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1171.谢赫·穆斯列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依:
     (1208~1291),波斯诗人。
      作品:诗集《果园》《蔷薇园》,散文《论文五篇》《帝王的规劝》《论理智与爱情》等。
      名言:“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17 16:36 编辑

      1172.哈菲兹:
     (1320~1389),波斯诗人 。作品主要有抒情诗、颂诗、短诗、鲁拜诗。写出500首嘎扎勒。这是波斯古典诗歌中的抒情诗体,形式较为自由,一般由7~12 个对句组成,多则可达20余个对句,只用一个韵脚,通常要在最后一个对句中点出主题,并出现诗人的名字,没有标题,也不大注意情节是否连贯,注重抒发主观的感受和描写客观景物,抒情中不乏哲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诗中歌唱现世幸福,赞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揭露和嘲讽了社会虚伪与宗教偏见,表现了对社会道德沉沦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的激情。在许多颂酒抒情诗中,流露出他放歌痛饮的豪放以及洁身自好,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在大胆讴歌纯洁爱情的抒情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爱情、渴望个性解放的心理。在咏叹春天、鲜花,呼唤自由、公正的抒情诗中,洋溢着对美好新生活的企盼之情,以及关注下层人民命运的深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7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173.努尔丁·阿卜杜·拉赫曼·本·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贾米:
     (1414~1492),波斯伊斯兰教苏菲派著名学者、诗人。塔吉克人。贾米是一个多产作家,内容涉及到经训注释、教义、伦理、人物传记、历史、阿拉伯文法、韵律学、诗歌、散文、音乐等。
      用散文和诗歌阐述教义的作品有《真义探讨》《先知使命的见证》《真主颂》《朝觐大典》《苏菲派研究》《自由人的赠礼》《信士的念珠》《苏菲派历史》《赫拉特史》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1174.蚁垤:古印度诗人。相传是《罗摩衍那》的作者,其身份不详,有很多传说,有人说是语法学家,或古代仙人。
      相传蚁垤出身婆罗门家庭,因静坐修行数年不动,身上成了蚂蚁窝的小土丘,故以蚁垤为名。另一种说法原本是个弃儿,被山中野人收养。长大成家后,以偷盗为生,专门抢劫朝圣者,后来被一位瑜伽士开导。一般专家倾向《罗摩衍那》是漫长历史累积的产物,由历代宫廷歌手和民间诗人不断添加扩充,直至最后定型。蚁垤有可能是史诗原始形式的“最初的诗人”,也可能只是一位虚构的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8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1175.迦梨陀娑:印度古典梵语诗人 ,剧作家。在世年代不晚于5世纪。作品有7部 :抒情短诗集《时令之环》,抒情长诗《云使》,叙事诗《鸠摩罗出世》和《罗怙世系》,剧本《摩罗维迦与火友王》、《优哩婆湿》和《沙恭达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8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175.迦梨陀娑:印度古典梵语诗人 ,剧作家。在世年代不晚于5世纪。作品有7部 :抒情短诗集《时令之环》,抒情长诗《云使》,叙事诗《鸠摩罗出世》和《罗怙世系》,剧本《摩罗维迦与火友王》、《优哩婆湿》和《沙恭达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18 21:29 编辑

      1176.班吉姆·钱德拉·查特吉:
     (1838~1894),他的历史小说,带有丰富的浪漫传奇色彩,但又具有现实意义。《将军的女儿》是写17世纪印度人民反抗阿富人入侵的故事;《阿难陀寺院》描写18世纪中期印度北部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塑造了吉瓦南德、香蒂等人不畏强暴、英勇作战的爱国者形象。《礼拜母亲》的诗表达了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到处传唱,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第一首颂诗,泰戈尔于1906年为之谱曲后成为印度的国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177.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861-1941),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认为:“艺术是人的创作灵魂对最高真实的召唤的回答。”
      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1178.普列姆昌德:
     (1880~1936),印度印地语作家。通过自学取得学士学位。
      作品:《舞台》《祖国的痛楚》《服务院》《博爱新村》《妮摩拉》《圣洁的土地》《戈丹》《圣湖》《进军》《半斤小麦》《冬夜》《沙伦塔夫人》《解脱》《神庙》《害人是天职》《老婶娘》《棋友》《开斋节的会礼地》《咒语》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19 21:23 编辑

      1179.安纳德:
     (1905~2004),印度英语作家。生于白沙瓦。1925年获旁遮普大学文学士学位。同年去英国留学,192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7年以战地记者身份去西班牙,写了许多充满激情的反法西斯政论。返英后继续写小说。1945年回归印度 ,定居孟买,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活动。1947年印度独立后,投身世界和平运动,于1953年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国际和平奖金。
      他的小说主要写印度下层人民特别是苦力和贱民的生活。《苦力》描写苦力孟奴受尽剥削、虐待的悲惨一生,他通过亲身经历终于抛弃传统的宿命论思想,认识到命运是可以用斗争来改变的。《不可接触的贱民》通过清道夫巴克哈一天的生活,反映印度整个贱民阶层非人的生活,及人民争取民族独立、铲除不合理种姓制度的斗争。《两叶一芽》叙述在英国殖民者的茶叶种植园里 ,印度茶工甘鼓落得家破人亡的故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6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