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6月14日
上午参观批林批孔展览。
下午在家整理了《关于宫金瑞4月23日言行的分析及几点想法》打算交给车站党委。
晚上去上班,打算在班上继续写认识。车间高书记认为不合适,让我回家或者干活。因为主任先生有话当众宣布我什么时候写好认识什么时候再干活,那是不能违背的,那就回家歇着吧。
1974年6月15日
早晨去单位,将“我的认识”交给了燕老道主任。主任先生连看都没有看,便通知我明天参加干活。我想一旦他读一读我的那篇东西就会知道到底是应该谁必须提高认识。主任先生的唯一满足就是他说了算,我写了,他就赢了。
我到车站找黄书记准备把“关于宫金瑞4月23日言行的分析和几点想法”交给他,彻底揭开我和燕老道的斗争,但他不在,只好改日了。
材料的第四部分是几点估计,共写四方面,一是分析“各打五十大板”;二是分析总是和派班员发生矛盾的印象;三是预见打击报复;四是关于“秋后算账”。材料的第五部分即几点想法,共写了11点,记录如下:
1)为了贯彻鞍钢宪法,我们车间的干部是否也应该像车站黄书记那样定时参加班组劳动,以加强和群众的联系,克服官僚主义。
2)派班员是否半脱产,以增加生产人员。派班员在工人干活时最好不在房间里睡大觉,下去指导。
3)工人能否参加管理;上级给三站作业所有没有规定作业范围和指标,这些都应该让大家知道。
4)作业所有200来人,干活的人不足一半,这里有没有问题,群众有议论,但不见解释和变化。
5)关于三站装卸机械化能否让我们看到愿景,现在的机械是否达到了它的工作效率,我们到底有没有消灭背、扛、抬的要求?
6)关于装卸三班倒没有休息日,群众普遍有疑问,但得不到政策性解释。能不能让我们看看国家的规定,了解一下三班倒的依据,这对于提高装卸工的积极性有好处。
7)对于违反《装卸组织技术安全细则》和《货规》的决定,是否应该抵制?
8)关于工资问题。这个问题是分配原则不能随意,我们都认为新工人的工资太低,应该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根据国家的什么文件决定的,由谁决定的。
9)在作业所时常发生骂仗、打架,这些应该根据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解决。不知为什么,当官的先骂先打,啥事没有,新工人倘若如此,就要大罪加身。这种现象是否应该扭转,不然在群众中造成多少疑问。
10)关于学习制度。应该反对形式主义,注重实效。除车站组织的大型会议,车间的学习能否挪到班前或班后。现在的制度不是干部照顾工人,而是工人照顾干部。
11)关于文化生活。车间里应该摆放一些书籍,加强报纸的管理,活跃文体生活。以后再发电影票,最好不再全是一排或30多排的座号,看似小事关乎装卸工的地位。
今天还去了俊太那里,本打算给他买一条乙级烟,因为落空把家中仅有的三合烟拿去,还买了2斤饼干。没有见到俊太,得知他延期到下周四回去,还有机会见面。
中午买了一斤包子,不爱吃,但总还是好东西。下午去南岗,给大姐家的春华买一件连衣裙,顺便买回2斤苹果。
大华这几天一直很累,但吃的可以。早晨她可以吃两个鸡蛋喝半斤牛奶,中午带点好吃的,晚上我们一起吃稀饭或面条。虽不见胖,但结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