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0-17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0-17 10:37 编辑

      1526.文章开头的倒叙开头法
      把事件的高潮或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放在前面先写,然后再按顺序法写。它的特点是,以往事为中心,但却以现在为开端,最后又回到当前,把过去的事件经过放在眼下的时间里加以叙述。这种写法能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和抒情性,能更好地突出主题,并能使文章前后衔接自然,文气贯通,首尾呼应,结构紧凑,经给以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此法有:
      1.突出式,突出地介绍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突出地显示一个想要交代的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2.衬托式,用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段的截取来为下文做映衬或衬托。
      3.描摹一个场景,用它来引发故事,进而为文章的铺叙作好安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0-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0-18 13:09 编辑

      1527.文章开头的序引题记法
      就是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写上文字的开头方法。序,即小序;引,即引子。小序和引子实际都是题记的一种,它们的作用是相似的。因此下文以题记总起业说。序引题记既可以是交代写作缘由,亦可以是创设环境,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好的题记要做到“小、巧、趣、精、新”。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方法能:
      1.映衬式,利用名言警句作题记,映衬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核与人格品质,亦映衬出潜隐文间的浓郁情感与审美取向,凸显出作者的是非观点和爱憎情感。
      2.诠释式,籍用题记,对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解释,让人对其内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3.悬念式,以题记创设一个寓蕴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
      4.点题式,以题记来点文旨,让人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个明确的领会。
      5.交代式,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使读者能迅速进入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0-1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0-19 13:18 编辑

      1528.文章开头的另类开头法
      另类开头法有别于正常的开头法。但并不是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的另类,而是指在本质上的一个创新要求,是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下皆无的新的开头方式。
      拟写方法有:
      1.日记体法,要符合日记格式,日记是个人行为和思想的记录,便于剖白心声,令人信服。
      2.书信体,要符合书信格式。它便于表露真情,增加真实性和情感感染力。
      3.访谈式,以记者的身份写开头,如:“本报讯:今天下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知青爱心家园 发表于 2013-10-3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0-3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爱心家园 发表于 2013-10-30 15:13
学习了!

        56团老顽童向32团爱心家园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0-30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0-30 19:57 编辑

      1529.文章的结尾
      人们常称好文章的结尾为“豹尾”,这实际上是在说文章的结尾应该追求简练、生动与传神。“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精彩的结尾,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凸显文章的结构。因为,精彩的结尾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读之就像欣赏一段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缭绕回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0-30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0-30 20:03 编辑

      1530.文章结尾的自然收束式
  不论是哪种文体的文章,主要内容写完后都应该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是刻意去设计有哲理性、象征性的语句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样的结尾,称作自然收束式结尾。使用自然收束式结尾,不仅可以避免文章的结尾出现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还可以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朴素无华。但是,自然收束式结尾讲究自然并不是就意味着结尾可以随心所欲,马虎草率。相反,其必须顺着文章的行文思路与结构安排自然结束全局。例如,《人,又少了一个》通过写一个女乞丐三年前与三年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作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手法记述了事情的经过。在文章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结尾,给读者留下的是无限的思考与无穷的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0-30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0-30 20:07 编辑

      1531.文章结尾的首尾呼应式
  这种结尾的方式,常常是文章的结尾既呼应了文章的开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使用这种方式收束全文,能产生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唤起读者心中的美感。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开头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是“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开头和结尾无论是写作者的行踪,还是写妻儿的入睡,抑或是写作者的情绪,都前后照应,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0-3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0-30 20:15 编辑

      1532.文章结尾的卒章显志式
  就是文章结束时以主要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这种结尾的方式又称“画龙点睛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使用了这种结尾的方式——开篇即交代写作缘由,接着概括性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详细写景抒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语句收笔,突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0-3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0-30 20:19 编辑

      1533.文章结尾的追问拓展式
  这种结尾的方式,常常是在文章结尾处以反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思考。例如,《角度》的结尾运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不同的话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样子,不同的评价会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熄灭风中的烛光?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必须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
  显然,作者以设问的形式收尾,不仅引人深思,还进一步拓展了文章的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8 1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