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82〕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6月30
          到班儿上。冯炳辉派班长安排我暂跑半个月的客车。我决定试试看。头一个班儿是明天的165次。
        今天东东到阿妈处待了一天。早晨为了让他去阿妈处费了一番说教。不知为什么,东东不愿意去那里。后来让他给阿爸捎了几根黄瓜和一些蒜台,他才高兴的去了。
        下午我也去啊爸处看看。并和东东一起去大华单位一趟。并看了一场电影。
         大华告诉我,于玥求她把木材从太平区武装部拉到他家。是李世斌的车抽空去拉的。我没有见到于玥,很遗憾。
       晚上大华又弄了拉皮儿,花生米,全家喝瓶啤酒很是惬意。
1982年7月1日
          根据段上的安排,又让我和另外六名同志包乘小客车。我今天下午上交路。小客车包乘有利于缩短全段的劳动时间。节省了人力。也便于我们有病未愈的人休息。包乘一个星期一个循环。班次安排的挺紧凑,我的交路是:
       周四,14点58出乘,捎502次,到三棵树接703次。到达玉泉后休息一晚上。
       周五,返乘704次,续乘712/713/714/715次,哈尔滨退乘。
       周六,休息。
       周日,4点46到段,乘坐506次到三棵树。乘务701次,续乘706/705/702次,再连乘580次到陶赖昭,回到双城堡休息半宿。
       周一,返乘711次,小休九个小时。晚上乘务554次,五常休息。
       周二,返乘553次,到三棵树续乘721/722次,哈尔滨退乘。
         周三,休息。
         今天的703次还是顺利的。该车在哈尔滨还松快。到达王兆屯,香坊上车人多。而且集中后部。可以不算太紧张。到成高子之后,车里就空空荡荡的了。因为是傍晚行车,并不太热。正点到达玉泉是19:26。
          玉泉的小公寓在车站一道的不足20米的地方。一是热,二是噪音,三是苍蝇,使人难于就寝。只好洗过全身后在外边乘凉。不到半夜是难以入睡的。
        两个乘务烧饼算是我的晚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0-11-10 20:26 编辑

1982年7月2日     

         早晨5:14从玉泉开车,6:55到达哈尔滨。换头后,继续开行712次。7:20开车,8:34到哪达双城堡。
         在双城堡,第一件事就是逛市场。站前市场市场有蔬菜和鸡蛋。其中黄瓜每斤0.18元,比哈尔滨还贵。不过新鲜。接着是吃饭。我从饭店买了半张油饼,从菜摊买两根黄瓜,到地区食堂把黄瓜一拍,弄点儿酱油,一顿饭就解决了。接着就是在运转休息室来睡觉。
       天气酷热,一动一身汗。我不得不时而喝水。有时实在热的厉害,便喝些凉水。我每年最热的时候都喝些凉水。还没有出过毛病。
        下午13:19返乘713次。到哈尔滨后再返双城堡,然后再返哈尔滨。这时是17时59分,有人接我。我在哈尔滨退乘。
        到家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喝啤酒。大华已经准备好拉皮和花生米。在炎热的季节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
        由于天下雨,人们担心今年的收成,庄稼危险了,怕是不可挽救了。
       对于我最犯愁的是啤酒的供应问题。
1982年7月3
         休息。
        没有去学习。我派班员讲,每周三休息时去学习。星期六去看病。我今天没有去看病。因为东东在家。
          天气还是高温无雨,达三十度以上。没有买到啤酒。晚上买肉炖豆角,吃烧饼。煮了酸梅汤。以解酷热之苦。
         晚上有风还凉快些。电视不能早看,孩子们太多。不让看还不好。只好不看。老庞家的孩子都得一种传染病。身上起铜钱儿大的泡疮,而这些孩子是毫无自觉性的,没有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1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7月4日
