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文革记忆《我的1966》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4-2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4月28日
       1959年六月二十五日,毛主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湖南湘潭韶山冲,在那里逗留两天,主席的行踪、言谈,使家乡的人民永远难忘。周立波写的报道性的通讯《韶山的节日》就是无限真实地记录了毛主席的行踪以及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毛主席的少年时代与家庭。
       看了这篇报道,心中涌起无数话语:伟大的领袖啊,你为了中国的革命,三十二年离开了家乡,今天由你领导的中国人民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是多少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啊。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是何等地雄浑壮丽啊。我看到了三十多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的农民革命的风暴,也看到了“芙蓉国里尽朝晖”的美好景象。这是一幅中国革命的缩影,一曲革命的颂歌,是一部光辉的历史。
     在长期尖锐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中,毛主席的家庭先后牺牲了六名亲人:1930年就义于长沙的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仅仅二十九岁;大弟毛泽民于1943年被匪徒杀害于新疆,也只有四十七岁;小弟毛泽覃1935年与国民党匪军战斗中阵亡于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交界地区,刚刚三十岁;母亲过继的小妹毛泽建1929年牺牲在湖南衡山年仅二十四岁;长子毛岸英只有二十八岁,就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于1950年殉难长眠于朝鲜前线;就连最小的侄子只有十八岁,也于1946年牺牲于湖北。
        一个多么伟大的革命家庭啊,正像报道所写的那样“这个可敬的家庭集中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义烈和敢于降龙伏虎的大无谓的气概。由于这种精神,我们亲爱的祖国终于打退了侵略,摆脱了压迫,扫灭了一切害人的精怪,像巨灵一样屹立在宇宙之中。”
        毛主席的青年时代的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在他的寝室里有一盏煤油灯,就是在这古老简陋的灯盏下他熬夜读书,为探讨革命的真理而辛勤劳动。
        毛主席喜欢栽树,年轻时栽的树如今已是成荫如盖。他在自己的双亲的坟前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正如他年轻时栽下的树一样,老一辈为了造福下一代,付出了多少血和汗哪。
      报道里介绍了几则毛主席青年时代的轶事,可以从中看出主席的青年时代具有怎样的道德和惊人的组织才能。
      毛主席是喜欢孩子们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在少年儿童无数张笑脸的拥簇下含笑的面容,似乎又听到了他说的“世界上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那句话。毛主席对我们这一代寄托了多么大的希望啊。
      看完报道心潮起伏。毛主席啊,我们一定永远跟着你阔步前进,把青春献给世界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4-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0-8-15 17:48 编辑

1966年4月29日
       听说高三年级要给一些同学做入党公议,非常激动,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他们的榜样作用、学习、工作、身体······无一不是达到标准的。我为自己惭愧,至今还不是一个团员。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实际上是落伍了。毫无疑问自己要迎头赶上。他们的优点是什么呢?不用怀疑,就是他们的踏实的工作作风。向他们学习,就是要学习这种作风。
      以往自己的生活作风总是有点散漫,表现在对小事的不拘,对事物的轻率,对同志的随便,正因如此使自己在组织的大门外耽误了很久,没有过上组织生活。后来,生活上的东西检点了,但工作方法上还常常犯急躁病,有时是不踏实的。生活的不紧张使自己对任何事情上都有些涣散,所以做人的工作收效甚微,自己言谈的威力总是有限的可怜。足以证明自己不够团员的水平,和一些同志是差距很大的。
      但是我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进步要求,过去那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自己身上的缺点在组织中要比在组织外修正的快,进步也就快
      今后要怎样努力呢?要说难也不难,要说不难也的确难。关键是也没有彻底地革命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有现实生活的教育,有主席思想的指引,有马列主义真理的照耀,我是有这种信心的。只要是不怕苦,不怕死,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鞠躬尽瘁,即使我不够团员,不够党员,我也因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自豪。当我从这个世界离去时,我也将骄傲的说:我的一生没有虚度,我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给了亲爱的党和她壮丽的事业。
      亲爱的同志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你们的步伐迈到了我的前头,在生命的光荣里你们又跨入了新的阶段。前进吧,祝你们健康成长。前进吧,愿你们永远是我的榜样。我为你们高兴,也更加前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4-2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4月30日
       凝视着这本日记的最后一页,仿佛十个月的生活又浮在眼前:去年火热的夏天,丰收的深秋,严寒的冬天,今年又是乍冷乍寒的春天;那在校园里每天的学习和得到一个新的启示,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了一次成功的练习的喜悦;那些同学们的帮助,为着向错误进行批判而进行的讨论会上的发言······这一切似乎都是昨天发生,今天又一起跑到我的脑海中。
      高三这一阶段的生活实在是值得回忆的,它使我明白了很多东西,受到了更大的锻炼,有了更新的进步。尤其这学期以来主席著作的学习加强了,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方面取得较大收获,不仅认识到为革命而生的道理,更主要的是认识的更深了,跟现实的联系更近了。曾经有过的不清楚的认识,如今已经完全清除了,知道了哪一方面是自己对革命的认识不透,哪一方面对“为人民服务”不求甚解。现在知道任何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在“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方面,已经有了精神武器。
      两个学期以来,团支部对我已经不是如过去般“敬而远之”根本原因是主席的思想占据了支部的指导地位,刘老师的指导使之然也。前些日子支部给我做了入团公议,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鼓励。虽然现在还没有批下来,不管批或是不批,我都将一如既往地学习主席思想,时刻不忘自己的思想改造,毕业的时候听从党的分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奋斗一生,把一切献给人民,献给我们的壮丽事业。
      还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回顾自己的学习感到非常不满意。从书本上看,记性太差,不扎实,各科的掌握均属一般;从课外看,文艺活动是不间断地参加联系,但技术没有提高,虽然迫于形势谱了几首不成熟的曲子,无论是范围还是基础都是非常浮浅;从身体来看,除鼻子有毛病,其他器官均为良好,这当然是锻炼的结果。这其中速度滑冰和陆上长跑是最经常的,因季节交换,当然其他活动还不广泛,还是要加强的。
      文化生活还是丰富的,去年的哈尔滨之夏,平时的戏剧与电影,是看了一些的,除受到政治教育之外,也得到了艺术享受,也得到了许多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的认识。
      两学期以来生活习惯没有什么改变,家庭的窘迫使我的情绪常常受到打击与冲淡,对此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是克制,多想只能徒增烦恼。只有为了革命为了真理去战斗,才能是自己永远年轻,永远愉快。
      未来的生活是紧张的,我将以英雄为榜样奋激前行。
      在日记的末页草一首《生命之歌》;
              生命,
              是一个广泛的定义,
              它不仅意味着活着,
              还有更深的道理。

