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74》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19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5-19 09:02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坚持写日记是个好习惯,所以现在下笔如神。

总结自己的一生,几乎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唯有坚持从中学开始记日记,后来坚持天天不落,做到的应该不多。现在已经正在记第88册。第一目标记满90册,直到拿不动笔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5-19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19 14:12
总结自己的一生,几乎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唯有坚持从中学开始记日记,后来坚持天天不落,做到的应该不多。 ...

为再林兄点个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20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4年6月4日
     下班到家,于玥在家等我。
     两年多不见,一时间竞不知道说什么。伊始自然说些别后情形,进而谈到形势和前途。于玥并不悲观,但思想是消沉的,对于前途和现实充满怀疑和冷漠。如今,他和母亲回到哈市,自己的关系如何办理还是没有定谱。难道就这样下去吗?已经是过了半生的人了,时间不饶人啊。我们是看破了红尘,可并没有弃绝红尘,“罗网不破在其中”我们仍然在挣扎着。好在我们还可以生活下去,还可以静观形势的发展。如果这个世界就这样安静地存在下去,我们的不遇又算得了什么?大概这安静不会太久,决定我们命运变化的大变动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迅速到来。那时再看今天的挣扎,实在是微不足道。
      我们一直谈嘮到很晚,很久。他是昨天从北京和母亲一块回来的。除了捎来张玉娥给我们买的衣料和糖之类,还给我们带来点香肠。于玥花钱比较手大,他父亲去世给他留下千数块钱,花的几乎不剩什么了。把他送到汽车站,挥手告别,心中着实沉重。
             1974年6月5日
       上午去车站学习中央18号文件,是关于运动中涉及问题的指示,和老百姓关系不大。
       和大华一起去俊太那里。因非年非节怕大娘说,没买吃的东西,只给五哥家的小侄女买一件连衣裙,算是没有空手。
       在大娘那里吃完饭,又在俊太陪同下去新民家看望二姑。二姑在我没有开支的时候关爱之心如母,叫人永记心扉。我和俊太给买了两瓶罐头、两包点心,聊表心意。
       到家后,又去久珍处拿回一瓶“人参精”给阿妈送去。阿妈打算让大华干点活,认为大华在家呆着身体更弱,主要是无聊,吃不下东西。多少干些工作,有集体劳动的愉快,身体会好起来。那就让大华试试看吧。
       本打算明天去外地买鸡蛋,因为大华的事要耽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21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4年6月6日
        昨天夜班很累,上道卸两个30吨的硝酸铵,下道卸一辆一面卸的块煤,只睡了不足两个小时的觉。因此,除了睡觉,就是串了几个门。傍晚,和大华用水泥把院里的地面抹了抹,显得整洁一些。
        现在没有什么好书,看一本苏联的侦探小说《陨星》,百无聊赖而已。
       大华买5斤大果子,可以不蒸馒头了。现在天气很热,做饭生火是一种困难,有什么办法呢?
              1974年6月7日
       今天一天都在卸化肥。因为瞎老宫和毕组长都想作弄我们暂时没有组长的组,我们当然不能让他们得逞,结果,我们没有就范,反让他们丑相大露,以致影响到工作。我们卸完60吨的化肥后,50吨的化肥只卸了四分之一就交班了。我们50吨的化肥是和毕组长的60吨的“666”一块开始的,他们歇,我们也歇,后来索性不干了。我们一定要治一治老家伙们对我们的苛刻要求,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大华今天上班了。不巧的是今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下雨,让她在又脏又累中度过了头一个劳动日。回到家,发现大华的肩头有些肿,这是难免的。毕竟她两年没有参加集体劳动了。现在我应该主动干些家务,减轻大华的负担。由于劳动,她能多吃些饭,加上减少了家务的无聊,她的身体会好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2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5-5-25 22:34 编辑


      