         早晨4:46到段。乘坐506次到三棵树车站。去站前吃四根油条和一碗浆汁算是早饭。
         6:30开出701次,8:44到玉泉。休息一个小时。9时55分返乘706/705次,回到玉泉是13:20。休息两个小时。吃了两个乘务烧饼。15:34.返乘702次。车到哈尔滨以后继续返乘580次。17时40分开出,人很多,大多是新村的人。致使我头一站干脆进不了车厢。车过了三岔河,人才少的多。也真正的凉快了些。21时前列车终着陶赖昭,在公寓吃了一碗面条,算是晚饭。接着22时13分,空车体返回双城堡,已经23点多了。
        因为已经半夜。这里的公寓还凉快些。前后窗户打开。我们只穿小裤衩。男女乘务员都是中年人。谁也不在乎是否避嫌。
        今天是星期天。不知道大华在家是否给我买到了啤酒。
1982年7月5日
        在双城堡公寓4:00就起床了。
         早晨的双城堡站前主要是鸡蛋贩子的交易。再就是生产队卖的和哈尔滨同等价钱的黄瓜。我喝一碗浆汁吃一个烧饼,算是早点。
       乘务711次人很多。到达新村后,根本开不了车。人们都吊在车门口,以至于我都上不去车。如果不是考虑晚点太多,于我不利。我不会像求人似的挤上车。站在车梯子上给发车信号。这种情况上边不会不知道。但没人管。也解决不了。让我们具体工作人员作难。一旦出了问题,还要脱不了干系。
         有人接我。退乘后骑车到家已经是早上8:00。发现大华没有给我买回啤酒,顿时失去了精神。不过有蛋炒瓜片儿有白面发糕,早饭还是可口的,也就克服了。
       挑了一担水,洗了两件衣服。然后舒服的睡觉。
       16:41出乘,17:20开车。20:28到达五常。已经几个月没来五常了。这里的卫生有了改进。令人欣慰的是安了纱窗,没有苍蝇和蚊子。当然饭食还是比较恶劣的,馒头又小又干。谁让这里是独一处呢?洗个澡,浴池还是没有盆。没有人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11-11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9 19:58
1982年7月2日     

         早晨5:14从玉泉开车,6:55到达哈尔滨。换头后,继续开行712次。7:20开车,8 ...
到家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喝啤酒。大华已经准备好拉皮和花生米。在炎热的季节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
        由于天下雨,人们担心今年的收成,庄稼危险了,怕是不可挽救了。
       对于我最犯愁的是啤酒的供应问题。
犯愁是很正常的!当时啤酒很难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1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20-11-12 21:05 编辑

1982年7月6日
         553次人比较多。大都是小贩子卖菜的。不过车还正点。到达三棵树后待一个多小时,11:20又开出721次。这个车人不多。到达肇东14:00多些。返回哈尔滨是16:34。退乘到家是17时多些。
        由于天气闷热,我的大米生虫子严重。只好又是凉一阵。还是没有啤酒。晚上焖了米饭炖了豆角。我要抓紧吃家中的存菜。目前黄瓜快没了。下次乘务时再从双城堡捎回来吧。
        看电视剧【漩涡里的歌】,之后看足球赛。想不到意大利胜了巴西队。目前四强是德国,法国,波兰和意大利了。苏联和英国都没有出线。
1982年7月7日
          休息。
          气温达到35度。我大部分时间是穿一个裤衩。用凉毛巾披肩坐在阴凉处。啤酒仍然是没有。麦乳精也没有。只好喝茶水。到街上买回一个西瓜。已经小暑节气。而西瓜刚刚大量上市。价钱0.35元一斤。可谓贵矣。
        时而气闷。想不到我离开了三棵树车站,刚刚两年,三棵树便建了一栋楼。很多人都得到了住房。我又失去了一个好机会。曾经见到了国君,他得了一套别人串下的房屋。在列车段一点儿希望都没有。怎么不令人伤神呢?