              如果只是为着活着而生活,
              生命是多么地苍白无力。
              吃喝玩乐也许养肥了身体,
              却是行尸走肉一滩臭泥。
   
              有人说活着应该轰轰烈烈,
              为人民献出一切在所不惜。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它才有灵魂,有魄力!

              为生活而生活还是为大众而呼吸,
              这是生命的试金石,
              前者醉生梦死,
              后者追求真理。

              青年人,怎样来的又怎样去,
              衡量一下自己真正的重量,
              为生命普一曲壮丽的颂歌,
              让它永存千古流芳万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5-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5月1日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大街小巷都挂满了红旗,欢声笑语比春天的雷声还响亮。天还大早,人们就聚集在东直路旁等待观看大秧歌。小姑娘白底浅花的衣衫,小小子干净利落的蓝小挂,掺杂着老年人各式各样的布挂,青年人各种新制的衣着,使大街仿佛成了一条欢乐的海,沸腾着,流动着。
       全中国人民都沉浸在节日的幸福的气氛中。我走在大街上,心中无限激动。中国人民能够有今天的幸福,真是来之不易啊。
       从1840年鸦片战争时起近百年来的斗争牺牲了多少生命,战斗了多少个回合啊!三元里的锣声,甲午海战的炮声,义和团的巷战,武昌起义的枪声,北伐军挥舞的军旗,4·12白色恐怖倒下的共产党员的身躯,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的胜利,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刀光剑影,······一个古老的中国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到如今已经是跨上了火箭,把历史的进程推进的更快,犹如东方晓日,蒸蒸日上。
      这一切应该归功于谁呢?历史已经做出来最好的证明,先人的鲜血只是滋润了敌人的肠胃,他们的斗争还没有使中国人觉醒,因为还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更没有共产党和马列主义的指导,无论是1851年的金田起义,还是1911年武昌新军的辛亥革命,都未能真正给人民带来幸福,甚至成为阶级敌人投机的空隙,内外敌人联合压榨的成因。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给人民带来了希望。多少共产党员为了传播真理死在敌人的刑场上或战斗的沙场上,但是在马列主义伟大旗手毛泽东的领导下,革命冲破了重重障碍,终于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1949年10月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毛主席亲自升起五星红旗,中国就成为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从此跨上了飞跃之马,迅速地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在三面红旗的引导下,中国正大踏步向着共产主义前进。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它强大、有力量,团结,有朋友;现在的中国人也不是过去的中国人了,我们有毛泽东思想作为人生的武器,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的战士越来越多。经验证明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人民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是飞速发展的国家,我们的事业是永恒的事业。
       大街上歌声嘹亮,人声鼎沸,面对这欢乐壮丽的场面,我心中充满了无数的话语,看到标语牌上写着“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久久地呼喊着。中国人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毛主席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5-9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5月2日
       从电影界近年来的批评讨论得到很多的教育与启示,对电影中的错误认识的更加清楚了,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对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更加明确了。
       现在广大工农兵正在参加电影《兵临城下》的批判,认为这是一株宣扬修正主义思想的大毒草。我是看过这部电影的,是两年前。当时没有没有阶级分析,认为郑汉臣是一条硬汉,他和赵崇武本质不坏,是蒋介石嫡系排挤的对象,因此还产生了同情之感,心中认为郑汉臣了不起,有义气。今天看来,自己的认识是上了编导者的当,成了这个电影反面教育的俘虏,实在让我为之一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训。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地指出了文艺批评的标准,自己没有很好地运用。什么原因呢?原来在于自己对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六条标准没有很好的认识。电影《兵临城下》歌颂的是什么人呢?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忠实走狗,是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的刽子手。宣扬的是什么呢?是修正主义的人性论、阶级调和轮。它针对的是马列主义的文艺方针,反对的是毛主席的人民战争的思想,遵循的是修正主义和邵荃鳞的所谓的“现实主义深化”的奇谈怪论,干的是反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政治突出的东西。毒草之大,可谓甚矣。
       今后一定要牢记,看电影看戏剧,首先看其站在什么立场,歌颂什么人,是否符合毛泽东思想,是否是马列主义的,是否突出政治,是突出了无产阶级政治,还是资产阶级政治。只有如此才能分辩出在艺术的外衣下隐藏的丑恶的东西,使我们的电影戏剧成为歌颂人民的阵地,而不被敌人利用。
