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75》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1-18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11-18 07:22
再林兄读完《水浒》又读《资本论》,所以现在理论水平非常高。

现在回头看,都已经就饭吃了。不过,我喜欢哲学,50岁时参加自学考试哲学大概考了80多分,在当时算是高的。记得光笔记就很厚的一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1-18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之韵 发表于 2015-11-18 07:18
返城日记书写的真好,读着就好像发生在眼前一样,感慨颇多!欣赏佳作!

大家喜欢,我就坚持发下去。说是日记,其实就是我的自我救赎,我的忏悔,我的人生回顾。我的日记现在89册,正在发的刚刚22册,有生之年,恐怕只能发到哪里是哪里了。这也是我目前能做的事情。谢谢老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11-18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1-18 07:38
现在回头看,都已经就饭吃了。不过,我喜欢哲学,50岁时参加自学考试哲学大概考了80多分,在当时算是高的 ...

再林兄的勤奋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1-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5-11-18 16:03 编辑

                                       1975年6月13日

       昨天夜班点名,来了不少分局的人,原因是日勤三班二调发生一起挤岔子事故,又把分局的安全日数给砸了。三棵树已经是不安全的典型车站。这个帽子已经戴的很久了。为什么迟迟摘不掉安全落后的帽子呢?一出事故,没有勉励,只有惩罚,常常让人寒心。细想凡是在运转工作的,有几个是没有受过处分、没有受过公安拘留的呢?如果说这样的人还有什么积极性的话,那绝不会是真诚的,不过是习惯或不得已的而已。除了工作,没人关心职工的病痛、困难,政治思想工作几乎就是管教。干部们蛮不讲理,以势压人,这不是问题的根源吗?看起来好像是某某违章、某某的劳动纪律松懈,岂不知管理上有多少无人解答的问题,工作上有多少不落实的地方。要扭转当前的局面光靠当官的训政是不行的。
      我认为有这样几点是必须做到的:
     其一,从生活上关心每一个战斗员,让他们心情舒畅,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方法。
      其二,干部要大下,真正地战斗在第一线,而不是监督工人的劳动,要做出表率。
      其三,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让他们在工作中既看到大局,又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要踏实工作,不用口号掩盖现实的矛盾。
      总之,我们的干部如果能够像率领战士打冲锋那样认真地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使我们的劳动集体变成战斗的大家庭,有欢乐,有温暖,同甘共苦,那么不仅“前哨战”无问题,“攻坚战”也会胜利,最后取得“围歼战”的全胜。
      到运转已经半年了。实践证明,行车工作人员生活上要安定,要没有思想上的负担。只有他们从琐碎的平庸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才能全心全意,毫无后顾之忧地集中精力于危险紧张的运转工作。要注重技术教育,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地执行技术规程。只有每个人都自觉地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才能保证安全,才能完成生产任务。
      在我的年龄,干调车组的工作是过时了,因此常常力不从心;而就我的境界,青春的活力消失了,只有混而已矣,无法摆脱生活的重压,谋生的味道是浓的;因此,工作是我的负担,虽然也是我的需要。
      今天我的21册日记就要结束了。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除了写了上边的话,只给父亲洗个澡。父亲老了,我能否活到父亲的年龄不敢奢望,但我由衷地感到我如果活到那一天,内心的活力将是什么呢?
      照例在日记的末页写一首《生命之歌》:
      《生命之歌》
    不怕别人取笑,
    也不惧人们议论;
    走自己的路,
    不管是多么的卑微、苦闷。

   青春的闪光,
   记忆犹存;
   前途的渺茫,
   还得不断地探寻。

   是的,
   不必过多地表白,
   就是这样一颗心,
   永远跳出自己的强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1-19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5-11-19 06:04 编辑

                      1975年6月14日

       写在扉页的《生命之歌》:
      英雄壮烈感人深,
      常使胸中“小”呻吟。
      几曾奋斗苦无路,
      逼上斜路做歧人。

     生来只有主义真,
     披荆斩棘有灵魂。
     堂堂丈夫不惧鬼,
     刚直不阿炼坚心。

     浅滩遭戏更辛勤,
     高瞻远瞩笑风云。
     天下多少曲折事,
     中年更著火青春。

     灵魂不死志更深,
     无畏胆敢做罪人。
     找路留得丹心在,
     百年过后看后音。

       今天是端午节。
       恰逢大休。
       读了《资本论》的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一部分,做了一些笔记(略),睡了一觉。
      早晨吃的粽子和鸡蛋。相传此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那时人们的心愿是助善抑恶。今天,人们吃粽子大抵忘记了原因,变成了吃喝的根据。
      下午丽华来,大华弄了大米饭,炒了两个菜,还有一个凉菜,我们喝了点啤酒。阿妈给拿来10只鸡蛋和鹅蛋,还有一些杏子。昨天伯和来过,大华给拿去34个粽子,还有5斤挂面,前几天还给了一些大米,就不再买礼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11-19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1-18 15:59

再林兄上了老年报,就靠89本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11-19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1-19 06:00

看来再林兄很会安排学习和生活.....诗更是随手掂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11-1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林大哥发展全面,绝句写得那么好!还研究哲学!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1-1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5-11-19 09:16
再林大哥发展全面,绝句写得那么好!还研究哲学!佩服!

都是年轻时候的事,好汉不提当年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1-20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5-11-20 07:46 编辑

                         1975年6月15日
        读《资本论》第一章第三节。(笔记略)
          1975年6月16日
        下夜班。
        上道外给父亲开假和药。父亲的身体愈发不佳,中午又摔了一个仰八叉。也想不出好的办法。
        和大华上一次街,买回5盒蜂王香烟、半斤肉、二斤豆瓣酱,还有给大华吃的杏子和荔枝。卖菜的小姜帮忙,还买了3根黄瓜。晚上吃的打卤面。
       继续读《资本论》。(笔记略)
                         1975年6月17日
       今天的工作紧张而又愉快。上午在水泥厂专用线待卸石灰石钩数多,时间紧,我们还是抢了正点,带回30辆空敞车,及时地开出来2551次。五调如今很得烟抽,看来还是事在人为,调车员林德坤比起其他的人来是一位修养很好的师傅,懂得协调工人们的积极性。
      开回6月份工资共45块多。上月出现亏空,因为大华的工资没有寄来。账上又有30多元了。
      大姐的同事老韩大哥的儿子结婚,我没能去,给拿去一对枕套。
            1975年6月18日
       去车站参加学习,内容是中央13号文件,关于钢铁问题。在煤炭和铁路形势好转之后,钢铁生产内部表现出了极大的弱点,完不成国家计划。冶金部的报告提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在目前运动的高潮中,如何把钢铁生产搞上去,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学习还就三棵树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三棵树还是事故不断,上个夜班二班一下子就出了两个脱线事故。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干部们讲的都是虚的,实在的没有。应该在实实在在上下些功夫才好。
       去阿妈那里一趟,中饭后归来。下午把小院垫高一些。院子太洼,下雨成河,没有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