       大华胃不好,吐酸水儿。我也没有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13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7月8日
         继续高温无雨。
         去学习。
         总点名。
         传达铁道部紧急安全会议精神。先传达部里两位部长的讲话。再传达局两把手的分别发言。之后是分局的书记和局长讲话。不外乎又是一些顺口溜。什么“三个最”“三个非常”,又重复一遍“八个四”,我们姓孙的分局长很会顺口溜,口号很响。就是分局的安全管不好。全路事故损失140万。哈分局就占了20万。全局重大大事故18件,哈分局占了8件。难怪他又说:“铁道部火了,铁路局急了,所以分局要拼了。”这当然难坏了下边的站段。你看首长们的话讲完了,他们也要编一遍,吓一通,唬一道。一会儿说“掰芽子,掐尖子,打叉子”要整纪刹风。一会儿又说“你豁出去死我们还舍不出陪绑吗?”不就是检查吗?事故的责任者总比领导者严重。云云。一层层的讲话千篇一律。到最下边,又啰嗦个没完。学习足足占用了三个小时。
        我忍耐了。在这只开一个窗户的斗室里,人们大汗蒸腾,有一半儿人在瞌睡。有不少人在嘲讽。真正听的几乎没有。真是悲剧啊!那些干满八小时就可以下班的人。当然坐的住板凳。可那些走班儿的人,即无工资又无补贴。多么的冤枉啊!
        我顶着烈日回家吃饭。又躺了一个多小时。现在又该上段上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1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7月9日
         大概是天不作美。我的714次因为前行货物列车又发生火灾,而在214公里处停车35分。结果晚点一个小时。我只好把车送到三棵树。再便乘462次回段,已经是20时30分。新派班员小崔是我之后到列车段的。别人都说我们长得很像。我也因此对他颇有好感。想不到也是变得官气十足。我本来已经参加了8-10号的总点名,要求明天不参加学习。他却说,那怎么能行。我于是不再提。列车段这些人除了向上爬的,已经爬上去的,还有一些非常坏的。总之什么人都有。为自我保护计,不能不防他们。他们常常用自己的牢骚引你的不满,然后去打小报告。制造领导者对你的仇恨。人心不古,令人震惊啊!
      从双城堡买回五斤黄瓜。黄瓜的价钱和哈尔滨一样,不过是新鲜一些而已。
         晚上的饭吃完已经快22时,西德对法国的足球赛让人看了感奋。这场比赛是本届杯赛精彩最有戏剧性的比赛了。
         大华的胃有好些了。我常常想,一旦我们中谁得了重病,生活将是可怕的。
1982年7月10日
         今天大休。
         去参加点名。这次派班又忘记给我画了,我补报之后到车间写了一份应付差事的保证书,便返回家了。
      一天都闷热。我又没有弄到啤酒。只好来两瓶格瓦斯放到窖内,和东东喝一瓶汽水,吃四个冰糕。还买了一些味素,精盐,奶粉之类的东西,花了六块钱。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白天仍然是酷热。傍晚,阴云涌起,又下起了小雨。顿觉凉快。老婆在下雨前回来。我们就着黄瓜喝格瓦斯,还算满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16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7月11日
        多云有时雨。
        天气凉快,活儿也好干。不过乘务时间太长,十吃饭是个问题。几乎一天也没吃菜。只是半夜的陶赖昭一餐吃了一碗豆腐汤,可那里的主食太次是剩的馒头。也是捏着鼻子吃了。
        在580次列车上,一名稽查员上车验票。有一名我们车长的亲戚坐在我附近。他问怎么回事儿?我告诉他他是我们车长的亲属。他于是对我大施责难。什么铁路职工应该懂得制度。又要看我的证件和手戳。我当时正在作业,没有耐心搭理他,他又说给我出电报,或报告段上。我于是很奇怪。不得不回敬他我犯了什么错?我只是在他问我那人是谁,是我告诉是我们车的亲戚,她是否有票,应不应该补票,我是无权管的。此人既不是我带上来的。也不是我要求无票乘车的。我不过是证明一下她的身份而已。那人看我要和稽查争吵起来。便主动补了票,并声称和我无关。那位稽查才悻悻走开。后来我才知道,这位稽查是客运段分到分局客运科去的,姓张。如此牛气,实在是太浅薄了。
1982年7月12日
         711次正点。
         退乘时派班长冯炳辉告诉我,包小客车到15号。也就是说让我上大线。我告诉他我的胸病还没有好利索。恐怕有困难。他说考虑再跑别的客车。看来小客车的交路虽然紧张,但是有大休。完成任务。很多人是眼红的。我已经听说很多人称病要求包乘。其实我并不喜欢这种车。如果有便宜就尽快让给他人吧。