1966年5月3日
       一学《为人民服务》我想应该为大众而生,为大众而死,对待人民的事业要无限忠诚,一心一意为人民。
       二学《为人民服务》我想做革命战士就是要像张思德那样忠心耿耿踏踏实实,不为名不为利,要做人民的驯服工具。
       三学《为人民服务》我想对待革命同志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在革命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四学《为人民服务》我想要为人民利益坚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要勇于追求真理。
       五学《为人民服务》我想对待同志的批评应该热心欢迎,虚心接受,只要他说得对就改正,就是错了也不怪罪。
      六学《为人民服务》我想对待困难要敢字当头,勇于克服,不怕牺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5-1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5月4日
      今天是青年节。
      四十七年前中国青年作为中国的先进分子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为反帝反封建开辟了新的时代,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是一个独立自主美好的社会主义的国家了,还是要继续五四的优良传统,把革命的红旗撑得更高。因为国内外还有阶级斗争,帝国主义还在兴风作浪,修正主义还在大唱反华高调,我们还面临着把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革命进行到底的艰巨任务。
     那么怎样向前辈们学习呢?就要像二十七年前毛主席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的那样和工农相结合,就是向工农兵学习,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做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接班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
      我就要毕业了,缅怀历史,追悼英烈,心头燃烧着青春的烈火。老一辈为着免除下一代的苦难,宁愿把牢底坐穿,难道我们连个人利益都不能抛弃,连为下一代吃点苦都不能吗?亲爱的党啊,请检验我吧,艰苦对于革命者就像磨刀石对于钢刀,只能越磨越利。把我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吧,我已经做好了精神准备,为革命我愿做一棵暴风雨中的青松绝不做弱不禁风的小草,因为我是无产阶级的后代,是无产者的接班人。
      激情所致,草诗三首:
      一
      革命青年听党话,哪里艰苦哪安家。
      继承先辈英雄志,为了革命献年华。
      二
      结合工农改造深,主席教导省于心。
      四海天涯有壮志,跟着父辈扭乾坤。
      三
      一省应羞反自强,小字顶上做文章。
      万丈高楼起垒土,秋收时节换新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5-18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5月5日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政治局委员、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同志率领的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今天上午离开哈尔滨。
       清晨哈尔滨二十万人民群众佣簇在通往几场的大道两旁热情地等待欢送贵宾。红旗在浮动的人海中泛起的光辉像朝霞般艳丽,花朵像盛开的南国花园色彩缤纷,而且不断地抖动着。我作为一个欢送者站在队伍里,心中沸腾着情感的波涛。
      阿尔巴尼亚是站在反帝反修前线的哨兵,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是坚强的马列主义政党,阿尔巴尼亚人民是宁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的英雄好汉。就是这样一个一百八十万人口、两万八千七百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在恩维尔·霍查同志为首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下,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取得了一个个的胜利。今天我们以无比兴奋尊敬的心情欢送英雄的使者,怎能不使我们想到那英雄的历史呢?我们仿佛看到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手持钢枪的英姿,看到他们一手拿锄一手拿枪的战斗生活。啊,中国人民的朋友、共产主义的战士们,我们向你们致敬。
     汽车过来了,口号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在周总理的陪同下,谢胡同志在我们面前经过。我们高喊着“中阿友谊万岁”声音久久地在天空上回旋,形成强大的声浪,热情达到了极点。
      汽车远去了,祝贵宾们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9-5-1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4-12 19:39
1966年4月23日
       七幕歌剧《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在青年宫演出,早就想看,可因为时间紧,总未如 ...

焦裕禄我也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9-5-1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初期。我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9-5-1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你有耐心,就可以看到真实地当时。当然得我有充足的时间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7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