                                  1974年6月8日
       今天学习,听取关于铁路局“抓批林批孔促运输生产”的会议精神,重点听了黎伯涛的报告。报告是比较中肯的,对形势的分析,对问题的认识,对教训的总结,对未来的展望,有一定的说服力。可惜我们的瞎老宫之类,只知道睡觉,黄书记布置讨论重点,一个堂堂的派班员还在睡着,让人们如何想呢?
      和赐柱与丽霞一起研究初中老同学集会的事。已经通知了凤云,瑞洁,打算继续通知桂琴、久珍、桂芝、洪箴等人,定在下周三在防洪纪念塔集合。
      今天还给父亲开支;给张玉娥寄去钱,买衣服。大华下午两点多回来,下雨提前了,应该不是太劳累。

                   1974年6月9日
       去洪箴与俊太处,均未得见,留条告知周三集会之事。
       去小徐家,把于玥捎来的东西给送去。
       去二姐家,谈一下家庭关系和开药的事。
       遇到张景然和徐正亮,他们顶住了上山下乡的潮流,都留在了城市,虽也曾东飘西泊,怨天尤人,如今是任何人也无法比的。景然带工资在师院学习,正亮不久就要到南方参加全国棋类比赛。真是时代的宠儿啊。
       洪参谋来我这里,此行是办理一些水暖零件。他行色匆匆,只用烟茶招待,未能留饭。邀他周六来家,他答应尽力赴约。
       买了十斤挂面,是用大姐的证买的,她从我的证上买二十斤粗粮,就算互惠了。又买一斤海米,一些黄瓜。晚上,买回一斤肉,炖了粉条,喝的啤酒,吃的大米饭,也算过了星期天。
        接到北京来信。信是一位不相识的妇女在路上见到按门牌号找来的,真是奇怪,不知何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26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4年6月10日
       本月的每个班都是上班就有活,总是一干就一夜或一天,疲劳得厉害。虽不至于十分累,但长时间劳动,尤其是快下班时还要卸车,饥饿的威胁常常十分可怕。今天我又有“虚脱”之感,咬牙坚持。
    劳累并非命中注定,但却是命中该然,没什么好说的。生气的是,我们的干部不是混蛋的太少。我们出去干活,理应他们关照休息室里的事情,如有人找,不使大家的物品遭到损坏等等。事实上,即使是油瓶子倒了他们也不扶一下。今天房产段来修房,瞎老宫居然不通知我们,使我们放在屋里的自行车、未洗完的衣物上都盖满了墙上铲下了的灰土。我发了牢骚,指出瞎老宫大门不出应该管一管房子里边的事。想不到他竟然说出“那谁管”的话。真是不知道他还有没有人味,亏了他还是一个共产党员。燕老道也出来圆场,说我不应该指责别人。我声明不是指责别人,这是指责屋子里的事情总得有人管,不然我们出去干活怎么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呢?这样一些家伙就是我们的领导,天啊!
       父亲的被衬和褥单都洗了,有时间还要给他拆洗薄棉裤。想想父亲的女儿们,何曾为父亲动过一个手指头,亏他们活的那般愉快,谁让我是儿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27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5-5-27 05:59 编辑

                        1974年6月11日
      上午去久珍、桂芝处通知他们明天集会的事。到凤云那里,得知桂琴恐怕不好请假,又去111中学找她,结果还是没有见到桂琴。
      买回5斤半猪肉,是从屯子里买来的。还买回几个面包,一斤香肠。
     下午睡一觉。天又下雨,一边做饭一边替大华担心,她既没有穿雨衣,也没有穿雨鞋,实在够辛苦。
                      1974年6月12日
     俊太、洪箴、凤云、老郭夫妇和孩子、连荣夫妇和两个男孩、桂芝夫妇和一双儿女、瑞洁和她的男孩、久珍和她的男孩、加上我,总共19口人,参加了今天的野游集会。
      除洪箴和凤云有事提前先回,我们在江北一直逗留到下午5点。中午是野餐,丰富而多彩。一路拍照,孩子们高兴极了。唯一扫兴的是我们租船游玩,其中我那只船被别人的船碰坏,不得不费口舌,双方包赔了人家桨钱。
      过江南归在江沿又喝了一通啤酒,酒席间充满了热烈欢快和友谊的气氛。酒后,我们又在沙滩游戏,谈天,直至太阳落山,余晖渐尽的时候,我们才一一告别。
      这次集会的意义在于加强了老同学之间的友谊,沟通了相互了解,使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巩固我们的友谊,才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27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5-5-27 19:10 编辑

