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0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1181.纪·哈·纪伯伦:
     (1883-1931),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其作品蕴含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作品:《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语录:“我们今天的悲哀里最苦的东西,是我们昨天的欢乐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0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20 21:26 编辑

      1182.萨迪克·赫达亚特:
     (1903~1951),伊朗小说家。生于贵族家庭。中学毕业留学比利时高等土木工程学校。后转赴巴黎学习,研究法国语言文学。回国后在国家银行、经济管理委员会、建筑公司、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任职。
      作品:小说《活埋》《盲枭》《哈吉老爷》获得极大声誉。其作品尖锐地讽刺了伊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充满忧国伤时、同情人民的情绪。
      1951年在巴黎自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1183.纳齐姆·希克梅特:
     (1902——1963)土耳其著名诗人。生于萨洛尼卡贵族家庭。曾入海军学校学习。1920年因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占领的斗争,被学校开除。1921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深受苏联文学的影响。1924年回国,从事进步的文学活动,多次被捕,系狱17年。1950年获释逃亡苏联。曾获得列宁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在莫斯科病故。
      他的诗早期大多抒发个人的感情,后以自由体诗描写社会现实生活。1929年《八百三十五行》诗作发表时有人将之比作土耳其诗坛上爆响的一颗炸弹。甚至有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自由体把诗歌由单奏曲变成了丰富的交响曲。一些左派组织称他为“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的伟大诗人”,有人称他为爱国诗人,有人认为他对社会充满人文关怀,也有人喜欢他的爱情诗。他的诗魂永远萦绕在故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21 16:15 编辑

      1184.阮攸:
     (1765~1820),越南诗人,作家。生于河静省宜春县一大官僚家庭。11岁丧父,13岁失母,在同父异母的兄长家中长大。其家族在黎朝地位重要。他1784年参加乡试中三场 ,从此入仕途。1813年出使中国,归国后晋职。
      其代表作《金云翘传》是根据中国清初青心才人的章回小说《金云翘传》改写成的六八体长诗,至今仍为越南文学名著。其作品还有《 招魂文 》《帽坊青年托辞》《活祭布坊少女文》等。汉文诗有《清轩诗集》《 南中杂吟 》《 北行杂录 》等。
      1965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其列为应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1185.西巫拉帕:
     (1905~1974),泰国作家,翻译家。出身曼谷一铁路职员家庭。读完中学即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并半工半读入曼谷法政大学深造。曾担任多种报刊主笔和泰国报业协会主席。
      他是为国家独立而斗争的民主战士与泰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组织过文学团体君子社。创作有10余部长篇小说和许多短篇小说。
      成名作小说《生活的战争》和《一幅画的后面》。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向前看》,这是计划中的三部曲中的一部,通过乡村苦孩子詹塔的遭遇表现1932年资产阶级维新政变前后的社会生活,及知识分子成长过程。他的作品对泰国新文学的产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958年应邀访华,因国内发生沙立政变而滞留中国,卒于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22 12:13 编辑

      1186.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
     (1925-2006),印尼作家。20世纪初印尼社会的动荡给了阿南达·杜尔坎坷的经历。他一生曾多次入狱。
      主要作品《人世间》《万国之子》《足迹》《玻璃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22 16:36 编辑

      1187.崔致远:
      生于公元857年,朝鲜族,新罗末期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
      代表作品:《桂苑笔耕集》。
      晚年归隐,不知所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22 20:31 编辑

      1188.李箕永:
     (1895~1984),朝鲜作家。幼时在私塾学习汉文,喜读小说。因家境贫寒,1914~1918年在朝鲜南方各地流浪、做工。回乡后任教会学校教员和银行雇员。1924年在《朝鲜之光》杂志社任职。1925年加入无产阶级文学团体卡普。1931年和1934年两次入狱。1945年解放后,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副议长、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委员长。1955年获国家劳动勋章。
      作品《哥哥的秘密信》《贫穷的人们》《民村》《元甫》《造纸厂村》《土地》《江岸村》《图们江》《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3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23 06:14 编辑

      1189.赵基天:
     (1913-1951),朝鲜诗人。生于咸镜北道会宁郡一个贫农家庭。自幼随父亲流亡苏联,毕业于高尔基师范大学。做过教育工作和文学研究工作。1930年在当地报纸《先锋》上写过短诗。1945年朝鲜解放时回到祖国,一度在《朝鲜新闻》报社任编辑,从事诗歌创作。1950年在祖国解放战争中作为随军作家到前线。
      抒情诗《图们江》回顾了祖国的历史,抒发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叙事诗《土地之歌》《生之歌》抒情诗《秋千》《口哨》《垂柳》《在河堤上》和组诗《战斗的丽水》描写农民分得土地的欢乐、工人在劳动竞赛中忘我的劳动热情、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和南朝鲜人民的斗争。
      他的诗歌充分发挥了鼓舞斗志的作用《朝鲜在战斗》《在燃烧的街道上》《让敌人死亡》《我的高地》《我们是朝鲜青年》,以凝练、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揭露美国侵略者的罪行,歌颂朝鲜人民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献身精神。
      代表作《长白山》以1936年6月4日朝鲜人民革命军攻打普天堡的战役为背景,歌颂了金日成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情节紧凑,语言铿锵有力,叙事和抒情结合,这是朝鲜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1951年被选为朝鲜文学艺术同盟副委员长,同年7月31日牺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1190.紫式部:
     (979-1016),宫廷侍读女官,日本女作家,歌作家。年幼的时候,就能看懂古汉语等作品,有才女之称。
      创作《源氏物语》是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另著《紫式部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6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