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1 11:36 编辑

      1122.约瑟夫·布罗茨基:
     (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家庭,自小酷爱自由,因不满学校的刻板教育,15岁便退学进入社会。他先后当过火车司炉工、板金工、医院陈尸房工人、地质勘探队的杂务工等。业余时间坚持写诗,译诗。
     作品被称作“街头诗人”,受到文化界人士的赏识。1964年被法庭以“社会寄生虫”罪判处5年徒刑,送往边远的劳改营服苦役。服刑18个月后被释放。作品陆续在美国、法国、西德和英国出版。
      主要诗集有《韵文与诗》《山丘和其他》《诗集》《悼约翰 ·邓及其他》《荒野中的停留》等。
      1972年被苏联驱逐出境。他接受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邀请,担任住校诗人,开始了他在美国的教书、写作生涯。加入美国国籍,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全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会员,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1987年,由于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1 21:05 编辑

      1123.尤利乌斯·伏契克:
     (l903~1943),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
      希特勒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伏契克在布拉格等地从事反抗纳粹占领的地下活动。1941年初,捷共第一届地下中央委员会遭到敌人的破坏,他参与了组建第二届地下中央和领导人民反占领斗争的工作,为把自己的祖国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解放出来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伏契克不幸被德国盖世太保逮捕。
      在狱中,他在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杀害的情况下,写下了《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部不朽著作。该书通篇正气浩然,光彩照人。伏契克敢于藐视暴敌、顽强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为了维护人民利益、保卫组织和同志安全而不惜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坚信敌人终将覆灭、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在书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部作品后来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发行,成为全世界进步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伏契克在狱中经受了种种非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1943年9月8日,他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40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2 11:28 编辑

      1124.米兰·昆德拉:
      捷克小说家。1929年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布拉格读大学。
      代表作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曾获得以色列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欧洲文学奖。
      名言:“为什么上帝看到思考的人会笑?那是因为人在思考,却又抓不住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1125.亚当·密茨凯维支:
     (1798—1855),波兰爱国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密茨凯维支诞生时,正是波兰被俄、普、奥三次瓜分之后,处于异族占领下。他是属于自己所说的“一出世就遇到奴役,在襁褓之中就被钉上了锁链”的那一代波兰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流亡在外,居留异国,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而奋斗终身。
      主要作品《先人祭》通过对一个恶霸地主亡灵的描写,揭示了波兰社会的矛盾和贵族地主对于贫苦农奴的欺压,揭露了沙皇的民族压迫:“到处是沉默,到处是黑暗,怎么办,怎么办?”密茨凯维支敢于捍卫波兰民族的利益,发出争独立、求解放的呼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1126.亨利克·显克微支:
     (1846-1916),波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波兰王国的贵族家庭。华沙高等学校语文系学习,后因不满沙俄政府对学校的钳制愤然离校。后任《波兰报》记者。
      代表作《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十字军骑士》。
      《你往何处去》190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1127.波莱斯拉夫·普鲁斯:
     (1847—1912),波兰意识流小说作家。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父母双亡。16岁参加起义,负伤被捕入狱。中学毕业后当过工人、职员、报刊记者和编辑,具有民主思想。作品大多描写下层人民悲惨生活和揭露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其创作手法讽刺,幽默,夸张又朴质,善于用多种手法揭示人物性格。
      作品:《玩偶》《前哨》《解放了的女性》《孤儿的命运》《影子》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3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3 05:33 编辑

      1128.切斯拉夫·米沃什:
     (1911-2004),波兰诗人,作家。毕业于 维尔纽斯泰凡·巴托雷大学。  
      作品:诗集《冰封的日子》《三个季节》《冬日钟声》《白昼之光》《日出日落之处》;日记《猎人的一年》;论著《被奴役的心灵》;小说《夺权》等。
      1980年《拆散的笔记簿》获诺贝尔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3 12:35 编辑

      1129.伊凡·伐佐夫:
     (1850-1921),保加利亚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参加民族解放运动,写诗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帕纳久里什特起义者》一诗成了1876年反抗土耳其起义的进行曲。起义遭到镇压后,流亡罗马尼亚。
      1878年保加利亚独立后回国,任地方法庭庭长。
      1880年移居普罗夫迪夫城。在此组织文学团体,创办刊物,出版诗集《琴》、《田野和森林》,小说《流亡者》、《叔叔伯伯们》,长诗《扎果尔卡》等,它们多取材于民族解放运动。这期间还创作组诗《被遗亡者的史诗》,塑造了一系列民族英雄的形象。
      1887年,又因反抗独裁政府而被迫流亡敖德萨。在此写成长篇小说《轭下》。小说以1876年 4月起义为题材,展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广阔画面,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在世界文坛引起震动。
      1889年回国,担任教育部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3 17:15 编辑

      1130.本杰明·富兰克林:
     (1706-1790),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航海家、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信仰清教主义。 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主要成就: 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了解放电现象。参与起草《独立宣言》。
      代表作品:《穷查理年鉴》《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的十三种品德:
      一、节制:食不过饱,酒不过量。
      二、缄默:避免空谈,言必对己或对人有益。
      三、秩序:放东西的地方,做事情的时间要心中有数。
      四、决心:该做的一定要做,做就要做好。
      五、节俭:对人或对己有益才可用钱,决不浪费。
      六、勤奋:珍惜光阴,做有益之事,避无谓之举。
      七、真诚:不欺骗,有良知,为人厚道,说话实在。
      八、正义: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逃避自己的义务。
      九、中庸:避免走极端,容忍别人给你的伤害,认为是你应该承受之事。
      十、整洁:保持身体、衣服和住所的整洁。
   十一、冷静:不因小事,寻常之事,不可避免之事而慌乱。
   十二、节欲:除非考虑到身体健康或者延续子嗣。
   十三、谦逊: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2-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2-3 21:52 编辑

      1131.华盛顿·欧文:
     (1783-1859),美国作家。出生在纽约一个富商家庭。
      作品《纽约外史》《见闻札记》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6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