                                         1974年6月13日
      又一次考验降临到我的生活。
      上班的时候,瞎老宫把上个班的工作说得一塌糊涂,弦外有音地点了我们组如何不好,并引到我和小刘克思打嘴仗的事,进而说我用脚踢石棉瓦破坏国家财产,又不服组长劝阻。燕老道一下子以为又抓住了什么致人死地的东西,让开会澄清问题。澄清的结果当然不是他希望的那种情况,但主任是什么人,既然瓦坏了,说明不爱货;还和组长吵架,骂人,就是无组织无纪律,那就必须提高认识。他当即宣布停止我的工作,把认识形成材料,条件是什么时间写好什么时间开始工作。
       毫无疑问主任先生又要整人了。几次矛盾他抓不住理,一旦有隙,便迫不及待了。可笑的是大家都是傻子吗?我不干活正好可以休息,别人也可看清他的嘴脸,谁怕谁呢?
      6月11日夜班卸瓦是在货物线卸的P50的水泥瓦,当时我和梁玉才、韩兴荣、林学智在车的东面,刘书翔和马师傅与郑书昌在车的西面。在掏门子的时候由于货件不稳,又无站脚之地,我和梁玉才配合从上边取瓦往下递,为安全起见,我在上面用两手护住货件,用脚帮助活动,没想到梁玉才在侧面没有抓住货件上的绳索,致使3、4捆瓦从车上掉下,摔坏了两三块。货是国家财产,坏了应该痛心,可自己是无意的。没有想到小刘克思从西面过来张口指责“为什么把瓦都摔坏了?”我解释不是摔的,是自己用脚活动,小梁子没有接住掉下去的。他竟然揶揄说“装卸还有用脚的吗?”我很生气,还是和他解释了整个过程,谁也不是故意的。他竟然张嘴粗话“知道你他妈会说!”这下惹急了我,于是吵了起来。后来大家劝住了,也就拉倒了。想不到小刘克思恶人先告状,主任先生见缝下蛆,那就奉陪吧。
      我并不想把事情搞大,我找了车间书记,书记只能劝勉一番。又汇报了车站黄书记,他表示知道了,会和支部研究解决。我表示认识可以写,但明显的打击报复,又能教育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28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5-5-28 05:39 编辑

