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2-22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4-22 19:09 编辑
1323.省略号(……)
省略号又称删节号。它标志语言的省略。
功能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被省略的语言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诗行以至若干个段落。
不同时间的政府文件关于省略号的定义如下:
·删节号…… 表示删去或未完。(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
·省略号 凡文中有可省略句语时,用以表明之。(1933年《标点办法举例及行文款式》)
·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
·省略号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话。此外,省略号还用来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
(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2)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4)表示静默或思考。
用法:一、表示引文中的省略。二、表示列举的省略。三、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四、表示意犹未尽。五、表示说话或声音断断续续,支支吾吾。六、表示沉默不语或代替没有听见、不便明说的话。七、表示关联的词语或语言格式。八、表示语意上的跳跃。
前后标点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可有可无的不保留,如果有助于表达文意,可酌情保留。一般地说,句末点号保留,顿号不保留,逗号和分号是否保留看需要,看是否有停顿。避免在省略号前后同时保留两个点号,或前或后只保留最需要的一个,前面保留了,后面就不要再保留,反之亦然。
(1)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贾祖璋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中说明:“有些白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3)他进来了,……一身普通军服,一张朴实的工人似的脸,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巴金《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4)女朋友:我觉得他们家庭……,他人品很好,比如说他父母也对人憨厚,邻里关系也处得比较好。(李东生主编《中国之路》)
*(5)图书编辑还可分为社科编辑、科技编辑、少年儿童读物编辑……;期刊编辑也可分社科期刊、科技期刊编辑等。
例(1)是原句,“例如菊花”是插入语,在例(2)中删去后,文意是连贯的,诵读时无须停顿,前后两个逗号和文字同时删去,这样可使句子结构显得紧凑。例(3)“他进来了”后面有停顿,而且句式有变化,省略号前的逗号保留有助于分清语句结构。例(4)省略号后加逗号,是为了表示不和下文相连,说话时有停顿。例(5)不是引文,省略号和其后的分号都是不必要的,“……;”可改为“等,”。
下面谈谈省略号前后的句号问题。省略号前后如果是不同的句子,通常要加句号,加在前面还是后面要看表现语句结构的需要。句号后面的省略号表示句子的省略或后续句开头的词语省略,句号前面的省略号表示句末词语省略,例如:
(6)对此,我们赞同陈建民先生看法:“我们主张信笺上和信封上的称谓基本保持一致,……儿子给父亲写信,妻子给丈夫写信,如果信封上称‘同志’,会给对方产生一种疏远的感觉。……可以用‘爷爷’‘奶奶’,显得更亲切。”(《语文建设》1998/8)
(7)巫峡,苍翠欲滴。幽深秀丽,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即圣泉峰、集仙峰、松峦峰……。这些名字都是按照山峰的形状特征而得的。(职高语文课本《三峡旅游》)
(8)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步、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9)后来,我终于有了哥哥的朋友送我的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那时,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吃忘睡。
例(6)逗号后的省略号表示本句的句中有省略,句号后的省略号表示后续的句子有省略。例(7)的省略号后有句号,表示句号后是另一句,如果没有句号分隔,“松峦峰”和“这些名字”就连成一句了。例(8)摘自《简笔与繁笔》,几种语文课本都收了这篇文章,有的课本把“一部、两部、三部……。”末尾的句号删去是不合适的。省略号后续另一个句子时应加句号而不加的现象相当普遍,(9)就是一例,本句在省略号后应有句号。
省略号表示文字有省略,句号又表示句子的意思相对完整,两者用在一起确实是有矛盾的。中央编译局编译的马列著作采取另一种处理办法,即省略号后是另一个句子时空一格以代替句号。例如:
(10)他这样来反对康德的认识论:“我看见绿的、红的、白的东西,这是根据我的视力。但是,绿的东西不同于红的东西,这证明在我以外存在着某种东西,证明物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别…… 一个个空间观念和实践观念向我表明的物本身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别……是外部世界的真实的相互关系和差别;它们不为我的认识能力的性质所决定……”(《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167~168页)
这是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引用考茨基的一段话。第一个省略号后空一格以分隔下句。第二个省略号表示句中省略,不空格。省略号后加空或加句号的办法都可以,但用法要力求在全书或在整份报刊中,至少在一篇文章中保持一致。从技术上说,采用加句号的办法比较容易做到保持体例统一,加空的办法如果不是逐个特别标明,排版时稍不注意很可能把省略号和下文接排。
省略号在一个自然段的末尾,有人在其后加句号,这是不必要的,例如:
*(1)客人笑了,笑得很轻,很动人。“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身边的提包里取出一本书,送到她的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
*(2)《文献通考》称:横吹自北国,……。
考古发掘的实践再次证明这一历史结论的正确性。
例(1)第二个省略号在一个自然段的末尾,后面不用加句号,因为其后无其他文字,省略号在这里兼表句末停顿。例(2)讲我国笛子的起源,因为是在段末,省略号前的逗号和省略号后的句号都不必要。如果“考古发掘……”和上段是接排的,那么,省略号后就需要保留句号,只把省略号前面的逗号删去即可。
至于疑问句和感叹句,句末词语有省略,省略号后的问号或叹号也可保留。例如:
(13)窃文不算……?(《工商时报》1997.7.2)
(14)趁火打劫,趁水……?(《新闻出版报》1998.10.16)
(15)王利发 这,这是……?