       到家喝了一瓶格瓦斯。在没有啤酒的情况下,这就算不错了。
       干些家务活,睡了两个小时。
        晚上又要走554次。这种交路60个小时见不到家人。有什么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17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7月13日
         从五常买回一块钱的黄瓜。那里的黄瓜质地好。新鲜。味儿正。价钱比哈尔滨便宜些。很多小贩子坐我们的车。可我不愿意和他们拉关系。我对他们是既烦又同情。能农村的困苦是可想而知的。有些乘务员嘞他们的大脖子。我是看不惯的。他们有时混过了车上。却跑不了地上。到处抓的鸡飞狗跳。很多人常常是白白的跑了一趟车板。所挣之钱只够车费和信口开河的罚款。
       肇东的乘务赶上下雨,还好,发车都弄一把伞。车到哈尔滨刚好停雨。我到段上交班儿时,又是一阵暴雨。暴雨过后,我骑车回家。不到18:00。
       电视里演【金鹰】来看的人很多。好在晚上天气凉爽。小屋里并不闷热。
       明天大休,派班员小刘告诉我后天去学习。
1982年7月14日
         和东东去道外看望大娘。
          想不到月琴和孩子也在。原来她们和俊太于上周五从上海到哈。如果昨天不下雨,他们就到我家去了。俊太已经去上班。月琴请的是探亲假。在那唠了一阵各自情况。目前对于俊太来说,主要是月琴回哈尔滨工作一事。还有楠楠的病是一种负担。对此也是要积极想办法。不必太愁。人们似乎都有一些不顺心的事儿。有些惆怅,否则生活的味道就不足。人们需要满足的东西太多了。而人是不会满足的。对困难,对不利,需要会随遇而安。对环境,对条件要能知足常乐。我们都是中年人了。从个人的境遇看,俊太是最优越的。有文凭,受重视,有党票可以施展才能。他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相比之下,我自感自己的庸庸碌碌。将来也许还永远庸碌下去。不堪回首之感已远非今日有之。
       我托月琴从上海买的两件涤纶衬衣,已经买回。难为俊太去排了几次,才从贩子手里买到。两件儿多用了五元钱。月琴还给东东两袋儿童糖果,一只电话机。没少破费。我这次去从家中拿一些黄瓜和一把蒜薹。没买别的东西。
         领东东在道外转一阵。在头道街的一家小饭店,我们吃了四两饺子,一盘樱桃肉,喝了两杯啤酒。樱桃肉用食品色做的,我的心里犯腻味没有吃了。
        从道外坐电车到单位。开回本月的工资。因为扣国库卷只开回47元。还好上月结余一些钱。能够对付本月的支出。实践证明,上班儿比在家省钱。
        回到家肚子不好受。睡一觉起来感觉更为不适。大拉大吐一场,脏污都是红色的。显然是樱桃肉做的怪。连忙吃了药又去街里买回来西瓜,晚上好些。
        看完电视【春归红楼】又吃一些饭。感觉良好。
         大华单位的长河等人来看看。新诺也来,告诉我新春回哈市过教师夏令营。我非常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20-11-18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7月15日
        参加学习,点名而归。
        东东今天还是没有上托儿所。我不在家时把院门锁上,他看家。我学习回来,他正在用抹布擦玻璃。虽然越擦越不干净,我还是鼓励了他。
         我14:30就要离开家。东东正在睡觉。已经说好让他看家,没有叫醒的。
1982年7月16日
         一天的双城堡乘务。
          时而大雨。我带着雨衣,没有挨浇。
          在双城堡公寓的一顿饭吃的还好。现炒菜还有肉。不过午睡不好。有苍蝇干扰的厉害。
         按时退乘,不到19:00回到家中。大华闷了米饭炒的鸡蛋黄瓜。我从双城堡又买回五元钱的西红柿,每斤0.16元。
         大华开回工资。还发十四尺的确良布。
1982年7月17日
        去学习。总点名。内容是刹风整纪。点名簿上没有划我,我补划之后立即离开。
        到家也是忙不完的家务。居委会要给各家各户安自来水。每户要收35元钱。是个负担。
         我买了肉的,大华回来之前我做好了准备。大华回来后包饺子,晚饭吃的很好。
        伯和来了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4 14: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