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3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31 10:23 编辑

      1211.《雅歌》
      是圣经66卷中很独特的一卷书,有以下独特之处:
      一、全书中心是讲男女间爱情的欢悦和相思之忧苦。
      二、书中没有宗教上的名词术语,只有一处题及神。
      三、全书很短,只有117节,却是最难解释,又为人爱读的一卷书。
      四、体裁奇特,一连串戏剧性的诗歌,非常优美动人的歌剧。
      五、文字秀丽,富含东方色彩的比喻而艳美生辉,有若干处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美丽如画。
      雅歌素有「旧约启示录」之称,其深奥的内容常让读者望之却步;然而她谈论的主题──爱,却又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谈到爱,真有点不落言诠,莫可名状。一方面是千言万语说不尽,一方面又是此爱仅在方寸间;有时似乎海阔天空万物皆容,有时却又容不下一粒砂子。正因为爱中包含了最大的智能,所以往往在无意中,肤浅、畸形的爱逐渐迷蒙了真正的爱。难道爱只是一种浮相的追逐或情绪的激荡﹖圣经带给我们「神是爱」这个令人振奋的信息,而雅歌正是以爱为题,透过对雅歌的研读,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人间之爱的美善,更能认识它背后神圣的根源──耶稣基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1 17:48 编辑

      1212.《新约全书》。
      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记载耶稣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使徒们的“书信”和“启示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2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2 10:51 编辑

      1213.《一千零一夜》
      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大故事套小故事,盘根错节,层层深入;情节错综复杂,奇幻诡异,枝蔓繁衍,气势壮丽宏伟,节奏感鲜明,心理描写又细致入微,合情合理;手法奇巧动人,把瑰丽的幻想和真切的描述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曲折多姿、变幻莫测、奇丽感人的艺术境界。书中常把威严的帝王将相与普通的庶民百姓,将人们常见的花鸟鱼虫与想象中的神魔鬼怪,巧妙地融入一篇篇富于哲理和人情味的故事情节中,深切地表现主人公与命运抗争,与大自然周旋,与成功路途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社会上时而出现的假丑恶现象斗争的敢于冒险,勇于抗争的大无畏主义精神,令人不忍释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3 11:25 编辑

      1214.《罗摩衍那》
      印度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因其间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及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
      情节大体如下: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有3个王后,生有4个儿子,长子罗摩。罗摩通过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但他的第二个王后吉迦伊受侍女怂恿,竟提出流放罗摩14年和立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为太子的非分要求。由于十车王有诺言在先,必须应允王后的要求。罗摩为使父王不失信义,甘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十车王的小王后亲生子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都甘愿随同流放。他们3人离开都城不久,十车王即抑郁而死。当时,婆罗多不了解内情,被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后,痛斥母亲,举行完父亲葬礼后,亲自去森林寻找罗摩,让他继位。但罗摩坚决不肯,一定要等流放期满再回去。婆罗多只得带回罗摩的鞋子供在王座上,代为摄政。罗摩3人在森林中历尽艰险。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与猴国结盟,猴王坐下有一神猴哈努曼神勇异常,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终于战胜魔王,救回悉多。但罗摩怀疑悉多的贞操,使她投火自明。火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夫妻团圆,流放亦期满。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但波折又起,罗摩听到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为不违民意,忍痛把怀孕在身的悉多遗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后罗摩举行马祭,蚁垤安排孪生子与罗摩相会,并向罗摩辩明悉多的贞节,但罗摩仍认为无法取信于民。悉多无奈,向大地母亲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收容她。顿时大地裂开。悉多纵身投入大地怀抱。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复化为毗湿奴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1215.《吉檀迦利》
      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5 10:24 编辑

      1216.《戈丹》
      是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的代表作,发表于1936年。
      故事梗概:主人公何利一直想买一头奶牛,因为奶牛是当地吉祥,富裕的象征。何利从牧人薄拉那里赊到一头奶牛。何利的弟弟希拉妒嫉哥哥一家的欢乐,毒死牛后,远走高飞。何利怕面子难堪,骗了警察和头人,还借用高利贷买通他们。何利的儿子与寡妇裘妮娅相好,裘妮娅孕后,戈巴尔将其带回家。何利夫妇好心收留了裘妮亚,却因此违反教规。何利又借高利贷来交罚款,以求得不被开除教籍,最后,他不仅欠了许多钱,连耕牛也拉去抵债。何利只得靠帮工过日子。尽管如此,他还不改初衷,为买牛而奋斗,不久,他因劳累过度而死去。依照印度教的习俗,临死前要行“戈丹”的仪式,即请婆罗门祭司来“净化灵魂”,并以一头牛做为谢礼,于是他生前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二十个安那,也作为牛的代价落入祭司之手。
  小说揭示了印度农村阶级压迫和剥削。是一部号召印度劳动人民反对地主、高利贷者的长篇史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6 16:07 编辑

