的白茫茫的水,像彩带般环绕着。
     和同志们一一见面自然十分高兴,仿佛又置身于战斗的行列里。虽然年轻的朋友们还有一些牢骚和不快,但看得出他们是热爱这里的,他们每天都创造着有意义的生活。陈强、胜利、天锡以及哈市的一些老同志,都很有进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都脚踏实地地前行着。我为他们愉快。
      晚上去几家连干部处看看。他们的环境艰苦极了,住的地窨子由于雨水大,里边泥泞不堪。家属宿舍刚刚建起一栋,内部工程还没有动,今年是否解决得了,实未可知。现在一切为着麦收。机器下不了地只靠人力,收成不可乐观。
      晚上住在胜利处。大家都很忙,不打算多住。决定和连队谈一谈,接大华回去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3-20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8月4日
       总要参加一些劳动。上午给麦收的同志送一担水。地里十分泥泞,一下脚就有拔不出来的危险,一担水把人累的够呛。大家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割麦子,日头很毒,蚊子和小咬就够人受的。我割了一会,实在让蚊子咬得无法干活,只好作罢。其他麦地水也很大,机械下不了地,只靠人力,实实在在是太困难了。一年之中最困难、最紧张。最艰苦的日子就是现在了。
       关于我要领大华回去的事,和连队的领导谈了,他们没有表示相反的意见。
       大华还在山下,把钱放在书包里,结果丢了20元钱。她这样不细心,我固然不高兴,她也上火,我便不能再说她了。
            1972年8月5日
      今天离开连队。
      大家都下地了。宝龙、陈强、天锡留下送我。大楞给我一支“12·7”高射机枪子弹作纪念。这次我把大华的行李和箱子一块带下山,考虑到她可能还得回来,留下一套行李。还有两袋面,够拿的。
      宝龙帮助把箱子托运走了。中午就在宝龙处休息。
      下午和大华到师部,打算和首长谈谈大华的情况,人都不在,只好作罢。遇到洪参谋、后勤部的赵显进和军务科的小沈,分别谈了大华的事,估计要求离去的阻力不会太大。
       晚上住在供应科的房子里,是财务科的王姐给安排的。这是到赵光后第一次有人给我和大华安排住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3-2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8月6日
      乘坐366次列车回到哈市。
      虽然离开不过五天,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旅行,几天的感受太深了。
      爸爸身体很好,家中一切均好,让我欣慰。不过爸爸又要到大姐那里去住了,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
                1972年8月7日
      学生们今日登校。
      我提前赶回来是对的,一是参加今天的登校,布置学生们的工作;二是参加明日代课老师转正的身体检查。这后者对于我更为重要。
      傍晚和大华去阿妈那里,在那里吃的大米饭和土豆熬豆角。我们买了一个大西瓜,饭后又饱餐一顿。又赶上大华的同学来了,唠到8点多才往回来,到家8点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松下客 发表于 2014-3-2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的电影离不开《新闻简报》。记得有一次看《铁道卫士》演了十分钟就停电了,一年后才把这个电影完整地看了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3-22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8月8日
      检查身体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在心脏听诊中,有点心音不齐,好像有过心脏病。不过大夫没有在检查栏内标记,因为他们清楚这是决定我们命运的检查。估计转正的审批时间不会太长,我们的户口已经收去了。
      德胜突然晚上来了,原来是他的在木兰下乡的三弟洗澡时不幸溺亡,他是去吊唁的。真是晴天霹雳,对于德胜和他的家人是何等的打击啊。短短几天,我已经听到几起死人的消息,先是在赵光听说曾在一个连队的木工班长王振安在哈市因沉船淹死,后是在前进听到曾在一起工作过的电工朱平在一次山洪暴发时连同汽车一起被水冲走了。死亡的消息总是给熟识的人巨大的震动,令人扼腕叹息。但活着的人,还要打起精神走下去。真正的猛士,要直面人生,奋然前行,更无畏惧。
           1972年8月9日
     下雨不出门。
     傍晚周传录来家说明天回逊克,留其用饭,很简单,一凉一热,喝了两瓶啤酒。没什么要带,给淑英捎去几斤江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3-23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8月10日
      大华的一批女友毛景芝、关艳芳、孟淑霞到家做客,大华做了便饭——江米干饭、熬豆角招待了她们,玩到下午两点她们告辞。
      不久,小袁突然来了,刚刚从山西大同回来,准备回师里办关系,去包头结婚。此事有些突然,恐怕会有阻力,但愿她会走得利索。
      把大华的箱子从车站取回,里边有两袋面,很重,是两个学生帮忙拉回来的。小小的十平米的地方,一张一头沉桌子,两张木床,大大小小六个箱子,总算是安排下了。虽然杂乱,但还利索。这样的日子何时能改观呢,想都不敢想啊。            
             1972年8月11日
      和大华在家搞家务。
      傍晚去洪箴处。他的转正还没有公布,但已经得到权威人士的默契,没有什么问题。现在他还是执行临时工的工资,并且还在加班,忙得很。
      晚上柏苍来,谈起德胜的事,非常感慨,又爱莫能助。柏苍让我办一件事,打算明天给他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