                       1974年6月14日
     上午参观批林批孔展览。
     下午在家整理了《关于宫金瑞4月23日言行的分析及几点想法》打算交给车站党委。
     晚上去上班,打算在班上继续写认识。车间高书记认为不合适,让我回家或者干活。因为主任先生有话当众宣布我什么时候写好认识什么时候再干活,那是不能违背的,那就回家歇着吧。
            1974年6月15日
       早晨去单位,将“我的认识”交给了燕老道主任。主任先生连看都没有看,便通知我明天参加干活。我想一旦他读一读我的那篇东西就会知道到底是应该谁必须提高认识。主任先生的唯一满足就是他说了算,我写了,他就赢了。
       我到车站找黄书记准备把“关于宫金瑞4月23日言行的分析和几点想法”交给他,彻底揭开我和燕老道的斗争,但他不在,只好改日了。
       材料的第四部分是几点估计,共写四方面,一是分析“各打五十大板”;二是分析总是和派班员发生矛盾的印象;三是预见打击报复;四是关于“秋后算账”。材料的第五部分即几点想法,共写了11点,记录如下:
       1)为了贯彻鞍钢宪法,我们车间的干部是否也应该像车站黄书记那样定时参加班组劳动,以加强和群众的联系,克服官僚主义。
       2)派班员是否半脱产,以增加生产人员。派班员在工人干活时最好不在房间里睡大觉,下去指导。
       3)工人能否参加管理;上级给三站作业所有没有规定作业范围和指标,这些都应该让大家知道。
       4)作业所有200来人,干活的人不足一半,这里有没有问题,群众有议论,但不见解释和变化。
       5)关于三站装卸机械化能否让我们看到愿景,现在的机械是否达到了它的工作效率,我们到底有没有消灭背、扛、抬的要求?
       6)关于装卸三班倒没有休息日,群众普遍有疑问,但得不到政策性解释。能不能让我们看看国家的规定,了解一下三班倒的依据,这对于提高装卸工的积极性有好处。
       7)对于违反《装卸组织技术安全细则》和《货规》的决定,是否应该抵制?
       8)关于工资问题。这个问题是分配原则不能随意,我们都认为新工人的工资太低,应该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根据国家的什么文件决定的,由谁决定的。
       9)在作业所时常发生骂仗、打架,这些应该根据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解决。不知为什么,当官的先骂先打,啥事没有,新工人倘若如此,就要大罪加身。这种现象是否应该扭转,不然在群众中造成多少疑问。
       10)关于学习制度。应该反对形式主义,注重实效。除车站组织的大型会议,车间的学习能否挪到班前或班后。现在的制度不是干部照顾工人,而是工人照顾干部。
       11)关于文化生活。车间里应该摆放一些书籍,加强报纸的管理,活跃文体生活。以后再发电影票,最好不再全是一排或30多排的座号,看似小事关乎装卸工的地位。
        今天还去了俊太那里,本打算给他买一条乙级烟,因为落空把家中仅有的三合烟拿去,还买了2斤饼干。没有见到俊太,得知他延期到下周四回去,还有机会见面。
        中午买了一斤包子,不爱吃,但总还是好东西。下午去南岗,给大姐家的春华买一件连衣裙,顺便买回2斤苹果。
        大华这几天一直很累,但吃的可以。早晨她可以吃两个鸡蛋喝半斤牛奶,中午带点好吃的,晚上我们一起吃稀饭或面条。虽不见胖,但结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5-3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4年6月16日
       由燕老道导演、高书记指导的一场新戏在旧戏的基础上又演出了。
       早晨高书记找我,说我昨日交的“我的认识”看过了,安排我在今天的班会上说一说,要求按稿子念。我欣然答应。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才能真正品出“我的认识”到底是降低了我的形象,还是击中了燕老道之类的要害。当我念完稿子之后,主任先生满脸不自然的神色,让大家说话。在一阵冷场之后,他自己来个独白,说什么“我的认识”有的地方深刻,有的地方矛盾,他指出矛盾所在是叙述过程的一个地方,结果他根本没有明白他指出的地方恰恰是他没有弄清楚的地方,被当场指正,才支吾过去,又重复老调:瓦坏了说明不爱货;吵架说明无组织无纪律,是严重的。然后就草草宣布散会。
       这场丑戏,这种听不出好坏的得意导演,让大家说什么呢?大家只能笑骂一通,感叹一回,不再去理它了。
       我和高书记提出是否让我离开一班一段时间,以便观察一班的变化。在领导层看来一班出了好多问题,似乎源于我,是我的影响。如果我离开一切还是那样,就应该考虑问题在上边。把一切都归罪于群众,不检查自己的工作与作风,是典型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作风是不相容到极点。想不到我的想法一说,书记便立即露出主任也有调动我的工作的想法,正好顺水推舟完成他的一份心事。我同意组织安排,虽然这种安排是燕老道之流求之不得的。
      果然我还没有干活,书记便通知我明天去三班。我毫无怨言,欣然领命。有什么呢?这正好使我们的戏有更生动的情节,同时也真正地帮助了我。一旦到三班对于了解整个车间的各班情况有了难得的机会,对于解决整个车间的问题也是不无助冝的。燕老道自以为聪明,实际是最愚蠢的,他暴露得越充分,他倒台的时机就越快。
      下午告别了一班的同志和朋友回家了。仇恨埋在心底,友谊记在心间。准备参加一个新的战斗集体中去了。一年半的一班生活,值得我怀念。
      大华今天参加新同事小田的婚礼,之后去阿妈那里,很晚回来。大华给小丽华买了一条裙子用4块钱,从阿妈那里拿回一个红灯芯绒做的兜子和一块纱巾。阿妈还给拿了20斤小米,说给她30斤粮票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