      1217.《万叶集》
      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所收自4世纪至8世纪诗歌4500首。按内容可分为杂歌、相闻、挽歌等。杂歌涉及面广,四季风物、行幸游宴、狩猎旅行等都在表现之列;相闻大多是恋人、朋友、亲人之间感情上相互闻问的诗歌;挽歌主要指葬礼上哀悼死者的诗歌,也有临终遗作和后人缅怀之作。此外,诗集还广收了口头流传的民谣《东歌》和《防人歌》。前者是流传在日本东部的民歌,后者为戍边兵士的诗歌。两者均表现纯情、质朴的风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集还选入两首《乞食者歌》,倾诉了社会最底层的平民和奴隶的心声。
      从形式上看,诗集主要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3种。其中长歌265首,短歌4207首,旋头歌62首,另有连歌、佛足石歌各1首及汉诗4首,汉文22篇。诗集的作者一半以上是无名氏且十分广泛,既有天皇、皇妃、皇子,也有浪人、乞丐、妓女,几乎囊括当时日本各阶层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7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7 11:49 编辑

      1218.《源氏物语》
      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作品的成书在1001年至1008年间。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8 10:36 编辑

      1219.《雪国》
      岛村是一个有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他依靠祖上留下的家产度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极度空虚的精神也令他终日想追求某种纯洁的美,瞬间而逝而又一尘不染。在这样的心情下,他偶遇驹子,二人一见钟情,岛村为了和她幽会,几次往返雪国。驹子那少女生机勃勃的美使岛村魂牵梦萦,不愿亵渎。驹子也一心爱着岛村,在他离别后备尝相思之苦。一次,岛村又到雪国去与驹子相会,在火车上却不禁被一个正体贴入微地照顾一个男人的美貌女子所吸引,那女子优美得近乎悲伤的音容使岛村久久难以忘怀。但是,那女子显得冷若冰霜,与温和可亲的驹子全然不同。见到了驹子以后,岛村得知驹子这时已经当上了艺妓。她是为了挣钱给自己的未婚夫——舞蹈老师的儿子行男治病。行男实际上就是岛村在火车上看到的那个男子,而全身心投入地照顾着他的女子叫叶子,在岛村的心里,叶子仿佛越来越神圣。然而当岛村再一次与驹子告别要返回东京时,叶子出现在这对依依不舍的男女面前,哀求驹子立刻去看看病危的行男。驹子却以送岛村为由执意不走。叶子苦苦求告岛村劝说驹子,这里,岛村突然对驹子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厌恶。当岛村又一次来到雪国时,驹子告诉他,行男已经死了。驹子依然一心一意地等待着他,而这里岛村也觉得,驹子变得成熟了,生活越来越严酷了,艺妓所无法摆脱的凄凉归宿成为她忧伤的心事。这时岛村又看到了叶子。岛村和驹子惊奇地发现,叶子常常去给行男上坟。岛村又一次为叶子的心灵美所倾倒。叶子替驹子给岛村送便条,岛村得以和她短暂地交谈。叶子逼人的美,那副过分认真的样子,看起来仿佛总是处在一种异常事态之中。她求岛村带她去东京,又求岛村好好待驹子,岛村感到一股寒意袭上心头,仿佛即将要消失的梦幻。岛村漫无目的地开车在雪国闲逛,驹子看到了也要同行。这时,正在放电影的蚕房突然起火,他们连忙奔往现场。明亮的银河笼罩着天与地。混乱之中,一个女子从大火的楼上跌落下来,正是叶子。驹子尖叫着狂奔过去抱起了烧死的叶子,疯狂地叫喊着:“这孩子疯了!”岛村感到这一刻,银河倾泻在他的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3-1-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3-1-9 15:18 编辑

      1220.《神曲》
      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写于1307年至1321年。
      作者描述的世界,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卢齐菲罗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
      另一面是炼狱,炼狱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灵魂在这里忏悔涤罪,山分七层象征着七大罪,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为九层,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灵魂所在,经圣母允许,就能一窥三位一体的上帝。
  在经过地狱、炼狱、天堂的一路上,作者和所遇到的有名的灵魂交谈,包括历史上好的坏的许多著名人物,他将自己钦佩和厌恶的人物分别纳入各个部位,将教皇甚至他痛恨的一些佛罗伦萨人全打入地狱。有些详细情况圣经中并没有记载,是他自己发明的,但也符合逻辑。其中也包括许多他对神学问题的见解,系统地阐述了基督教对世界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6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