康顺子 我的儿子。(老舍《茶馆》)
(16)老二!你敢说李中堂是……!算了,算了,我不跟你扳死杠!(老舍《正红旗下》)
例(13)是报纸文章的标题,句末省略“偷”字,借用鲁迅小说塑造的人物孔乙己所说的话“窃书不能算偷”来讽刺时下有些文人的剽窃行为。省略号后加问号是必要的,表示这是疑问句,否则成了陈述句。例(14)也是报纸文章标题,在省略号后加问号表示人们在水灾面前应抱什么态度,批评某些单位和个人趁水灾发不义之财。例(15)省略号加问号表示迟疑和提问。例(16)句末有了省略,保留叹号以表示感叹语气。
与等不同表示列举未完有所省略时,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用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类”;用“等”“等等”或“之类”,也就不需要用省略号了。使用中常见有两者并用的。例如:“报告文学的主题、题材、类型、风格……等应该是异常丰富的。”“春花什么都没带,所需的日用杂品全都是娟姐到小卖部替她买来的:热水瓶,脸盆,毛巾,香皂,牙刷,手纸,镜子,剪刀……之类。”前例应把省略号去掉,保留“等”。后一例可保留省略号,去掉“之类”。
误用:
一、该用言辞用了省略号
*(1)我国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还有……都在这里诞生。
(2)我国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等都在这里诞生。
例(1)是连贯的说明,不是列举省略或说话中断,既然用了“还有”,就得把还有什么说出来,不能以省略号代替言辞。如果是列举的省略,“还有”二字不能用,要使省略号与列举的项目直接相连。但这里列举的项目还太少(不到三项),以不用省略号为好,可在“发动机”后加“等”,把“还有……”删去,如例(2)。
二、在该用其他标点处用了省略号
*(1)“其实你不该去信。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说了半句就连忙咽住了。
*(2)“快去告诉丘吉尔,我已经找到那座失落的城市,它在……”他的话音未落便中箭身亡。
*(3)长了,又长了,还是长……这是近来观看一些电视连续剧的突出感觉。
例(1)(2)不是说话断断续续,而是突然中断,省略号改为破折号才对。例(3)是题为《长长长》的文章中的一句话,作者翻来覆去讲的是一个意思,即嫌一些连续剧过长,没有其他意思被省略,省略号可以改为破折号以总括上文,突出作者的观感,也可把省略号改为逗号。
三、多用省略号
*(1)为什么中小学生满口脏字?为什么一些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张口就是污言秽语……?
*(2)所谓改编,就是把小说、话剧、歌剧、报告文学……等等文艺作品改写成电影剧本的意思。
*(3)第八届亚运会是规模最大的一届,但到底有多少运动员,多少记者,多少奖牌?……诸如此类的细节,只有查资料才能解决。
*(4)现在对信息有种种界说,但通常大都承认,如消息、信号、情报……特别是事实与数据,都是信息。
*(5)打开报纸,满纸“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云云,让人恨不得马上就掏钱。
*(6)世界上一年大约需要10亿双运动鞋,仅美国在1990年就买了1亿双……
例(1)第二个问句是个完整的句子,末尾看不出有什么省略,省略号可删去。如果问句后面有省略,要把省略号改在问号的后边。例(2)(3)有“等等”、“诸如此类”的字样,不必重复使用表示同样意思的省略号。例(4)省略号可改为逗号,前面有“如”字表示举例,不加省略号,读者也知道“信息”不限于所举的三种。例(5)“云云”已表示有所省略,在加省略号是多余的。例(6)“仅”表示只举一个例子,不用省略号读者也知道还有其他例子未举。
四、少用省略号
*(1)王大瑞带着一脸的困惑问:“这位马小姐是?”
柏志林说:“马小姐可不是一般人物,是我们公司公关部经理。”
(2)“你带着孝呢。难道是……?”(《尤利西斯》中译本285页)
例(1)问号前要加省略号,以表示因为不明马小姐的身份,有话没说出,例(2)的问号前有省略号可供比较。
使用技巧在使用省略号的地方,其它的标点符号该怎样用呢?
第一,省略号不影响其它标号的使用。
第二,省略号之前是句内停顿符号(顿号、分号、逗号、 冒号),除冒号要保留外,其余可以不写。
第三,省略号之前是句尾符号的(句号、问号、叹号),应一律保留。这是为了保留原句语气的原貌。
第四,省略号后所有停顿符号可以一律不用。
省略号在书写中占两个字的位置,一行或一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都可以书写。但不能上行末尾写一半下行开头写一半。
省略号歌:“省略号,六个点,千言万语全包揽。说话断续把它添,引文省略用上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